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0742U -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0742U
CN220000742U CN202320507889.7U CN202320507889U CN220000742U CN 220000742 U CN220000742 U CN 220000742U CN 202320507889 U CN202320507889 U CN 202320507889U CN 220000742 U CN220000742 U CN 220000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 element
air outlet
aerosol
condens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78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n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n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78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0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0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0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领域,公开一种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滤嘴组件上开设有出气通道和抽吸口,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和挡液部,滤芯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容置腔以及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均与容置腔相连通,挡液部设于滤芯本体上,用于阻止冷凝液流入出气孔。当使用者通过抽吸口抽吸时,气溶胶能够依次流经进气孔、容置腔、连通孔以及出气通道后流向抽吸口而被使用者吸食,在该过程中,高温气溶胶遇冷会形成冷凝液,而挡液部能够阻止冷凝液通过该出气孔流入容置腔,避免冷凝液在滤芯内积聚,防止用户抽吸时将冷凝液吸出,提高滤芯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降低滤芯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卷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了克服卷烟燃烧产生有害物质,出现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滤嘴和主机,主机中具有加热管,加热管用于加热传统卷烟以产生气溶胶(烟气),使用者通过滤嘴对烟气进行抽食。
为了过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提升抽吸口感,滤嘴中通常设有滤芯,加热管加热传统卷烟产生的高温烟气流经滤芯时,滤芯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过滤、冷却及口感调节等,从而使得使用者抽吸更为健康,口感更好。
然而,使用者通过滤嘴抽吸烟气的过程中,高温烟气遇冷进行气-液相变产生大量冷凝液,冷凝液易回流至滤芯内部,用户抽吸时易抽到冷凝液,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抽吸气溶胶时,气溶胶遇冷形成冷凝液并回流至滤芯内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滤芯,所述滤芯包括: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容置腔及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挡液部,设于所述滤芯本体上,用于阻止冷凝液流入所述出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液部为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从所述进气孔流入的气溶胶依次流经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气孔后从所述连通孔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倾斜面;
或者,所述凸台的顶面为凸弧面,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凸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液部为凸环,所述凸环设于所述出气孔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液部设于所述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挡液部的外周,用于吸附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本体包括滤芯主体和滤芯盖体,所述滤芯主体和所述滤芯盖体相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滤芯主体上,所述挡液部设于所述滤芯盖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盖体包括基部和围合部,所述围合部连接于所述基部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围合部与所述基部共同构造出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容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滤嘴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滤芯;
以及滤嘴本体和滤嘴盖体,所述滤嘴本体和所述滤嘴盖体相连接;
所述滤嘴本体上开设有收容腔和进气通道,所述滤芯设于所述收容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滤嘴盖体上开设有出气通道和抽吸口,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孔和所述抽吸口均相连通,从所述进气通道流入的气溶胶能够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孔、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气孔以及所述出气通道后流向所述抽吸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错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或者,
