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0309U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煲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40309U CN219940309U CN202320568702.4U CN202320568702U CN219940309U CN 219940309 U CN219940309 U CN 219940309U CN 202320568702 U CN202320568702 U CN 202320568702U CN 219940309 U CN219940309 U CN 2199403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pot
- side support
- buckle
- coil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10110029822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98222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98 dental enam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95 porrid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煲体包括内锅、底部线圈组件和侧部线圈组件,底部线圈组件位于内锅的底部,底部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盘;侧部线圈组件位于内锅的侧部,侧部线圈组件包括侧部支架,侧部支架的下端与线圈盘的顶端在竖向上抵接,线圈盘和侧部支架中的一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扣,线圈盘和侧部支架中的另一者设有扣位,卡扣从扣位的背向内锅的外侧或内侧扣接于扣位。根据本实用新型,侧部支架在竖向上与线圈盘抵接,以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向下的移动,侧部支架在竖向上因卡扣结构的作用被限制其相对于线圈盘向上的移动,从而侧部支架能够在竖向上牢固可靠固定至线圈盘,避免其从线圈盘上脱离,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IH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设置有线圈以便利用电磁加热内锅。一些烹饪器具将线圈设置于内锅的底部和侧部。内锅的侧部通常设置有侧部支架,侧部线圈缠绕于侧部支架,内锅的底部通常设置线圈盘,底部线圈缠绕于线圈盘。
侧部支架与线圈盘一般通过在径向上的限位结构进行固定,而在竖向上仅将两者抵接,使得侧部支架在竖向上固定不牢固,容易从线圈盘上脱离。
因此,需要一种煲体及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内锅;
底部线圈组件,所述底部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内锅的底部加热,所述底部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盘;
侧部线圈组件,所述侧部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内锅的侧部,用于对所述内锅的侧部加热,所述侧部线圈组件包括侧部支架,所述侧部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线圈盘的顶端在竖向上抵接,
其中,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一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扣,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另一者设有扣位,所述卡扣从所述扣位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或内侧扣接于所述扣位。
根据本方案,侧部支架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线圈盘固定连接,侧部支架在竖向上与线圈盘抵接,以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向下的移动,侧部支架在竖向上因卡扣结构的作用被限制其相对于线圈盘向上的移动,从而侧部支架能够在竖向上牢固可靠固定至线圈盘,避免其从线圈盘上脱离,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侧部支架的下端设有环形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沿竖向延伸且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线圈盘的顶端设有朝向内侧的台阶部,所述抵持部限位并抵接于所述台阶部内,所述台阶部夹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卡扣之间。
根据本方案,抵持部能够不仅能够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在竖向上的移动,而且可以从内侧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而卡扣可以从外侧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侧部支架牢固可靠地设置于煲体内。
可选地,所述侧部支架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卡扣,所述台阶部具有面向下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形成所述扣位,所述卡扣扣接于所述下表面。
根据本方案,将卡扣设于结构相对简单的侧部支架,可以不增加线圈盘的生产制造的复杂程度,并且侧部支架的整体结构不太复杂,能够容易地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台阶部的外侧面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下至上径向向内倾斜。
根据本方案,卡扣可以沿着导向面向下移动并容易地扣接于扣位。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所述一者设有至少三个所述卡扣,至少三个所述卡扣沿周向分散设置。
根据本方案,卡扣能够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将线圈盘固定至线圈盘,卡扣固定更牢固可靠,避免侧部支架的局部从线圈盘上脱离,局部位置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一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定位部,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陷,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根据本方案,可以避免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的安装错位,并且还可以限制侧部支架相对于线圈盘在周向上的移动,也可以说相对于线圈盘的转动,进一步使两者的固定更牢固可靠。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设有扣钩以形成定位卡扣,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所述另一者在所述定位槽处设有扣位,所述定位部的扣钩扣接于所述扣位;
