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598U -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 Google Patents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74598U CN219974598U CN202320582809.4U CN202320582809U CN219974598U CN 219974598 U CN219974598 U CN 219974598U CN 202320582809 U CN202320582809 U CN 202320582809U CN 219974598 U CN219974598 U CN 219974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pan
- oil
- vehicle
- wall
- oil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在车辆中的具有补强肋的油盘。车辆具有内燃机,内燃机具有曲柄轴,曲柄轴的轴向方向与油盘的横向方向平行。油盘具有滤油器安装部,设置于油盘的横向方向的一端部且朝向车辆的下方侧开口。在滤油器安装部安装有滤油器,滤油器设置在车辆的前方侧。在滤油器的前方侧,安装有与滤油器相邻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覆盖滤油器的一部分且安装在油盘上。油盘还包括:补强肋,一体成型在油盘的底面。补强肋从滤油器安装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在本实用新型的油盘中,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补强肋,提高油盘的强度,且提高滤油器安装部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减少从辅助装置施加到油盘的载荷,且抑制滤油器安装部的破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的油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强肋的油盘(Oil panhaving reinforcing ribs)。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确保更多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和先进的能源,而进行有助于能源效率的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在现有技术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为了保护被固定于油盘的空调用压缩机的电路部分,而需要使空调用压缩机和支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空调用压缩机和支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通常的做法是,需要对于空调用压缩机和支架结构赋予刚性,结果是,会导致车辆的整体重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方面而成,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油盘。通过设置在油盘的底面的补强肋,可控制碰撞时产生的载荷,与以往的对于空调用压缩机和支架结构赋予刚性的构造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车辆的整体重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盘。所述油盘设置在车辆中。所述车辆具有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曲柄轴,所述曲柄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平行。所述油盘具有滤油器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的一端部且朝向所述车辆的下方侧开口。在所述滤油器安装部安装有滤油器,所述滤油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方侧。在所述滤油器的前方侧,安装有与所述滤油器相邻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覆盖所述滤油器的一部分且安装在所述油盘上。所述油盘还包括:补强肋,一体成型在所述油盘的底面。所述补强肋从所述滤油器安装部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如此,通过一体成型在油盘的底面的补强肋,且补强肋从滤油器安装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补强肋,可提高油盘的强度,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且能够提高滤油器安装部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减少从辅助装置施加到油盘的载荷,并能够抑制滤油器安装部的破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肋是一对第一补强肋,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为等间距设置。所述油盘还包括:第二补强肋,横跨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且沿着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而设置。
