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8201U - 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8201U
CN219878201U CN202222539622.4U CN202222539622U CN219878201U CN 219878201 U CN219878201 U CN 219878201U CN 202222539622 U CN202222539622 U CN 202222539622U CN 219878201 U CN219878201 U CN 219878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heath
delivery system
lumen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96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良
阎晋
解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96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8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8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8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鞘管、止血装置,鞘管和止血装置间可拆卸地设有装载器,装载器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第二段,第一段的近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段的远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段的外径大于第二段的外径。通过提供一个可拆卸的装载器,且装载器包括两段式结构,与鞘管连接的第二段外径小于与止血装置连接的第一段的外径,从而保证装载器与鞘管连接的紧密性,同时形成的输送通道平滑,使得被输送的装置平稳输送,且不受阻挡。

Description

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导管介入术是指医师通过操作导管,将各种材料、药物或者器械经由导管放置到人体的心脏、动脉或者静脉血管等部位,进行疾病的诊断或者治疗的手术方法。导管介入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例如,通过导管介入术将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左心耳之中,阻断进入左心耳的血流,从而消除由于房颤在左心耳处形成的血栓,进而预防血栓造成的中风或者其他系统性栓塞。
在现有技术中,左心耳封堵手术一般先通过股静脉穿刺置入导丝,穿刺针经由导丝到达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后进入左心房,然后将输送鞘管沿导丝输送至右心房,经过房间隔上的穿刺口进入左心房,从而建立股静脉穿刺口到左心房的输送轨道。之后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简称血管造影)进行造影,以输送鞘管的管径作为参考,测量左心耳的最大缺口处的平均直径,再选择尺寸与之匹配的左心耳封堵器。然后将左心耳封堵器经由输送鞘管输送至左心耳,堵闭左心耳缺口。
由于左心耳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用于参考的输送鞘管的管径尺寸较小,一般在进行植入前一定要进行血管造影,然后才能开始正式地植入,因此,鞘管会先进入人体来配合血管造影,而此时左心耳封堵器并未进入鞘管,需要一个装载器以将左心耳封堵器载入鞘管,而装置过程和输送过程中,需要保持被输送的装置平稳输送,且不受阻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能够在左心耳的植入手术中,保持被输送的装置平稳输送,且不受阻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鞘管、止血装置,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之间可拆卸地设有装载器,所述装载器包括位于近端的中空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中空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段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段的远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止血装置时,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止血装置的内腔连通,当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鞘管时,所述第二段的内腔与所述鞘管的内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装载器安装至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之间后,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止血装置的内腔对正,所述第二段的内腔与所述鞘管的内腔对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段的总长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的内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钢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内径等于所述输送钢缆远端部的外径;或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与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的差值不超过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的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钢缆包括钢缆主体,所述钢缆主体包括芯轴、至少部分套设在芯轴外部的弹簧管以及设置在芯轴近端侧的抵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钢缆的近端侧外部套设有覆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结构或硅胶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管的近端设有鞘管连接件,所述鞘管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鞘管内部或与所述鞘管的内腔开口位置的端部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左心耳封堵器,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可通过所述装载器装入所述鞘管,且被输送至左心耳中。