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9524U -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9524U
CN219989524U CN202321356339.6U CN202321356339U CN219989524U CN 219989524 U CN219989524 U CN 219989524U CN 202321356339 U CN202321356339 U CN 202321356339U CN 219989524 U CN219989524 U CN 219989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ovable
support arm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63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ong Geometry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dong Geometry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dong Geometry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dong Geometry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63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9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9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9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包括固定支臂、活动支臂、缓冲部和减震脚垫,活动支臂一端与减震脚垫连接,另一端与缓冲部连接,固定支臂一端与缓冲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配合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身底部;缓冲部包括套管,套管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一端贯穿套管顶部,另一端贯穿套管底部,套管内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套设在活动杆的中部;套管内还设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活动杆上,套管上开有滑槽,活动杆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限位环下方,解决了目前的常规起落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都出现了无人机的身影,其中无人机广泛应用的领域有工业领域和家用生活领域。现有的无人机种类中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工作方式是垂直升起和降落,但是由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相对于其它种类的无人机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因此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机身会更重,在降落时会以更大速度从空中下落至地面发生撞击。
为了缓解这种撞击对机身的损伤,所以需要在机身上设置起落架,但是目前无人机上使用的常规起落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造成较大损失。
在申请号为:202123077236.X,公开号为CN216762150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无人机机体底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体底部并且轴线竖直的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四个支撑机构,这项技术中仍存在降落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解决了目前的常规起落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包括固定支臂、活动支臂、缓冲部和减震脚垫,所述活动支臂一端与减震脚垫连接,另一端与缓冲部连接,所述固定支臂一端与缓冲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配合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机身底部;
所述缓冲部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贯穿所述套管顶部,另一端贯穿所述套管底部,所述套管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活动杆的中部,且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杆上,且所述弹簧一端与套管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环连接,所述套管上开有滑槽,所述活动杆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且与滑槽滑动配合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脚垫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活动支臂一端与第一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
在拧紧螺栓时,活动支臂与第一连接头形成固定连接;在拧松螺栓时,活动支臂与第一连接头形成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活动支臂一端与第二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
在拧紧螺栓时,活动支臂与第二连接头形成固定连接;在拧松螺栓时,活动支臂与第二连接头形成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块下方设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与滑槽配合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减震脚垫包括活动板、安装板和呈空心环体状的弹性体,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帽体,所述活动板中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且延伸至所述帽体内,所述滑动杆与安装板、帽体之间均为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与安装板之间,且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位于帽体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帽体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帽体内设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一端与帽体接触,另一端与滑动杆前端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呈管状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帽体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头与连接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底部开有与帽体配合设置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且与所述滑动杆滑动配合,所述限位管与活动板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时,先由减震脚垫接触地面,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减震脚垫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支臂和连接块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向上运动,同时活动杆上的限位环向上运动,压缩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和复原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对机身的冲击力减小,解决了目前的常规起落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震脚垫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支臂,20-活动支臂,21-第一连接头,22-第二连接头,23-凹槽,30-缓冲部,300-套管,310-活动杆,320-限位环,330-弹簧,340-滑槽,350-连接块,360-防撞块,40-减震脚垫,400-活动板,410-安装板,420-弹性体,430-帽体,440-滑动杆,450-限位块,460-弹性球,470-连接套,480-限位管,50-固定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包括固定支臂10、活动支臂20、缓冲部30和减震脚垫40,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减震脚垫40连接,另一端与缓冲部30连接,所述固定支臂10一端与缓冲部30固定连接,另一端配合固定连接在无人机的机身底部;
所述缓冲部30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套管300,所述套管300内设有活动杆310,所述活动杆310一端贯穿所述套管300顶部,另一端贯穿所述套管300底部,所述套管300内设有限位环320,所述限位环320套设在所述活动杆310的中部,且与所述活动杆310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300内还设有弹簧330,所述弹簧330套设在所述活动杆310上,且所述弹簧330一端与套管300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环320连接,所述套管300上开有滑槽340,所述活动杆310上设有连接块350,所述连接块350位于所述限位环320下方且与滑槽340滑动配合设置。
在使用时,先由减震脚垫40接触地面,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减震脚垫40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支臂20和连接块35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310向上运动,同时活动杆310上的限位环320向上运动,压缩弹簧330,使弹簧330发生形变和复原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对机身的冲击力减小,解决了目前的常规起落架无法有效吸收起落架触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过大的冲击力会导致机身或机身上携带的重要设备损坏的问题。
为了方便根据机身载重调节活动支臂20的角度,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减震脚垫40上设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第一连接头21通过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栓时,活动支臂20与第一连接头21形成固定连接;在拧松螺栓时,活动支臂20与第一连接头21形成转动连接,可以调节角度后固定;