如此,通过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而能够提高油盘的壁面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能够控制(减轻)载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补强肋。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为等间距设置。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与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所述油盘的底面。
如此,通过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油盘的底面的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能够提高油盘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抑制油盘的变形。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油盘至少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通过一体成型在油盘的底面的补强肋,且补强肋从滤油器安装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补强肋,可提高油盘的强度,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且能够提高滤油器安装部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减少从辅助装置施加到油盘的载荷,并能够抑制滤油器安装部的破损。
通过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而能够提高油盘的壁面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能够控制(减轻)载荷。
通过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油盘的底面的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能够提高油盘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抑制油盘的变形。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着图4的线I-I剖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2是油盘的立体图。
图3是油盘的平面图。
图4是油盘的仰视图。
图5是油盘的前视图。
图6是油盘的左侧视图。
图7是沿图3的线VII-VII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3的线VIII-VIII剖切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3的线IX-IX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安装有滤油器的油盘的立体图。
图11是内燃机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油盘的油通道部。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燃机
2:发动机缸体
3:油盘
4:曲柄室
6:底壁
7:侧壁
8:油室
9:下部结构
11:第一侧壁
12:第二侧壁
13:第三侧壁
14:第四侧壁
16:浅底壁
17:深底壁
18:连接壁
21:浅底部
22:深底部
24:凸缘
25:螺栓插入孔
27:螺栓接纳部分
28:曲面部分
31:第一肋
31A:上边界
31B:下边界
31C:伸出端
33:第二肋
35:第一平面部分
36:曲面部分
38:加强特征
41:第一倾斜壁
42:第二倾斜壁
44:第一扩展部
45:第二扩展部
47:紧固部
47A:第一紧固部
47B:第二紧固部
48:第二平面部分
51:滤油器
51A:外壳
51B:滤芯
51C:入口通道
51D:出口通道
52:装置安装座(滤油器安装部)
52A:中心接触部
52B:外周接触部
52C:槽
54:装置接纳部分
54A:上壁
54B:竖直壁
56:油通道
56A:供应通道
56B:返回通道
57:油通道部
57A:厚壁部分
58:连接管
61:负荷吸收部
63:肋
65:辅助装置
65A:第一抵接部
65B:第二抵接部
66:支架
68:凸台
73:排气管
100:车辆
200:补强肋
210:第一补强肋
220:第二补强肋
CR:曲柄轴
F:前方侧
B:后方侧
L:左方侧
R:右方侧
U:上方侧
D:下方侧
I-I、VII-V II、VIII-VIII、IX-IX:线
F-B:前后方向
L-R:左右方向(横向方向)
S1:第一侧
S2:第二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共同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油盘的实施方式]
图1是沿着图4的线I-I剖切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剖视图。图2是油盘的立体图。图3是油盘的平面图。图4是油盘的仰视图。图5是油盘的前视图。图6是油盘的左侧视图。图7是沿图3的线VII-VII剖切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3的线VIII-VIII剖切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3的线IX-IX剖切的剖视图。图10是安装有滤油器的油盘的立体图。图11是内燃机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油盘的油通道部。
