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0552U -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0552U
CN219940552U CN202321282277.9U CN202321282277U CN219940552U CN 219940552 U CN219940552 U CN 219940552U CN 202321282277 U CN202321282277 U CN 202321282277U CN 219940552 U CN219940552 U CN 21994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and wheel
endoscope
wheel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22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聪
赵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22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手轮锁紧机构用于可释放地锁紧内窥镜手柄上控弯用的操作手轮,并包括锁紧转动部和锁紧部,锁紧转动部的一侧同轴地连接锁紧部,锁紧部具有弹性构造,锁紧部用于设置在操作手轮内并固定在内窥镜手柄上,锁紧转动部用于可旋转地设置在内窥镜手柄上,锁紧转动部的旋转轴线与操作手轮的旋转轴线重合;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时,锁紧转动部促使弹性构造变形,变形后的弹性构造在径向上抵接锁紧操作手轮;锁紧转动部被驱动反向旋转时,锁紧转动部解除对弹性构造的作用,使得弹性构造恢复原状而解锁操作手轮。本申请简化了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并保证了手轮锁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在微创伤手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分为重复使用的内窥镜和一次性使用的内窥镜,这些内窥镜均需要伸入至人体内部,而重复使用的前提是镜体洗消(包括清洗和消毒)到位,但是镜体包含多个小而长的复杂通道,洗消难度高,因此内镜“耗材化”自然成为内镜发展的趋势,可以有效的避免手术过程中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
内窥镜通常包括内窥镜手柄和插入部;插入部包括弯曲结构和头端结构,弯曲结构可在内窥镜手柄的控制下摆动;头端结构能反馈诊断信息,一般集照明、拍照、钳道器械操纵等功能于一体。内窥镜手柄配置有能对弯曲结构进行控制的操作手轮,当操作手轮被驱动进行正反旋转时,可驱动钢丝往返运动,由此实现弯曲结构的弯曲操作。弯曲结构具有弹性,在不锁紧的情况下,弯曲结构容易回弹,尤其可能导致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回弹,导致医护人员的误操作,引起医疗事故。对此,由内窥镜手柄上的手轮锁紧装置可控地锁紧操作手轮。但是,现有手轮锁紧装置存在机械结构复杂,锁紧不可靠、安装不便等问题,并且不利于满足内镜“耗材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方便,锁紧效果可靠的手轮锁紧机构,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旨在简化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简化安装过程,同时提升手轮锁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用于可释放地锁紧内窥镜手柄上控弯用的操作手轮,所述手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转动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转动部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具有弹性构造;所述锁紧部用于设置在所述操作手轮内,并用于固定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用于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操作手轮的旋转轴线重合;
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促使所述锁弹性构造变形,以使得变形后的所述弹性构造在所述操作手轮的径向上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反向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以使得所述弹性构造恢复原状而解锁所述操作手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之前,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相互限位锁合;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限位锁合于锁紧位置;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限位锁合于松开位置;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锁紧转动部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移动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转动部和所述锁紧部中的一者设有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配合部,所述松开限位部和所述锁紧限位部在同一圆周上间隔地设置;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锁紧限位部配合锁紧;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松开限位部配合锁紧;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限位配合部在所述锁紧限位部和所述松开限位部之间移动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包含盘状主体,所述盘状主体的盘面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与所述盘状主体的外周面贯通并形成弹性凸缘,所述弹性凸缘构成所述弹性构造;
所述锁紧转动部在旋转轴线方向朝向所述盘状主体的一侧设有致动凸台,所述致动凸台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与所述致动凸台相匹配,以通过所述致动凸台和所述镂空槽的配合控制所述弹性凸缘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凸台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镂空槽的周向侧壁上间隔地设置有松开限位槽和锁紧限位槽;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锁紧限位槽配合锁紧;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松开限位槽配合锁紧;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锁紧限位槽和所述松开限位槽之间移动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松开限位槽到所述锁紧限位槽的锁紧方向,所述镂空槽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所述致动凸台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镂空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槽的周向侧壁上还设有过渡区,所述松开限位槽和所述锁紧限位槽之间通过所述过渡区平滑地连接,所述镂空槽还具有与所述盘状主体的外周面成夹角的止位面,所述止位面位于所述松开限位槽远离所述锁紧限位槽的一侧,所述弹性凸缘位于所述锁紧限位槽远离所述松开限位槽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状主体的部分外周面形成有阻力凸缘,所述阻力凸缘接触所述操作手轮以提供初始阻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力凸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力凸缘在所述盘状主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构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构造在所述锁紧部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同轴设置且连接的锁紧轮和锁紧套,所述锁紧轮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所述锁紧套被驱动旋转后带动所述锁紧轮旋转,进而由所述锁紧轮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所述锁紧套被驱动反向旋转后带动所述锁紧轮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所述锁紧轮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具有相连接的环形部和扳手部,所述扳手部自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环形部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所述扳手部被驱动旋转后带动所述环形部旋转,进而由所述环形部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所述扳手部被驱动反向旋转后带动所述环形部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所述环形部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轮锁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的压套,所述压套、所述锁紧转动部和所述锁紧部均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安装结构上,所述压套用于减小所述锁紧部相对于所述安装结构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设有多个辅助定位孔,所述辅助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结构的轴线平行,多个所述辅助定位孔沿所述锁紧部的周向均匀地设置,所述压套具有插入所述辅助定位孔用的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辅助定位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设置有操作手轮,所述操作手轮中设置有任一项所