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5328U -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5328U
CN219845328U CN202321132457.9U CN202321132457U CN219845328U CN 219845328 U CN219845328 U CN 219845328U CN 202321132457 U CN202321132457 U CN 202321132457U CN 219845328 U CN219845328 U CN 219845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pper
clamping jaw
fixed
bel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24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24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5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5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5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控制面板、导带组件、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拉头供料装置、拉头定位模、拉头输送装置以及注塑模装置,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固定于机架上,且位于导带组件输入拉链带的一侧,所述上下包夹夹爪位于链带切断装置相对导带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夹爪位于上下包夹夹爪输出拉链带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夹爪位于机架上与第一移动夹爪相对设置,所述拉头供料装置位于导带组件另一侧,所述拉头定位模位于拉头供料装置朝向第二移动夹爪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延长切刀使用寿命且方便出料。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背景技术
拉链包括两条拉链带、拉头以及拉链带上相对应的链牙,拉链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其链带的上下端可以分别设置上止、下止。现有的拉链装配生产中通常采用半自动化生产,装配过程中均按照工序分开生产,每个工序有一名员工操作,生产效率低。拉链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切断工序、穿头工序、注上止工序,工作时,经过前面工序制成的连续的拉链带,由切断装置切断后得到单条的半成品拉链带;单条的半成品拉链带以上端止部为头向前移动,经穿头装置以穿上拉头,经上止成型装置以成型上止,然后经出料装置进行出料,至此完成一条拉链的制造。但是目前这几道工序分别采用多台直线式布置设备才能完成,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设备间转运容易出错,延长了加工周期,不利于形成紧凑的拉链生产线。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079144.5;专利名称为《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其公开了: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拉头供料装置、拉头搬运装置、拉头定位模、导带装置、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第三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注塑模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其中:所述拉头供料装置用于供应单个拉头,所述拉头搬运装置对接拉头供料装置,并转移拉头供料装置供应的拉头至拉头定位模上;所述导带装置用于引入链带,所述链带切断装置位于导带装置的送带路径,所述第一移动夹爪对接链带切断装置并夹取链带切断装置上的链带移动一条成品拉链长度的距离,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在第一移动夹爪移动结束后做切断作业以获得半成品链带;所述上下包夹夹爪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一移动夹爪移动路径的一侧,并在第一移动夹爪移动结束后移入第一移动夹爪移动路径上做上下包夹半成品链带的作业,所述上下包夹夹爪还与第二移动夹爪对接并移动所包夹的半成品链带至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初始位置上;所述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初始位置位于拉头定位模的前方,所述第二移动夹爪夹持半成品链带的上止位置移动穿入拉头定位模的拉头并移动至注塑模装置上;所述注塑模装置位于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结束位置上并对到达位置的半成品链带做注塑上止的作业以获得成品拉链,所述第三移动夹爪移动设置于注塑模装置与出料装置之间以夹持注塑完成的成品拉链至出料装置上。