在图1~图11中,标示了车辆100的前方侧F、后方侧B、左方侧L、右方侧R、上方侧U、下方侧D的坐标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的油盘3。油盘3是形成内燃机1的下端部分的部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内燃机1横向安装在车辆100上,应当理解,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诸如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之类的方向,将基于内燃机1的安装状态。
请参照图1,内燃机1设置有发动机缸体2和油盘3。油盘3附接至发动机缸体2的下端。发动机缸体2是形成内燃机1的主体的部件,并且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包括气缸体、曲柄箱和下缸体。气缸体、曲柄箱和下缸体可以一体形成,或者可以分别形成并相互组合。此外,下缸体可以形成为曲柄箱的一部分。发动机缸体2的下端部中形成有曲柄室4。所述曲柄室4具有面向下的开口侧。曲柄轴CR由曲柄箱可旋转地支撑,并定位在曲柄室4中。由形成在气缸体中的各气缸接纳的活塞经由连杆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与曲柄轴CR连接。曲柄轴CR的轴向方向(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平行于油盘3的横向方向(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油盘3的横向方向平行于车辆100的左右方向L-R(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
请参照图2与图3,油盘3包括:底壁6和侧壁7。侧壁7从底壁6的外周边缘大致向上延伸。侧壁7以环形形式沿底壁6的边缘设置为环形形状,并与底壁6协作而限定向上开口的矩形箱形空间或油室8。油室8与曲柄室4连通。发动机缸体2和油盘3形成内燃机1的下部结构9。油盘3例如是通过铸造形成的。油盘3在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处,油盘3的横向方向和前后方向,并不限制车辆100的安装方向。例如,可使油盘3的横向方向与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一致的方式,而将内燃机1和油盘3安装在车辆100上。在图1~图11的实施方式中,使油盘3的前后方向与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一致,且使油盘3的横向方向与车辆100的左右方向L-R(宽度方向)一致,而将内燃机1和油盘3安装在车辆100上,亦即,在图1~图11的实施方式中,内燃机1横向安装在车辆100上。
底壁6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在横向方向上伸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因此,底壁6的两个长边横向延伸(亦即,沿左右方向L-R延伸),并且两个短边沿前后方向延伸。油盘3的横向方向与曲柄轴CR的轴向方向平行。
侧壁7沿大体呈矩形的底壁6的外周边缘设置,并形成为方形管状。侧壁7包括:第一侧壁11,设置在底壁6的前方侧F;以及第二侧壁12,设置在底壁6的后方侧B。另外,侧壁7包括:第三侧壁13,设置在底壁6的横向的第一侧S1(参照图2);以及第四侧壁14,设置在底壁6的横向的第二侧S2(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的第一侧S1相对于车辆100对应于左方侧L,并且横向的第二侧S2对应于车辆100的右方侧R。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沿底壁6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沿底壁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侧壁11、第三侧壁13、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以环形形状连续。
底壁6包括:浅底壁16,横向设置在第一侧S1(左方侧L);深底壁17,相对于浅底壁16向下偏移并横向设置在第二侧S2(右方侧R);以及连接壁18,设置在浅底壁16和深底壁17之间并从浅底壁16朝深底壁17向下倾斜。因此,油盘3中的空间包括:与浅底壁16对应的浅底部21;以及与深底壁17对应的深底部22。因此,油盘3的深度在深底部22中比在浅底部21深。
油盘3设置有沿侧壁7的上边缘延伸的凸缘24。凸缘24从侧壁7的上边缘与侧壁7基本成直角向外延伸。凸缘24的上表面形成平坦的,并抵靠发动机缸体2的下表面。多个螺栓插入孔25竖直穿过凸缘24。通过使多个螺栓从下方穿过这些螺栓插入孔25并且拧入形成在发动机缸体2下表面上的相应螺孔中,而将油盘3紧固至发动机缸体2。因此,油盘3从下方封闭曲柄室4的下端。
侧壁7设置有多个螺栓接纳部分27,以便与各个螺栓插入孔25相对应。每个螺栓接纳部分27形成为侧壁7的相应部分向油盘3内鼓起的厚壁部分,并从凸缘24竖直延伸至底壁6。侧壁7的对应于每个螺栓接纳部分27的部分的外表面基本上是平坦的,并与侧壁7的外表面的相邻部分平滑连接。因此,当从竖直方向观察时,螺栓接纳部分27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螺栓接纳部分27提供用于限定孔的材料,螺栓穿过所述孔向上通入相应的螺栓插入孔25中。此外,螺栓接纳部分27作为竖直延伸的加强肋,用于增强侧壁7(第一侧壁11至第四侧壁14)。
请参照图7,连接壁18包括曲面部分28。所述曲面部分28具有面向油盘3的内侧或朝向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右方侧R)的凸面。更具体地说,当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曲面部分28具有面朝第二侧(右方侧R)的凸面。
请参照图2、图3、图7与图8,连接壁18设置有第一肋31。所述第一肋3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其相应端部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连接。第一肋31由单个连续的肋构成。第一肋31为实心肋,并从连接壁18朝油盘3的内部伸出。连接壁18的与第一肋31对应的外表面形成为与相邻部分平滑连接的平坦表面。