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嘴盖体包括盖主体和延伸壁,所述出气通开设于所述盖主体,所述延伸壁设于所述盖主体朝向所述滤芯本体的一侧,所述延伸壁朝向所述滤芯本体的方向延伸,冷凝液能够沿着所述延伸壁朝所述滤芯本体的方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列所述的滤嘴组件;
以及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滤嘴组件相连接;
所述主机包括加热件和烟腔,所述烟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烟腔用于容设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烟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以生成气溶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滤嘴组件上开设有出气通道和抽吸口,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和挡液部,滤芯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容置腔以及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均与容置腔相连通,挡液部设于滤芯本体上,用于阻止冷凝液流入出气孔。当使用者通过抽吸口抽吸时,气溶胶能够依次流经进气孔、容置腔、连通孔以及出气通道后流向抽吸口而被使用者吸食,在该过程中,高温气溶胶遇冷会形成冷凝液,而挡液部能够阻止冷凝液通过该出气孔流入容置腔,避免冷凝液在滤芯内积聚,防止用户抽吸时将冷凝液吸出,提高滤芯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降低滤芯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嘴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嘴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嘴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详细阐述,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附图中所出现的虚线表示气溶胶的流动路径,虚线箭头表示气溶胶的流动方向。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滤嘴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主机10和滤嘴组件20,主机10和滤嘴组件20装配连接,例如二者可通过卡接、磁吸等方式装配连接。
主机10包括加热件11和烟腔12,烟腔12用于容设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件11用于对烟腔12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并释放出气溶胶,可选的,加热件11可以为加热管或者加热针等,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是传统烟支、香烟、雪茄、烟草衍生物(如特制烟弹)或者其他可以通过加热生成气溶胶的产品等。
此外,主机10还包括其他功能部件,例如电池13和电路板14等,电池13可以为锂电池13或碱性电池13等,电池13与加热件11电连接,为加热件11加热提供电力,使加热件11能够烘烤烟腔12内的烟支。电路板14可以为PCB电路板14,电路板14与电池13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13给加热件11供电,使得加热件11能发热以烘烤烟支。
滤嘴组件20包括滤嘴本体21、滤嘴盖体22以及滤芯23,滤嘴本体21和滤嘴盖体22相连接,滤嘴本体21上开设有收容腔210和进气通道211,滤芯23设于该收容腔210中,烟腔12与进气通道211相连通,滤嘴盖体22上开设有出气通道220和抽吸口221,出气通道220与抽吸口221相连通,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烟腔12中的气溶胶依次流经进气通道211、滤芯23以及出气通道220后流向抽吸口221而被用户抽吸。
请参阅图4至图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滤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滤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滤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滤芯23包括滤芯本体230和挡液部231,滤芯本体230上开设有进气孔2300、容置腔2301和出气孔2302,进气孔2300和出气孔2302均与容置腔2301相连通,挡液部231设置在滤芯本体230上,挡液部231用于阻止冷凝液流入出气孔2302。
滤芯23安装在收容腔210中,当安装好后,进气孔2300与进气通道211相连通,在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烟腔12中形成的气溶胶依次流经进气通道211、进气孔2300、容置腔2301、出气孔2302以及出气通道220后流向抽吸口221被用户吸食。气溶胶能够在容置腔2301内与滤芯本体230进行换热,降低气溶胶的温度,避免用户抽吸时烫嘴,同时,滤芯本体230与气溶胶进行换热时,滤芯本体230能够拦截气溶胶中的大颗粒,实现对气溶胶的过滤,具体的,滤芯本体230与气溶胶进行换热的方式可为气溶胶与容置腔2301的腔壁进行接触换热,容置腔2301的腔壁能够将气溶胶中的大颗粒拦截,从而实现气溶胶的降温和过滤。
滤芯本体230上开设有容置腔2301,容置腔2301用于收容过滤件232,过滤件232可以为陶瓷颗粒但不限于此,当气溶胶流经容置腔2301后,陶瓷颗粒能够过滤气溶胶中的大颗粒,从而用户吸入的气溶胶更为健康,并提升用户的抽吸口221感。
可选的,容置腔2301还用于收容调香件233,调香件233可以为各种植物纤维制备而成的固体颗粒,再经香味物质浸泡,从而形成调香件233,香味物质可以为烟用香料、甘油、丙二醇等,当气溶胶流经容置腔2301后,陶瓷颗粒能够过滤气溶胶中的大颗粒,高温气溶胶能够将调香件233的香味带出,调节气溶胶的口味,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抽吸口感。
挡液部231设置在滤芯本体230上,在用户抽吸过程中,高温气溶胶遇冷后发生气液相变并生成冷凝液,而挡液部231能够阻止冷凝液通过该出气孔2302流入容置腔2301,滤芯23表面的冷凝液无需处理,会逐渐汽化,但在冷凝液进入容置腔2301后,容置腔2301较为封闭,冷凝液的汽化速率较低,一但容置腔2301内的冷凝液累积过多,用户抽吸过程中容易抽吸到冷凝液,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因此,设置挡液部231阻止冷凝液通过出气孔2302流入容置腔2301,避免冷凝液堆积在容置腔内2301。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液部231阻止冷凝液通过出气孔2302流入容置腔2301,从而避免容置腔2301内的物质(如过滤件和调香件)被冷凝液浸泡失效,提高滤芯23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降低滤芯23的使用成本。
