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441U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441U
CN220017441U CN202320952500.XU CN202320952500U CN220017441U CN 220017441 U CN220017441 U CN 220017441U CN 202320952500 U CN202320952500 U CN 202320952500U CN 220017441 U CN220017441 U CN 220017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main
burner
small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25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25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该燃烧器包括:炉头;火盖,火盖底部与炉头的顶部之间围合形成有主火腔和小火腔;火盖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小火孔;主火孔连通主火腔和火盖的外部空间;小火孔连通小火腔和火盖的外部空间;主火孔的孔径大于小火孔,且小火孔间隔地设于主火孔的下方。利用多个主火孔形成大火烹饪功能,利用多个小火孔形成小火烹饪,配合小火孔位于大火孔的下方,与炉头上方的锅体距离更大,可减弱小火火焰对锅体的加热效果;此外通过小火腔可对小火孔进行单独控制,使该燃烧器能够适用于低温烹饪,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Description

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接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已成为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燃气灶各项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火力大小调节。
在相关的燃气灶中,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低温烹饪需求的高能效的燃烧器,通常只是针对燃烧器的最小火的热负荷上进行调节,没有在燃烧器的结构上改进去适用于低温烹饪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燃气灶的结构,以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炉头;火盖,盖设于所述炉头的顶部,所述火盖底部与所述炉头的顶部之间围合形成有相分隔的主火腔和小火腔;所述火盖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小火孔;其中,所述主火孔连通所述主火腔和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多个所述主火孔环绕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小火孔连通所述小火腔和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多个所述小火孔环绕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所述主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火孔,且所述多个小火孔间隔地设于所述多个主火孔的下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稳焰檐,所述稳焰檐间隔地设于所述主火孔的上方,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的正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主火孔的内端均与所述主火腔相连通,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外端均与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主火孔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所述主火孔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的外端的正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上凹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稳焰火缝,所述稳焰火缝间隔地设于所述多个主火孔的下方;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内端均与所述小火腔相连通,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外端均与所述稳焰火缝相连通,并所述稳焰火缝连通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火孔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所述主火孔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稳焰火缝的正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火腔设于所述炉头的中心区域,所述小火腔环绕布置在所述主火腔的周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头的外壁上的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火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小火腔相连通;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主通气管;所述主通气管的一端用于连接燃气气源,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开关阀与所述主通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比例阀与所述主通气管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壳体,其形成所述燃气灶的外壳;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燃烧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燃烧器采用上述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顶部凸伸出所述通孔,以使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均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顶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架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且所述聚能锅架环绕布置在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的周侧;所述聚能锅架的顶面上中心向下凹陷的聚能凹槽,所述聚能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装配孔,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穿设所述装配孔伸入布置于