第一肋31相对于前后方向来说的中间部分从连接壁18的内表面突出的量比其端部小。第一肋31的中间部分的伸出端位于浅底壁16的下方。第一肋31的端部从连接壁18稍微向上伸出。第一肋31相对于连接壁18的总体表面的突出量从两个端部向中间部分逐渐地连续减少。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肋31的突出量从两个端部向中间部分以步进方式逐渐减少。因此,第一肋31增加了连接壁18的刚性,而不妨碍油从浅底壁16流向深底壁17。另外,第一肋31起到连接连接壁18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支架的作用,以增加油盘3的刚性。第一肋31主要增加油盘3的刚性,预防其绕油盘3的横向轴线发生扭曲变形。
第一肋31的伸出方向沿前后方向不同。第一肋31的中间部分横向伸出,或朝底壁6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侧S2伸出。第一肋31的两个端部在更向上的方向上伸出。第一肋31的伸出方向从中间部分向两个端部朝向上的方向逐渐变化。第一肋31从连接壁18以上边界31A和下边界31B为界,并且第一肋31的中间部分从上边界31A向下偏斜至其伸出端31C。如此,防止第一肋31的中间部分阻碍油从浅底壁16流向深底壁17。
第一肋31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的一个螺栓接纳部分27连接。此外,第一肋31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的另一个螺栓接纳部分27连接。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螺栓接纳部分27比侧壁7的其余部分具有更高的刚性。因此,通过将第一肋31与螺栓接纳部27连接,增大了第一肋31的刚性,从而特别增大了连接壁18的刚性。优选的是,第一肋31的两端都连接至相应螺栓接纳部分27的上端。另外或另选地,第一肋31的端部与相应螺栓接纳部分27的上端部和/或凸缘24连接。
第一肋31的相应端部连接第一侧壁11侧所在的螺栓接纳部分27具有与连接壁18连接的上端,而所述螺栓接纳部27的大部分与第一侧壁11连接。与第一肋31的相应端部连接第二侧壁12侧所在的螺栓接纳部分27具有与连接壁18连接的下端,而所述螺栓接纳部分27的大部分与第二侧壁12连接。通过这样将螺栓接纳部分27与连接壁18连接,可以增大连接壁18的刚性。第一肋31从连接壁18侧直接连接至螺栓接纳部分27。在第一侧壁11侧与第一肋31连接的螺栓接纳部分27优选相对于在第二侧壁12侧与第一肋31连接的螺栓接纳部分27在横向方向上偏移。因此,第一肋31在平面图中相对于前后方向成一定角度。
第一肋31穿过连接壁18的曲面部分28。因此,曲面部分28的刚性增加,并且连接壁18的刚性增加。
深底壁17设置有一对向上伸出的第二肋33。每个第二肋33的一端均与连接壁18连接。每个第二肋33均横向延伸,并且伸出量朝连接壁18逐渐增加。从前后方向观察时,每个第二肋33均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可以只有一个第二肋33,或者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第二肋33。第二肋33的作用是作为连接深底壁17与连接壁18的支架,并增大深底壁17和连接壁18的刚性。
请参照图2、图3与图9,底壁6包括:一对第一平面部分35,其分别设置在底壁6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两端或者说设置在底壁6的前端和后端;以及曲面部分36,其相对于第一平面部分35向下凹陷并位于两个第一平面部分35之间。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曲面部分36具有基本上部分圆柱形的轮廓,所述轮廓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可以设置在浅底壁16和深底壁17中的至少一者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设置在浅底壁16中。对在浅底壁16中设置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的描述可以以适当的改变适用于在深底壁17中设置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的情况。
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在底壁6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与连接壁18连接。更具体地说,连接壁18的上边缘由第一平面部分35和曲面部分36形成。
当从横向方向观察时,曲面部分36显示出弧形轮廓。曲面部分36设置有加强特征38。所述加强特征38向下凹陷并且在曲面部分36的(弧形轮廓)的径向外侧。加强特征38在后侧或者说在第二侧壁12侧在曲面部分36与第一平面部分35邻接的区域中沿底壁6横向延伸,并与连接壁18连接。加强特征38在第一侧的端部与第三侧壁13间隔开。加强特征38的横截面形成为半圆形形状。加强特征38可以居中布置在曲面部分36中,但优选从曲面部分36的中心朝第一平面部分35之一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特征38相对于曲面部分36的中心朝后侧偏移。