可选的,进气孔2300设于滤芯本体230的底部,便于气溶胶从进气通道211流向进气孔2300,出气孔2302设于滤芯本体230的顶部,便于气溶胶从出气孔2302流向出气通道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出气孔2302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错开,从而避免出气通道220内壁上的冷凝液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出气孔2302进而流入容置腔2301内,进一步避免容置腔2301内的冷凝液累积过多而导致用户抽吸过程中易抽吸到冷凝液,确保容置腔2301内不会堆积冷凝液或者容置腔2301内的物质被冷凝液浸泡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本体230包括滤芯主体234和滤芯盖体235,滤芯主体234和滤芯盖体235相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腔2301,进气孔2300开设于滤芯主体234上,出气孔2302及挡液部231设于滤芯盖体235上。
滤芯盖体235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装配在滤芯本体230上,当需要往容置腔2301中添加过滤件232及调香件233时,拆掉滤芯盖体235,即可添加过滤件232及调香件233。
可选的,滤芯盖体235和滤芯本体230密封连接,例如滤芯盖体235为硅胶盖体或者橡胶盖体,橡胶和硅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实现二者的密封性能,避免气溶胶从二者的连接处泄露,使得气溶胶仅能按照预设的流动路径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23包括过滤件232,过滤件232放置在容置腔2301中。可选的,滤芯23还包括调香件233,调香件233也放置在该容置腔2301中。具体的,容置腔2301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其中放置一种或者多种过滤件232,以及一种或者多种调香件233。
此外,滤芯23也可以不包括过滤件232和调香件233,而是由用户可以根据其喜好选择合适的过滤件232及调香件233放入容置腔2301中。由于滤芯盖体235和滤芯主体234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放入或者更换过滤件232及调香件233。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液部231为凸台,凸台上开设有连通孔2310,连通孔2310与出气孔2302相连通,连通孔2310与出气孔2302相连通,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烟腔12中形成的气溶胶依次流经进气通道211、进气孔2300、容置腔2301、出气孔2302、连通孔2310以及出气通道220后流向抽吸口221被用户吸食。
凸台凸设于滤芯盖体235的顶面并覆盖出气孔2302所在的区域,连通孔2310开设于凸台上并与出气孔2302的位置相对应,可选的,出气孔230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孔2310的数量与出气孔2302的数量一致,出气孔2302与其对应的连通孔2310相连通,从而流入出气孔2302中的气溶胶能够通过对应的连通孔2310流入出气通道220。
本实施例中,由于连通孔2310开设于凸台上,因此凸台周围的冷凝液无法经凸台流向连通孔2310,也即凸台阻止了凸台四周的冷凝液通过连通孔2310流向出气孔2302及容置腔2301,避免容置腔2301内堆积冷凝液,进一步可避免容置腔2301内的过滤件232和调香件233被冷凝液浸泡失效。
可选的,滤芯盖体235与凸台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工艺成本较低,并有助于提升滤芯盖体235和凸台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的顶面为倾斜面2311(见图6),连通孔2310开设于该倾斜面2311上,从而凸台上的冷凝液能够通过该倾斜面2311排出,防止冷凝液留在凸台顶面,有助于减少凸台顶面上的冷凝液通过连通孔2310流入至容置腔2301中。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凸台的设置阻止了凸台四周处的冷凝液通过连通孔2310流入至滤芯23的容置腔2301中,而凸台顶面设置为倾斜面2311,又避免了凸台顶面上的冷凝液通过连通孔2310流入容置腔2301中,从而极大限度地避免了冷凝液流入容置腔2301。
可选的,凸台的顶面也可以为凸弧面,连通孔2310开设于该凸弧面上,从而顶面上的冷凝液可以通过该凸弧面排出,避免凸台顶面上的冷凝液流入连通孔2310中。
可选的,凸台可以为半球形凸台或者锥形凸台等,半球形凸台或者锥形凸台的表面不易堆积冷凝液,能够有效避免凸台上聚积冷凝液而流入连通孔2310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是对凸台顶面的形状和凸台形状的举例说明,并非是对其形状作为限定,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凸台的顶面还可以是锥状面,凸台还可以是大致的圆弧凸台,同样能够达到防止凸台堆积冷凝液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错开,从而出气通道220内壁上的冷凝液不会流向凸台,避免凸台上冷凝液堆积过多而流入连通孔2310并通过连通孔2310流入容置腔2301内。此外凸台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错开,进而连通孔2310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错开,也避免了出气通道220内壁上的冷凝液直接落入连通孔2310并流入容置腔2301中。进一步避免容置腔2301中流入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液部231也可以为凸环,该凸环设置在出气孔2302的外周。
凸环为凸设在滤芯本体230顶面上的环状结构,出气孔2302设置在滤芯本体230的顶面上,凸环围设在出气孔2302的外周,即出气孔2302设置在凸环的内侧,出气孔2302被凸环所包围,凸环能够阻挡凸环外侧的冷凝液流入出气孔2302中,从而能够避免冷凝液从出气孔2302流入滤芯23的容置腔2301中。
可选的,凸环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错开,从而出气通道220内壁上的冷凝液不会流入凸环内侧,确保冷凝液不会进入凸环内侧并通过凸环内侧中的出气孔2302流入容置腔230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本体230上开设有凹槽236,该凹槽236用于收容冷凝液。