根据本方案,定位部还可以用于固定侧部支架,以避免侧部支架在定位部处从线圈盘上脱离,局部位置结构紧凑。
并且/或者所述定位部在径向上比所述卡扣更靠近所述内锅的竖向中心线;并且/或者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卡扣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且所述定位槽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扣在周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方案,定位槽仅可以与定位部对接,可以避免因误操作而使卡扣位于定位槽内。
可选地,煲体还包括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于所述侧部支架的上方,所述保温圈与所述侧部支架构造成一体构件;
根据本方案,可以便于生产制造,部件的数量少,装配效率高。
或者煲体还包括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于所述侧部支架的上方,所述保温圈与所述侧部支架构造成分体构件,所述保温圈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朝下,所述侧部支架的上端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根据本方案,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造保温圈和侧部支架,减少材料成本,设计自由度更大。侧部支架与保温圈可以插接固定,保温圈和侧部支架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便于以整体形成安装至煲体内,装配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底部线圈组件还包括底部线圈,所述底部线圈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以及
所述侧部线圈组件还包括侧部线圈,所述侧部线圈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侧部支架。
根据本方案,线圈绕设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且加热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煲体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未示出内锅;
图2为图1所示的煲体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煲体的一部分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侧部支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线圈盘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煲体的一部分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煲体 2:内锅
3:底座 4:外壳
5:中板 6:安装槽
10:底部线圈组件 11:线圈盘
12:底部线圈 13:台阶部
14:抵接筋
20:侧部线圈组件 21:侧部支架
22:侧部线圈 23:保温圈
24:限位槽 25:抵持部
26:绕线扣
31:卡扣 32:扣位
33:定位部 3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1(如图1所示)和盖体。煲体1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2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2的清洗。内锅2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2的加热装置,以对内锅2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具有与煲体1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1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1,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1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1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盖合在煲体1上时,其覆盖在内锅2之上,和内锅2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和内锅2之间,用于在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如图1所示,煲体1可以包括底座3、设置于底座3上方的外壳4和设置于该外壳4内侧的中板5。中板5位于外壳4的上方。外壳4位于中板5和底座3之间并可以将中板5的外周和底座3的外周连接在一起。中板5可以与底座3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具体地,中板5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底座3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螺钉柱。安装柱与螺钉柱位置上下对应,螺钉穿过螺钉柱并旋入安装柱,以将中板5与底座3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煲体1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煲体1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煲体1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煲体1的中心。
煲体1还包括用作加热装置的底部线圈组件10和侧部线圈组件20。底部线圈组件10设置于底座3的上方并位于内锅2的底部或者说下侧,用于对内锅2的底部加热。侧部线圈组件20设置于外壳4的内侧并位于内锅2的侧部或者说外侧,用于对内锅2的侧部加热。具体而言,底部线圈组件10和侧部线圈组件20在通电后均能够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对内锅2进行加热。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又称电磁烹饪器具或IH烹饪器具。