第一平面部分35中的至少一者朝曲面部分36侧向下倾斜。两个第一平面部分35都可以朝弯曲表面部分36侧向下倾斜。此外,第一平面部分35可以布置在相互平行的平面中。另选地,这些第一平面部分35可以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第一平面部分35中的至少一者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朝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在平面图中随着朝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移动而向油盘3内倾斜,使得第一平面部分35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宽度朝第一侧S1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在其第一侧S1的端部具有朝第一侧S1向内倾斜的第一倾斜壁41。换句话说,随着朝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移动,第一倾斜壁41朝第二侧壁12侧或后方倾斜。此外,第二侧壁12在其第一侧S1的端部具有朝第一侧S1向内倾斜的第二倾斜壁42。换句话说,随着朝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移动,第二倾斜壁42朝第一侧壁11侧或向前倾斜。
第一扩展部44从第一倾斜壁41的外表面向外伸出。第一扩展部44在指向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伸出(或者向左侧)以及前侧伸出。第二扩展部45从第二倾斜壁42的外表面向外伸出。第二扩展部45在在指向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S1伸出(或者向左侧)以及后侧伸出。第一扩展部44的上表面和第二扩展部45的上表面与凸缘24的上表面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与凸缘24的上表面连续。第一扩展部44的上表面和第二扩展部45的上表面抵靠发动机缸体2的下表面。第一扩展部44和第二扩展部45形成有多个螺栓插入孔25,用于将油盘3紧固至发动机缸体2的螺栓穿过这些螺栓插入孔25。
请参照图3、图4与图6,侧壁7设置有紧固部47,用于紧固至底壁6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第一侧S1上的变速器或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可以由例如电马达构成。紧固部47可以紧固至变速器的外壳或驱动单元的外壳。紧固部47形成在第三侧壁13、第一扩展部44和第二扩展部45上。紧固部47具有:第一紧固部47A,从第一扩展部44向下延伸并朝第三侧壁13延伸;以及第二紧固部47B,从第二扩展部45向下延伸并朝第三侧壁13延伸。第一紧固部47A和第二紧固部47B均设置有紧固表面,所述紧固表面抵靠位于底壁6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变速器或驱动单元的外壳。第一紧固部47A和第二紧固部47B在横向方向上的厚度大于侧壁7、底壁6和凸缘24的任何其他部分的厚度。由于第一倾斜壁41经由第一扩展部44与第一紧固部47A连接,因此第一倾斜壁41的刚性增大。同样地,由于第二倾斜壁42经由第二扩展部45与第二紧固部47B连接,因此第二倾斜壁42的刚性增大。
请参照图2、图3与图9,浅底壁16还包括位于曲面部分36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第二平面部分48。第二平面部分48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位于曲面部分36的最下部分的上方,并且位于第一平面部分35的最下部分的下方。换句话说,第二平面部分48从曲面部分36向上伸出。第二平面部分48的上表面大体是平坦的,并且与第三侧壁13连接。第二平面部分48与连接壁18间隔开。第二平面部分48将三维特征引入曲面部分36中,以增大曲面部分36的刚性。
请参照图1至图5,侧壁7设置有装置安装座52,规定装置安装至所述装置安装座。所述规定装置可以是例如用于去除油中异物的滤油器、用于油与其它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控制油的流动的控制阀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装置由滤油器51构成。装置安装座52起供安装滤油器51的滤油器安装部的作用。滤油器51可以是本身已知的筒式滤油器。如图1中所示,滤油器51可以包括:圆柱形的外壳51A;接纳在外壳51A中的滤芯51B;以及入口通道51C和出口通道51D。入口通道51C和出口通道51D设置在外壳51A的面向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上。出口通道51D居中设置在外壳51A的端面上,并且入口通道51C设置在外壳51A的端面的侧部,邻近出口通道51D。供应至滤油器51的油依次穿过入口通道51C、滤芯51B和出口通道51D,并排出到外部。当油穿过滤芯51B时,油中的异物被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油盘3的前侧的第一侧壁11上设置有装置安装座52。第一侧壁11A形成有装置接纳部分54,所述装置接纳部分54由构造成接纳滤油器51的一部分的凹口构成。更具体地,装置接纳部分54包括:向后方延伸的平面上壁54A;以及从上壁54A向下延伸的竖直壁54B。上壁54A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竖直壁54B沿着上壁54A的边缘以部分圆柱形的形状延伸,以便符合滤油器51的外轮廓。竖直壁54B的侧边缘与第一侧壁11连接,并且竖直壁54B的下边缘与深底壁17连接。因此,装置接纳部分54是在第一侧壁11和深底壁17之间的边界处向前并向下敞开的凹口。上壁54A的下表面为平面并面向下。
请参照图4与图5,装置安装座52形成在上壁54A的下表面上。装置安装座52是具有一定竖直厚度的盘状部分。装置安装座52的下表面形成有:圆形的中心接触部52A;以及同心围绕中心接触部52A的环形外周接触部52B,并且中心接触部52A和外周接触部52B之间形成有环形槽52C。