凹槽236开设于滤芯本体230上,在用户抽吸时,气溶胶遇冷形成的冷凝液能够流向凹槽236并被凹槽236所收集,冷凝液被存储在凹槽236中,一方面避免冷凝液流入出气孔2302,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冷凝液四处流动,方便用户进行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盖体235包括基部2350和围合部2351,围合部2351连接于基部2350远离容置腔2301的一侧,围合部2351与基部2350共同构造出凹槽236。可选的,基部2350和围合部2351为一体成型结构,出气孔2302开设于基部2350上,出气孔2302和挡液部231可以均位于凹槽236内侧或者均位于凹槽236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液部231设于凹槽236内侧,挡液部231可以为凸台或者凸环,例如,挡液部231为凸台时,凸台上的冷凝液也能够流向凹槽236而被凹槽236收集,进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出气通道220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挡液部231上的冷凝液均能够被凹槽236所收集,因此更方便清洁,同时避免挡液部231表面堆积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36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对应,换言之,凹槽236位于出气通道220的正下方位置,这样的设置使得出气通道220内壁处形成的冷凝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直接流入凹槽236中而被凹槽236所收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23还包括吸附件237,吸附件237安装在挡液部231的外周,从而掉落到挡液部231外周的冷凝液能够及时被吸附件237所吸收,同样可以达到便于清理、并防止滤芯23堆积冷凝液的目的。
吸附件237由吸水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可选的,吸附件237为海绵吸附件、树脂吸附件或者醋酸纤维吸附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件237设置在凹槽236中,吸附件237能够吸附凹槽236中的冷凝液,当冷凝液流至凹槽236后,会被吸附件237快速吸收而防止凹槽236堆积冷凝液,避免使用过程中冷凝液从凹槽236中流出而导致滤芯23进水或者滤嘴组件20漏水。此外,当需要清理时,只需要将吸附件237取出进行更换即可,更易于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件237为醋酸纤维吸附件,醋酸纤维吸附件覆盖在连通孔2310或者出气孔2302上,具体的,当挡液部231为凸台时,醋酸纤维吸附件覆盖在凸台的连通孔2310的上方位置,当挡液部231为凸环时,醋酸纤维吸附件覆盖在出气孔2302的上方位置。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醋酸纤维吸附件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能够及时吸收掉连通孔2310或者出气孔2302上方的冷凝液,避免冷凝液通过连通孔2310或者出气孔2302流入容置腔2301中,另一方面,醋酸纤维吸附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从出气孔2302或者连通孔2310流出的气溶胶能够透过该醋酸纤维吸附件237而流向出气通道220和抽吸口221而被用户抽吸,从而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抽吸。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件237的位置与出气通道220的位置相对应,换言之,吸附件237位于出气通道220的正下方位置,出气通道220上的冷凝液能够直接流向吸附件237上而立即被吸收,从而提高吸附件237的吸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230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腔2303、第二子腔2304以及第三子腔2305,第一子腔2303与进气孔2300相连通,第三子腔2305与出气孔2302相连通,从进气孔2300进入的气溶胶能够依次流经第一子腔2303、第二子腔2304以及第三子腔2305后从出气孔2302流出。
具体的,第一子腔2303、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可以用于容纳过滤件232或者调香件233等。
可选的,第一子腔2303用于容纳过滤件232,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用于容纳调香件233,用户抽吸时,气溶胶先通过第一子腔2303,过滤件232过滤掉气溶胶中的大颗粒,随后过滤后的气溶胶再依次流经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中的调香件233对气溶胶的口感进行调节,从而提升用户的抽吸口221感。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作为对第一子腔2303、第二子腔2304及第三子腔2305中容纳物的限定,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子腔2303和第二子腔2304均设置有过滤件232,第三子腔2305中设置有调香件233,或者第一子腔2303和第三子腔2305中分别放置有过滤件232和调香件233,第二子腔2304空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2301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子腔,以用于容纳更多数量的过滤件232或者调香件233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主体234包括第一隔板2341和第二隔板2342,第一子腔2303和第二子腔2304通过第一隔板2341相隔开,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通过第二隔板2342相隔开,第一隔板2341和滤芯盖体23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343,第一子腔2303和第二子腔2304通过第一间隙2343相连通,第二隔板2342和容置腔230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2344,第二子腔2304和第三子腔2305通过第二间隙2344相连通。
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从进气孔2300进入的气溶胶依次流经第一子腔2303、第一间隙2343、第二子腔2304、第二间隙2344以及第三子腔2305后从出气孔2302流向出气通道220进而抵达抽吸口221被用户抽食。
