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9053U -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9053U
CN219989053U CN202321619512.7U CN202321619512U CN219989053U CN 219989053 U CN219989053 U CN 219989053U CN 202321619512 U CN202321619512 U CN 202321619512U CN 219989053 U CN219989053 U CN 219989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screw rod
driving m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95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vst Automobil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vst Automobil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vst Automobil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vst Automobil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95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9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9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9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包括位于车身地板下的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滑轨组件的一侧安装在车身上,滑动组件滑移在滑轨组件内,且滑动组件靠近车身地板一侧连接至座椅。本申请具有增加座椅到车顶的距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不同体型的用户能够驾驶汽车,汽车的座椅普遍设置有座椅前后调节机构,以便于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自身到驾驶区域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方便且安全地进行驾驶。
现有的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大部分是集成在座椅骨架上的,且位于车身地板上,占用了座椅布置空间,从而降低了车顶到座椅的距离,减少了车内的空间。较低的驾驶空间不仅会使身高较高的乘客不易于使用汽车,而且,当行驶在颠簸路面时,用户很容易随着汽车的起伏撞到头部,降低了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加座椅到车顶的距离,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车身地板下的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的一侧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滑动组件滑移在所述滑轨组件靠近所述车身地板的一侧上,且所述滑动组件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连接至座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位于车身地板下的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使座椅的位置调节动作不占用座椅空间,增加了座椅到车顶的距离,提高用户的驾乘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件,所述滑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所述底板上两个侧边向所述车身地板方向延伸有挡板,所述滑动组件滑移在所述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轨件实现滑动组件能够基于车身进行滑移,以便于实现座椅到车顶距离的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滑移连接在所述滑轨组件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所述滑杆靠近所述车身地板的一侧连接至座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杆基于滑轨组件的滑移动作,实现座椅的位置调节。
作为优选,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组件实现座椅滑轨调节的电子化和智能化,以便于用户能够更简单方便地根据自身需求完成对座椅的位置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移方向,且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丝杆穿设在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丝杆螺母,且所述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固定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丝杆和丝杆螺母的转动连接,当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时带动丝杆螺母在丝杆进行旋转,从而使丝杆进行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组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穿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板和支撑件使丝杆能够实现与滑动组件的连接,当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丝杆进行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滑动组件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实现对座椅电子化和智能化的位置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套设有挡圈,且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圈使丝杆在移动过程中不容易因为惯性从支撑件上掉落,提高丝杆与滑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座椅调节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挡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材料减少挡圈和丝杆在移动过程中因为惯性带来的碰撞伤害,延长丝杆和弹性挡圈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位于车身地板下滑移配合的滑轨件和滑杆,实现座椅位置调节的同时不占用座椅空间,增加了座椅到车顶的距离,提高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2.通过安装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电机和丝杆,电子化和智能化地实现对座椅的位置调节,以便于用户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主要用于展示座椅向前移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滑轨件;131、底板;132、挡板;2、滑杆;3、支撑板;4、支撑件;5、固定件;6、丝杆;61、丝杆螺母;62、挡圈;7、驱动电机;71、输出轴;8、联轴器;9、轴承一体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参照图1,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且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均安装在车身地板下,增加了座椅到车顶的距离,提高驾乘体验。滑轨组件的一侧安装在车身上,滑动组件滑移连接在滑轨组件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且滑动组件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用于安装座椅,座椅通过滑动组件能够实现基于车身的前后调节。
参照图1和图2,滑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四个滑轨件13,且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整体呈长方体板状。第一支架11的两个短尺寸边所在直线分别与第二支架12的两个短尺寸边所在直线重合,且第一支架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支架12的长度方向,且第一支架11靠近车身前端。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在车身上,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上靠近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凸起设计,且凸起处均靠近车身地板,以便于安装滑轨件13。滑轨件13包括底板131,底板131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凸起处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且底板1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身地板的长度方向。底板131两个长度方向侧边靠近车身地板方向延伸有两个挡板132,以便于滑轨组件在滑轨件13内实现稳定的滑移。