所述聚能凹槽内,并使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均外露于所述聚能凹槽内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的周侧边沿与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的外周壁之间具有补气间隙,所述聚能锅架的周侧壁上凹设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与所述补气间隙相连通,且所述补气通道通过所述补气间连通所述聚能凹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中,在燃烧器的炉头的顶部和火盖的底部之间围成有主火腔和小火腔;利用火盖的周侧壁上多个主火孔连通主火腔和火盖的外部空间,利用的周侧壁上多个小火孔连通小火腔和火盖的外部空间;利用多个主火孔环绕火盖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进行可由多个主火孔形成大火烹饪功能,利用多个小火孔环绕火盖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进行可由多个小火孔形成小火烹饪,配合小火孔位于大火孔的下方,与炉头上方的锅体距离更大,可减弱小火火焰对锅体的加热效果;此外通过小火腔可对小火孔进行单独控制,使该燃烧器能够适用于低温烹饪,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炉头和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一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正视图。
图10是图2中聚能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壳体;10、安装腔;11、底壳;12、盖板;13、通孔;2、炉头;201、主火腔;202、小火腔;21、第一环壁;22、第二环壁;23、减容腔;24、第一接口;25、第二接口;3、火盖;31、主火孔;32、小火孔;33、稳焰火缝;34、稳焰檐;35、第一环凸;36、第二环凸;41、主火引射管;42、小火引射管;51、主通气管;52、第一通气管;53、第二通气管;54、主控制阀;55、第一控制阀;56、第二控制阀;6、聚能锅架;601、装配孔;602、聚能凹槽;603、补气通道;604、补气间隙;605、散热通道;61、支撑板;62、支撑臂;63、聚能盘;64、支撑块;7、隔水盘;7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相关的燃气灶中,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低温烹饪需求的高能效的燃烧器,通常只是针对燃烧器的最小火的热负荷上进行调节,没有在燃烧器的结构上改进去适用于低温烹饪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主要包括壳体1、燃烧器和聚能锅架6。
其中,壳体1为内部中空的容器结构,壳体1的外部形成燃气灶的外壳。壳体1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腔10,该安装腔10用于为燃烧器提供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底壳11和盖板12。底壳11为顶部开口的壳状结构,盖板12盖合在底壳11的顶部开口处,进而在底壳11与盖板1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10。盖板12盖合底壳11的顶部开口时,可以将燃烧器的主体部分封装在安装腔10内。
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13,即通孔13开设在盖板12上。通孔13连通安装腔10,当燃烧器装设于安装腔10内时,燃烧器的顶部可以穿过盖板12上的通孔13凸伸出壳体1的顶面,即燃烧器的顶部能够凸伸并外露于盖板12的顶面。
图3是图2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炉头2和火盖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一剖视图。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主要包括炉头2、火盖3及供气管路。
其中,炉头2设于安装腔10内,炉头2用于为火盖3提供安装空间。火盖3盖合在炉头2的顶部。燃烧器设于壳体1内时,炉头2和火盖3的顶部穿过通孔13,且炉头2和火盖3的顶部凸出并外露于壳体1的顶面。
火盖3盖合在炉头2的顶部时,在炉头2的顶部和火盖3的底部之间形成多个火腔。具体地,多个火腔包括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外部的燃气能够分别进入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内。
图8是图6中火盖3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正视图。
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火盖3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31和多个小火孔32。其中,多个主火孔31环绕火盖3的周侧壁呈周向间隔布置,主火孔31的朝向火盖3中心的内端连通主火腔201,主火孔31的背向火盖3中心的外端连通火盖3的外部空间。因此,主火腔201能够向各个主火孔31供气,并在多个主火孔31处形成主火火焰,主火火焰呈环状并形成于火盖3的外周空间中,主火火焰用于实现高温烹饪功能。同时,多个小火孔32环绕火盖3的周侧壁呈周向间隔布置,小火孔32的朝向火盖3中心的内端连通小火腔202,小火孔32的背向火盖3中心的外端连通火盖3的外部空间。因此,小火腔202能够向各个小火孔32供气,并在多个小火孔32处形成小火火焰,小火火焰呈环状并形成于火盖3的外周空间中,小火火焰用于实现低温烹饪功能。此外,通过小火腔202能够控制对小火火焰的供气量,进而改变小火火焰的档位,在小火火焰处于最低档位时,有利于满足低温烹饪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火孔31的孔径大于小火孔32的孔径,即小火孔32的孔径小于主火孔31的孔径。故多个主火孔31燃烧时,多个主火孔31处可以形成火力较大的大火火焰,而多个小火孔32处可以形成火力较小的小火火焰,进而有利于满足低温烹饪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小火孔32间隔地设于多个主火孔31的下方。因此,小火火焰与锅体G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主火焰与锅体G的底部之间的间距。故可以有效地减弱小火火焰对锅体G的加热效果,进而有利于满足低温烹饪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火孔31和小火孔32均采用圆形火孔。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主火孔31和小火孔3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火孔结构。
