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4817U -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4817U
CN219964817U CN202320965457.0U CN202320965457U CN219964817U CN 219964817 U CN219964817 U CN 219964817U CN 202320965457 U CN202320965457 U CN 202320965457U CN 219964817 U CN219964817 U CN 219964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efied gas
arc
base
shaped clam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54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恩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zhou Green Chemical Jining Co ltd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zhou Green Chemical Jining Co ltd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zhou Green Chemical Jining Co ltd,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zhou Green Chemical J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54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4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4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4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和底座之间的能够竖直固定用于储存液化气体的钢瓶并能够使钢瓶翻转180度的翻转固定装置、高压反应釜、不凝气吸收装置以及用于将高压反应釜和不凝气吸收装置分别与钢瓶相连通的管道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不需使用压缩机,设备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还可以排除管道中不凝汽对反应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很对反应过程需要使用液化气体物料,例如液氯、液氨、制冷剂R134a、R22等液化气体。液化气体通常储存于钢瓶中,传统的进料方式是将钢瓶连接至压缩机,压缩机与高压反应釜相连接,钢瓶中的液化气体气化后,经压缩机压缩至高压反应釜中。
传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使用压缩机,连接点增加,泄漏风险增大。2、腐蚀性物料对压缩机腐蚀严重,耐腐蚀设备成本高。3、物料在压缩过程中内能增加,易燃易爆物料有爆炸风险。4、管路中的不凝汽进入反应釜可能会影响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该液化气体进料系统不需使用压缩机,设备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还可以排除管道中不凝汽对反应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底座之间的能够竖直固定用于储存液化气体的钢瓶并能够使所述钢瓶翻转180度的翻转固定装置、高压反应釜、不凝气吸收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高压反应釜和所述不凝气吸收装置分别与所述钢瓶相连通的管道组件。
使用时,首先通过翻转固定装置将钢瓶出料口朝上固定于升降装置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钢瓶升高至一定的高度,接着通过翻转固定装置使钢瓶翻转180度,此时钢瓶倒置,钢瓶出料口朝下,将钢瓶出料口与管道组件相连接,打开钢瓶阀门,先将管道内不凝气回收至不凝气吸收装置,再向高压釜进料。
优选地,所述翻转固定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可伸缩支架、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可伸缩支架之间的能够夹紧固定所述钢瓶的夹紧机构,所述可伸缩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所述夹紧机构通过转动枢轴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架、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升降台。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卡箍和第二弧形卡箍,所述第一弧形卡箍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枢轴与所述升降台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卡箍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枢轴与所述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支架相对所述底座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弧形卡箍向所述第一弧形卡箍靠近或远离,当所述第一弧形卡箍与所述第二弧形卡箍扣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弧形卡箍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夹紧套设在所述钢瓶的外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卡箍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扣合后圆心重合或大致重合。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弧形卡箍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通过快开式螺栓连接。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动枢轴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的轴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动枢轴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上分别设有锁紧机构,当所示锁紧机构锁定时,所述第一转动枢轴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无法转动,当所述锁紧机构解锁时,所述第一转动枢轴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下端部与所述底座可滑动地连接的外管、插设在所述外管内并与所述外管可伸缩地连接的内管、用于锁定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内管的上部始终伸出所述外管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弧形卡箍与所述内管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外管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中并能够相对所述滑槽滑动。
更具体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外管的中上部的多个第一通孔、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内管的中下部的多个第二通孔、能够同时插设在相互对齐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插销。
