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4030U -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4030U
CN219874030U CN202321313005.0U CN202321313005U CN219874030U CN 219874030 U CN219874030 U CN 219874030U CN 202321313005 U CN202321313005 U CN 202321313005U CN 219874030 U CN219874030 U CN 219874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inch roller
antenna
underfram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30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石泉
王林红
刘发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ANRUI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ANRUI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ANRUI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ANRUIE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30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4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4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4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包括舱体;底架,设置在舱体底面;托盘,移动设置在舱体内,用于承托天线;升降组件,设置在底架上,用于带动托盘升降;还包括:压轮,具有若干个,设置在舱体内顶端上,若干个压轮形成限位空间,托盘上升后,位于限位空间内,压轮用于抵接托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天线使用时无法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目前天线的安装多采用升降机进行操作安装,以前升降机升出舱体之后,需要人工锁定。现有技术中失去了人工锁定的条件,而天线的使用环境是8级风下正常使用,会对托盘产生作用力,无法使天线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天线使用时无法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包括:
舱体;
底架,设置在所述舱体底面;
托盘,移动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用于承托天线;
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托盘升降;
还包括:
压轮,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上,若干个所述压轮形成限位空间,所述托盘上升后,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压轮用于抵接所述托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导向杆,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底架上;
第一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托盘套设在若干个所述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
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分别位于所述托盘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设置在底架上;
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电机通过联轴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第一蜗轮,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一蜗轮转动,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
第二蜗轮,所述第二传动轴驱动所述第二蜗轮转动,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限位开关,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分别位于所述托盘两侧。
第二限位开关,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轮具有四个,分别为:
第一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面上;
第二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呈α角;
第三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三压轮与所述第二压轮呈β角;
第四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顶端面上,所述第四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呈λ角,所述第三压轮与所述第四压轮呈δ角。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具有若干个导向斜面,若干个所述导向斜面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压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天线的使用环境是8级风下正常使用,会有天线升出去的情况,天线会受到风力,会对托盘产生作用力,所以需要人工锁定。而现有技术失去了人工锁定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天线升出舱体后无法锁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通过设计一种具有自动升降自动锁紧的机构,具体为通过在舱体内设计一个托盘,托盘用于承托天线,托盘可以在舱体内滑动,再设计一个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托盘滑动,升降组件设置在底架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天线在使用时滑出舱体,在不使用时收回舱体。为了实现自动锁定,在舱体内顶端设计若干个压轮,使天线升出舱体后固定托盘。相对于之前的方案,本方案能实现自动锁紧,进一步实现了天线的实用性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轮角度图;
图中:1、舱体,2、底架,3、托盘,4、升降组件,5、压轮,6、导向杆,7、第一丝杆,8、第二丝杆,9、电机,10、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第一蜗轮,13、第二蜗轮,14、限位开关,15、导向斜面,16、第二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包括:
舱体1;
底架2,设置在舱体1底面;
托盘3,移动设置在舱体1内,用于承托天线;
升降组件4,设置在底架2上,用于带动托盘3升降;
还包括:
压轮5,具有若干个,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上,若干个压轮5形成限位空间,托盘3上升后,位于限位空间内,压轮5用于抵接托盘3。
天线的使用环境是8级风下正常使用,会有天线升出去的情况,天线会受到风力,会对托盘3产生作用力,所以需要人工锁定。而现有技术失去了人工锁定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天线升出舱体1后无法锁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通过设计一种具有自动升降自动锁紧的机构,具体为通过在舱体1内设计一个托盘3,托盘3用于承托天线,托盘3可以在舱体1内滑动,再设计一个升降组件4用于驱动托盘3滑动,升降组件4设置在底架2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天线在使用时滑出舱体1,在不使用时收回舱体1。为了实现自动锁定,在舱体1内顶端设计若干个压轮5,使天线升出舱体1后固定托盘3。相对于之前的方案,本方案能实现自动锁紧,进一步实现了天线的实用性和使用效果。
进一步,升降组件4包括:
导向杆6,具有若干个,设置在底架2上;
第一丝杆7,转动设置在底架2上,托盘3套设在若干个导向杆6上,且与第一丝杆7螺纹配合;
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架2上,用于驱动第一丝杆7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托盘3能够在升降时不发生横向位移,在底架2上设置若干个导向杆6,托盘3套设在导向杆6上。为了实现托盘3的升降功能,在底架2上设置第一丝杆7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丝杆7转动,托盘3螺纹设置在第一丝杆7上,第一丝杆7和若干个导向杆6配合,使托盘3进行升降。
进一步,升降组件4还包括:
第二丝杆8,转动设置在底架2上,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8分别位于托盘3两侧;
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9,设置在底架2上;
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电机9通过联轴器同步驱动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转动;
第一蜗轮12,第一传动轴10驱动第一蜗轮12转动,第一蜗轮12与第一丝杆7配合;
第二蜗轮13,第二传动轴11驱动第二蜗轮13转动,第二蜗轮13与第二丝杆8配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托盘3能保持水平升降需要在托盘3上设置一个和第一丝杆7结构相同的第二丝杆8。为了实现自动升降,本方案设计了一种方案,通过将驱动组件设计电机9控制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8转动,具体的在电机9两侧设计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电机9同时带动两者转动,实现托盘3水平升降。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限位开关14,具有两个,设置在底架2上,两个第一限位开关14分别位于托盘3两侧。
第二限位开关16,具有两个,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电机9能够在天线收回舱体1内停止,本方案通过在底架2上设计两个第一限位开关14,在托盘3底端接触到第一限位开关14的同时电机9停止供力。通过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设计两个第二限位开关16,天线升出舱体1后,在托盘3接触到两个第二限位开关16的同时电机9停止供力。
进一步,压轮5具有四个,分别为:
第一压轮,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
第二压轮,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第二压轮与第一压轮呈α角;
第三压轮,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第三压轮与第二压轮呈β角;
第四压轮,设置在舱体1内顶端面上,第四压轮与第一压轮呈λ角,第三压轮与第四压轮呈δ角。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天线在升出舱体1时,保持稳定,本方案通过在舱体1内顶端面设置四个朝向不同的压轮5,托盘3上升到压轮5的限位空间内,四个压轮5可以对抗不同方向的风力,使托盘3保持稳定,进而使天线保持稳定。
进一步,托盘3具有若干个导向斜面15,若干个导向斜面15分别与若干个压轮5配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托盘3在升起时稳固,在托盘3上设置与若干个压轮5配合的导向斜面15,在托盘3升起后,若干个导向斜面15和若干个压轮5分别配合,配合后用于抵抗风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包括:
舱体(1);
底架(2),设置在所述舱体(1)底面;
托盘(3),移动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用于承托天线;
升降组件(4),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用于带动所述托盘(3)升降;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轮(5),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若干个所述压轮(5)形成限位空间,所述托盘(3)上升后,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压轮(5)用于抵接所述托盘(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
导向杆(6),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
第一丝杆(7),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所述托盘(3)套设在若干个所述导向杆(6)上,且与所述第一丝杆(7)螺纹配合;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7)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还包括:
第二丝杆(8),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所述第一丝杆(7)和所述第二丝杆(8)分别位于所述托盘(3)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9),设置在底架(2)上;
第一传动轴(10)和第二传动轴(11),所述电机(9)通过联轴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0)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1)转动;
第一蜗轮(12),所述第一传动轴(10)驱动所述第一蜗轮(12)转动,所述第一蜗轮(12)与所述第一丝杆(7)配合;
第二蜗轮(13),所述第二传动轴(11)驱动所述第二蜗轮(13)转动,所述第二蜗轮(13)与所述第二丝杆(8)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开关(14),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4)分别位于所述托盘(3)两侧;
第二限位开关(16),具有两个,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5)具有四个,分别为:
第一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面上;
第二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呈α角;
第三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三压轮与所述第二压轮呈β角;
第四压轮,设置在所述舱体(1)内顶端面上,所述第四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呈λ角,所述第三压轮与所述第四压轮呈δ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具有若干个导向斜面(15),若干个所述导向斜面分别与若干个所述压轮(5)配合。
CN202321313005.0U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Active CN219874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3005.0U CN219874030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3005.0U CN219874030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4030U true CN21987403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3005.0U Active CN219874030U (zh) 2023-05-27 2023-05-27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4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528728A (ja) 数値制御切断機
CN219874030U (zh) 一种采用螺旋升降机升降的天线升降机构
CN110203695B (zh) 一种能防止变形的薄板搬运设备
CN112747016B (zh) 一种自动锁销装置及升降机
CN216189503U (zh) 交通运输用货物移动装置
CN212669069U (zh) 升降对接平台
CN211393727U (zh) 一种旋转升降自定位平台
CN201390556Y (zh) 一种纸卷升降装置
CN115031105A (zh) 一种升降移动机构、支撑座、可升降平移设备和安检门
CN211843740U (zh) 一种打印机用升降机构
CN221141135U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桅杆同步升降结构
CN113071868A (zh) 一种邮轮分段建造翻身用锁持小车的运行锁持机构
CN220723458U (zh) 一种货物运输用稳定升降装置
CN217972429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可调式维修升降平台
CN213085345U (zh) 一种用于固定剪叉式升降机底座的装置
CN221343510U (zh) 一种带手推车的电梯
CN216183664U (zh) 一种移印机出料装置
CN218403519U (zh) 一种适用于升降台的行程开关
CN221342635U (zh) 一种具有送料结构的轮胎送料机
CN218441328U (zh) 一种升降式丝绒机
CN220999078U (zh) 一种抬升装置
CN215556666U (zh) 一种方便安装拆卸的小车运行锁持装置
CN114590737B (zh) 一种龙门翻转机升降横梁驱动机构
CN2126244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控制系统实训台
CN220664786U (zh) 一种多台服务器辅助上下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