CN220035217U -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217U
CN220035217U CN202321484654.7U CN202321484654U CN220035217U CN 220035217 U CN220035217 U CN 220035217U CN 202321484654 U CN202321484654 U CN 202321484654U CN 220035217 U CN220035217 U CN 220035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ear
plates
square column
square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46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林
佘泽陵
周元信
丁文军
丁勇
丁兆志
陈一凡
郝强
蒋昭
陈鹏举
魏龙智
刘宪禹
肖建梅
崔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3214846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涉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抱箍包括四块抱箍板,四块抱箍板围成矩形区域使方柱墩穿过,四块抱箍板用于对应连接在方柱墩的四个侧面上;连接机构,其位于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抱箍板,用于使所有抱箍板抵持在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由于四块抱箍板对应连接在方柱墩的四个侧面上,连接机构可以将所有抱箍板抵持在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可以增大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面积,提升摩擦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墩柱为方柱结构形式的桥梁越来越多,对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目前方柱墩形式的盖梁现浇施工常采用的方法为:落地支架法、预埋牛腿法与穿心钢棒法,穿心钢棒法因施工需破坏墩柱主体结构,已陆续被淘汰;落地支架法因受施工场地影响,适用面窄;预埋牛腿在施工墩柱时提前预埋爬锥等预埋件,对墩柱主体产生破坏且对施工精度要求高。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在盖梁施工中抱箍用于提供固定盖梁制模平台的支撑。
目前在墩柱上设置抱箍,进而进行盖梁施工的方法逐渐被人们使用。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包括:
四块抱箍板,四块所述抱箍板围成矩形区域使方柱墩穿过,四块所述抱箍板用于对应连接在所述方柱墩的四个侧面上;
连接机构,其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所述抱箍板,用于使所有所述抱箍板抵持在所述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四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的连接处,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抱箍板,并使所述抱箍板抵持在所述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上;
多个连接螺栓,其用于连接两块间隔设置的所述连接板。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抱箍板之间的夹角为135°。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的连接处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倒圆角,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抱箍板的倒圆角垂直,且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平行。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六个连接螺栓,六个连接螺栓在所述方柱墩高度方向上设置三排,在所述方柱墩径向方向上设置两列。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每块所述连接板与对应所述抱箍板之间均设有多块筋板。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筋板远离所述抱箍板一侧的端部设有端板,所述端板连接所有所述筋板。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最上方的筋板上侧设有锲块,所述锲块用于支撑盖梁。
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抱箍板的内侧设有摩擦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使用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时,将四块抱箍板围成矩形区域,将方柱墩从矩形区域内穿过,四块抱箍板对应连接在方柱墩的四个侧面上,将连接机构设置在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抱箍板,用于使所有抱箍板抵持在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由于四块抱箍板对应连接在方柱墩的四个侧面上,连接机构可以将所有抱箍板抵持在方柱墩对应的侧面上,可以增大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面积,提升摩擦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实施例中连接单元安装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抱箍板;2、方柱墩;3、连接单元;31、连接板;32、连接螺栓;4、筋板;5、端板;6、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包括:
四块抱箍板1,四块抱箍板1围成矩形区域使方柱墩2穿过,四块抱箍板1用于对应连接在方柱墩2的四个侧面上;
连接机构,其位于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抱箍板1,用于使所有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
在使用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时,将四块抱箍板1围成矩形区域,将方柱墩2从矩形区域内穿过,四块抱箍板1对应连接在方柱墩2的四个侧面上,将连接机构设置在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抱箍板1,用于使所有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由于四块抱箍板1对应连接在方柱墩2的四个侧面上,连接机构可以将所有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可以增大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与方柱墩2的摩擦面积,提升摩擦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
在本例中,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材质为钢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四个连接单元3,连接单元3设置在相邻两块抱箍板1的连接处,用于连接相邻的抱箍板1,并使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连接机构的结构,连接机构包括四个连接单元3,将连接单元3设置在相邻两块抱箍板1的连接处,以连接相邻的抱箍板1,使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可以连接效果更好,使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可以更好地贴合在方柱墩2上。
如图2-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连接单元3包括:
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块抱箍板1上;
多个连接螺栓32,其用于连接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说明每个连接单元3的具体结构,连接单元3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和多个连接螺栓32,其中,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块抱箍板1上,多个连接螺栓32用于连接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通过连接螺栓32旋转使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相对运动,使抱箍板1抵持在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本例中,两块相邻的连接板31之间预留20mm的间隔。
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板31与对应的抱箍板1之间的夹角为135°。
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板31与对应的抱箍板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35°,使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结构更加合理,受力情况更好,且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可以更好地贴合在方柱墩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抱箍板1的连接处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倒圆角,连接板31与抱箍板1的倒圆角垂直,且相邻两块连接板31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两块抱箍板1的连接处设有向内侧弯曲的倒圆角,连接板31与抱箍板1的倒圆角垂直,且相邻两块连接板31平行,使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结构更加合理,受力情况更好,且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可以更好地贴合在方柱墩2上。
