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3231U -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3231U
CN220033231U CN202320638615.1U CN202320638615U CN220033231U CN 220033231 U CN220033231 U CN 220033231U CN 202320638615 U CN202320638615 U CN 202320638615U CN 220033231 U CN220033231 U CN 220033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conveying
supporting
transport mechanism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86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真
梁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en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en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en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en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86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3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3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3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中转机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并排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传送机构的中轴线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中轴线共线,第三传送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垂直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中转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的间隙之间,第四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平行设置并且位于第二传送机构的上方,第四传送机构的前端与第二传送机构的前端平齐,解决了现有的传送带位于不同的位置,导致机械配件难以在不同的传送带之间进行输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输送的领域,涉及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背景技术
配件,指装配机械的零件或部件,也指损坏后重新安装上的零件或部件,配件可以分为标准配件和可选配件两类,标准配件是指随机配备的辅助部件,可选配件是指在标准配置之外,可以增强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的部件,是需要另外进行购买;不同的机械配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的工艺处理,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传送带将配件输送到不同的工艺线进行处理,不同的机械配件制作完成后需要输送到不同的仓库进行储存。
现有不同的传送带处于不同的位置,包括高度不同、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传送带在中转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分配,或者通过链轮与链条组装成的升降装置对配件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进而使得将配件输送到不同高度的传送带上,输送到位后还需要工人手动将配件推动到传送带上,链轮与链条组装成升降装置的传递速率较低,而且无法对配件的角度进行调整,升降完成后还需要工人手动调整角度,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设置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中转机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并排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传送机构的中轴线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中轴线共线,第三传送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垂直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中转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的间隙之间,第四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平行设置并且位于第二传送机构的上方,第四传送机构的前端与第二传送机构的前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均为输送机械配件的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机械配件用于水平方向的直线输送,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三传送机构用于将机械配件进行水平方向的垂线输送,第一传送机构与第四传送机构用于将机械配件进行竖直方向的直线输送,中转机构用于将第一传送机构尾端的机械配件分别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工艺线或者储存仓库进行保存。
机械配件输送带第一传送机构的尾端后,通过惯性将机械配件输送到中转机构的顶部,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上时,通过中转机构向第二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上,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三传送机构上时,通过中转机构向第三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三传送机构上,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四传送机构上时,首先通过中转机构向上运动,使得中转机构的顶部位于第四传送机构的上方,通过中转机构向第四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四传送机构上,当机械配件需要调整角度时,通过中转机构先进行旋转,旋转将机械配件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后,再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
优选的,第二传送机构与第三传送机构的上端面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上端面的下方,便于第一传送机构尾端的机械配件输送到中转机构的顶部后,通过直接倾斜中转机构就便于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上,避免了需要再升高中转机构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包括支撑结构、驱动结构、传送结构,驱动结构一端与支撑结构连接,驱动结构的另一端与传送结构连接,传送结构与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下端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面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内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前端与传送结构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均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主动轴、从动轴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辅助轴均布在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
进一步地:中转机构包括基座、旋转结构、第一支撑盘、升降结构、第二支撑盘,旋转结构的底部与基座的上端面连接,旋转结构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盘的下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底部与第一支撑盘的上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顶部与第二支撑盘的下端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底部与基座连接,旋转电机内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顶部与第一支撑盘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结构至少四个伸缩气缸,四个伸缩气缸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盘的四角处,伸缩气缸内连接有伸缩轴,伸缩轴的顶部均与第二支撑盘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通过中转机构向第二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便于实现机械配件在不同的传送带之间进行输送;
2.本实用新型中,当机械配件需要调整角度时,通过中转机构先进行旋转,旋转将机械配件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后,再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传送机构,2-第二传送机构,3-第三传送机构,4-第四传送机构,5-支撑柱,6-支撑板,7-驱动电机,8-驱动轴,9-主动轴,10-从动轴,11-辅助轴,12-基座,13-第一支撑盘,14-第二支撑盘,15-旋转电机,16-旋转轴,17-伸缩气缸,18-伸缩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第四传送机构4、中转机构,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2并排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传送机构1的中轴线与第二传送机构2的中轴线共线,第三传送机构3与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垂直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中转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的间隙之间,第四传送机构4与第二传送机构2平行设置并且位于第二传送机构2的上方,第四传送机构4的前端与第二传送机构2的前端平齐。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机械配件输送带第一传送机构的尾端后,通过惯性将机械配件输送到中转机构的顶部,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上时,通过中转机构向第二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上,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三传送机构上时,通过中转机构向第三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三传送机构上,根据需要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四传送机构上时,首先通过中转机构向上运动,使得中转机构的顶部位于第四传送机构的上方,通过中转机构向第四传送机构进行倾斜,使得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第四传送机构上,当机械配件需要调整角度时,通过中转机构先进行旋转,旋转将机械配件调整到需要的角度后,再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