滑轨组件包括两个滑杆2,滑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车身地板的长度方向,从而使滑杆2能够放置在同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同侧的滑轨件13内,进而使滑杆2能够在滑轨件13内滑移。座椅安装在滑杆2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通过使两个滑杆2在滑轨件13上的滑移,实现座椅的前后调节。
为了使座椅能够实现电子化、智能化进行前后调节,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7和丝杆6,且丝杆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杆2的长度方向。丝杆6靠近车身前端的一端连接有轴承一体座9,且驱动电机7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轴承一体座9远离丝杆6的一侧。驱动电机7上靠近丝杆6的一侧安装有输出轴71,丝杆6和输出轴71之间通过平键连接有联轴器8,且联轴器8位于轴承一体座9内。第二支架12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5,固定件5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固定件5内平行于丝杆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穿孔,且丝杆6的杆身能够通过第一穿孔在固定件5内滑移。丝杆6上靠近驱动电机7的一端转动套设有丝杆螺母61,且丝杆螺母61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固定件5靠近驱动电机7的一侧。当驱动电机7工作时,驱动电机7带动输出轴71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轴承一体座9和联轴器8带动丝杆螺母61在丝杆6上旋转,从而使驱动电机7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进而使丝杆6能完成前后位移。两个滑杆2远离第一支架1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件4,支撑板3整体呈长方体板状,且支撑板3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在滑杆2靠近车身地板的一侧。支撑板3远离车身地板的一侧安装有支撑件4,且支撑件4整体呈长方体状,且支撑件4平行于滑杆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穿孔。丝杆6远离驱动电机7的一端穿设在第二穿孔内,从而实现了丝杆6和两个滑杆2的连接。当驱动电机7带动丝杆6进行前后滑移时,通过支撑件4带动滑轨和座椅实现前后的调节。当固定件5远离驱动电机7的一侧抵接至支撑件4靠近驱动电机7的一侧时,此时座椅处于可调节距离上的最前端。
丝杆6远离驱动电机7的一端套设有挡圈62,挡圈62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支撑件4远离驱动电机7的一侧。挡圈62用于降低丝杆6在运动过程中,因为惯性从支撑件4脱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丝杆6和滑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使座椅能够更稳定地实现前后调节。在此基础上,挡圈62由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减少丝杆6在运动过程中因为惯性与挡圈62之间的碰撞伤害。
座椅的前后调节过程如下:参照图1,此时座椅处于靠近车身后端的位置,当需要调节座椅向前移动,比如需要座椅滑移至参照图3的位置时,此时用户通过控制驱动电机7使丝杆6向车身前端移动,从而使滑动组件跟随丝杆6进行向前的位移,进而实现座椅的向前调节。当需要座椅向后移动时,用户通过控制驱动电机7使丝杆6向车身后端移动,从而使滑动组件跟随丝杆6进行向后的位移,进而实现座椅的向后调节。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滑轨件13、底板131、挡板132、滑杆2、支撑板3、支撑件4、固定件5、丝杆6、挡圈62、丝杆螺母61、驱动电机7、联轴器8、轴承一体座9以及连接所用的螺栓和平键均能够使用现有的标准件,以便于节约开发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滑轨组件和滑动组件均设置在车身底板131下,且滑轨组件能够在滑轨组件上滑移,从而使安装在滑动组件上的座椅能够实现基于车身地板的前后调节,增加座椅到车顶的距离,提高用户的驾乘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安装驱动组件,使滑杆2能够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丝杆6的移动而移动,实现座椅滑轨调节机构的电子化和智能化。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车身地板下的滑动组件和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的一侧安装在车身上,所述滑动组件滑移在所述滑轨组件内,且所述滑动组件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连接至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件(13),所述滑轨件(13)包括底板(131),所述底板(131)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131)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所述底板(131)上两个侧边向所述车身地板方向延伸有挡板(132),所述滑动组件滑移在所述挡板(1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杆(2),所述滑杆(2)滑移连接在所述滑轨组件靠近所述车身地板一侧,所述滑杆(2)靠近所述车身地板的一侧连接至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7)和丝杆(6),所述丝杆(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移方向,且所述丝杆(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机(7);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固定件(5),且所述固定件(5)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丝杆(6)穿设在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丝杆(6)上套设有丝杆螺母(61),且所述丝杆螺母(61)设置在所述固定件(5)靠近或远离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远离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3),且支撑板(3)上设置有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丝杆(6)远离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穿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远离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端套设有挡圈(62),且所述挡圈(62)安装在所述支撑件(4)远离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62)由弹性材料制成。
CN202321619512.7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Active CN219989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512.7U CN21998905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512.7U CN21998905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9053U true CN219989053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9512.7U Active CN21998905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9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9277B1 (ko) 차량용 전동 시트트랙의 구조
CN103863146A (zh) 包括双止动横向滑板部分的商务车辆座椅
JPH0583412B2 (zh)
WO2020143704A1 (zh) 电动车的变形式坐垫结构
CN219989053U (zh) 一种座椅滑轨调节机构
CN211442039U (zh) 可躺平式滑轨隐藏汽车座椅
CN211442059U (zh) 一种电动六向调节汽车座椅头枕骨架
CN218948999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209051324U (zh) 一种机械式可调节座椅悬浮系统
KR101499998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20971932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
CN201761392U (zh) 一种可旋转和伸长的电动座椅腿托
CN213973714U (zh) 柔性支撑的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
CN115158118A (zh) 一种安全带导向式可伸缩汽车座椅
CN212447885U (zh) 具有缓冲作用的电动三轮车可调节靠背
JPS6177538A (ja) 車両等のシ−トの調整装置
CN112389292A (zh) 座椅腰托及带该腰托的汽车座椅
CN114834328B (zh) 座椅浮动调节装置
CN111098763A (zh) 滑轨隐藏式躺平座椅
CN219428101U (zh) 可调踏板总成
CN201268249Y (zh) 增高旋转减震器
CN219857401U (zh) 前唇结构及车辆
CN213082972U (zh)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板
CN21677337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包的柔性连接结构
CN219769858U (zh) 一种房车拖挂式同步制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