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在容置腔2301中的的流经路径大致为“弓”字型,气溶胶在容置腔2301中的流经路径较长,一方面能够充分与其中的过滤件232和调香件233相接触,从而起到更好的过滤及调香效果;另一方面气溶胶流经的路径较长能够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从而确保用户吸食到的气溶胶温度较低,避免用户吸食到的气溶胶烫嘴。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滤芯盖体235朝向第一隔板2341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2352,避让槽2352的位置与第一隔板2341的位置相对应,该避让槽2352作为第一子腔2303和第二子腔2304相连通的第一间隙2343。滤芯盖体235朝向第一隔板2341的一侧还开设有卡槽2353,该卡槽2353的位置与第二隔板234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隔板2342卡设于该卡槽2353中。
本实施例中,卡槽2353与第二隔板2342卡接密封,一方面能够提高滤芯主体234和滤芯盖体235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确保第二隔板2342和滤芯盖体235之间不存在间隙,使得进入至第二子腔2304的气溶胶能够全部往下流动并通过第二间隙2344流向第三子腔2305中,避免气溶胶通过滤芯盖体235和滤芯主体234之间的配合间隙直接从第一子腔2303进入第三子腔2305,确保气溶胶的降温效果和过滤调味效果。
请参阅图9和图10,并复参阅图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嘴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滤嘴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嘴盖体22包括盖主体222和延伸壁223,出气通道220开设于盖主体222,延伸壁223设于盖主体222朝向滤芯本体230的一侧,延伸壁223朝向滤芯本体230的方向延伸,冷凝液能够沿着延伸壁223朝滤芯本体230的方向流动。
本实施例中,延伸壁223朝向滤芯本体230的方向延伸,出气通道220内壁处形成的冷凝液能够沿着延伸壁223流至滤芯本体230顶面上,避免出气通道220的内壁处聚集冷凝液。
可选的,延伸壁223朝向滤芯本体230的方向延伸并与滤芯本体230的顶面相抵接,如此能够更好地引导冷凝液流向滤芯本体230。
可选的,延伸壁223呈环形状结构,环形状结构的延伸壁223其壁面面积较大,能够增大延伸壁223与冷凝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快速的引导出气通道220内壁处的冷凝液流向滤芯本体2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壁223的位置与凹槽236的位置相对应,延伸壁223朝向凹槽236的方向延伸,出气通道220内壁处的冷凝液沿着延伸壁223能够流向凹槽236内部而被凹槽236收集。
可选的,延伸壁223与凹槽236的内壁相抵接,一方面能够引导出气通道220内壁处的冷凝液流向凹槽236,另一方面延伸壁223对滤芯本体230具有装配限位作用,有助于提升滤芯装配后的稳固性,同时,延伸壁223与凹槽236的内壁相抵接可避免气溶胶从二者连接处的缝隙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嘴组件20具有两个收容腔210,两个收容腔210呈对称设置,每个收容腔210中均容设有一个滤芯。
滤嘴本体21和滤嘴盖体22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滤嘴本体21与滤嘴盖体22相卡接,当滤嘴本体21和滤嘴盖体22装配好后,出气通道220与其中一个滤芯的出气孔2302相连通,当转动滤嘴盖体22一定角度后,滤嘴盖体22能够重新装配至滤嘴本体21上,此时出气通道220与另一个滤芯的出气孔2302相连接。
具体的,滤嘴组件20中装配有两个滤芯23,当其中一个滤芯23达到使用寿命后,把滤嘴盖体22拆开并转动180度,此时滤嘴盖体22能够重新卡接在滤嘴本体21上,并且滤嘴盖体22上的出气通道220能够与另一个滤芯23的出气孔2302相连通,从而可以使用另一个滤芯23,进而达到延长滤嘴组件使用寿命、减少滤芯更换频率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壁223具有两个,两个延伸壁223分别朝向其对应的滤芯盖体235的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滤芯盖体235密封抵接,当装配好后,对应的滤芯盖体235上的出气孔2302位于该延伸壁223的内侧。
如图9所示,当用户通过抽吸口221抽吸时,气溶胶能够依次通过进气通道211、左侧滤芯的进气孔2300、容置腔2301及出气孔2302后流向出气通道220和出气口而被用户吸食,在此过程中,由于右侧滤芯盖体235上的出气孔2302位于右侧延伸壁223的内侧,因此气溶胶无法通过右侧的出气孔2302流向出气通道220,换言之,延伸壁223能够使左右两个滤芯23的出气孔2302阻隔开,从而当使用左侧的滤芯23时,右侧的滤芯23不会有气溶胶流过,当右侧的滤芯23使用时,左侧的滤芯23不会有气溶胶流过,避免用户抽吸时两个滤芯同时处于使用状态而影响整体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嘴盖体22为半透明或者透明状结构、滤芯主体234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状结构,从而用户可以依次透过滤嘴盖体22、滤芯主体234观察到容置腔2301中过滤件232的颜色,并通过观察过滤件232的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过滤件232或滤芯进行更换。
例如,过滤件232为陶瓷颗粒,当观察到陶瓷颗粒变黑后,则说明滤芯23已临近使用寿命,此时用户可以对滤芯23进行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容置腔及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挡液部,设于所述滤芯本体上,用于阻止冷凝液流入所述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部为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从所述进气孔流入的气溶胶依次流经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气孔后从所述连通孔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倾斜面;