述的手轮锁紧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轮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锁紧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锁紧转动部部分地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内窥镜手柄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均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并沿所述安装结构的轴向布置,所述锁紧部的弹性构造变形后抵接所述内腔围绕旋转轴线的侧壁而锁紧所述操作手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轮为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背对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外壳方向开口,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同轴设置且连接的锁紧轮和锁紧套,所述锁紧套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开口处以遮盖所述内腔,所述锁紧轮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锁紧轮位于所述锁紧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轮为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的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的所述内腔朝向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外壳方向开口,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具有相连接的环形部和扳手部,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内腔中并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扳手部自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并经由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的外部,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锁紧部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手柄设置有两个所述操作手轮,两个所述操作手轮分别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两个所述操作手轮同轴线地在所述操作手轮的轴向上布置,每个所述操作手轮由对应的一个所述手轮锁紧机构可释放地锁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所述内窥镜手柄设置有操作手轮,所述操作手轮中设置有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中,包括:锁紧转动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转动部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具有弹性构造;所述锁紧部用于设置在所述操作手轮内并固定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用于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操作手轮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以使得变形后的所述弹性构造在所述操作手轮的径向上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反向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以使得所述弹性构造恢复原状而解锁所述操作手轮。
如此配置,需要锁紧操作手轮时,只需要控制锁紧转动部旋转,便能直接控制锁紧部上的弹性构造弹性变形而实现操作手轮的锁紧,这种锁紧方式的机械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在保证内窥镜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且有利于满足内镜“耗材化”的发展要求。也因为零件数量少,安装更为方便。特别地,将锁紧部设置为具有弹性构造,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在可以侧向锁紧操作手轮的情况下,能够减小轴向安装误差、加工误差和间隙等因素对锁紧效果的影响,可降低手轮锁紧机构的安装精度要求,使生产装配难度能够得到降低。由于操作手轮的锁紧主要由弹性构造的变形量决定,因而能够可靠且稳定地锁紧操作手轮,锁紧效果好,不容易回弹,也能进一步提高内窥镜控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和内窥镜手柄与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和内窥镜手柄具有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的所有优点,故在此不再对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和内窥镜手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一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不对本申请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锁紧轮上朝向锁紧套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锁紧轮上朝向锁紧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锁紧部上朝向锁紧轮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锁紧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外壳;2-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1-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锁定面;22-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3-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9-第二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1、91-锁紧转动部;311-锁紧轮;3111-外啮合齿;3112-圆形安装孔;3113-致动凸台;a-致动凸台的前端;b-致动凸台的后端;31131-限位凸起;31132-前端面;31133-内侧面;31134-后端面;31135-外侧弧面;312-锁紧套;32、92-锁紧部;32a-盘状主体;321-异型安装孔;321a-直边;322-弹性构造;323-镂空槽;3231-松开限位槽;3232-锁紧限位槽;3233-过渡区;3234-止位面;3235-锁紧区;324-阻力凸缘;325-辅助定位孔;4-安装结构;41-安装轴;411-异型连接部;412-圆形连接部;413-限位连接部;5-挡圈;6-螺母;7-压套;71-插脚;72-中心孔;72a-直边;72b-圆弧;8-第二方向操作手轮;11-装配套;A-一级台阶;B-二级台阶;911-锁紧扳手;911a-环形部;911b-扳手部;911c-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即,不进入人体的远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的一端,即,进入人体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以解决现有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所面临的机械结构复杂、锁紧不可靠、安装不方便等问题。本申请涉及的内窥镜为一次性内窥镜或重复性内窥镜。
本申请涉及的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以及与内窥镜手柄连接的插入部(未图示)。插入部用于进入体内执行对应的操作,其一般包括从近端至远端沿轴向依次连接的插入管、弯曲结构和头端结构。内窥镜手柄设置在内窥镜的近端以操控插入部。对于插入部的结构和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理解,本申请对此不做更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涉及的内窥镜手柄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手轮,一般的,设置两个操作手轮。操作手轮用于弯曲结构的弯曲控制。一个操作手轮可以控制弯曲结构完成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当采用两个操作手轮时,该两个操作手轮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者为上下方向,另一者为左右方向。控制左右摆动的操作手轮一般位于控制上下摆动的操作手轮远离内窥镜手柄的外壳的一侧。通常,操作者手持内窥镜时,操作手轮朝上,此时,控制左右摆动的操作手轮位于控制上下摆动的操作手轮的上方。
无论操作手轮的数量如何,均为操作手轮配置对应的一个手轮锁紧机构,由对应的手轮锁紧机构可释放地锁紧操作手轮。针对单个操作手轮,其配套的手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转动部和锁紧部,锁紧转动部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锁紧部,锁紧部具有弹性构造;锁紧部用于设置在操作手轮内,并用于固定在内窥镜手柄上;锁紧转动部用于可旋转地设置在内窥镜手柄上;锁紧转动部的旋转轴线与操作手轮的旋转轴线重合。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时,锁紧转动部促使锁紧部上的弹性构造变形,以使得变形后的弹性构造在操作手轮的径向上抵接锁紧操作手轮;反之,当锁紧转动部被驱动反向旋转时,锁紧转动部解除对弹性构造的作用,以使得弹性构造恢复原状而解锁操作手轮。