请参照图3与图11,第一侧壁11中形成有油通道部57,以限定油流经的油通道56。油通道部57具有比第一侧壁11的其他部分更大的壁厚度。油通道56通向装置安装座52,并与滤油器51的内部连通。油通道56竖直延伸,油通道56的上端位于凸缘24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通道56包括:供应通道56A,用于从油泵向滤油器51供应油;以及返回通道56B,用于将油从滤油器51返回至发动机缸体2。供应通道56A和返回通道56B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延伸。供应通道56A的下端通向装置安装座52的槽52C的底表面。返回通道56B的下端通向中心接触部分52A的中心。如图1中所示,连接管58插入并固定在返回通道56B的下端。连接管58的一端从中心接触部52A突出,并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公螺纹。通过将连接管58的所述一端拧入出口通道51D中,将滤油器51固定至装置安装座52。此时,滤油器51的端面借助密封件与装置安装座52的中心接触部52A和外周接触部52B接触。由此,供应通道56A经由槽52C与入口通道51C连接,并且返回通道56B经由连接管58与出口通道51D连接。
供应通道56A的上端可以经由形成在发动机缸体2中的油通道与油泵连接,或者可以借助管道与油泵连接。油泵可以形成在发动机缸体2中。此外,油泵也可以形成在油盘3中布置的平衡器装置的外壳中。
返回通道56B的上端与形成在发动机缸体2中的油通道连通。所述油通道向液压系统以及内燃机1的滑动部分供应油。
请参照图11,油通道部57包括位于供应通道56A和返回通道56B之间的厚壁部分57A,所述厚壁部分57A的厚度大于周围部分的厚度。厚壁部分57A填充在均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供应通道56A和返回通道56B之间创造的空间,并且增大了油通道部57的刚性。厚壁部分57A沿供应通道56A和返回通道56B竖直延伸。
第一侧壁11具有比油通道部57更容易变形的负荷吸收部61,并且负荷吸收部61位于油通道部57的一侧。负荷吸收部61的刚性低于油通道部57的刚性,使得负荷吸收部61比油通道部57更容易变形。例如,负荷吸收部61的壁厚度小于油通道部57的壁厚度,因此,负荷吸收部61的刚性低于油通道部57的刚性。这里,油通道部57的壁厚度是指从供应通道56A或返回通道56B的壁表面到油通道部57的外表面的距离。负荷吸收部61的壁厚度被选择为比油通道部57的任何其它部分薄。
优选地,负荷吸收部61延伸至油通道部57的两侧。此外,壁厚度可以从油通道部57到负荷吸收部61逐渐减小。此外,负荷吸收部61可以由弯曲板状部分构成。
至少一个肋63可以从油通道部57的外表面伸出,从而在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肋63增大油通道部57的刚性。肋63的上端可以连接至凸缘24。此外,肋63的下端可以连接至装置安装座52。通过将肋63与凸缘24和装置安装座52连接,进一步增大了油通道部57的刚性。肋63的伸出端优选从凸缘24横向突出。此外,所述肋63优选设置在油通道部57的厚壁部分57A中。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对这样的肋63,但也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个这样的肋63。
请参照图1与图11,内燃机1的辅助装置65支撑在油盘3上。辅助装置65可以是例如空调的压缩机、发电机、水泵等。辅助装置65直接或经由支架66紧固至油盘3。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装置65经由支架66紧固至油盘3的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具有多个凸台68,辅助装置65紧固在凸台68的外表面上。凸台68中的至少两个彼此横向间隔开。如图5和图11中所示,油通道部57和负荷吸收部61沿横向方向定位在至少两个凸台68之间。支架66利用螺栓等紧固至凸台68。辅助装置65也利用螺栓等紧固至支架66。支架66的一部分紧固至发动机缸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装置65(在本例中为压缩机)定位在第一侧壁11的油通道部57的前方。辅助装置65设置有朝肋63中的一者伸出的第一抵接部65A。第一抵接部65A经由间隙面向一个肋63。此外,辅助装置65具有朝向凸缘24和发动机缸体2突出的第二抵接部65B。第二抵接部65B经由间隙与凸缘24和发动机缸体2相对。
装置安装座52定位在第一侧壁11的相对于横向方向的第二侧S2。如图8中所示,内燃机1的排气管73从发动机缸体2的前侧向下延伸,经过浅底壁16的下方,并向后方延伸。因此,排气管73定位在浅底壁16的正下方,从而使装置安装座52与排气管73在横向方向上明显隔开。
由于上述结构,当辅助装置65由于车辆碰撞而与第一侧壁11碰撞时,负荷吸收部61变形以吸收负荷。因此,防止负荷到达油通道56,从而可以将对油通道部57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由于负荷吸收部61的厚度比油通道部57小,因此负荷吸收部61比油通道部57更优先变形,从而可以减少负荷向油通道部57的传递。由于油通道56的上端定位在凸缘24的内侧,因此,油通道部57的上端被凸缘24保护而不受辅助装置65的影响。因此,当辅助装置65由于车辆碰撞等而与油盘3发生碰撞时,可以将对油通道56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当辅助装置65由于车辆碰撞而被推向油盘3侧时,来自辅助装置65的负荷经由凸台68传递至第一侧壁11。由于负荷吸收部61定位在凸台68和油通道部57之间,因此,可以将向油通道部57的负荷传递降到最小。
当辅助装置65与油盘3碰撞时,辅助装置65的第一抵接部65A与油盘3的肋63接触,并且第二抵接部65B与凸缘24和发动机缸体2接触。因此,从辅助装置65施加至油盘3的第一侧壁11的负荷减少。此外,由于油通道部57比第一侧壁11的其他部分具有更高的刚性,因此油通道部57不易损坏,并且在油通道部57移位或变形之前,负荷吸收部61变形,从而减少施加至油通道部57的负荷。即使负荷吸收部61应该损坏,由于油盘3中的油的压力低于流经供应通道56A和返回通道56B的油的压力,因此可以使油的飞溅降到最低程度。另外,由于油通道部57和负荷吸收部61与排气管73横向隔开,因此即使油从负荷吸收部61泄漏,也能防止油粘附至排气管73。