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个可拆卸的装载器,且装载器包括两段式结构,与鞘管连接的第二段外径小于与止血装置连接的第一段的外径,从而保证装载器与鞘管连接的紧密性,同时形成的输送通道平滑,使得被输送的装置平稳输送,且不受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猪尾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输送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装载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推送钢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推送钢缆的近端部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止血阀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输送鞘管及止血阀与图3中的猪尾导管组装的造影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输送系统装载左心耳封堵器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输送系统的结构,此处限定术语“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实施例一提供的输送系统100用于将左心耳封堵器输送至左心耳并释放。输送系统100包括输送鞘管10、可动地收容于输送鞘管10中的扩张管20、可动地收容于输送鞘管10中的猪尾导管30、止血阀40、可拆卸地连接于输送鞘管10及止血阀40之间的装载器50、及可动地收容于输送鞘管10中的推送钢缆60。
可以理解的是,扩张管20可由厂商预装在输送鞘管10内成套出售,也可仅在手术前或者手术中由术者将扩张管20组装在输送鞘管10中。装载器50可由厂商预先连接于输送鞘管10及止血阀40之间,也可仅在手术前或手术中由术者将装载器50连接于输送鞘管10及止血阀40之间。相应地,猪尾导管30可由厂商预装在输送鞘管10及止血阀40中成套出售,也可仅在手术前或者手术中由术者将猪尾导管30组装在输送鞘管10及止血阀40中。推送钢缆60可由厂商预装在输送鞘管10、装载器50及止血阀40之中成套出售,也可仅在手术前或者手术中由术者将推送钢缆60组装在输送鞘管10、装载器50及止血阀40之中。
请参阅图5,输送鞘管10具有相对的近端及远端。鞘管接头连接于输送鞘管10的近端。输送鞘管10的近端与装载器50的远端或者止血阀40的远端可拆卸连接,且连接之后,输送鞘管10的内腔与装载器50的内腔和/或止血阀40的内腔相连通。
为了保证推送钢缆60带着输送的医疗器械从近端向远端逐渐通过止血阀40的内腔、装载器50的内腔以及输送鞘管10的内腔,应当说明的是,输送的医疗器械一般处于压缩状态,当遇到台阶面、或者是其活动方向上出现半径缩小时,会出现推送跳动或者受阻的情况,因此,推送钢缆60在通过各个内腔时均需保证其推送的平稳性。
装载器50可拆卸地连接于输送鞘管10与止血阀40之间,作为左心耳封堵器与推送钢缆60的输送通道。装载器50可由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
应当注意的是,装载器50包括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其中,第一段51从其近端到远端依次包括螺纹连接件511、手持组件512以及位于远端侧的连接件513,连接件513可以为螺纹结构。第一段51的外径大于第二段52的外径,二者可以一体成型,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第一段51的近端通过螺纹连接件511可拆卸地连接至止血阀40,使得第一段51的内腔与止血阀40的内腔连通,优选为连通并对正(此处的对正指的是两个相邻内腔的的轴线夹角小于15°,考虑到内腔本身是可以变形的,此处的轴线指的是相邻内腔上最靠近对方的末端段的轴线,如果无法区分,此处末端段一般取1-3mm的长度),同时,第一段51的远端通过连接件513连接至扩张器20内,第一段51伸入输送鞘管10的内腔并抵持或靠近输送鞘管10的近端,在这样的情况下,螺纹连接件511和连接件513分别在近端和远端固定了第一段51,从而使得:在临近装载器50的位置,输送鞘管10、止血阀的内腔在同一直线上延伸,具有良好的同轴度;同时,第二段52又连接输送鞘管10的近端,从而使得输送鞘管10的内腔与第二段52的内腔也拥有良好的同轴度(优选为轴线偏差小于1mm),从而使得输送钢缆60从止血阀40位置推送待输送器械通过装载器50最终进入输送鞘管10时,整个过程平稳无晃动。
因此,进一步地,输送鞘管10的近端包括连接组件,第一段51的近端侧连接输送鞘管10近端的连接组件(可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等),从而使得第二段52伸入输送鞘管10近端的连接组件的内侧,注意,最优状态下,第二段52抵持鞘管10的内腔开口位置的端部,从而使得第二段52的内腔和鞘管10的内腔连通,优选为连通并对正,从而使得推送钢缆60的推送过程最为平滑;在可选状态下,第二段52的远端卡入输送鞘管10的近端内侧,能至少保证推送钢缆60的推送过程不被阻碍。此外,为了保证第二段52拥有良好的同轴度,第二段52需要保证一定的固有长度,即远离第一段51的远端与其它部件的连接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段52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段51的总长度的一半。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装载器50需要和鞘管10进行连接,此时连接位置的整体尺寸必然大于鞘管10的内径,如果只有第一段51(或只有第二段52),这样的配合容易在输送通道上形成台阶面,从而影响正常输送,而另一方面,第一段51和鞘管10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段51的远端,此时连接位置和第一段51的内腔出口位于同一位置或邻近位置,这会影响第一段51的内腔对正鞘管10的内腔,也影响第一段51的远端与鞘管10的近端的接触的紧密程度,继而影响密封性。