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火盖3的外周壁上凹设有稳焰火缝33,稳焰火缝33呈环状,且稳焰火缝33呈周向环绕地布置在火盖3的外周壁上。稳焰火缝33间隔地设于多个主火孔31的下方,即主火孔31均设于稳焰火缝33的上方区域中。多个小火孔32的朝向火盖3中心的内端均与小火腔202相连通,多个小火孔32的背向火盖3中心的外端均与稳焰火缝33相连通。每个小火孔32均能够通过稳焰火缝33连通火盖3的外部空间。因此,小火孔32采用圆形火孔,配合稳焰火缝33,使得多个小火孔32处燃气燃烧时,能够在稳焰火缝33处进行燃烧工况稳定的缝隙火,使得低温烹饪时,最小火可以稳定地燃烧,有利于实现低温烹饪的功能。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火孔31由主火腔201顶壁的周侧壁朝向火盖3的顶部的外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即主火孔31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主火孔31倾斜向上延伸。主火孔31的内端与主火腔201的顶部区域连通,主火孔31的外端与火盖3的顶部的外周区域连通。如此设计,可以使主火腔201内的燃气能够顺利地通过主火孔31流向火盖3的外部空间,且使主火孔31内的火焰能够顺利地向主火孔31的外端延伸,并在火盖3的外周壁上形成主火焰。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小火孔32由小火腔202顶壁的周侧壁朝向火盖3的外周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即小火孔32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小火孔32倾斜向上延伸。小火孔32的内端与小火腔202的顶部区域连通,小火孔32的外端与火盖3的稳焰火缝33连通。如此设计,可以使小火腔202内的燃气能够顺利地通过小火孔32流向稳焰火缝33,进而流向火盖3的外周空间,且使小火孔32内的火焰能够顺利地向小火孔32的外端延伸,并在火盖3外周壁上的稳焰火缝33处形成小火火焰。
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火盖3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稳焰檐34,稳焰檐34间隔地设于主火孔31的上方,稳焰檐34用于遮挡在主火焰和小火火焰的正上方,以提高主火焰和小火火焰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焰檐34在火盖3的径向方向上凸出于主火孔31的外端口,使得稳焰檐34能够遮挡在主火孔31的外端的正上方。因此,主火焰燃烧时,主火焰的顶部区域被稳焰檐34遮挡,稳焰檐34能够降低主火孔31的离焰现象,进而提高主火焰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焰檐34在火盖3的径向方向上凸出于稳焰火缝33的外端口,使得稳焰檐34能够遮挡在稳焰火缝33的外端的正上方。因此,小火火焰燃烧时,小火火焰的顶部区域被稳焰檐34遮挡,稳焰檐34能够降低小火火焰的离焰现象,进而提高小火火焰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火腔201位于炉头2的中心,小火腔202呈环状并环绕在主火腔201的外周。主火腔201的体积大于小火腔202的体积,以使主火腔201能够充分地为主火孔31提供燃气,同时小火腔202仅需要满足小火孔32的燃气需求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低温烹饪时,小火孔32所需燃气量较低,同时小火孔32在辅助大火孔进行高温烹饪时,小火孔32所需燃气量也较低于大火孔所需燃气量,故小火腔202可以较小于主火腔201的体积。
请参阅图4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的顶部分别凸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壁21和第二环壁22。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22均呈环状结构,且沿炉头2的径向方向由内至外间隔布置。第二环壁22间隔地环绕布置在第一环壁21的外周,且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22呈同心布置。
当火盖3盖合在炉头2的顶部上时,第一环壁21内侧的区域与火盖3之间能够围合形成主火腔201,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22之间的区域与火盖3之间能够围合形成小火腔202,进而使主火腔201位于炉头2和火盖3的中心,小火腔202环绕主火腔201的外周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火盖3的底部分别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凸35和第二环凸36。第一环凸35、第二环凸36均呈环状结构,且沿火盖3的径向方向由内至外间隔布置。第二环凸36间隔地环绕布置在第一环凸35的外周,且第一环凸35、第二环凸36呈同心布置。
当火盖3盖合在炉头2的顶面上时,第一环凸35的底部与第一环壁21的顶部上下相接,第二环凸36的底部与第二环壁22的顶部上下相接。因此,在第一环凸35内侧的区域与第一环壁21内侧的区域之间能够围合形成主火腔201。在第一环凸35、第二环凸36之前的区域与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22之间的区域能够围合形成小火腔202,进而使主火腔201位于炉头2和火盖3的中心,小火腔202环绕主火腔201的外周布置。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的底面中心向上凹设形成有减容腔23,减容腔23位于主火腔201的底部下方,且减容腔23与主火腔201相隔离。减容腔23也可以用于减少主火腔201的体积,使燃烧器能够更加适用于或专门适用于低温烹饪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环壁21、第二环壁22的半径尺寸,进而调整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之前的体积比例大小。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的外壁上设有引射管,引射管用于连接燃气的供气管路,进而分别为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提供燃气。具体地,引射管设有多个,包括主火引射管41和小火引射管42,主火引射管41的一端与主火腔201相连通,小火引射管42的一端与小火腔202相连通,主火引射管41、小火引射管42的另一端分别与供气管路相连通,进而通过供气管路分别为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提供燃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连通主火腔201的第一接口24和连通小火腔202的第二接口25,主火引射管41的一端与第一接口24相接,进而通过第一接口24连通主火腔201,小火引射管42的一端与第二接口25相接,进而通过第二接口25连通小火腔202。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气管路包括主通气管51、第一通气管52和第二通气管53。
其中,主通气管51设于安装腔10内,主通气管51的一端用于连接燃气气源,另一端用于分别向第一通气管52和第二通气管53输送供应燃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通气管51上设有主控制阀54,主控制阀54用于控制主通气管51的通断,进而对各个火腔内的燃气供应实现开闭控制。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第一通气管52设于主火引射管41与主通气管51之间,第一通气管52的一端与主火引射管41的远离第一接口24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气管52的另一端与主通气管51相连通,进而使第一通气管52能够连通主火腔201和主通气管51,主通气管51内的燃气依次通过第一通气管52及主火引射管41输送至主火腔201内,为主火腔201提供燃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管52的与主通气管51相连的端部设有第一控制阀55,第一通气管52通过第一控制阀55与主通气管51相连通。因此,通过第一控制阀55可以控制第一通气管52及主火腔201的燃气供应及燃气量,进而控制主火火焰的大小,进而满足不同的高温烹饪需求。