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7810U -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7810U
CN219927810U CN202321739908.5U CN202321739908U CN219927810U CN 219927810 U CN219927810 U CN 219927810U CN 202321739908 U CN202321739908 U CN 202321739908U CN 219927810 U CN219927810 U CN 219927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hole
mounting
positioning hole
wheel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99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法豹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99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7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7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为了解决挡泥板位置零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包括挡泥板、轮眉、防溅垫、翼子板,挡泥板上设置有主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第二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高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上均设置有与主定位孔和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对应分布的安装孔,挡泥板、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通过固定件依次连接,通过一个固定件多个部件串在一起同时固定,减少了固定点数量,简化了设计结构,方便了装配,而且各部件之间通过设置XYZ方向的限位孔进行连接,提高装配精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挡泥板的安装位置通常还有防溅垫、轮眉、翼子板等零件,这就导致局部零件多,结构复杂,如果每个零件单独固定,此处会聚集特别多的固定点,固定点排布困难,而且外露不美观,同时,这些固定点对白车身的开孔位置度要求较高,导致白车身工装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挡泥板位置零部件较多,装配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包括挡泥板、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上设置有主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高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所述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上均设置有与主定位孔和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对应分布的安装孔,挡泥板、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通过固定件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包括分别设置于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卡接有螺母座,螺母座一端位于第二安装孔内,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泥板、第二安装孔后与螺母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直径大于自攻螺钉直径,所述第二安装孔直径大于自锁螺母最大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挡泥板、轮眉、防溅垫通过主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与翼子板一体固定,减少了轮眉、防溅垫单独的固定点,避免了固定点外露不美观以及固定点多导致不好排列的问题,而且通过三组安装定位孔可对各部件之间XYZ的位置进行有效限制,不仅便于装配,而且可以提高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定位孔处的各部件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挡泥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挡泥板,11-主定位孔,12-第一辅助定位孔,13-第二辅助定位孔,
2-轮眉,21-第一安装孔,3-防溅垫,31-第二安装孔,4-翼子板,41-第三安装孔,5-自攻螺钉,6-螺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视图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的挡泥板安装结构,包括挡泥板1、轮眉2、防溅垫3、翼子板4,挡泥板1上部设置有主定位孔11、第一辅助定位孔12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13,主定位孔11为直径5mm沿X方向即车辆前后方向贯穿分布的圆孔,第一辅助定位孔12为直径5.4mm、长度为13.8mm的长条孔,第一辅助定位孔12长度沿Z向即车辆高度方向分布,第二辅助定位孔13为直径7mm、长度为17mm的长条孔,第二辅助定位孔13长度沿Y向即车辆宽度方向分布。
轮眉2、防溅垫3以及翼子板4的下部边缘处均设置有三组用于和挡泥板1上的主定位孔11、第一辅助定位孔12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13位置对应分布的安装孔组成,具体的,所述安装孔包括设置于轮眉2上的三组第一安装孔21,设置于防溅垫3上的三组第二安装孔31以及设置于翼子板上的第三安装孔41,挡泥板1上的三组开孔尺寸与轮眉2上的第一安装孔21的开孔尺寸以及防溅垫3上第二安装孔31的开孔尺寸设计为不同大小,方便安装,并且第三安装孔41上卡接有螺母座6,螺母座6一端位于第二安装孔31内,第二安装孔31直径大于螺母座6的大径,便于自攻螺钉5和螺母座6穿过,方便装配,自攻螺钉5依次穿过挡泥板1、第一安装孔21后与螺母座6螺纹连接,从而将挡泥板1、轮眉2、防溅垫3与翼子板4固定在一起。
挡泥板1安装时,首先通过自攻螺钉5穿过主定位孔11后与螺母座6进行固定,主定位孔11起到主定位的作用,限制挡泥板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此时挡泥板1可沿自攻螺钉5进行转动,当转动至挡泥板1与轮眉2位置配合到位后,通过自攻螺钉5穿过第一辅助定位孔12与螺母座6进行固定,从而将挡泥板1高度方向位置进行限位,最后通过自攻螺钉5与第二辅助定位孔13处的螺母座6进行固定,对挡泥板1在车辆宽度方向位置进行限位,并且由于第一辅助定位孔12直径大于主定位孔11直径,因此可吸收一部分制造误差,保证装配的便利性以及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包括挡泥板、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上设置有主定位孔、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宽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所述第二辅助定位孔为长度沿车辆高度方向分布的长条孔,所述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上均设置有与主定位孔和第一辅助定位孔以及第二辅助定位孔位置对应分布的安装孔,挡泥板、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通过固定件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分别设置于轮眉、防溅垫以及翼子板上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卡接有螺母座,螺母座一端位于第二安装孔内,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泥板、第二安装孔后与螺母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泥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直径大于自攻螺钉直径,所述第二安装孔直径大于自锁螺母最大外径。
CN202321739908.5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Active CN21992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9908.5U CN21992781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9908.5U CN21992781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7810U true CN219927810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9908.5U Active CN21992781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7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0463B2 (en) Integrated bracke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CA2337404A1 (en) Motor vehicle end module assembly
AU2003200371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center display unit
EP0256764B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bumper
CN219927810U (zh) 一种挡泥板安装结构
US6080014A (en) Trailer circuit connector mount
CN212932950U (zh) 一种超声波雷达固定结构
CN112525548B (zh) 一种白车身静刚度试验台架的夹具工装
CN210912276U (zh) 一种汽车卡扣底座结构
JP36485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の固定構造
JP3688066B2 (ja) ブラケット取付け構造
CN220615749U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216886287U (zh) 一种前置组合仪表的仪表板总成
CN213026447U (zh) 天线安装托架
CN220180923U (zh) 一种固定前挡泥板的纵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CN214822991U (zh) 多媒体播放器主机安装支架
EP0244073A2 (en) An automobile roof structure
US11937387B2 (en) Vehicle tracking unit
CN219295534U (zh) 车身及车辆
JPS6319265Y2 (zh)
JP2000247257A (ja) バス車体床下の配線,配管取付構造
JPS6346282Y2 (zh)
JP2700666B2 (ja) デフロスタノズルの取付構造
JPH059246Y2 (zh)
JP3523077B2 (ja) ドアミラーの仮止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