其第一移动夹爪与上下包夹夹爪上下设置,拉链上下移动,使得切刀需设置到较高的位置处,从而导致切刀移动麻烦,影响拉链的切断,减少了切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切刀使用寿命且方便出料的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控制面板、导带组件、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拉头供料装置、拉头定位模、拉头输送装置以及注塑模装置,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固定于机架上,且位于导带组件输入拉链带的一侧,所述上下包夹夹爪位于链带切断装置相对导带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夹爪位于上下包夹夹爪输出拉链带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夹爪位于机架上与第一移动夹爪相对设置,所述拉头供料装置位于导带组件另一侧,所述拉头定位模位于拉头供料装置朝向第二移动夹爪的一侧,所述拉头输送装置控制拉头定位模相对拉头供料装置往复位移,实现与第二移动夹爪配合,将拉头穿接于拉链带上,所述注塑模装置位于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结束位置上并对到达位置的半成品链带做注塑上止的作业以获得成品拉链,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包括与导带组件输出拉链带位置相对应的导链板、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座、与支撑座相连且可升降移动的超声波刀头以及位于导链板朝向第一移动夹爪一端的下刀座,所述注塑模装置包括固定座、设在固定座上的模架、设在模架上的成型下模、位于成型下模上方的成型上模、与成型上模相连的注塑炮筒以及固定于固定座上且用于驱动注塑炮筒升降的驱动组件。
上述结构中,拉链带通过导带组件输送至导链板上,第一移动夹爪夹持拉链带的端部,并且后拉导链板上的链带,在第一移动夹爪移动后拉出预设的距离后,上下包夹夹爪移动靠近后拉而出的拉链带,从拉链带上下方向包夹住拉链带,而后拉链带通过超声波刀头向下位移与下刀座相配合,实现切断;切断后的拉链带通过上下包夹夹爪夹持输送至第二移动夹爪,拉头供料装置将拉头输送至拉头定位模,拉头输送装置将拉头定位模输送至拉链带前方与其相对应的位置,第二移动夹爪夹持拉链带进行位移,使得拉头穿接至拉链带上后,将穿好拉头的拉链带输送至注塑模装置处,通过成型上模与成型下模将拉链带进行夹持,注塑炮筒进行注塑,拉链带上的上止成型后,拉链带完成生产完成成为成品。通过上述结构位置设置,能够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方向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降低超声波刀头安装的高度,且能够减少超声波刀头位移的距离,提高了超声波刀头的使用寿命。将拉头供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拉头定位模及拉头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内,能够减少设备顶部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移动夹爪包括固定架、设在固定架上的第一夹爪、夹爪滑移组件、导带主动滚轮以及可移动的导带被动滚轮,所述夹爪滑移组件用于控制第一夹爪朝向上下包夹夹爪往复位移,实现对拉链带的夹持位移,所述导带主动滚轮与导带被动滚轮位于第一夹爪与上下包夹夹爪之间,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导带主动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上述结构中,夹爪滑移组件控制第一夹爪朝向导链板位移,将拉链带端部夹持后进行复位移动,拉链带移动至导带主动滚轮与导带被动滚轮之间时,导带被动滚轮向上位移,使其与导带主动滚轮配合夹持,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导带主动滚轮转动,实现对拉链带进行拉紧输送,当拉链带位移至所需位置后,第一夹爪与驱动电机停止运行,上下包夹夹爪对拉链带进行夹持固定,拉链带通过链带切断装置进行切断。通过导带主动滚轮与导带被动滚轮使得第一夹爪夹持拉链带进行位移时,拉链带能够更紧凑,提高了拉链带的稳定性以及拉链带切断位置的精准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滚轮支架,所述导带主动滚轮与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滚轮支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滚轮支架底部枢接有U型固定块,所述导带被动滚轮连接于U型固定块内,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U型固定块朝向第一夹爪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气缸轴与固定杆枢接配合。