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第二通气管53设于小火引射管42与主通气管51之间,第二通气管53的一端与小火引射管42的远离第二接口25的一端相连通,第二通气管53的另一端与主通气管51相连通,进而使第二通气管53能够连通小火腔202和主通气管51,主通气管51内的燃气依次通过第二通气管53及小火引射管42输送至小火腔202内,为小火腔202提供燃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气管53的与主通气管51相连的端部设有第二控制阀56,第二通气管53通过第二控制阀56与主通气管51相连通。因此,通过第二控制阀56可以控制第二通气管53及小火腔202的燃气量,进而控制小火火焰的大小,进而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或满足不同的高温烹饪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制阀54设于主通气管51与第二控制阀56之间,第一控制阀55与第二控制阀56相连通,并通过第二控制阀56与主控制阀54连通。主控制、第一控制阀55均采用开关阀,开关阀可以控制管路通断。第二控制阀56采用比例阀,比例阀可以调节燃气供应量。如此设计,可以通过主控制阀54同时控制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的燃气供应,同时通过第一控制阀55控制主火腔201的燃气供应,通过第二控制阀56同时控制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的燃气量。例如,当主控制阀54、第一控制阀55均打开时,第二控制阀56可以同时调整主火孔31和小火孔32的火力档位,进而满足不同的高温烹饪需求。当主控制阀54打开、第一控制阀55挂壁时,主火孔31的火焰关闭,第二控制阀56可以单独调整小火孔32的火力档位,进而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控制、第一控制阀55也可以采用比例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56采用比例阀可以进行低、中、高三个档位的流量调节。因此,内环火焰可以具有三种不同档位的火焰,以满足不同的低温烹饪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控制阀56处于最低档位时,小火火焰可以处于最小火状态,进而更有利于满足低温烹饪的需求,即小火火焰的最小火状态为低温烹饪档位。
图10是图2中聚能锅架6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的一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12所示,聚能锅架6设于壳体1的顶面上方,并架设在通孔13上方。聚能锅架6呈环状,并环绕布置在燃烧器凸伸出通孔13的顶部区域的外周侧,即聚能锅架6环绕布置在炉头2和火盖3凸伸出通孔13的顶部的外周。
聚能锅架6中心设有与燃烧器的顶部相适配的装配孔601,燃烧器的凸伸出通孔13的顶部能够穿过装配孔601,并伸入布置于聚能锅架6内部。同时,聚能锅架6的顶面设有中心向下凹陷的聚能凹槽602,聚能凹槽602为中心下凹式结构,在靠近聚能凹槽602中心的方向上,聚能凹槽602的深度逐渐变深。聚能凹槽602的底部与装配孔601相连通。
因此,当聚能锅架6架设在通孔13及燃烧器上方时,燃烧器的顶部能恰好穿过装配孔601,并伸入布置于聚能凹槽602内,使火盖3外周壁上的主火孔31和小火孔32均外露于聚能凹槽602内部。如此设计,使得主火孔31和小火孔32的火焰均能够在聚能凹槽602内燃烧,提高聚能凹槽602的顶部空间的温度,进而提高与锅体G的换热,减小聚能凹槽602内火焰与聚能锅架6外部空间的换热。特别是在需要进行低温烹饪时,在内环火焰处于小火的状态下,可以提高内环火焰在小火状态下的稳定性,以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聚能锅架6的周侧壁上凹设有补气通道603。同时,装配孔601的周侧边沿与燃烧器的顶部的外周壁之间具有补气间隙604。补气通道603与补气间隙604相连通,聚能锅架6外部的空气能够依次通过补气通道603、补气间连通进入聚能凹槽602内,进而可以对燃烧器进行二次空气补充。此外,在低温烹饪时,补气间隙604进入聚能凹槽602内,可以带走小火火焰燃烧时的部分热量,进而降低对锅体G加热的热量,更有利于实现低温烹饪功能。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聚能锅架6包括支撑板61、支撑臂62和聚能盘63。支撑板61呈环状,支撑板61环绕布置在通孔13周侧,支撑板61用于支撑整个聚能锅架6,进而支撑锅体G。支撑臂62多个,多个支撑臂62由支撑板61的顶面向上延伸形成。聚能盘63设于支撑臂62上,聚能凹槽602凹设形成于聚能盘63的顶面中心,装配孔601形成于聚能盘63的底部中心。聚能盘63与支撑板61上下间隔布置,进而使补气通道603能够形成聚能盘63的底部下方与支撑板6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62的顶部凸设于聚能盘63的顶面,并向上延伸形成支撑块64。多个支撑块64间隔地环绕聚能凹槽602的中心布置。多个支撑块64的顶面共同形成有支撑面,并共同支撑锅体G的底面。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支撑块64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605。散热通道605可以从散热通道605处与外界之间的换热。
请参阅图2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面上设有隔水盘7,隔水盘7的中心设有穿孔71。隔水盘7盖合在通孔13上,隔水盘7能够防止锅体G溢出的水通过通孔13进入壳体1的安装腔10内。聚能锅架6架设在隔水盘7上方。燃烧器的顶部穿过穿孔71伸入布置于装配孔601内。补气通道603部分形成于隔水盘7与聚能盘63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中,在燃烧器的炉头2的顶部和火盖3的底部之间围成有主火腔201和小火腔202;利用火盖3的周侧壁上多个主火孔31连通主火腔201和火盖3的外部空间,利用的周侧壁上多个小火孔32连通小火腔202和火盖3的外部空间;利用多个主火孔31环绕火盖3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进行可由多个主火孔31形成大火烹饪功能,利用多个小火孔32环绕火盖3的外周壁呈周向间隔布置,进行可由多个小火孔32形成小火烹饪,配合小火孔32位于大火孔的下方,与炉头2上方的锅体G距离更大,可减弱小火火焰对锅体G的加热效果;此外通过小火腔202可对小火孔32进行单独控制,使该燃烧器能够适用于低温烹饪,满足燃气灶的低温烹饪需求。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头;
火盖,盖设于所述炉头的顶部,所述火盖底部与所述炉头的顶部之间围合形成有相分隔的主火腔和小火腔;所述火盖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小火孔;
其中,所述主火孔连通所述主火腔和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多个所述主火孔环绕所述火盖的周侧壁呈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小火孔连通所述小火腔和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多个所述小火孔环绕所述火盖的周侧壁呈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主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火孔,且所述多个小火孔间隔地设于所述多个主火孔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稳焰檐,所述稳焰檐间隔地设于所述主火孔的上方,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主火孔的内端均与所述主火腔相连通,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外端均与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主火孔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所述主火孔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的外端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上凹设有周向环绕布置的稳焰火缝,所述稳焰火缝间隔地设于所述多个主火孔的下方;