应能理解,当操作手轮为两个时,每个操作手轮均以上述方式被对应的一个手轮锁紧机构控制,两个操作手轮的锁紧原理基本上相同,均利用锁紧部上的弹性构造的弹性变形,在操作手轮的径向方向上阻止操作手轮转动,从而锁紧操作手轮。需说明的,两个操作手轮所对应的锁紧转动部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两个操作手轮所对应的锁紧部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文描述中,将控制不同方向弯曲的操作手轮定义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本文所描述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均指单个操作手轮,单个操作手轮配置对应的一个手轮锁紧机构。为了便于叙述,将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对应的手轮锁紧机构定义为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将第二方向操作手轮对应的手轮锁紧机构定义为第二方向手轮锁紧机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内窥镜手柄中,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上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和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可为壳状结构,但不限于此。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可控制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即摆动),第一方向例如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下文描述中,以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控制弯曲结构进行左右弯曲,进行示范性地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上设有方向标识ΔL和ΔR,ΔL表示向左弯曲的操控方向,ΔR表示向右弯曲的操控方向,箭头指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旋转方向。一般地,从图3的俯视方位看,逆时针转动为向左弯曲,顺时针转动为向右弯曲。
此外,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和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均设置在外壳1的外部。其中,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用于可释放地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被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锁紧后,即控制弯曲结构保持在当前状态,不会轻易回弹。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包括锁紧转动部31和锁紧部32,锁紧转动部31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锁紧部32。
锁紧转动部31可旋转地设置在外壳1上,锁紧转动部31可绕自身旋转轴线旋转。并且,锁紧转动部31的旋转轴线和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旋转轴线重合,以使结构布局紧凑,避免加大内窥镜手柄的尺寸。本实施例中,外壳1设有安装结构4,锁紧转动部31和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均围绕安装结构4转动,锁紧部32套设于安装结构4上,锁紧部32被限位而不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活动,锁紧转动部31同样套设于安装结构4上,锁紧转动部31被限位而不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的轴向移动,锁紧转动部31和锁紧部32沿安装结构4的轴向布置。可理解的,安装结构4始终固定不动,锁紧转动部31仅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转动,而锁紧部32既不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转动,又不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锁紧部32位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内,并固定设置在外壳1上。并且,锁紧部32位于锁紧转动部31的一侧,如上方或下方或左侧或右侧。一般情况下,操作者握持内窥镜时,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和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均朝上,此时,可以认为,锁紧部32位于锁紧转动部31的下方,但不限于此。
锁紧部32被配置为具有弹性构造322(参见图5),以通过弹性构造322的弹性变形抵接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这种方式的结构简单,能较好的减少零件数量,简化安装过程,降低成本,尤其锁紧效果可靠且稳定。
更详细地,当锁紧转动部31受力被驱动旋转时,锁紧转动部31能促使锁紧部32上的弹性构造322变形,进而使得变形后的弹性构造322在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径向上抵接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从而使得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控制内窥镜的相应弯曲结构保持在当前状态,不会轻易回弹;反之,当锁紧转动部31受力被驱动反向旋转时,锁紧转动部31解除对弹性构造322的作用,以使得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而解锁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
采用以上结构配置,使内窥镜可通过结构简单的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实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锁紧,不仅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更简单,零件数量减少,安装更方便,而且在保证内窥镜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满足内镜“耗材化”的发展要求。特别地,径向方向上的锁紧不容易受到轴向安装误差、加工误差和间隙的影响,因此,可降低手轮锁紧机构的安装精度要求,使手轮锁紧机构的生产装配难度能够得到降低。又由于操作手轮的锁紧主要由弹性构造322的变形量决定,因而能够可靠且稳定地锁紧操作手轮,锁紧效果好,不容易回弹,也能进一步提高内窥镜控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中的至少部分结构件为塑料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22,锁紧部32位于内腔22中,锁紧转动部31部分地位于内腔22中,并且,内腔22围绕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旋转轴线的侧壁构成锁定面21。此时,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弹性变形后抵接锁定面21,以此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而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后离开锁定面21,从而解锁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此外,安装结构4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中。
本实施例中,鉴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下方需要进一步安装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故而将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配置为内腔22背对外壳1的方向开口,使得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具有底面和正对底面的开口,开口向上。此时,安装结构4穿过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22的底部进入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22。进一步的,锁紧转动部31的部分结构设置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22开口处以遮盖内腔22,防止内部结构裸露在外。操作者也只需要操控锁紧转动部31露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22的部分,便能拨动锁紧转动部31。需要说明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可以被遮盖,也可以不被遮盖,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转动部31包括同轴设置且连接的锁紧轮311和锁紧套312,锁紧套312用于直接受力驱动锁紧轮311旋转,锁紧轮311用于直接控制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其中,锁紧轮311位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中,且套设于安装结构4上,锁紧轮311可相对于安装结构4转动。此外,锁紧轮311位于锁紧部32远离外壳1的一侧并与锁紧部32同轴地连接,也即,锁紧部32位于锁紧轮311和内腔22的底面之间。优选的,锁紧套312设置于内腔22的开口处以遮盖内腔22。如此配置,锁紧套312可直接受力而带动锁紧轮311同步绕旋转轴线转动。本实施例中,锁紧套312受力被驱动旋转后带动锁紧轮311旋转,进而由锁紧轮311促使锁紧部32上的弹性构造322变形,反之,锁紧套312受力被驱动反向旋转后带动锁紧轮311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锁紧轮311解除对弹性构造322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取消锁紧套312,使锁紧轮311直接受力旋转并控制锁紧部32弹性变形。进一步的,取消锁紧套312后,锁紧轮311本身可遮盖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
锁紧轮311的形状不作限制,只要锁紧轮311可以在安装结构4上转动即可。同理,锁紧套312的形状亦不限定,只要锁紧套312能够带动锁紧轮311转动,并且遮盖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便可。如图示实施例中,锁紧套312被配置为类似旋钮的形状,便于操作者拨动。