煲体1还包括电源板组件。电源板组件设置于煲体1的后端,以及侧部线圈组件20的外侧。电源板组件能够与底部线圈组件10和侧部线圈组件20均电连接,以向底部线圈组件10和侧部线圈组件20供电。具体地,电源板组件包括电源板和电源支架。电源板通过电源支架设置于底座3。
底部线圈组件10可以包括线圈盘11和底部线圈12。线圈盘11位于内锅2的底部,底部线圈12能够设置于线圈盘11的背离内锅2的外侧,用于对内锅2的底部加热。底部线圈12可以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线圈盘11。线圈盘11可以构造成具有凹陷结构的盘状构件,内锅2的至少底部位于线圈盘11内。底部线圈12具有两个引线端。两个引线端均能够连接至电源板,以实现底部线圈12的电连接。
侧部线圈组件20可以包括侧部支架21和侧部线圈22。侧部支架21位于内锅2的底部,侧部线圈22能够设置于侧部支架21的背离内锅2的一侧,用于对内锅2的侧部加热。具体地,侧部支架21可以构造成环形构件,侧部线圈22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侧部支架21。内锅2位于侧部支架21内。侧部线圈22具有两个引线端。两个引线端均能够连接至电源板,以实现侧部线圈22的电连接。
煲体1还包括保温圈23。保温圈23能够设置于内锅2的外侧且位于内锅2的侧部。保温圈23设于侧部支架21的上方,侧部支架21的上端能够与保温圈23相连,侧部支架21的下端能够与线圈盘11相连。
保温圈23与侧部支架21可以构造成一体构件或分体构件。在一体构件的方案中,可以便于生产制造,部件的数量少,装配效率高。在分体构件的方案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造保温圈23和侧部支架21,减少材料成本,设计自由度更大。
侧部支架21可以整体或局部构造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构件。也就是说,侧部支架21可以全部透明或半透明,也可以局部透明或半透明。其中在侧部支架21局部透明或半透明的实施方式中,侧部支架21的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侧部线圈22能够设置于侧部支架21。
以此实施方式,将侧部支架21构造成透明或半透明,侧部支架21能够将从内锅2向外辐射的热量朝向内锅2反射,由此可以提高对内锅2的保温效果,保证锅内侧部处的米饭口感更佳,并且还可以具有可视效果,当取出内锅2时,用户能够从侧部支架21处容易地观察到侧部线圈22,有利于用户了解产品的构造,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侧部线圈22的绕线方式可以为单层缠绕、双层叠绕和多层叠绕中的至少一种,以形成单层线圈、双层线圈、多层线圈或这些层线圈的组合。侧部线圈22可以包括漆包线和包裹漆包线的外包件。外包件可以是外包胶壳、外包胶带等。外包件为绝缘构件且构造成透明或半透明构件。进一步说,外包件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且可以为透明塑胶或半透明塑胶等合适材料。将外包件设置成透明,使得外包件也具有反射热量的效果,能够将从内锅2向外辐射的热量朝向内锅2反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内锅2的保温效果。
漆包线可以为呈现金属光泽的构件。例如,漆包线可以呈现金色、金黄色等任何合适金属光泽。当取出内锅2时,用户能够从侧部支架21处容易地观察到漆包线呈现金属光泽,产品的视觉观感较佳,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如图1和图2所示,中板5可以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6,保温圈23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筋,该凸筋插接于该安装槽6内。保温圈23的下端可以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24。限位槽24的开口朝下。侧部支架21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筋,该凸筋能够插接于限位槽24内。在装配时,可以将侧部支架21的上端插入限位槽24内。借助于限位槽24,保温圈23与侧部支架21彼此可以插接固定,在水平方向上和在高度方向上限制保温圈23与侧部支架21彼此之间的相对移动,并且能够使保温圈23和侧部支架21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便于以整体形成安装至煲体1内,装配效率高。
如图3至图4所示,侧部支架21的下端能够与线圈盘11在竖向上抵接。这样线圈盘11能够向上支撑侧部支架21,可以限制侧部支架21相对于线圈盘11向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在竖向上抵接”并不限制两个部件彼此之间的接触面的结构,例如两个部件中的一者的接触面可以是垂直于竖向的横向面,两个部件中的另一者的接触面可以是相对于竖向倾斜的非横向面。
具体地,侧部支架21的下端可以设有环形的抵持部25,该抵持部25沿竖向延伸且径向向内凹陷。线圈盘11的顶端设有朝向内侧的台阶部13。台阶部13可以呈环形。抵持部25位于台阶部13的内侧,进一步说抵持部25限位并抵接于台阶部13内。台阶部13可以与抵持部25的顶部抵接。侧部支架21与线圈盘11彼此之间可以在径向上和竖向上抵接固定,限制侧部支架21在竖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侧部支架21牢固可靠地设置于煲体1内。
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一者可以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扣31。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另一者可以设有扣位32。卡扣31与扣位32的位置对应,卡扣31能够从扣位32的背向内锅的外侧或内侧扣接于扣位32。对于线圈盘11而言,卡扣31或扣位32设于线圈盘11的顶端,更具体是台阶部13。对于侧部支架21而言,卡扣31或扣位32设于侧部支架21的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沿竖向延伸”不仅仅局限于以与竖向平行的方式延伸,还包括以相对于竖向倾斜的方式延伸。
以此实施方式,侧部支架21可以通过卡扣31结构与线圈盘11固定连接,侧部支架21在竖向上与线圈盘11抵接,以限制侧部支架21相对于线圈盘11向下的移动,侧部支架21在竖向上因卡扣31结构的作用被限制其相对于线圈盘11向上的移动,从而侧部支架21能够在竖向上牢固可靠固定至线圈盘11,避免其从线圈盘11上脱离,结构紧凑。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图示实施方式,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所述一者的外侧面可以设有卡扣31,卡扣31能够位于这两个部件中所述另一者的扣位32的外侧。
如图5所示,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所述一者可以设有至少三个卡扣31。至少三个卡扣31沿周向分散设置。例如至少三个卡扣31在周向上间距相等,或者说呈环形阵列布置。卡扣31能够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将线圈盘11固定至线圈盘11,卡扣31固定更牢固可靠,避免侧部支架21的局部从线圈盘11上脱离,局部位置结构紧凑。