通常来说,第一段51的内径等于第二段52的内径,优选地,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拥有同样的内径,更优选地,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的内径同时等于鞘管10的内径和止血阀40的内径,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的内径略大于或等于输送钢缆60的输送端的外径,此处的略大于指的是第一段51的内径大于输送钢缆60的远端的外径不超过输送钢缆60的外径的10%的情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513可以包括选用硅胶材质的多个间隔排布的密封圈,从而第一段51可以直接与输送鞘管10近端的连接组件密封卡接。
从整体上来看,输送鞘管10在轴向上包括主体部11及与主体部11的远端相连的塑形部12。塑形部12包括第一塑形段121。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塑形段12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度至50度。第一塑形段121的延伸方向指第一塑形段121近端向第一塑形段121远端延伸的方向。主体部11的延伸方向指主体部11近端向主体部11远端延伸的方向。
塑形部12还包括与第一塑形段121的远端相连的第二塑形段122。即,第一塑形段121连接于主体部11与第二塑形段122之间。在自然状态下,第二塑形段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塑形段121及主体部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50度。第二塑形段122的延伸方向指第二塑形段122近端向第二塑形段122远端延伸的方向。如此,塑形部12利于适应左心耳的生理解剖结构,可以顺利地穿过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到达左心耳附近。
输送鞘管10的第二塑形段122设有至少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互不接触。即,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上具有距离L。
在血管造影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输送鞘管10远端(即,第二塑形段122的远端)的位置,以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的距离L作为参照物,测算左心耳开口处的尺寸。在测算过程中,由于参照物的尺寸远大于现有技术中作为参照物的输送鞘管10的管体直径,因此测算的左心耳开口处的尺寸较准确,有利于术者选择适宜的左心耳封堵器,降低器械选型不合适导致的危害。同时,在输送鞘管10的第二塑形段122设置至少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有利于提高输送鞘管10的远端在血管造影下的可识别性,利于输送鞘管10的远端定位,保证左心耳封堵器的释放位置。
在血管造影时,术者以垂直于左心耳开口的平面作为参照面,以保证左心耳开口在该参照面为正投影,正投影的投影尺寸等于左心耳开口的实际尺寸。而现有技术的输送鞘管通常为不具有塑形部的直管状。当这种直管状的输送鞘管到达左心耳附近后,输送鞘管的远端段的轴向与参照面不平行,导致显影单元之间在参照面的投影距离与显影单元之间的实际距离不一致。术者需要反复多次调整输送鞘管的远端,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加重对房间隔的穿刺口的损伤,增加病患的手术风险。并且,若经过多次调整后,输送鞘管的远端段的轴向仍然与血管造影的参照面不平行,则术者只能以显影单元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参照物,测算的左心耳尺寸误差较大。
本实施例的输送鞘管10具有适应解剖结构的塑形部12,且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设置于塑形部12的第二塑形段122。当输送鞘管10的远端(即,第二塑形段122的远端)到达左心耳附近后,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基本垂直于左心耳开口所在的平面,即,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与血管造影的参照面平行。此时,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在该参照面上的投影也为正投影,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该参照面上的投影距离等于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上的实际距离L。因此,当术者以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参照物对比左心耳开口的投影尺寸,实际是以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的已知的实际距离L作为参照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左心耳开口尺寸的测算误差。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上的距离L应当大于或者等于10毫米。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血管造影的参照面上的投影距离等于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L应当小于或者等于40毫米。优选地,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在第二塑形段122的轴向上的距离L的范围为15至25毫米。可以理解的是,L的选择范围应当依据病人个体的解剖结构有所区别。具体地,本实施例中,L为15毫米。
显影单元70a及70b为环状物,嵌设于输送鞘管10的第二塑形段122的管壁中。显影单元70a及70b由不透射线的显影材料制成,例如铂或钽。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塑形段122包括至少三个显影单元,且满足,位于近端侧的相邻两显影单元间的间距大于远端侧的相邻两显影单元间的间距,从而使得近端侧的相邻两显影单元间的间距和位于端侧的相邻两显影单元间的间距分别作为参照比例尺,进而更精确地测量出心耳内部的尺寸。
参照图6,推送钢缆60包括长条形的钢缆主体61及设于钢缆主体61外表面上的覆膜62。钢缆主体61具有相对的近端及远端,覆膜62的近端邻近钢缆主体61的近端。