考虑到实际需求,锁紧套312还用于确定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的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可表征内窥镜的出货状态,确保产品出货的一致性。例如,锁紧套312根据解锁标识确定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锁紧套312上可设置解锁标识ΔF,若将锁紧套312上的解锁标识的位置与实施例二中的锁紧扳手911上的解锁标识的位置对准,即表明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已经装配到位。ΔF中的箭头指向解锁方向,一般地,解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旋转锁紧轮311后可释放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
锁紧套312和锁紧轮311之间通过合适的方式相连以传递运动。可选的,锁紧套312与锁紧轮311啮合连接,并且同轴线设置。锁紧套312和锁紧轮311之间采用内啮合,例如,锁紧套312的内周侧与锁紧轮311的外周侧啮合连接,或者锁紧套312的外周侧与锁紧轮311的内周侧啮合。优选的,锁紧套312的内周侧与锁紧轮311的外周侧啮合,这样的结构更便于实现,以降低制造难度,降低成本。如图4a所示,锁紧轮311具有外啮合齿3111,外啮合齿3111可与锁紧套312的内啮合齿配合。但是,锁紧轮311和锁紧套312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啮合连接,例如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
本实施例中,锁紧部32、锁紧套312、锁紧轮311和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同轴线设置,例如由上而下地设置锁紧套312、锁紧轮311和锁紧部32,并且将锁紧轮311和锁紧部32均安装在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中,且锁紧套312遮盖内腔22,锁紧部32只需在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径向上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这样的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锁紧效果好,锁紧可靠且稳定。装配时,根据锁紧套312上的解锁标识判定装配位置,装配到位后,即完成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的安装。下文描述中,以锁紧套312和锁紧轮311为示意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结构4包括安装轴41,安装轴41自外壳1延伸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中,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和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均围绕安装轴41布置。
在一示范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轴41具有异型连接部411,锁紧部32具有异型安装孔321,异型安装孔321与异型连接部411配合,以此防止锁紧部32相对于安装轴41的活动。异型安装孔321例如但不限于方形孔。以方形孔为示意,如图5所示,异型安装孔321具有直边321a,相邻直边321a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以此方式使异型安装孔321与异型连接部411紧密地配合,防止锁紧部32相对于安装轴41活动。
在一示范例中,如图3和图4a所示,安装轴41具有圆形连接部412,锁紧轮311具有圆形安装孔3112,圆形安装孔3112与圆形连接部412配合,以这样的方式允许锁紧轮311相对于安装轴41转动。
在一示范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轴41具有限位连接部413,用于安装限制锁紧轮311轴向移动的挡圈5,挡圈5套设于限位连接部413上。挡圈5可以直接粘接或焊接固定在限位连接部413上,或者通过螺母6间接地固定在限位连接部413上。图示实施例中,限位连接部413具有外螺纹,挡圈5和螺母6均套于限位连接部413上,并且,螺母6与限位连接部413螺纹锁紧。挡圈5设置于锁紧轮311背离锁紧部32的一侧,螺母6压抵在挡圈5上。挡圈5可以阻止锁紧轮311朝远离锁紧部32的方向(如向上)移动,螺母6可以限制挡圈5向远离锁紧部32的方向(如向上)移动。
优选的,圆形连接部412和异型连接部411之间形成台阶,该台阶可以限制锁紧轮311沿安装轴41的轴线向靠近锁紧部32的方向(如向下)运动。优选地,圆形连接部412和限位连接部413之间形成台阶,该台阶可以限制挡圈5沿安装轴41的轴线向靠近锁紧轮311的方向运动。
应当知晓,在未操作锁紧转动部31时,锁紧轮311与锁紧部32保持在限位锁合的状态,由于锁紧部32不可转动,使得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旋转不会带动锁紧转动部31旋转,因此,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具有自锁功能,只有在锁紧转动部31直接受力时才能锁紧或释放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而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不会影响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因此,优选地,锁紧转动部31被驱动旋转之前,锁紧部32和锁紧转动部31相互限位锁合。限位锁合后,锁紧转动部31不可相对于锁紧部32转动,由于锁紧部32本身不可转动,因而可以提高手轮锁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理解,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锁紧操作手轮时,锁紧部32和锁紧转动部31限位锁合于锁紧位置;而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解锁操作手轮时,锁紧部32和锁紧转动部31限位锁合于松开位置。进而需要切换状态时,锁紧转动部31被拨动旋转后,锁紧转动部31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转动切换,相应地,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在变形和未变形之间切换。
如本实施例中,锁紧套312被驱动旋转之前,锁紧部32和锁紧轮311相互限位锁合,也就是说,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抵接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锁紧部32和锁紧轮311限位锁合于锁紧位置;而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离开解锁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锁紧部32和锁紧轮311限位锁合于松开位置,进而锁紧套312被驱动旋转后,锁紧轮311可在锁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转动切换,相应地,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在变形和未变形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锁紧转动部31和锁紧部32中的一者设有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配合部,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在同一圆周上间隔地设置。此时,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抵接锁紧操作手轮时,限位配合部与锁紧限位部配合锁紧;弹性构造322离开解锁操作手轮时,限位配合部与松开限位部配合锁紧;若锁紧转动部31被驱动旋转后,则限位配合部在锁紧限位部和松开限位部之间移动切换,相应地,锁紧部32的弹性构造322在变形和未变形之间切换。以这样的方式实现锁紧部32和锁紧转动部31之间的限位锁合,避免操作手轮的转动对锁紧转动部31产生影响,确保锁紧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锁紧轮311和锁紧部32中的一者设有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配合部。优选地,锁紧轮311上设置限位配合部,锁紧部32上设置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锁紧部32包含盘状主体32a,盘状主体32a上设有弹性构造322。弹性构造322具有变形状态和未变形状态,并能够在变形状态和未变形状态之间转换。在未变形状态下,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并解锁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在变形状态下,弹性构造322产生弹性变形并抵接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以锁紧轮311为示意,盘状主体32a可释放地与锁紧轮311限位锁合,直到锁紧套312受力后带动锁紧轮311相对于锁紧部32转动,以解除盘状主体32a与锁紧轮311之间的限位锁合。限位锁合解除后,锁紧轮311可相对于锁紧部32转动以控制弹性构造322变形或使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应当知晓,限位锁合时,因为锁紧部32不能转动,致使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不会引起锁紧转动部31的转动。
弹性构造3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例如两个、三个或超过三个。优选地,采用三个弹性构造322。多个弹性构造322有利于保证锁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多个弹性构造322优选在周向上均匀地设置,以使锁定更稳定和可靠。本实施例中,弹性构造3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弹性构造322在锁紧部32的周向上依次地设置。
继续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状主体32a的盘面设有镂空槽323,镂空槽323与盘状主体32a的外周面贯通并形成弹性凸缘,弹性凸缘构成弹性构造322。也即,在盘面上加工形成镂空槽323的同时,还可形成弹性凸缘,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与此配合的,如图4b所示,锁紧轮311在旋转轴线方向朝向锁紧部32的一侧设有致动凸台3113,致动凸台3113至少部分地插入镂空槽323,镂空槽323与致动凸台3113相匹配,以通过致动凸台3113与镂空槽323的配合控制弹性构造322变形。致动凸台3113的形状和尺寸通常与镂空槽323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如图5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松开限位部为松开限位槽3231,锁紧限位部为锁紧限位槽3232,限位配合部为限位凸起31131,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设置在镂空槽323的周向侧壁上,限位凸起31131设置在致动凸台3113的内侧面上。这样的限位结构,容易加工和实现。可理解的,松开限位槽3231位于镂空槽323的解锁区,锁紧限位槽3232位于镂空槽323的锁紧区3235,锁紧限位槽3232的位置邻近弹性构造322。