卡扣31能够位于台阶部13的外侧,由此可以从台阶部13的外侧扣接于扣位32,并与台阶部13的外侧面抵接。也就是说,台阶部13夹于抵持部25和卡扣31之间。卡扣31可以从外侧限制侧部支架21相对于线圈盘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侧部支架21牢固可靠地设置于煲体内。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卡扣31设置于侧部支架21,扣位32设置于线圈盘11。具体地,侧部支架21的外侧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扣31。台阶部13具有面向下方的下表面,该下表面形成扣位32。卡扣31能够从台阶部13的外侧扣接于其下表面。将卡扣31设于结构相对简单的侧部支架21,可以不增加线圈盘11的生产制造的复杂程度,并且侧部支架21的整体结构不太复杂,能够容易地生产制造。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卡扣31设置于线圈盘11,扣位32设置于侧部支架21。具体地,台阶部13的外侧面设有向上延伸的卡扣31。侧部支架21的下端例如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凸台具有面向上方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形成扣位32。卡扣31能够从凸台的外侧扣接于其上表面。
台阶部13的外侧面设有导向面F1,导向面F1自下至上径向向内倾斜。卡扣31可以沿着导向面F1向下移动并容易地扣接于扣位32。
如图5和图6所示,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一者可以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定位部33。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另一者可以设有定位槽34。定位槽34从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陷,定位部33能够位于定位槽34内(参见图7)。定位部33可以设有一个,与定位槽34一一对应,当然定位槽34的个数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侧部支架21和线圈盘11在前后方向上均具有自身的安装方向,通过设置定位部33和定位槽34,可以避免侧部支架21相对于线圈盘11的安装错位,并且还可以限制侧部支架21相对于线圈盘11在周向上的移动,也可以说相对于线圈盘11的转动,进一步使两者的固定更牢固可靠。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定位部33设置于侧部支架21,定位槽34设置于线圈盘11。具体地,侧部支架21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部33,线圈盘11的台阶部13设有定位槽34,定位槽34从台阶部13的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陷。
可选地,定位部33可以设有扣钩以形成定位卡扣。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另一者在定位槽34处设有扣位32,定位部33的扣钩能够扣接于扣位32。定位部33还可以用于固定侧部支架21,以避免侧部支架21在定位部33处从线圈盘11上脱离,局部位置结构紧凑。
定位槽34在周向上的尺寸略大于定位部33在周向上的尺寸,便于定位部33的插入。定位部33在径向上比卡扣31更靠近内锅的竖向中心线。定位部33与卡扣31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且定位槽34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卡扣31在周向上的尺寸。由此,定位槽34仅可以与定位部33对接,可以避免因误操作而使卡扣31位于定位槽34内。
返回参见图5,侧部支架21可以设置有多个绕线扣26。多个绕线扣26围绕侧部支架21间隔布置,例如等间距布置一圈。绕线扣26的底端与侧部支架21相连,具体是与侧部支架21的底部相连。绕线扣26与侧部支架21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卡槽,进一步说,绕线扣26可以为L形结构。侧部线圈能够位于卡槽内。由此,可以使侧部线圈牢固可靠地安装在侧部支架21上,不会从侧部支架21上脱离。
返回参见图6,台阶部13的内侧面可以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多个抵接筋14。多个抵接筋14在线圈盘1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便更好的限位。抵接筋14能够与抵持部25抵接。
线圈盘11、侧部支架21和保温圈23的装配过程如下:
先将保温圈23与侧部支架21安装在一起,具体是将侧部支架21的上端插接于保温圈23的限位槽24内。而后将连接有保温圈23的侧部支架21与线圈盘11安装在一起,具体是,将定位部33对准于定位槽34,侧部支架21的抵持部25插于与线圈盘11的台阶部13内侧,卡扣31从台阶部13的外侧沿着导向面F1向下移动并扣接于扣位32,定位部33插于定位槽34内。然后将装配好的线圈盘11、侧部支架21和保温圈23三者整体装配至煲体1内部,其中保温圈23的上端插接于中板5的安装槽6内。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线圈盘11和侧部支架21中的所述一者的内侧面可以设有卡扣31,卡扣31能够位于这两个部件中所述另一者的扣位32的内侧。例如,卡扣31设置于侧部支架21的内侧面,台阶部13的内侧面可以间隔地设有凹槽或通孔。该凹槽或通孔可以形成扣位32。卡扣31能够位于台阶部13的内侧并从内侧扣接于扣位32。在该实施方式中,抵持部25设于侧部支架21的外侧面。台阶部13的内侧面设有导向面,导向面自下至上径向向外倾斜。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
底部线圈组件,所述底部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内锅的底部加热,所述底部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盘;
侧部线圈组件,所述侧部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内锅的侧部,用于对所述内锅的侧部加热,所述侧部线圈组件包括侧部支架,所述侧部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线圈盘的顶端在竖向上抵接;