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内端均与所述小火腔相连通,所述多个小火孔的外端均与所述稳焰火缝相连通,并所述稳焰火缝连通所述火盖的外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孔在由其内端朝向外端的方向上,所述主火孔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稳焰檐遮挡在所述稳焰火缝的正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腔设于所述炉头的中心区域,所述小火腔环绕布置在所述主火腔的周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的外壁上的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火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小火腔相连通;
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主通气管;
所述主通气管的一端用于连接燃气气源,
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开关阀与所述主通气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比例阀与所述主通气管相连通。
8.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
壳体,其形成所述燃气灶的外壳;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
燃烧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燃烧器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顶部凸伸出所述通孔,以使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均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架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且所述聚能锅架环绕布置在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的周侧;
所述聚能锅架的顶面上中心向下凹陷的聚能凹槽,所述聚能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装配孔,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穿过所述装配孔伸入布置于所述聚能凹槽内,并使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均外露于所述聚能凹槽内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周侧边沿与所述燃烧器的顶部的外周壁之间具有补气间隙,所述聚能锅架的周侧壁上凹设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与所述补气间隙相连通,且所述补气通道通过所述补气间连通所述聚能凹槽。
CN202320952500.XU 2023-04-24 2023-04-24 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20017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2500.XU CN22001744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2500.XU CN22001744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441U true CN22001744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2500.XU Active CN22001744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5883B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0566960B (zh) 灶具燃烧器
CN22001744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464428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7830521B (zh) 一种多层供氧的高效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913150U (zh) 燃气灶
CN211060115U (zh) 一种分段式高效燃烧器及灶具
CN217685156U (zh) 燃气灶
CN217464431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及燃气灶
CN217464430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N219318423U (zh)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
CN217464429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3713057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0906330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灶具及点火方法
CN110793028A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19913046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464424U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0128385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717851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9510785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10688224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267320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8721486U (zh) 灶具燃烧器及包括其的灶具
CN21746441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44417U (zh) 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