或者,所述凸台的顶面为凸弧面,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凸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部为凸环,所述凸环设于所述出气孔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收容冷凝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部设于所述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挡液部的外周,用于吸附冷凝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包括滤芯主体和滤芯盖体,所述滤芯主体和所述滤芯盖体相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滤芯主体上,所述挡液部设于所述滤芯盖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盖体包括基部和围合部,所述围合部连接于所述基部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围合部与所述基部共同构造出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容设于所述容置腔中。
12.一种滤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滤芯;
以及滤嘴本体和滤嘴盖体,所述滤嘴本体和所述滤嘴盖体相连接;
所述滤嘴本体上开设有收容腔和进气通道,所述滤芯设于所述收容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滤嘴盖体上开设有出气通道和抽吸口,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孔和所述抽吸口均相连通,从所述进气通道流入的气溶胶能够依次流经所述进气孔、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气孔以及所述出气通道后流向所述抽吸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滤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错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滤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或者,
所述滤芯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的位置与所述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滤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嘴盖体包括盖主体和延伸壁,所述出气通开设于所述盖主体,所述延伸壁设于所述盖主体朝向所述滤芯本体的一侧,所述延伸壁朝向所述滤芯本体的方向延伸,冷凝液能够沿着所述延伸壁朝所述滤芯本体的方向流动。
16.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滤嘴组件;
以及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滤嘴组件相连接;
所述主机包括加热件和烟腔,所述烟腔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烟腔用于容设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烟腔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以生成气溶胶。
CN202320507889.7U 2023-03-09 2023-03-09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20000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889.7U CN220000742U (zh) 2023-03-09 2023-03-09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7889.7U CN220000742U (zh) 2023-03-09 2023-03-09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0742U true CN220000742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7889.7U Active CN220000742U (zh) 2023-03-09 2023-03-09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0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449B (zh) 一种雾化组件
CN107105784B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JP2019500895A (ja) アトマイザーおよびその電子タバコ
CN215736927U (zh) 雾化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18188353A1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JP2019531085A (ja) 末広形状煙排出管を有する電子タバコアトマイザー
CN208523787U (zh) 一种电子烟烟弹
CN109805456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7219285A1 (zh) 电子烟
CN109330038B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3215334U (zh) 电子烟
CN21798668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21143105A1 (zh) 一种带气压缓冲仓的雾化器及其应用
WO2021248334A1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CN210203335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000742U (zh) 滤芯、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153811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0353177U (zh) 雾化器
CN218185212U (zh) 一种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723145U (zh) 具有横置雾化芯的雾化器
CN211558804U (zh) 电子烟
CN216220213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WO2022179089A1 (zh) 具有弓形气路的电子烟
CN212994391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1882180U (zh) 一种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