在本例中,倒圆角尺寸根据方柱墩2的倒角尺寸确定。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连接单元3包括六个连接螺栓32,六个连接螺栓32在方柱墩2高度方向上设置三排,在方柱墩2径向方向上设置两列。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单元3包括六个连接螺栓32,将六个连接螺栓32在方柱墩2高度方向上设置三排,在方柱墩2径向方向上设置两列,使相邻两块连接板31连接更稳定,连接效果更好。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块连接板31与对应抱箍板1之间均设有多块筋板4。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块连接板31与对应抱箍板1之间设有多块筋板4,可以增强连接板31和对应抱箍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通过连接螺栓32连接相邻两块抱箍板1时,连接板31和对应抱箍板1发生结构变形,损坏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在本例中,每块连接板31与对应抱箍板1之间均设有四块筋板4,四块筋板4沿方柱墩2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筋板4与连接板31和抱箍板1垂直,三排连接螺栓32插设在四块筋板4间隙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筋板4远离抱箍板1一侧的端部设有端板5,端板5连接所有筋板4。
在本实施例中,在筋板4远离抱箍板1一侧的端部设有端板5,通过端板5连接所有筋板4,可以进一步增强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最上方的筋板4上侧设有锲块6,锲块6用于支撑盖梁。
在本实施例中,在最上方的筋板4的上侧设有锲块6,锲块6用于支撑盖梁,在盖梁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后,需要拆模时,调整锲块6的高度,方便拆除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安全性更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抱箍板1的内侧设有摩擦垫。
在本实施例中,在抱箍板1的内侧设有摩擦垫,可以增强抱箍板1与方柱墩2的摩擦力,提高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的使用安全性,防止施工时出现意外事故。
在使用时,先施工防线,测量定点,根据盖梁标高及支架高度确定抱箍位置,由测量定出点位便于安装抱箍板1;在钢结构车间将单块抱箍板1上的连接板31与筋板4焊接完成;吊机吊装检验合格的抱箍板1至操作平台;将四块抱箍板1置于方柱墩2四面同时安装在测量定点位置,四角同时初拧连接螺栓32,待检验抱箍高程无误后终拧连接螺栓32;搭设抱箍上部支架、模板,浇筑盖梁混凝土;待盖梁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拆除支架,松弛连接螺栓32,拆除抱箍。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可以增大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与方柱墩2的摩擦面积,提升摩擦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时使用的抱箍难以与方柱墩完全贴合,存在减少抱箍与方柱墩的贴合面积,进而降低抱箍与方柱墩的摩擦效果的问题。此外还可提高方柱墩盖梁施工的工作效率,且不受陆域或者水域施工影响,增强其通用性,以尽可能少的钢材量投入完成施工,提高了方柱墩盖梁施工的经济性,且该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施工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块抱箍板(1),四块所述抱箍板(1)围成矩形区域使方柱墩(2)穿过,四块所述抱箍板(1)用于对应连接在所述方柱墩(2)的四个侧面上;
连接机构,其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外侧,连接所有相邻所述抱箍板(1),用于使所有所述抱箍板(1)抵持在所述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四个连接单元(3),所述连接单元(3)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1)的连接处,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抱箍板(1),并使所述抱箍板(1)抵持在所述方柱墩(2)对应的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单元(3)包括:
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板(31),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1)上;
多个连接螺栓(32),其用于连接两块间隔设置的所述连接板(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与对应的所述抱箍板(1)之间的夹角为13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抱箍板(1)的连接处具有向内侧弯曲的倒圆角,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抱箍板(1)的倒圆角垂直,且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31)平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单元(3)包括六个连接螺栓(32),六个连接螺栓(32)在所述方柱墩(2)高度方向上设置三排,在所述方柱墩(2)径向方向上设置两列。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连接板(31)与对应所述抱箍板(1)之间均设有多块筋板(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4)远离所述抱箍板(1)一侧的端部设有端板(5),所述端板(5)连接所有所述筋板(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筋板(4)上侧设有锲块(6),所述锲块(6)用于支撑盖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板(1)的内侧设有摩擦垫。
CN202321484654.7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Active CN220035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4654.7U CN220035217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4654.7U CN220035217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217U true CN220035217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4654.7U Active CN220035217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546279A (ja) 橋梁水面パイルタイビームの吊上げ装置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11877345B (zh) 用于水域内钢栈桥施工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324131B (zh) 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CN108330974B (zh) 一种接桩对中定位装置
CN202481956U (zh) 附着爬升式定型化两用平台
CN112942808A (zh) 一种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组合模板施工方法
CN209194354U (zh) 高空大跨度系梁下承式贝雷支撑结构
CN220035217U (zh) 一种用于方柱墩盖梁施工的抱箍
CN115743460B (zh)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平台的施工方法
WO2024077880A1 (zh) 一种大倾角斜墙收分顶升式钢平台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2523258B (zh) 一种便捷式单侧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89406B (zh) 一种托梁拔柱施工方法
CN218912214U (zh) 一种超长附墙转换支座
CN214033785U (zh) 一种单侧模板支撑系统
CN215801777U (zh) 一种多群组螺栓固定结构
CN214656443U (zh) 一种预应力盖梁支撑用抱箍定位结构
CN113431339A (zh) 一种三节柱伞状悬挑构件免支撑安装工艺
CN208202341U (zh) 一种地下室劲性钢柱
CN221855261U (zh) 一种可调式栈桥托架装置
CN112049415A (zh) 一种挑檐支模的施工方法
CN206844680U (zh) 钢连廊地面拼装荷载转移装置
CN214328957U (zh) 一种新型受力体系的水中塔吊基础
CN218643330U (zh) 一种钢管桩插打施工平台
CN219862827U (zh) 可调节式桩基灌注装置
CN212613854U (zh) 一种用于钢柱校正的快拆式组合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