优选地,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钢瓶可拆卸地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不凝气吸收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进料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不凝气出口阀。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自动称重装置,可通过质量差计量液化气体的进料量。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起到支撑和称量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钢瓶规格等选择底座参数,包括底座的横向长度等,确保不会侧翻即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设备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2、不存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现象,降低闪爆风险。
3、排除管道中不凝汽对反应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伸缩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液化气体进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
1、底座; 11、滑槽; 12、称重装置;
2、升降装置; 21、支架; 22、升降台;
3、翻转固定装置;31、外管;311、第一通孔;312、滑块;32、内管;321、第二通孔;33、第一弧形卡箍;34、第二弧形卡箍;35、第一转动枢轴;36、第二转动枢轴;37、锁紧机构;
4、高压反应釜;
5、不凝气吸收装置;
6、管道组件;61、第一管路;62、第二管路;621、进料阀;63、第三管路;631、不凝气出口阀;
7、钢瓶;71、钢瓶阀门;
8、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传统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尝试不使用压缩机8,通过倒置液化气钢瓶,直接利用压差将钢瓶7中的液化气体送至高压反应釜4中,实践中发现操作困难且极其危险。首先,需要多人配合,分别负责固定钢瓶7,连接管线、开关阀门等操作。其次,操作过程中容易误碰阀门,造成物料泄漏。再者,钢瓶7靠人力固定,不稳定,造成砸伤、管线脱落等风险。此外,管路中的不凝气问题仍没有被解决。本发明人为此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的“竖直”、“水平”、“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均是基于图1进行描述的,底座1位于下方,支架21位于左侧。上述方位词的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包括底座1、升降装置2、翻转固定装置3、高压反应釜4、不凝气吸收装置5以及管道组件6。
具体地,底座1沿水平方向延伸,底座1下方相对两侧对称安装有自动称重装置12,底座1起到支撑和称量的作用,通过质量差计量液化气体的进料量。
具体地,升降装置2设置在底座1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包括支架21和升降台22,支架2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左侧,支架21沿竖直方向延伸,支架21下端部与底座1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形,升降台22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21上。升价台和支架21之间的滑动设置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赘述,升降台22可采用手摇螺杆式或者电机升降式。
具体地,翻转固定装置3在升降装置2和底座1之间,翻转固定装置3能够竖直固定用于储存液化气体的钢瓶7并能够使钢瓶7翻转180度。翻转固定装置3包括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可伸缩支架、设置于升降装置2和可伸缩支架之间的能够夹紧固定钢瓶7的夹紧机构,可伸缩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夹紧机构通过转动枢轴分别与升降装置2和所述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第一弧形卡箍33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枢轴35与升降台22相转动连接,第二弧形卡箍34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枢轴36与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枢轴35和第二转动枢轴36的轴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转动枢轴35和第二转动枢轴36上分别设有锁紧机构37,当锁紧机构37锁定时,第一转动枢轴35和第二转动枢轴36无法转动,当锁紧机构37解锁时,第一转动枢轴35和第二转动枢轴36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可伸缩支架相对底座1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第二弧形卡箍34向第一弧形卡箍33靠近或远离,当第一弧形卡箍33与第二弧形卡箍34扣合连接时,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扣合后圆心重合或大致重合,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夹紧套设在钢瓶7的外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通过快开式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伸缩支架包括下端部与底座1可滑动地连接的外管31、插设在外管31内并与外管31可伸缩地连接的内管32、用于锁定外管31和内管32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内管32的上部始终伸出外管31的上端部,第二弧形卡箍34与内管32的上部相转动连接。锁定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外管31的中上部的多个第一通孔311、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内管32的中下部的多个第二通孔321、能够同时插设在相互对齐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中的插销。
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11,外管31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滑块312,滑块312位于滑槽11中并能够相对滑槽11滑动。
具体地,管道组件6包括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和第三管路63,所述第一管路61的一端与所述钢瓶7可拆卸地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6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管路63的一端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2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反应釜4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63的另一端与所述不凝气吸收装置5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2上设有进料阀621,所述第三管路63上设有不凝气出口阀631。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液化气体钢瓶出料口朝上并贴合第一弧形卡箍33放置在底座1上,将可伸缩支架向靠近升降台22的方向滑动,直到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并拢,通过快开螺栓固定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
2、使升降台22向上升起至一定高度后,向对齐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中插入插销,固定可伸缩支架的高度;
3、通过转动枢轴带动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转动,进而使钢瓶7翻转180度,钢瓶7倒置出料口朝下,锁定转轴;
4、将钢瓶7出料口与第一管路61连接,打开钢瓶阀门71;