如图4b所示,致动凸台3113的内侧面上设有限位凸起31131,限位凸起31131可选择地与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中的一个配合。当限位凸起31131与松开限位槽3231配合时,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已离开锁紧区3235,不会促动弹性构造322变形,使弹性构造322处在未变形状态;当限位凸起31131与锁紧限位槽3232配合时,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进入锁紧区3235,促动弹性构造322变形,使弹性构造322处在变形状态。
因而弹性构造322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限位凸起31131与锁紧限位槽3232配合锁紧;若弹性构造322解锁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限位凸起31131与松开限位槽3231配合锁紧。需要切换时,再操作锁紧转动部31旋转,使限位凸起31131在锁紧限位槽3232和松开限位槽3231之间移动切换。
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松开限位槽3231到锁紧限位槽3232的锁紧方向,镂空槽323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对应地,如图4b所示,沿着致动凸台3113的后端b到前端a的方向,致动凸台3113的外轮廓的径向宽度也逐渐减小,因此,致动凸台3113的形状和尺寸与镂空槽323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这使得限位凸起31131自松开限位槽3231向锁紧限位槽3232移动的过程中,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逐渐作用于弹性构造322,使弹性构造322产生弹性变形,那么,限位凸起31131自锁紧限位槽3232向松开限位槽3231移动的过程中,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逐渐解除对弹性构造322的控制,使弹性构造322逐渐恢复原状。
需说明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起31131和与之配合的限位槽(包括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可以交换位置,以在致动凸台3113上形成单个限位槽,而在镂空槽323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松开限位凸起和锁紧限位凸起,这里的限位槽起到限位凸起31131的作用,而松开限位凸起替换松开限位槽,锁紧限位凸起替换锁紧限位槽,并采用基本相同的操作实现弹性构造322的锁紧和松开。
如图5所示,镂空槽323的周向侧壁上进一步设有过渡区3233,过渡区3233位于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之间。过渡区3233用于平滑地连接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既可以减小锁紧轮311的转动阻力,以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同时有利于致动凸台3113平顺地在镂空槽323内移动切换,使限位凸起31131可以顺利地卡合到位,避免出现限位凸起31131卡合不到位的情况,因而可以提高锁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过渡区3233可理解为无凹陷也无凸起的圆弧面,可在松开限位槽3231和锁紧限位槽3232之间形成一定的缓冲,有利于弹性构造322逐渐变小或逐渐恢复原状。进一步的,镂空槽323还具有与盘状主体32a的外周面成夹角的止位面3234,止位面3234位于松开限位槽3231远离锁紧限位槽3232的一侧,弹性构造322设于锁紧限位槽3232远离松开限位槽3231的一侧。止位面3234的设置,有利于阻挡致动凸台3113,阻止致动凸台3113继续朝解锁方向运动。该解锁方向即为沿着锁紧限位槽3232到松开限位槽3231的方向。
如图5所示,弹性构造322优选地具有弧形的外侧面,在未变形状态下,弹性构造322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盘状主体32a的外周面的直径,以使得未变形状态的弹性构造322的外侧面与锁定面21之间形成间隙。优选地,盘状主体32a的外周面形成有阻力凸缘324,阻力凸缘324接触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锁定面21以提供初始阻尼。可理解的,盘状主体32a的外周面的直径有大有小,从而形成阻力凸缘324,阻力凸缘324的直径大于未变形状态下的弹性构造322的直径,使得阻力凸缘324始终可以接触到锁定面21。阻力凸缘324可向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施加初始阻力,避免内窥镜的头端结构猛然回弹,损伤人体内腔道壁。阻力凸缘324的设置还便于向操作者提供反馈,减小操作误差。阻力凸缘324的数量可与弹性构造322的数量对应,优选地,阻力凸缘3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阻力凸缘324在盘状主体32a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选定三个阻力凸缘324,阻力凸缘324邻近止位面3234设置。
如以上所述,致动凸台3113的形状和尺寸与镂空槽323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具体地,如图4b所示,致动凸台3113由前端面31132、内侧面31133、后端面31134和外侧弧面31135依次合围而成。其中,外侧弧面31135的径向宽度沿着前端面31132到后端面31134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外侧弧面31135距离锁紧轮311的中心的距离沿着前端a至后端b的路径上逐渐增大。此外,后端面31134用于与止位面3234抵靠,前端面31132处形成狭窄的前端a,前端a进入镂空槽323处狭窄的锁紧区3235后促使弹性构造322的弹性变形,前端a离开镂空槽323处狭窄的锁紧区3235后,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
致动凸台3113的数量与弹性构造322的数量对应,每个弹性构造322对应设置一个镂空槽323,致动凸台3113与镂空槽323一一对应地配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并结合图6,第一方向锁紧机构3还进一步包括与锁紧部32同轴地连接的压套7,压套7与锁紧部32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连接。压套7可套设于安装结构4上。压套7可在安装结构4的径向上进一步压紧锁紧部32,较好的阻止锁紧部32相对于安装结构4的运动。优选地,压套7与锁紧部32可拆卸地连接。压套7与锁紧部3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选择至少一种执行。
示范性地,如图5所示,锁紧部32设有多个辅助定位孔325,辅助定位孔325的轴线与安装轴41的轴线平行,多个辅助定位孔325沿安锁紧部32的周向均匀地设置。优选地,设置三个辅助定位孔325。如图6所示,压套7具有插入辅助定位孔325用的插脚71,插脚71的数目与辅助定位孔325的数目对应,插脚71与辅助定位孔325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的,压套7套设于安装轴41上,例如,压套7的中心孔72形状与异型连接部411一致。装配时,压套7的插脚71插入辅助定位孔325中,中心孔72与安装轴41的异型连接部411配合,防止压套7绕安装轴41的轴线旋转。
需说明的,当锁紧部32选用硅橡胶或者其他软性材质时,有可能因为变形的原因产生位移,为此,在锁紧部32上采用更硬材质的压套7,压套7的使用是为了辅助锁紧部32进行旋转止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锁紧部32本身不容易变形,也可取消压套7。因此,根据锁紧部32的材料,选择是否设置压套7,若使用压套7,压套7可增强锁紧部32与安装结构4间的固定。
接下去,结合若干优选实施例,对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锁紧和释放过程作更详细的说明。
转动锁紧套312从松开(即解锁)到锁紧的过程中,锁紧套312带动锁紧轮311同步转动。锁紧轮311转动后,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从盘状主体32a的松开限位槽3231中脱出,经过过渡区3233到达锁紧限位槽3232。同步的,锁紧轮311的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逐渐靠近锁紧区3235,并最终抵住锁紧区3235的最窄位置。同步的,锁紧轮311的后端面31134离开止位面3234-并逐渐远离,直到最远位置。同步的,锁紧轮311的外侧弧面31135逐渐切入锁紧区3235并抵住弹性构造322,引起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形变逐渐增加,当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到达锁紧限位槽3232时,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形变达到设定的最大值,此时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的部分紧贴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侧壁。在此种状态下,转动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盘状主体32a对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起阻止作用,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此时,由于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卡在盘状主体32a的锁紧限位槽3232内,因此锁紧状态下,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不会带动锁紧轮311和锁紧套312转动。