所述连接块350上设有第二连接头22,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第二连接头22通过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栓时,活动支臂20与第二连接头22形成固定连接;在拧松螺栓时,活动支臂20与第二连接头22形成转动连接,可以调节角度后固定。
为了防止弹簧330在形变和复原过程中,连接块350直接与滑槽340发生撞击,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块350下方设有防撞块360,所述防撞块360与滑槽340配合设置。
防撞块360采用海绵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连接块350直接与滑槽340发生撞击。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使减震脚垫40具有更好的减震性,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减震脚垫40包括活动板400、安装板410和呈空心环体状的弹性体420,所述安装板410顶部设有帽体430,所述活动板400中部设有滑动杆440,所述滑动杆440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410且延伸至所述帽体430内,所述滑动杆440与安装板410、帽体430之间均为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体420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00与安装板410之间,且套设在所述滑动杆440上,所述滑动杆440位于帽体430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50,所述限位块450与帽体430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弹性体420可采用气囊或采用橡胶材料。
在使用时,活动板400撞击地面受到反作用力,从而向上运动压缩弹性体420,弹性体420在形变和复原的过程中吸收撞击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滑动杆440向上运动,限位块450起到防止滑动杆440脱落的作用。
为了减震脚垫40具有更好的减震性,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帽体430内设有弹性球460,所述弹性球460一端与帽体430接触,另一端与滑动杆440前端接触,弹性球460可采用橡胶材料。
在使用时,滑动杆440向上运动时,压缩弹性球460,使弹性球460在形变和复原的过程中进一步吸收撞击力,从而达到进一步减震的效果。
为了方便将减震脚垫40安装在第一连接头21上,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安装板410顶部设有呈管状的连接套470,所述连接套470与帽体430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与连接套47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1底部开有与帽体430配合设置的凹槽23。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与连接套470螺纹配合连接。
为了防止弹性体420在形变过程中压住滑动杆440,使得滑动杆440无法向上运动,从而导致减震效果降低,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安装板410底部设有限位管480,所述限位管480套设在所述滑动杆440上,且与所述滑动杆440滑动配合,所述限位管480与活动板400间隙配合,限位管480与活动板400的间隙与弹性体420的最大型变量相同。
在使用时,至少需要在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设置一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脚架结构,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可在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设置一个固定安装块50,然后将固定支臂10一端与固定安装块5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先由减震脚垫40接触地面,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减震脚垫40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支臂20和连接块35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310向上运动,同时活动杆310上的限位环320向上运动,压缩弹簧330,使弹簧330发生形变和复原的过程中吸收一部分起落架撞击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对机身的冲击力减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臂(10)、活动支臂(20)、缓冲部(30)和减震脚垫(40),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减震脚垫(40)连接,另一端与缓冲部(30)连接,所述固定支臂(10)一端与缓冲部(30)固定连接,另一端配合固定连接在无人机的机身底部;
所述缓冲部(30)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套管(300),所述套管(300)内设有活动杆(310),所述活动杆(310)一端贯穿所述套管(300)顶部,另一端贯穿所述套管(300)底部,所述套管(300)内设有限位环(320),所述限位环(320)套设在所述活动杆(310)的中部,且与所述活动杆(310)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300)内还设有弹簧(330),所述弹簧(330)套设在所述活动杆(310)上,且所述弹簧(330)一端与套管(300)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环(320)连接,所述套管(300)上开有滑槽(340),所述活动杆(310)上设有连接块(350),所述连接块(350)位于所述限位环(320)下方且与滑槽(340)滑动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脚垫(40)上设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第一连接头(2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50)上设有第二连接头(22),所述活动支臂(20)一端与第二连接头(22)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50)下方设有防撞块(360),所述防撞块(360)与滑槽(340)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脚垫(40)包括活动板(400)、安装板(410)和呈空心环体状的弹性体(420),所述安装板(410)顶部设有帽体(430),所述活动板(400)中部设有滑动杆(440),所述滑动杆(440)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410)且延伸至所述帽体(430)内,所述滑动杆(440)与安装板(410)、帽体(430)之间均为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体(420)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00)与安装板(410)之间,且套设在所述滑动杆(440)上,所述滑动杆(440)位于帽体(430)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50),所述限位块(450)与帽体(430)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430)内设有弹性球(460),所述弹性球(460)一端与帽体(430)接触,另一端与滑动杆(440)前端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10)顶部设有呈管状的连接套(470),所述连接套(470)与帽体(430)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与连接套(47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1)底部开有与帽体(430)配合设置的凹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10)底部设有限位管(480),所述限位管(480)套设在所述滑动杆(440)上,且与所述滑动杆(440)滑动配合,所述限位管(480)与活动板(400)间隙配合。
CN202321356339.6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Active CN219989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6339.6U CN21998952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6339.6U CN21998952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9524U true CN219989524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6339.6U Active CN21998952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9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0036B (zh) 一种抗坠撞单腿缓冲结构及腿式起落架
CN110254697A (zh)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
CN219989524U (zh)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
CN209305826U (zh)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09192214U (zh) 一种无人机用坠落保护装置
CN213974445U (zh) 一种具有降落减震功能的无人机
CN220448158U (zh) 一种无人机防坠毁装置
CN206664923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218877578U (zh)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控制装置
CN209370351U (zh) 一种减震器
CN221068447U (zh) 一种无人机缓冲装置
CN217074779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用减震降落架
CN220930040U (zh) 缓冲机构和飞机起落架
CN218858730U (zh) 一种尾座式无人机的起降装置
CN219075565U (zh) 一种电锤的减震装置
CN220410877U (zh) 一种轻型飞行器起落架减震装置
CN220483545U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机构
CN215707112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保护装置
CN214165281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起落架
CN218986956U (zh) 一种无人机回收装置
CN216232937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用升降支架
CN213167624U (zh) 一种汽车悬架的托板结构
CN212448060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缓冲装置
CN211940772U (zh) 一种减震锤
CN217673194U (zh) 一种农业喷酒无人机落地减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