5、先打开不凝气出口阀631,将管道内不凝气排至不凝气吸收装置5,然后关闭不凝气出口阀631,打开进料阀621,向高压反应釜4进料,进料过程中通过底座1上自带的称重装置12计量进料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装置(2)、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2)和所述底座(1)之间的能够竖直固定用于储存液化气体的钢瓶(7)并能够使所述钢瓶(7)翻转180度的翻转固定装置(3)、高压反应釜(4)、不凝气吸收装置(5)以及用于将所述高压反应釜(4)和所述不凝气吸收装置(5)分别与所述钢瓶(7)相连通的管道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固定装置(3)包括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可伸缩支架、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2)和所述可伸缩支架之间的能够夹紧固定所述钢瓶(7)的夹紧机构,所述可伸缩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节,所述夹紧机构通过转动枢轴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2)和所述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架(21)、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21)上的升降台(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卡箍(33)和第二弧形卡箍(34),所述第一弧形卡箍(33)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枢轴(35)与所述升降台(22)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枢轴(36)与所述可伸缩支架相转动连接,
所述可伸缩支架相对所述底座(1)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向所述第一弧形卡箍(33)靠近或远离,当所述第一弧形卡箍(33)与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扣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弧形卡箍(33)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夹紧套设在所述钢瓶(7)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卡箍(33)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通过快开式螺栓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转动枢轴(35)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36)的轴线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第一转动枢轴(35)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36)上分别设有锁紧机构(37),当所示锁紧机构(37)锁定时,所述第一转动枢轴(35)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36)无法转动,当所述锁紧机构(37)解锁时,所述第一转动枢轴(35)和所述第二转动枢轴(36)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下端部与所述底座(1)可滑动地连接的外管(31)、插设在所述外管(31)内并与所述外管(31)可伸缩地连接的内管(32)、用于锁定所述外管(31)和所述内管(32)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内管(32)的上部始终伸出所述外管(31)的上端部,所述第二弧形卡箍(34)与所述内管(32)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11),所述外管(31)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滑块(312),所述滑块(312)位于所述滑槽(11)中并能够相对所述滑槽(11)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外管(31)的中上部的多个第一通孔(311)、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内管(32)的中下部的多个第二通孔(321)、能够同时插设在相互对齐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中的插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6)包括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和第三管路(63),所述第一管路(61)的一端与所述钢瓶(7)可拆卸地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6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管路(63)的一端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2)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反应釜(4)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63)的另一端与所述不凝气吸收装置(5)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2)上设有进料阀(621),所述第三管路(63)上设有不凝气出口阀(6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体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安装有自动称重装置(12)。
CN202320965457.0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Active CN219964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457.0U CN21996481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5457.0U CN21996481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4817U true CN219964817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5457.0U Active CN219964817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4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2914U (zh) 一种万向可调喷嘴
CN219964817U (zh) 一种液化气体进料系统
CN209342365U (zh) 安全阀现场离线校验装置
CN209841378U (zh) 可调阀门试压机
US6382235B1 (en) Device for over-pressure protection for a storage tank
CN109798440A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氮气充装设备
CN206074234U (zh) 一种移动式水汽两用安全阀校验平台
CN203641572U (zh) 一种低温潜液泵配套锥面密封吸入底阀
CN211083611U (zh) 一种具有低液位物料抽提装置的低温全容罐
CN211118238U (zh) 压力试验用缓冲罐
CN212985472U (zh) 一种钛、镍、锆合金结构的高腐蚀性液体专用泵
CN209745629U (zh) 一种反应釜带压取样装置
CA2880354A1 (en) Compressor for natural gas
CN209615300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夹紧装置
CN215677912U (zh) 一种用于立式筒状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装置
CN208474059U (zh) 手动试压泵
CN113565470A (zh) 注气驱替气动增压系统和促抽煤层瓦斯的方法
CN212928155U (zh) 加压釜加压预氧化氧压机的放空管道系统
CN212456263U (zh) 一种高度密封充气装置
CN212408272U (zh) 一种金属管高效充气架
CN108709726B (zh) 一种液压驱动式异型阀门夹持方法
CN218717430U (zh) 一种带有降噪装置的高压单进料泵体
WO2021104469A1 (zh) 一种具有低液位物料抽提装置的低温全容罐
CN212899707U (zh) 一种防爆密封结构
CN220185811U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压力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