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气缸的往复动作实现U型固定块相对滚轮支架朝向导带主动滚轮往复摆动,实现便于第一夹爪位移时能够通过,且能够对拉链带进行夹持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支架朝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朝向拉链带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安装板。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安装板能够便于拉链带的导向输送,且能够在安装板上安装吹气嘴,便于对拉链带的清洁,提高了成品拉链带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将上止成型完成的拉链带从注塑模装置夹出的第三移动夹爪,所述第三移动夹爪包括前导板、设在前导板朝向注塑模装置一侧的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相配合位移的第一滑块、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的固定座、固定于固定座上的夹板组件、固定于固定座朝向第二移动夹爪一侧的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气缸轴相连的连接板、与连接板相连的第二滑块、设在前导板上且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导轨以及固定于前导板上控制第二滑块位移的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控制固定座带动第一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往复位移,所述第三驱动气缸控制第二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往复位移。
上述结构中,第三驱动气缸控制第二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位移,第二驱动气缸控制固定座带动第一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位移至夹板组件夹持通过注塑模装置注塑完成上止的拉链带,第三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分别控制第二滑块与固定座进行复位后,将成品拉链带进行收集整理,从而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力,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三驱动气缸,能够增加夹板组件位移的距离,且能够减小驱动夹板组件位移所需控制件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组件包括与固定座相连的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上的第三滑块、与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导轨、与第三导轨相固定的安装块、固定于安装块朝向出料装置一侧的第一控制气缸以及与第一控制气缸相传动配合的夹板件,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抵接板,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四驱动气缸的气缸轴与抵接板相连。
上述结构中, 所述第四驱动气缸与抵接板相配合控制安装块通过第三导轨与第三滑块相配合,实现安装块带动第一控制气缸与夹板件的上下位移,以便于对注塑模装置注塑上止完成后的拉链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导板顶部朝注塑模装置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拉链带输送至注塑模装置处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相对注塑模装置外侧的出料架、设在出料架上的出料轨道、与出料轨道相配合往复位移的夹持组件、设在出料架上且位于出料轨道一侧的输送带以及固定在出料架上且位于输送带输送方向的成品收集盒,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出料轨道相配合实现往复位移的滑座、固定于滑座朝向成品收集盒一侧的第二控制气缸以及与第二控制气缸传动配合的出料夹板。
上述结构中,滑座与出料轨道相配合实现朝向第三移动夹爪往复位移,第二控制气缸控制出料夹板夹持夹板件上夹持的成品拉链带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将成品的拉链带输送至出料架上后进行堆叠,便于工人进行整理打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品收集盒朝向输送带的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拉链带从输送带上滑落时,便于其滑动至出料架的外端,进一步便于工人进行堆叠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包夹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移动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移动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头供料装置、拉头定位模、拉头