优选的,第二传送机构与第三传送机构的上端面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上端面的下方,便于第一传送机构尾端的机械配件输送到中转机构的顶部后,通过直接倾斜中转机构就便于将机械配件输送到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上,避免了需要再升高中转机构的高度。
优选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之间的角度可以为不同的角度,中转机构使用前需要预设旋转的角度即可,便于将中转机构顶部的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第四传送机构上,进而便于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工艺线或者仓库。
其他实施例: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第四传送机构4包括支撑结构、驱动结构、传送结构,驱动结构一端与支撑结构连接,驱动结构的另一端与传送结构连接,传送结构与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下端面转动连接,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端面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6,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内部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前端与传送结构的一端连接,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轴9、从动轴10、辅助轴11,主动轴9、从动轴10、辅助轴11均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主动轴9、从动轴10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辅助轴11均布在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支撑柱的顶部用于连接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用于连接驱动电机与主动轴,主动轴位于支撑板前端的中部,通过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使得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绕着支撑板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的外壁连接传送带,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进行旋转,驱动轴带动主动轴进行旋转,主动轴旋转带动传送带绕着主动轴、从动轴、辅助轴进行往复运动,进而便于将传送带上端面的机械配件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优选的,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旋转的转速,进而便于控制传送带输送的速度,便于与中转机构进行配合输送,便于将第一传送机构上的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
其他实施例:中转机构包括基座12、旋转结构、第一支撑盘13、升降结构、第二支撑盘14,旋转结构的底部与基座12的上端面连接,旋转结构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盘13的下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底部与第一支撑盘13的上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顶部与第二支撑盘14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旋转结构包括旋转电机15,旋转电机15的底部与基座12连接,旋转电机15内部连接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的顶部与第一支撑盘13连接,升降结构至少四个伸缩气缸17,四个伸缩气缸17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盘13的四角处,伸缩气缸17内连接有伸缩轴18,伸缩轴18的顶部均与第二支撑盘14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便于调整旋转电机旋转的角度,旋转电机旋转的过程带动第二支撑盘进行旋转,便于将机械配件输送到对应的传送机构上。
当需要向第二传送机构输送机械配件时,通过左端的两个伸缩气缸进行工作,使得第二支撑盘向第二传送机构进行倾斜。
当需要向第三传送机构输送机械配件时,通过前端的两个伸缩气缸进行工作,使得第二支撑盘向第三传送机构进行倾斜。
当需要向第四传送机构输送机械配件时,首先通过四个伸缩气缸同时向上运动,将第二支撑盘的顶部输送到第四传送机构的上方,再通过左端的两个伸缩气缸进行工作,使得第二支撑盘向第四传送机构进行倾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第四传送机构(4)、中转机构,第一传送机构(1)与第二传送机构(2)并排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传送机构(1)的中轴线与第二传送机构(2)的中轴线共线,第三传送机构(3)与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垂直设置并且之间具有间隙,中转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的间隙之间,第四传送机构(4)与第二传送机构(2)平行设置并且位于第二传送机构(2)的上方,第四传送机构(4)的前端与第二传送机构(2)的前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机构(1)、第二传送机构(2)、第三传送机构(3)、第四传送机构(4)包括支撑结构、驱动结构、传送结构,驱动结构一端与支撑结构连接,驱动结构的另一端与传送结构连接,传送结构与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下端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端面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内部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前端与传送结构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传送结构包括主动轴(9)、从动轴(10)、辅助轴(11),主动轴(9)、从动轴(10)、辅助轴(11)均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主动轴(9)、从动轴(10)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辅助轴(11)均布在支撑结构的上端面与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中转机构包括基座(12)、旋转结构、第一支撑盘(13)、升降结构、第二支撑盘(14),旋转结构的底部与基座(12)的上端面连接,旋转结构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盘(13)的下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底部与第一支撑盘(13)的上端面连接,升降结构的顶部与第二支撑盘(14)的下端面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结构包括旋转电机(15),旋转电机(15)的底部与基座(12)连接,旋转电机(15)内部连接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的顶部与第一支撑盘(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结构至少四个伸缩气缸(17),四个伸缩气缸(17)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盘(13)的四角处,伸缩气缸(17)内连接有伸缩轴(18),伸缩轴(18)的顶部均与第二支撑盘(14)转动连接。
CN202320638615.1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Active CN220033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8615.1U CN220033231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8615.1U CN220033231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3231U true CN220033231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5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8615.1U Active CN220033231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3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3086B (zh) 一种墙地瓷砖生产装置
CN112623774A (zh) 一种电视背板自动码垛设备
CN211870658U (zh) 一种大型旋转输送装置
CN113387152A (zh) 电容器生产用的单线多向输送系统
CN210312079U (zh) 一种步进式送料机
CN216323402U (zh) 一种智慧物流货物分拣装置
CN220033231U (zh) 一种便于输送机械配件的设备
CN108687658B (zh) 工件加工设备
CN114005772A (zh) 一种晶圆加热涂源机
CN214734160U (zh) 一种新型升降台
CN212221409U (zh) 一种石油钻杆加工用下料辅助装置
CN115649742A (zh) 一种电子商务用物品条码扫描装置
CN213494649U (zh) 一种塑胶工件旋转点涂装置
CN111217122B (zh) 一种汽车轮毂用的传送装置
CN213356188U (zh) 一种玻璃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CN107745947B (zh) 料盘输送转向设备
CN209777672U (zh) 玻片自动转向传送装置
CN113753591A (zh) 一种自动化码垛装置
CN219325967U (zh) 一种产品包装机用输送机构
CN211895106U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定位装置
CN213621708U (zh) 一种多向移载机
CN216996217U (zh) 上料机构
CN220975671U (zh) 一种包装箱生产用翻转装置
CN216912805U (zh) 一种仓储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CN215478273U (zh) 湿板上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