已经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并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型。例如,负荷吸收部61并不限于与油通道部57相比具有厚度更小的薄壁部分,并且还可以具有其他构造。例如,负荷吸收部61可以通过将第一侧壁11弯曲或弯折成S形或波纹管形形状而形成。此外,第一侧壁11可以形成为发动机缸体2的一部分,而不是油盘3的一部分。
图1、图4与图7中示出了,在油盘3的底面设置第一补强肋210、第二补强肋220,可提高油盘3的强度,有利于车辆100的轻量化。关于第一补强肋210、第二补强肋220的实施方式,请参照以下的图12~图15的说明。
[油盘的补强肋的实施方式]
在图12~图15的实施方式中,使油盘3的前后方向与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一致,且使油盘3的横向方向与车辆100的左右方向L-R(宽度方向)一致,而将内燃机1和油盘3安装在车辆100上,亦即,在图12~图15的实施方式中,内燃机1横向安装在车辆100上。
在图12~图15中,标示了车辆100的前方侧F、后方侧B、左方侧L、右方侧R的坐标系,其中,车辆100的上下方向垂直于图12~图15的纸面。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12,油盘3设置在车辆100中。车辆100具有内燃机1,内燃机1具有曲柄轴CR,曲柄轴CR的轴向方向(即,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与油盘3的横向方向L-R平行。油盘3具有滤油器安装部52,设置于油盘3的横向方向L-R的一端部且朝向车辆100的下方侧D开口。在滤油器安装部52安装有滤油器51,滤油器51设置在车辆100的前方侧F。在滤油器51的前方侧F,安装有与滤油器51相邻的辅助装置65。辅助装置65覆盖滤油器51的一部分且安装在油盘3上。如图12所示,油盘3还包括:补强肋200,一体成型在油盘3的底面。补强肋200从滤油器安装部52沿着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延伸。
在图12中,相对于滤油器安装部52,补强肋200设置在靠近右方侧R的位置,且从滤油器安装部52沿着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延伸。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在图13中,标示了车辆100的前方侧F、后方侧B、左方侧L、右方侧R的坐标系,其中,车辆100的上下方向垂直于图13的纸面。
请参照图13,相对于滤油器安装部52,补强肋200设置在靠近左方侧L的位置,且从滤油器安装部52沿着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延伸。
如此,如图12与图13所示,通过一体成型在油盘3的底面的补强肋200,且补强肋200从滤油器安装部52沿着车辆100的前后方向F-B延伸,因此,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补强肋200,可提高油盘3的强度,有利于车辆100的轻量化,且能够提高滤油器安装部52的刚性。当车辆100发生碰撞时,可减少从辅助装置65施加到油盘3的载荷,并能够抑制滤油器安装部52的破损。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请参照图14,补强肋200是一对第一补强肋210,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210为等间距设置。所述油盘3还包括:第二补强肋220,横跨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210,且沿着所述油盘3的横向方向L-R而设置。
如此,通过第一补强肋210与第二补强肋220的连接,而能够提高油盘3的壁面的刚性。当车辆100发生碰撞时,第一补强肋210与第二补强肋220能够控制(减轻)载荷。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车辆中的油盘的仰视图。请参照图15,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补强肋220。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220为等间距设置。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210与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220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油盘3的底面。
如此,通过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油盘3的底面的第一补强肋210与第二补强肋220的连接,能够提高油盘3的刚性。当车辆100发生碰撞时,能够抑制油盘3的变形。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油盘,至少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通过一体成型在油盘的底面的补强肋,且补强肋从滤油器安装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补强肋,可提高油盘的强度,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且能够提高滤油器安装部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减少从辅助装置施加到油盘的载荷,并能够抑制滤油器安装部的破损。
通过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而能够提高油盘的壁面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能够控制(减轻)载荷。
