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5223U -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5223U
CN219925223U CN202321179502.6U CN202321179502U CN219925223U CN 219925223 U CN219925223 U CN 219925223U CN 202321179502 U CN202321179502 U CN 202321179502U CN 219925223 U CN219925223 U CN 219925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ront guard
guar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95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er Machinery Equipment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er Machinery Equipment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er Machinery Equipment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er Machinery Equipment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95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5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5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5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凹槽及通孔;固定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两侧,固定机构控制端可带动其动力输出端转动,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安装以维持工装的稳定;间距调节机构,其安装在支撑块所开设的凹槽内,间距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设置有两个且可在间距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其与连杆远离间距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不仅可以对前护板进行夹持,而且可以根据前护板的大小进行夹持距离的调节,同时方便对工装进行固定,避免前护板在加工时发生位置偏移,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浆泵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渣浆泵是指讲指通过借助离心力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矿山、电厂、疏浚、冶金、化工、建材及石油等行业领域。
渣浆泵前护板在加工时需要对前护板进行夹持,而现有的夹持工装虽然能够对前护板进行夹持,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目前的夹持工装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夹持距离的调节,通用性较差,第二,目前的夹持工装不方便进行固定,在进行加工时,前护板容易发生位置偏移,故需要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现有的夹持工装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夹持距离的调节且不方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凹槽及通孔;固定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两侧,固定机构控制端可带动其动力输出端转动,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安装以维持工装的稳定;间距调节机构,其安装在支撑块所开设的凹槽内,间距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设置有两个且可在间距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其与连杆远离间距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间距调节机构用于通过连杆带动两侧夹持机构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用于对前护板进行夹持。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箱,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两侧,所述支撑箱上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一端设置在支撑块外且固定连接有转把;第一锥齿轮,与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把用于通过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转柱,其两端和支撑箱内壁转动连接,转柱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螺栓,与转柱固定连接,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丝杆,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所开设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接近端连接有安装在凹槽内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带动两侧丝杆转动;螺纹块,其螺纹套设在丝杆上且分布在控制组件两侧,两侧螺纹块可在丝杆的转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连杆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和螺纹块固定连接;导槽,其固定设置在凹槽内,导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在螺纹块上的导轮。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其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壁上,主动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凹槽外的把手;轴杆,其两端和两个丝杆相互接近端固定连接,轴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承载板,与连杆固定连接,承载板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远离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操控把用于带动螺纹柱在承载板上转动;限转柱,其与承载板固定连接,限转柱上套设有和螺纹柱螺纹连接的螺纹板,螺纹板可在螺纹柱的转动下沿着限转柱滑动;下夹块,与承载板固定连接,下夹块配合设置有固定在螺纹板上的上夹块,上夹块可接近下夹块以将前护板夹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不仅可以对前护板进行夹持,而且可以根据前护板的大小进行夹持距离的调节,同时方便对工装进行固定,避免前护板在加工时发生位置偏移,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结构的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3为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结构的间距调节机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撑块,2-固定机构,3-间距调节机构,4-连杆,5-夹持机构,21-支撑箱,22-转杆,23-转把,24-第一锥齿轮,25-转柱,26-第二锥齿轮,27-螺栓,31-丝杆,32-控制组件,33-螺纹块,34-导槽,35-导轮,321-主动锥齿轮,322-把手,323-轴杆,324-从动锥齿轮,51-承载板,52-螺纹柱,53-操控把,54-限转柱,55-螺纹板,56-下夹块,57-上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所述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包括:
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开设有凹槽及通孔;固定机构2,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1两侧,固定机构2控制端可带动其动力输出端转动,用于对支撑块1进行安装以维持工装的稳定;间距调节机构3,其安装在支撑块1所开设的凹槽内,间距调节机构3上固定安装有连杆4,连杆4设置有两个且可在间距调节机构3的带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5,其与连杆4远离间距调节机构3的一端连接,间距调节机构3用于通过连杆4带动两侧夹持机构5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5用于对前护板进行夹持。
在使用该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时,首先将该工装通过固定机构2将支撑块1固定到指定位置以维持前护板加工时的稳定,然后根据前护板的实际长度,转动间距调节机构3的控制端,间距调节机构3即可带动两个夹持机构5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将两个夹持机构5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将前护板两端通过夹持机构5进行固定即可,前护板固定完成后即可对前护板进行加工。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支撑箱21,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1两侧,所述支撑箱21上转动设置有转杆22,转杆22一端设置在支撑块1外且固定连接有转把23;第一锥齿轮24,与转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把23用于通过转杆22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转柱25,其两端和支撑箱21内壁转动连接,转柱25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6;螺栓27,与转柱25固定连接,用于对支撑块1进行固定。