其中,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一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卡扣,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另一者设有扣位,所述卡扣从所述扣位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或内侧扣接于所述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架的下端设有环形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沿竖向延伸且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线圈盘的顶端设有朝向内侧的台阶部,所述抵持部限位并抵接于所述台阶部内,所述台阶部夹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卡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架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卡扣,所述台阶部具有面向下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形成所述扣位,所述卡扣扣接于所述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的外侧面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下至上径向向内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所述一者设有至少三个所述卡扣,至少三个所述卡扣沿周向分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一者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定位部,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另一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外周表面径向向内凹陷,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设有扣钩以形成定位卡扣,所述线圈盘和所述侧部支架中的所述另一者在所述定位槽处设有扣位,所述定位部的扣钩扣接于所述扣位;并且/或者
所述定位部在径向上比所述卡扣更靠近所述内锅的竖向中心线;并且/或者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卡扣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且所述定位槽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扣在周向上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于所述侧部支架的上方,所述保温圈与所述侧部支架构造成一体构件;或者
还包括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于所述侧部支架的上方,所述保温圈与所述侧部支架构造成分体构件,所述保温圈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朝下,所述侧部支架的上端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线圈组件还包括底部线圈,所述底部线圈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所述线圈盘;以及
所述侧部线圈组件还包括侧部线圈,所述侧部线圈沿周向环绕地设置于所述侧部支架。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8702.4U CN219940309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68702.4U CN219940309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40309U true CN219940309U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853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68702.4U Active CN219940309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40309U (zh) |
-
2023
- 2023-03-17 CN CN202320568702.4U patent/CN2199403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40309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20024743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940311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940310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920818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877976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92735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20327311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92734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895343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24446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024744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141337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895342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124448U (zh) | 煲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9962593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1748761U (zh) | 电源板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20327312U (zh) | 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9920815U (zh) | 一种煲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0069440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961717U (zh) |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JPH0510754Y2 (zh) | ||
CN220124447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7696127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20423753U (zh) |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