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移动夹爪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移动夹爪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含义:1-机架;11-控制面板;12-导带组件;2-链带切断装置;3-第一移动夹爪;4-第二移动夹爪;5-上下包夹夹爪;6-拉头供料装置;61-拉头定位模;62-拉头输送装置;7-注塑模装置;21-导链板;22-支撑座;23-超声波刀头;24-下刀座;71-固定座;72-模架;73-成型下模;74-成型上模;75-注塑炮筒;76-驱动组件;31-固定架;32-第一夹爪;33-夹爪滑移组件;34-导带主动滚轮;35-导带被动滚轮;36-驱动电机;8-滚轮支架;81-U型固定块;82-支撑板;811-固定杆;821-第一驱动气缸;83-安装板;9-第三移动夹爪;91-前导板;92-第一导轨;93-第一滑块;94-固定座;95-夹板组件;96-第二驱动气缸;97-连接板;98-第二滑块;99-第二导轨;911-第三驱动气缸;951-固定板;952-第三滑块;953-第三导轨;954-安装块;955-第一控制气缸;956-夹板件;9511-抵接板;9541-第四驱动气缸;10-出料装置;101-出料架;102-出料轨道;103-夹持组件;104-输送带;105-成品收集盒;1031-滑座;1032-第二控制气缸;1033-出料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14所示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上的控制面板11、导带组件12、链带切断装置2、第一移动夹爪3、第二移动夹爪4、上下包夹夹爪5、拉头供料装置6、拉头定位模61、拉头输送装置62以及注塑模装置7,所述链带切断装置2固定于机架1上,且位于导带组件12输入拉链带的一侧,所述上下包夹夹爪5位于链带切断装置2相对导带组件1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夹爪3位于上下包夹夹爪5输出拉链带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夹爪4位于机架1上与第一移动夹爪3相对设置,所述拉头供料装置6位于导带组件12另一侧,所述拉头定位模61位于拉头供料装置6朝向第二移动夹爪4的一侧,所述拉头输送装置62控制拉头定位模61相对拉头供料装置6往复位移,实现与第二移动夹爪4配合,将拉头穿接于拉链带上,所述注塑模装置7位于第二移动夹爪4的移动结束位置上并对到达位置的半成品链带做注塑上止的作业以获得成品拉链,所述链带切断装置2包括与导带组件12输出拉链带位置相对应的导链板21、固定在机架1上的支撑座22、与支撑座22相连且可升降移动的超声波刀头23以及位于导链板21朝向第一移动夹爪3一端的下刀座24,所述注塑模装置包括固定座9471、设在固定座9471上的模架72、设在模架72上的成型下模73、位于成型下模73上方的成型上模74、与成型上模74相连的注塑炮筒75以及固定于固定座9471上且用于驱动注塑炮筒75升降的驱动组件76。
上述结构中,拉链带通过导带组件12输送至导链板21上,第一移动夹爪3夹持拉链带的端部,并且后拉导链板21上的链带,在第一移动夹爪3移动后拉出预设的距离后,上下包夹夹爪5移动靠近后拉而出的拉链带,从拉链带上下方向包夹住拉链带,而后拉链带通过超声波刀头23向下位移与下刀座24相配合,实现切断;切断后的拉链带通过上下包夹夹爪5夹持输送至第二移动夹爪4,拉头供料装置6将拉头输送至拉头定位模61,拉头输送装置62将拉头定位模61输送至拉链带前方与其相对应的位置,第二移动夹爪4夹持拉链带进行位移,使得拉头穿接至拉链带上后,将穿好拉头的拉链带输送至注塑模装置处,通过成型上模74与成型下模73将拉链带进行夹持,注塑炮筒75进行注塑,拉链带上的上止成型后,拉链带完成生产完成成为成品。通过上述结构位置设置,能够降低设备整体高度方向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降低超声波刀头23安装的高度,且能够减少超声波刀头23位移的距离,提高了超声波刀头23的使用寿命。将拉头供料装置6设置于机架1上,拉头定位模61及拉头输送装置62设置于机架1内,能够减少设备顶部空间的占用,从而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夹爪3包括固定架31、设在固定架31上的第一夹爪32、夹爪滑移组件33、导带主动滚轮34以及可移动的导带被动滚轮35,所述夹爪滑移组件33用于控制第一夹爪32朝向上下包夹夹爪5往复位移,实现对拉链带的夹持位移,所述导带主动滚轮34与导带被动滚轮35位于第一夹爪32与上下包夹夹爪5之间,所述固定架31上设有用于驱动导带主动滚轮34转动的驱动电机36。
上述结构中,夹爪滑移组件33控制第一夹爪32朝向导链板21位移,将拉链带端部夹持后进行复位移动,拉链带移动至导带主动滚轮34与导带被动滚轮35之间时,导带被动滚轮35向上位移,使其与导带主动滚轮34配合夹持,通过驱动电机36控制导带主动滚轮34转动,实现对拉链带进行拉紧输送,当拉链带位移至所需位置后,第一夹爪32与驱动电机36停止运行,上下包夹夹爪5对拉链带进行夹持固定,拉链带通过链带切断装置2进行切断。通过导带主动滚轮34与导带被动滚轮35使得第一夹爪32夹持拉链带进行位移时,拉链带能够更紧凑,提高了拉链带的稳定性以及拉链带切断位置的精准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31上设有滚轮支架8,所述导带主动滚轮34与驱动电机36分别固定于滚轮支架8的前后两端,所述滚轮支架8底部枢接有U型固定块81,所述导带被动滚轮35连接于U型固定块81内,所述滚轮支架8上设有支撑板82,所述U型固定块81朝向第一夹爪32的一侧设有固定杆811,所述支撑板82上固定有第一驱动气缸821,所述第一驱动气缸821的气缸轴与固定杆811枢接配合。