通过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油盘的底面的第一补强肋与第二补强肋的连接,能够提高油盘的刚性。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抑制油盘的变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油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盘设置在车辆中,所述车辆具有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曲柄轴,所述曲柄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平行,
所述油盘具有滤油器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的一端部且朝向所述车辆的下方侧开口,
在所述滤油器安装部安装有滤油器,所述滤油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方侧,
在所述滤油器的前方侧,安装有与所述滤油器相邻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覆盖所述滤油器的一部分且安装在所述油盘上,
其中,所述油盘还包括:
补强肋,一体成型在所述油盘的底面,
所述补强肋从所述滤油器安装部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肋是一对第一补强肋,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为等间距设置,
所述油盘还包括:
第二补强肋,横跨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且沿着所述油盘的横向方向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盘,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二补强肋,
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为等间距设置,
所述一对第一补强肋与所述一对第二补强肋构成为格子状而设置在所述油盘的底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82809.4U CN219974598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82809.4U CN219974598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74598U true CN219974598U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98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82809.4U Active CN219974598U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74598U (zh) |
-
2023
- 2023-03-23 CN CN202320582809.4U patent/CN2199745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12361B1 (en) | Head cov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06015963A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06017090A (ja) | エンジン | |
US8522731B2 (en) | Cylinder head of water-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JP4411637B2 (ja) | エンジン及び車両 | |
JP5459095B2 (ja) | エンジンの上部構造 | |
CN219974598U (zh) | 具有补强肋的油盘 | |
CN113153487B (zh) | 油盘 | |
JP4593505B2 (ja) | オイル脈動圧低減構造が設けられた機械 | |
CN113153486B (zh) | 内燃机的下部结构 | |
CN113153485B (zh) | 油盘 | |
JP2011256731A (ja) |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 |
JPH0886221A (ja) | 自動車用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 |
CN210829494U (zh) | 车辆用内燃机 | |
JP6291973B2 (ja) | 燃料ポンプの取付構造 | |
JP3899802B2 (ja) | 往復動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本体構造 | |
CN210829521U (zh) | 车辆用内燃机 | |
JP4560448B2 (ja) | 冷却水流路構造 | |
JP3843954B2 (ja) |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 | |
EP1522709A2 (en) | Cooling water passag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JP4258621B2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構造 | |
JP3754163B2 (ja) | 水冷エンジン駆動熱ポンプ装置の室外機における水ポンプ収納構造 | |
JP2024112565A (ja) | エンジン又はその周辺機器 | |
JP2023074890A (ja)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JP4780086B2 (ja) | オイルレベル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