在对支撑块1进行固定时,将螺栓27对准需要固定位置的螺纹孔,转动转把23,转把23通过转杆22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锥齿轮26以及转柱25转动,转柱25转动即可带动螺栓27转动,螺栓27转动即可进入到螺纹孔内,从而实现对支撑块1的固定。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间距调节机构3包括:丝杆31,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1所开设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31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接近端连接有安装在凹槽内的控制组件32,控制组件32用于带动两侧丝杆31转动;螺纹块33,其螺纹套设在丝杆31上且分布在控制组件32两侧,两侧螺纹块33可在丝杆31的转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连杆4远离夹持机构5的一端和螺纹块33固定连接;导槽34,其固定设置在凹槽内,导槽34内滑动设置有安装在螺纹块33上的导轮35。
若要控制两个夹持机构5相互接近,转动控制组件32的控制端,控制组件32带动丝杆31转动,两侧的丝杆31转动即可使得两侧的螺纹块33带动两侧的导轮35沿着导槽34做相互接近运动,两侧的螺纹块33相互接近即可通过连杆4带动两侧的夹持机构5相互接近。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32包括:主动锥齿轮321,其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壁上,主动锥齿轮321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凹槽外的把手322;轴杆323,其两端和两个丝杆31相互接近端固定连接,轴杆323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321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24。
在控制两侧丝杆31转动时,转动把手322,把手322带动主动锥齿轮321转动,主动锥齿轮321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324转动,从动锥齿轮324转动带动轴杆323转动,轴杆323转动即可带动与其连接的丝杆31转动。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承载板51,与连杆4固定连接,承载板51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柱52,螺纹柱52远离承载板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把53,操控把53用于带动螺纹柱52在承载板51上转动;限转柱54,其与承载板51固定连接,限转柱54上套设有和螺纹柱52螺纹连接的螺纹板55,螺纹板55可在螺纹柱52的转动下沿着限转柱54滑动;下夹块56,与承载板51固定连接,下夹块56配合设置有固定在螺纹板55上的上夹块57,上夹块57可接近下夹块56以将前护板夹紧。
在对前护板进行夹持时,将前护板外侧放在下夹块56上,转动操控把53,操控把53带动螺纹柱52转动,螺纹柱52转动即可使得螺纹板55带动上夹块57沿着限转柱54向下运动,在下夹块56的配合下,上夹块57即可实现对前护板的夹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包括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开设有凹槽及通孔;
固定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两侧,固定机构控制端可带动其动力输出端转动,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安装以维持工装的稳定;
间距调节机构,其安装在支撑块所开设的凹槽内,间距调节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设置有两个且可在间距调节机构的带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
夹持机构,其与连杆远离间距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间距调节机构用于通过连杆带动两侧夹持机构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夹持机构用于对前护板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支撑箱,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两侧,所述支撑箱上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一端设置在支撑块外且固定连接有转把;
第一锥齿轮,与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把用于通过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转柱,其两端和支撑箱内壁转动连接,转柱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螺栓,与转柱固定连接,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丝杆,其设置有两个且相互远离端和支撑块所开设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螺纹旋向相反且相互接近端连接有安装在凹槽内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带动两侧丝杆转动;
螺纹块,其螺纹套设在丝杆上且分布在控制组件两侧,两侧螺纹块可在丝杆的转动下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连杆远离夹持机构的一端和螺纹块固定连接;
导槽,其固定设置在凹槽内,导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在螺纹块上的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主动锥齿轮,其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壁上,主动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凹槽外的把手;
轴杆,其两端和两个丝杆相互接近端固定连接,轴杆上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承载板,与连杆固定连接,承载板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远离承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控把,操控把用于带动螺纹柱在承载板上转动;
限转柱,其与承载板固定连接,限转柱上套设有和螺纹柱螺纹连接的螺纹板,螺纹板可在螺纹柱的转动下沿着限转柱滑动;
下夹块,与承载板固定连接,下夹块配合设置有固定在螺纹板上的上夹块,上夹块可接近下夹块以将前护板夹紧。
CN202321179502.6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Active CN219925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502.6U CN21992522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9502.6U CN21992522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5223U true CN219925223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2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9502.6U Active CN219925223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5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5425A (zh) 一种建筑工程护栏用管材切割打磨装置
CN112692322A (zh) 一种由内向外钻孔的多头钻专用机
CN219925223U (zh) 一种渣浆泵前护板加工夹持工装
CN201471216U (zh) 一种手动角位置调整装置
CN102528526B (zh) 可伸缩式摆动镗铣头
CN203680557U (zh) 切石装置
CN215845724U (zh) 一种便携式法兰平面加工机
CN112517957A (zh) 一种轴承加工钻孔装置
CN109482935B (zh) 一种镗平面刀臂的自动进给机构
CN211565199U (zh) 一种机械加工装置
CN201644860U (zh) 便携式永磁座磁力钻
CN210877805U (zh) 手动旋转式切管机
CN220921594U (zh) 一种控制环钻孔工装及其控制系统
CN100534680C (zh) 便携式镗床
CN219402452U (zh) 基于伺服电机控制的管道开孔机
CN220647017U (zh) 一种管道定位支撑设备
CN219012539U (zh) 一种钻井辅助定位器
CN211163007U (zh) 一种多工位波纹管旋转切割用装夹装置
CN217492904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切割装置
CN110883579B (zh) 一种多工位波纹管旋转切割用装夹装置
CN114251425B (zh) 一种旋转定位机构
CN216421706U (zh) 偏心内孔零件加工夹具
CN220240742U (zh) 一种泵制造用加工切削装置
CN216912926U (zh) 一种小型数控车床
CN217570914U (zh) 一种用于加工法兰盘的专用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