推送钢缆60还包括与钢缆主体61近端连接的钢缆手柄63,以及用于将钢缆主体61和钢缆手柄63相连的钢缆紧固螺钉64、焊接于钢缆主体61远端的用于与左心耳封堵器可拆卸连接的螺栓65。即,本实施例中,左心耳封堵器与推送钢缆60的远端通过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左心耳封堵器也可以与推送钢缆60通过卡合连接、磁性连接、牵引丝连接等其它可拆卸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它实施例中,参照图7,钢缆主体61包括位于轴线位置的芯轴611,以及套设在芯轴外部的弹簧管612,弹簧管612能在保留芯轴611的弯曲能力的情况下提高钢缆主体61的强度,此外,芯轴611的近端设有抵接头613,抵接头613位于钢缆手柄63的安装槽内,在抵接头613抵持钢缆手柄63的安装槽底部时,视为芯轴安装入位。具体的设置目的在于,芯轴611较软,如果直接安装,也即钢缆主体61从远端侧向近端侧装入钢缆手柄63的安装槽时,在芯轴611没有沿着轴线插入时(即偏向一侧时),容易接触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发生堆积和较大的卷曲,容易在安装时无法实现较准确的入位,此外,卷曲也会产生应力堆积,容易造成钢缆主体61在进行推送和释放时容易出现过操作。因此,设置抵接头613,抵接头613的直径略小于或等于安装槽的直径(这里的略小于指的是抵接头613的直径为安装槽的直径的0.8倍到1倍之间),使得芯轴611的近端始终处于轴线位置,从而使得芯轴611的近端不会自由接触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偏向一侧出现较大的卷曲或堆积。在安装时,操作者感觉到受到阻力也可以准确判断抵接头613已经抵达安装槽底部,也即钢缆主体61的安装到达预定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覆膜62完全覆盖钢缆主体61的表面,避免钢缆主体61接触血液,使得钢缆主体61的各处都受到覆膜62的张力,利于整体钢缆的力的传递。
在另一实施例中,覆膜62仅覆盖钢缆主体61的近端,从而提高了整体钢缆的力的传递效率外,还保留了钢缆主体61的远端侧的柔顺性,利于其沿鞘管10沿血管朝前运输。
参照图8,止血阀40具有内腔,且内腔中设有密封件42。密封件42设有孔隙。止血阀40的近端设有与密封件42接触的压紧螺帽41。通过旋转压紧螺帽41,可以抵压密封件42使其发生变形,孔隙变小,达到密封止血阀40的近端的目的。
止血阀40可以为T型或Y型。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止血阀40为T型阀。密封件42为具有弹性的O型硅胶圈。
止血阀40的侧壁还设有与止血阀40的内腔相连通的连接软管43。连接软管43的另一端连接三通阀。三通阀的6%鲁尔圆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输液器械或者造影剂注射器械。
在使用过程中,推送钢缆60的远端经由密封件42的孔隙从止血阀40远端穿出止血阀40。旋转压紧螺帽41,密封件42变形,孔隙变小并且抱紧推送钢缆60,推送钢缆60的覆膜62与密封件42相配合将止血阀40的内腔与外界隔离。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100,在手术过程中,先将扩张管20的远端自输送鞘管10的远端端口穿出,并将二者的近端连接,组装为扩张组件。然后将扩张组件的远端沿着导丝(图未示出)经由血管穿刺口送入血管,并顺着血管到达左心耳附近,再撤出扩张管20,保留输送鞘管10在体内,如此,建立体外到左心耳的通道。
请参阅图10,当建立体外到左心耳的通道后,先将止血阀40的远端与输送鞘管10的近端相连,使得止血阀40的内腔与输送鞘管10的内腔相连通。然后将猪尾导管30经由止血阀40的内腔穿入输送鞘管10中,猪尾导管30的远端自输送鞘管10的远端端口穿出,此时猪尾导管30的侧孔与左心房及左心耳相通。然后向猪尾导管30的近端注入造影剂,造影剂经由猪尾导管30的侧孔流入左心房及左心耳,之后可以通过血管造影观察位于第二塑形段122的显影单元70a及70b的位置,并且通过对比两个显影单元70a及70b之间的投影距离(该投影距离等于实际距离)与左心耳开口处的投影尺寸,测算左心耳开口处的实际尺寸,从而选择适宜的左心耳封堵器的型号。
当测量及计算完毕,结束造影,解脱猪尾导管30、止血阀40及输送鞘管10三者之间的连接,并将猪尾导管30撤出病人体外。将装载器50的近端与止血阀40的远端相连。此时止血阀40的内腔与装载器50的内腔相连通。然后将推送钢缆60的远端依次穿过装载器50与止血阀40的内腔,再将左心耳封堵器与推送钢缆60的远端连接。后撤推送钢缆60拉动左心耳封堵器收入装载器50内(如图10所示)。将装载器50远端与输送鞘管10近端连接,此时止血阀40的内腔、装载器50的内腔及输送鞘管10的内腔依次连通,作为左心耳封堵器与推送钢缆60的输送通道。之后即可旋松止血阀40的压紧螺帽41,使得密封件42处于自然状态,向远端推送推送钢缆60直至将左心耳封堵器推送至左心耳附近。
在手术过程中,推送钢缆60的远端经由密封件42的孔隙从止血阀40远端穿出止血阀40。此时,旋转压紧螺帽41,密封件42变形,孔隙变小并且抱紧推送钢缆60,推送钢缆60的覆膜62与密封件42相配合将止血阀40的内腔与外界隔离。故,装载器50的内腔、输送鞘管10的内腔均与外界隔离,此时通过三通阀连接装有造影剂的手推注射装置,向连接软管43中注入造影剂,造影剂依次经过连接软管43、止血阀40的内腔、装载器50的内腔及输送鞘管10的内腔,并最终自输送鞘管10的远端端口排至左心房及左心耳。之后可以通过血管造影观察左心耳封堵器的位置,在左心耳封堵器没有与推送钢缆60解脱前,评估左心耳封堵器的选型是否合适,释放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封堵效果。如果预判左心耳封堵器能达到预期的封堵效果,则解脱左心耳封堵器与推送钢缆60之间的连接。左心耳封堵器被释放后封堵左心耳开口,达到治疗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也可以输送其他医疗器械,比如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滤器等等,输送系统的鞘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不同程度的设计,只要装载器可以顺利地、平稳地将该些器械装载入鞘管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输送系统,包括鞘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之间可拆卸地设有装载器,所述装载器包括位于近端的中空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中空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段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段的近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段的远端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止血装置时,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