转动锁紧套312从锁紧到松开的过程中,锁紧套312带动锁紧轮311同步转动。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从盘状主体32a的锁紧限位槽3232中脱出,经过过渡区3233到达松开限位槽3231。同步的,锁紧轮311的前端a逐渐远离锁紧区3235,并最终达到最远位置。同步的,锁紧轮311的后端面31134逐渐靠近止位面3234并最终抵住止位面3234。同步的,锁紧轮311的外侧弧面31135逐渐远离锁紧区3235并远离弹性构造322,使得弹性构造322逐渐向内侧恢复形变,当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到达松开限位槽3231时,弹性构造322向内侧恢复形变达到初始位置,此时,弹性构造322向内侧恢复到初始位置,弹性构造322的外侧面远离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侧壁。在此种状态下,转动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时,盘状主体32a基本不对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起阻止作用,最多存在初始阻尼,最终达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处于松开的效果。同样的,由于锁紧轮311的限位凸起31131卡在盘状主体32a的松开限位槽3231内,因此松开状态下,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转动不会带动锁紧轮311和锁紧套312转动。
还需说明的,本实施例将手轮锁紧机构的结构优化为锁紧套312、锁紧轮311和自带弹性凸缘的盘状锁紧部32,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在可以锁紧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简化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且在装配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复杂的调节,节省装配时间。又由于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锁紧主要由弹性构造322的变形量决定,基本上不受轴向安装误差、加工误差和间隙等因素的影响,不但降低手轮锁紧机构的安装精度要求,使生产装配难度能够得到降低,还能够可靠且稳定地锁紧操作手轮,锁紧效果好,不容易回弹,也能进一步提高内窥镜控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7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内窥镜、内窥镜手柄及手轮锁紧机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内窥镜、内窥镜手柄及手轮锁紧机构的结构和锁紧方法基本相同,对于相同部分不再叙述,以下仅针对不同点进行描述。此外,为便于理解和叙述,实施例二的一些结构的标号继续沿用实施例一中相应结构的标号。
如图7至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内窥镜、内窥镜手柄及手轮锁紧机构中,采用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可控制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如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可控制弯曲结构的上下弯曲,以此进行示范性地说明。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上设有方向标识ΔU和ΔD,ΔU表示向上弯曲的操控方向,ΔD表示向下弯曲的操控方向,箭头指示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旋转方向。一般地,从图8的俯视方位看,逆时针转动为向上弯曲,顺时针转动为向下弯曲。
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由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可释放地锁紧。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和第一方向锁紧机构3相互独立地工作,互不影响。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包括锁紧转动部91和锁紧部92。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中的锁紧部92的结构与第一方向锁紧机构3中的锁紧部32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下文描述中,以结构相同为例,进行示范性地说明。
当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中的锁紧转动部91被驱动旋转时,锁紧转动部91促使锁紧部92的弹性构造322变形,变形后的弹性构造322在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径向上抵接锁紧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从而使得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控制内窥镜的相应弯曲结构保持在当前状态,不会轻易回弹;当锁紧转动部91被驱动反向旋转时,锁紧转动部91解除对弹性构造322的作用,以使得锁紧部92的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而解锁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锁紧转动部91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锁紧部92,锁紧转动部91可旋转地设置在外壳1上;锁紧部92位于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中,并固定设置在外壳1上。
与实施例一不同,如图9所示,第二方向锁紧机构9的锁紧转动部91包括锁紧扳手911,区别于实施例一的锁紧轮311和锁紧套312。更详细地,锁紧扳手911具有相连接的环形部911a和扳手部911b,两者例如但不限于一体或整体式设计,如还可采用分体组装的方式。其中扳手部911b用于直接受力驱动锁紧扳手911旋转,进而由环形部911a直接控制锁紧部92的弹性构造322变形。反之,扳手部911b被驱动反向旋转后,驱动环形部911a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环形部911a解除对弹性构造322的作用,使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实际的,扳手部911b自环形部911a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并经由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开口延伸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外部。操作者只需要操作扳手部911b即可拨动锁紧扳手911旋转。本实施例中,环形部911a位于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中,并套设于安装结构4上,并且,环形部911a位于锁紧部92靠近外壳1的一侧并与锁紧部32同轴地连接。可选的,扳手部911b上设有解锁标识ΔF。
需说明的,若需要同时设置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此时,可将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设置为朝向外壳1的方向开口(参见图7),安装结构4穿过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后,由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的底部进入第一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22,使得两个手轮锁紧机构共用安装结构4,并且同共轴线设置,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小。锁紧部92则位于环形部911a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顶面之间。由此,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围绕旋转轴线的侧壁构成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锁定面,此时,锁紧部92的弹性构造322弹性变形后接触并抵接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锁定面,以此锁紧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而锁紧部92的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后离开锁定面,从而解锁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
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无需被遮盖,因为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本身具有顶面,而内腔的开口朝向外壳1,使第二方向操作手轮2的内腔中结构不裸露在外。因此,无需设置实施例一的锁紧套312,结构可以更简单,零件数量更少。
装配时,可选地提供装配套11。装配套11直接或间接地套设在安装轴41上,而后装配套11上安装锁紧部92和锁紧扳手911。例如,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本身形成有可供安装轴41通过的内部中空柱(未标注),内部中空柱设于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中,并在内部中空柱上套设装配套11,具体可参见图7。此时,锁紧部92和锁紧扳手911均直接安装于装配套11上。装配套11可进一步设置台阶,通过台阶限位锁紧部92和锁紧扳手911,因此无需配置实施例一的挡圈5和螺母6。
如图7所示,作为一示例,装配套11具有一级台阶A,锁紧扳手911的环形部911a直接与一级台阶A配合,并可以绕一级台阶A自由转动。如图9所示,锁紧扳手911具有圆形的内孔911c,内孔911直接套设于一级台阶A处。作为一示例,装配套11具有二级台阶B,锁紧部92直接与二级台阶B配合,并与装配套11保持相对静止。二级台阶B的横断面形状与锁紧部92的异型安装孔321的形状匹配,从而防止锁紧部92转动。参照图7所示的方位,二级台阶B和一级台阶A的轴线重合,锁紧部92位于锁紧扳手911的上方,锁紧扳手911的扳手部911b自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底部伸出而可被操作。
可选的,锁紧部92上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安装压套7,压套7位于锁紧部92远离锁紧扳手911的一侧(如上方)。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压套7的中心孔72可设置为异形孔,例如但不限于方形孔。以方形孔示意,压套7的中心孔72由直边72a和圆弧72b连接而成,实现压套7与装配套11紧密地结合。
应当知晓,锁紧扳手911、锁紧部92以及两者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对此,不再详细地描述。
与实施例一的锁紧轮311的原理类似,如图9所示,锁紧扳手911在旋转轴线方向朝向锁紧部92的一侧设有致动凸台3113,致动凸台3113的内侧面31133设有限位凸起31131。锁紧扳手911的致动凸台3113的数量为多个,锁紧扳手911的多个致动凸台3113优选沿锁紧扳手911的周向均匀地设置,优选地,选定三个致动凸台3113。
在锁紧扳手911中,致动凸台3113亦由前端面31132、内侧面31133、后端面31134和外侧弧面31135依次合围而成。其中,外侧弧面31135的径向宽度沿着前端面31132到后端面31134的方向逐渐增大,外侧弧面31135距离环形部911a的中心的距离沿着前端a至后端b的路径上逐渐增大。此外,后端面31134用于与止位面324抵靠,前端面31132处形成狭窄的前端a,前端a进入镂空槽323处狭窄的锁紧区3235后,促使弹性构造322的弹性变形,前端a离开镂空槽323处狭窄的锁紧区3235后,弹性构造322恢复原状。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部9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锁紧部92的结构相同,不再详细的说明,具体请参考实施例一。
接下去,结合优选实施例,对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锁紧和释放过程作更详细的说明。
转动锁紧扳手911从松开到锁紧的过程中,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从锁紧部92的松开限位槽3231中脱出,经过过渡区3233到达锁紧限位槽3232。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致动凸台3113的前端a逐渐靠近锁紧区3235,并最终抵住锁紧区3235的最窄位置。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后端面31134离开止位面3234并逐渐远离,直到最远位置。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外侧弧面31135逐渐切入锁紧区3235并抵接弹性构造322,引起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形变逐渐增加,当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到达锁紧限位槽3232时,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形变达到设定的最大值,此时弹性构造322向外扩展的部分紧贴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侧壁。在此种状态下,转动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时,锁紧部92对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转动起阻止作用,从而达到锁紧的效果。此时,由于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卡在锁紧部92的锁紧限位槽3232内,因此锁紧状态下,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转动不会带动锁紧扳手911转动。
转动锁紧扳手911从锁紧到松开的过程中,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从锁紧部92的锁紧限位槽3232中脱出,经过过渡区3233到达松开限位槽3231。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前端a逐渐远离锁紧区3235,并最终达到最远位置。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后端面31134逐渐靠近止位面3234并最终抵住止位面3234。同步的,锁紧扳手911的外侧弧面31135逐渐远离锁紧区3235并远离弹性构造322,使得弹性构造322逐渐向内侧恢复形变,当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到达松开限位槽3231时,弹性构造322向内侧恢复形变达到初始位置,此时弹性构造322向内侧恢复到初始位置,弹性构造322的外侧面远离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内腔侧壁。在此种状态下,转动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时,锁紧部92不对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转动起阻止作用,从而处于松开的效果。此时,由于锁紧扳手911的限位凸起31131卡在锁紧部92的松开限位槽3231内,因此松开状态下,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转动不会带动锁紧扳手911转动。
需特别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方向手轮锁紧机构9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方向手轮锁紧机构3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因此,有关实施例二中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均可参考实施例一。
类似的,实施例二将手轮锁紧机构的结构优化为锁紧扳手911和自带弹性凸缘的盘状锁紧部92,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在可以锁紧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简化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且在装配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复杂的调节,节省装配时间。又由于第二方向操作手轮8的锁紧主要由盘状锁紧部92上的弹性构造322的变形量决定,基本上不受轴向安装误差、加工误差和间隙等因素的影响,不但降低手轮锁紧机构的安装精度要求,使生产装配难度能够得到降低,还能够可靠且稳定地锁紧操作手轮,锁紧效果好,不容易回弹,也能进一步提高内窥镜控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内窥镜手柄及手轮锁紧机构可通过结构更简单的手轮锁紧机构实现操作手轮的锁紧,不仅手轮锁紧的机械结构更简单,零件数量减少,安装更方便,而且在保证内窥镜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满足内镜“耗材化”的发展要求。优选地,锁紧组件中的部分结构件采用塑料件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特别地,本申请提供的锁紧方式不容易受到轴向安装误差、加工误差和间隙的影响,不但安装精度要求降低,安装更方便,而且锁紧效果好,锁紧更稳定和可靠,不容易回弹,可靠性和安全性好。
本文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第一”和“第二”必须同时存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只出现“第一”或“第二”,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同时出现“第一”和“第二”。本文中所述的“径向”是指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也可理解为直径方向;所述的“轴向”是指沿旋转轴线的方向;所述的“周向”是指围绕旋转轴线的方向。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申请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申请范围的任何限定,本申请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用于可释放地锁紧内窥镜手柄上控弯用的操作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转动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转动部沿自身旋转轴线的一侧同轴地连接所述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具有弹性构造;所述锁紧部用于设置在所述操作手轮内,并固定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用于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内窥镜手柄上;所述锁紧转动部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操作手轮的旋转轴线重合;
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以使得变形后的所述弹性构造在所述操作手轮的径向上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反向旋转时,所述锁紧转动部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以使得所述弹性构造恢复原状而解锁所述操作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之前,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相互限位锁合;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限位锁合于锁紧位置;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限位锁合于松开位置;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锁紧转动部在所述锁紧位置和所述松开位置之间移动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转动部和所述锁紧部中的一者设有松开限位部和锁紧限位部,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配合部,所述松开限位部和所述锁紧限位部在同一圆周上间隔地设置;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锁紧限位部配合锁紧;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配合部与所述松开限位部配合锁紧;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限位配合部在所述锁紧限位部和所述松开限位部之间移动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含盘状主体,所述盘状主体的盘面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与所述盘状主体的外周面贯通并形成弹性凸缘,所述弹性凸缘构成所述弹性构造;
所述锁紧转动部在旋转轴线方向朝向所述盘状主体的一侧设有致动凸台,所述致动凸台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与所述致动凸台相匹配,以通过所述致动凸台和所述镂空槽的配合控制所述弹性凸缘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凸台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镂空槽的周向侧壁上间隔地设置有松开限位槽和锁紧限位槽;