止血装置的内腔连通,当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鞘管时,所述第二段的内腔与所述鞘管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载器安装至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之间后,所述第一段的内腔与所述止血装置的内腔对正,所述第二段的内腔与所述鞘管的内腔对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段的总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鞘管和所述止血装置的内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钢缆,所述第一段的内径等于所述输送钢缆远端部的外径;或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段的内径与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的差值不超过所述输送钢缆的远端部的外径的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钢缆包括钢缆主体,所述钢缆主体包括芯轴、至少部分套设在芯轴外部的弹簧管以及设置在芯轴近端侧的抵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钢缆的近端侧外部套设有覆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6、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结构或硅胶密封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近端设有鞘管连接件,所述鞘管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鞘管内部或与所述鞘管的内腔开口位置的端部抵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左心耳封堵器,所述左心耳封堵器可通过所述装载器装入所述鞘管,且被输送至左心耳中。
CN202222539622.4U 2022-09-23 2022-09-23 输送系统 Active CN219878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622.4U CN219878201U (zh) 2022-09-23 2022-09-23 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622.4U CN219878201U (zh) 2022-09-23 2022-09-23 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8201U true CN219878201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9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9622.4U Active CN219878201U (zh) 2022-09-23 2022-09-23 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8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4363B2 (ja) 身体侵襲管を含むキット、ならびに、そのキット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タを備えるアプリケータパッケージ
US9713694B2 (en) Low profile catheter assembly
USRE47379E1 (en) Coaxial guide catheter for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procedures
US9168355B2 (en) Acute hemodialysis catheter assembly
US6179828B1 (en) Infusion system with fixed occluding wire
JP4746108B2 (ja) カテーテルとルアーのアッセンブリを連結するカテーテル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とその方法
JPH0213472A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US1032193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ascular access
CN115003361A (zh) 具有允许快速清除凝块的设计的抽吸导管系统
CN114616014B (zh) 用于动脉通路的生物医学装置
WO2020001174A1 (zh) 连接可靠的植入物推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WO2019219784A1 (en) A valved introducer sheath
CN219878201U (zh) 输送系统
JP2020521546A (ja) 遠隔部位の血管、特に大脳動脈に有効に吸引をかけるための吸引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US10010344B2 (en) Self-dilating catheter introducer with obtur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108261216B (zh) 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
CN108836419B (zh) 一种急救用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临时封堵装置
CN212575442U (zh) 球囊导管
JP2018518313A (ja) 近位注入出口ポートが強化された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
CN220237525U (zh) 用于介入治疗的导管鞘组件
CN221014163U (zh) 一种高跟踪型球囊导管鞘
US20230226335A1 (en) Access device
CN219231191U (zh) 一种用于局部给药的贯通微导管及包含它的医疗器械
US20230233802A1 (en) Access device hub
CN219231116U (zh) 一种用于局部给药的微导管和用于局部给药的医疗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