所述弹性构造抵接锁紧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锁紧限位槽配合锁紧;所述弹性构造离开解锁所述操作手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松开限位槽配合锁紧;所述锁紧转动部被驱动旋转后,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锁紧限位槽和所述松开限位槽之间移动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松开限位槽到所述锁紧限位槽的锁紧方向,所述镂空槽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所述致动凸台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镂空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的周向侧壁上还设有过渡区,所述松开限位槽和所述锁紧限位槽之间通过所述过渡区平滑地连接,所述镂空槽还具有与所述盘状主体的外周面成夹角的止位面,所述止位面位于所述松开限位槽远离所述锁紧限位槽的一侧,所述弹性凸缘位于所述锁紧限位槽远离所述松开限位槽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阻力凸缘,所述阻力凸缘接触所述操作手轮以提供初始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凸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力凸缘在所述盘状主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构造在所述锁紧部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同轴设置且连接的锁紧轮和锁紧套,所述锁紧轮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所述锁紧套被驱动旋转后带动所述锁紧轮旋转,进而由所述锁紧轮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所述锁紧套被驱动反向旋转后带动所述锁紧轮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所述锁紧轮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具有相连接的环形部和扳手部,所述扳手部自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环形部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所述扳手部被驱动旋转后带动所述环形部旋转,进而由所述环形部促使所述弹性构造变形;所述扳手部被驱动反向旋转后带动所述环形部对应的反向旋转,进而由反向旋转的所述环形部解除对所述弹性构造的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的压套,所述压套、所述锁紧转动部和所述锁紧部均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安装结构上,所述压套用于减小所述锁紧部相对于所述安装结构的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设有多个辅助定位孔,所述辅助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结构的轴线平行,多个所述辅助定位孔沿所述锁紧部的周向均匀地设置,所述压套具有插入所述辅助定位孔用的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辅助定位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15.一种内窥镜手柄,设置有操作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轮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轮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锁紧部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锁紧转动部部分地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内窥镜手柄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锁紧部和所述锁紧转动部均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并沿所述安装结构的轴向布置,所述锁紧部的弹性构造变形后抵接所述内腔围绕旋转轴线的侧壁而锁紧所述操作手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轮为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的内腔背对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外壳方向开口,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同轴设置且连接的锁紧轮和锁紧套,所述锁紧套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开口处以遮盖所述内腔,所述锁紧轮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锁紧轮位于所述锁紧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轮为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的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的所述内腔朝向所述内窥镜手柄的外壳方向开口,所述锁紧转动部包括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具有相连接的环形部和扳手部,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内腔中并套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扳手部自所述环形部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并经由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的外部,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锁紧部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并与所述锁紧部同轴地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手柄设置有两个所述操作手轮,两个所述操作手轮分别为第一方向操作手轮和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用于控制内窥镜的弯曲结构进行第二方向弯曲,两个所述操作手轮同轴线地在所述操作手轮的轴向上布置,每个所述操作手轮由对应的一个所述手轮锁紧机构可释放地锁紧。
20.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所述内窥镜手柄设置有操作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轮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
CN202321282277.9U 2023-05-24 2023-05-24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94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277.9U CN21994055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277.9U CN21994055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0552U true CN219940552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2277.9U Active CN219940552U (zh) 2023-05-24 2023-05-24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0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9997B1 (en)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 variety of interchangeable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hollow organ anastomosis
US667301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CN108454690A (zh) 用于转向柱组件的球式联接组件
EP1832222B1 (en) Endoscope
JP2002017566A (ja) 圧力容器
WO1999003405A2 (en) Treatment tool for operation
KR20010024460A (ko) 래칫 렌치
JP2007289466A (ja) 内視鏡の湾曲保持機構
CN219940552U (zh)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WO2014033771A1 (ja)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操舵装置
CN116584867A (zh)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US20240238993A1 (en) Detachable manipulator and surgical robot comprising same
CN116407205A (zh) 施夹钳
JP4971859B2 (ja) 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の手動と自動の切換構造
JP2001112781A (ja) 歯科あるいは外科用アングルピース
CN217118510U (zh) 施夹钳
CN116509306A (zh) 内窥镜的手轮锁紧机构、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JP2019080683A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CN116407206A (zh) 施夹钳
JPH11342138A (ja) 医療用または歯科用回転工具の着脱自在の固定装置
JP4362664B2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CN219629577U (zh) 锁止机构及内窥镜
JP5319241B2 (ja) 電動工具
JP3571260B2 (ja) 手動機構付きバルブ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665538B2 (ja) 内視鏡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