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气缸821的往复动作实现U型固定块81相对滚轮支架8朝向导带主动滚轮34往复摆动,实现便于第一夹爪32位移时能够通过,且能够对拉链带进行夹持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支架8朝向支撑板82的一侧设有朝向拉链带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安装板83。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安装板83能够便于拉链带的导向输送,且能够在安装板83上安装吹气嘴,便于对拉链带的清洁,提高了成品拉链带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上止成型完成的拉链带从注塑模装置7夹出的第三移动夹爪9,所述第三移动夹爪9包括前导板91、设在前导板91朝向注塑模装置7一侧的第一导轨92、与第一导轨92相配合位移的第一滑块93、固定于第一滑块93上的固定座9471、固定于固定座9471上的夹板组件95、固定于固定座9471朝向第二移动夹爪4一侧的第二驱动气缸96、与第二驱动气缸96的气缸轴相连的连接板97、与连接板97相连的第二滑块98、设在前导板91上且与第二滑块98相配合的第二导轨99以及固定于前导板91上控制第二滑块98位移的第三驱动气缸911,所述第二驱动气缸96控制固定座9471带动第一滑块93朝向注塑模装置7往复位移,所述第三驱动气缸911控制第二滑块98朝向注塑模装置7往复位移。
上述结构中,第三驱动气缸911控制第二滑块98朝向注塑模装置7位移,第二驱动气缸96控制固定座9471带动第一滑块93朝向注塑模装置7位移至夹板组件95夹持通过注塑模装置7注塑完成上止的拉链带,第三驱动气缸911与第二驱动气缸96分别控制第二滑块98与固定座9471进行复位后,将成品拉链带进行收集整理,从而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力,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第二驱动气缸96与第三驱动气缸911,能够增加夹板组件95位移的距离,且能够减小驱动夹板组件95位移所需控制件的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组件95包括与固定座9471相连的固定板951、固定于固定板951上的第三滑块952、与第三滑块952相配合的第三导轨953、与第三导轨953相固定的安装块954、固定于安装块954朝向出料装置10一侧的第一控制气缸955以及与第一控制气缸955相传动配合的夹板件956,所述固定板951底部设有抵接板9511,所述安装块954上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9541,所述第四驱动气缸9541的气缸轴与抵接板9511相连。
上述结构中, 所述第四驱动气缸9541与抵接板9511相配合控制安装块954通过第三导轨953与第三滑块952相配合,实现安装块954带动第一控制气缸955与夹板件956的上下位移,以便于对注塑模装置7注塑上止完成后的拉链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导板91顶部朝注塑模装置7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拉链带输送至注塑模装置处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料装置10,所述出料装置10包括位于机架1相对注塑模装置7外侧的出料架101、设在出料架101上的出料轨道102、与出料轨道102相配合往复位移的夹持组件103、设在出料架101上且位于出料轨道102一侧的输送带104以及固定在出料架101上且位于输送带104输送方向的成品收集盒105,所述夹持组件103包括与出料轨道102相配合实现往复位移的滑座1031、固定于滑座1031朝向成品收集盒105一侧的第二控制气缸1032以及与第二控制气缸1032传动配合的出料夹板1033。
上述结构中,滑座1031与出料轨道102相配合实现朝向第三移动夹爪9往复位移,第二控制气缸1032控制出料夹板1033夹持夹板件956上夹持的成品拉链带至输送带104上,输送带104将成品的拉链带输送至出料架101上后进行堆叠,便于工人进行整理打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品收集盒105朝向输送带104的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拉链带从输送带104上滑落时,便于其滑动至出料架101的外端,进一步便于工人进行堆叠整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控制面板、导带组件、链带切断装置、第一移动夹爪、第二移动夹爪、上下包夹夹爪、拉头供料装置、拉头定位模、拉头输送装置以及注塑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固定于机架上,且位于导带组件输入拉链带的一侧,所述上下包夹夹爪位于链带切断装置相对导带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夹爪位于上下包夹夹爪输出拉链带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夹爪位于机架上与第一移动夹爪相对设置,所述拉头供料装置位于导带组件另一侧,所述拉头定位模位于拉头供料装置朝向第二移动夹爪的一侧,所述拉头输送装置控制拉头定位模相对拉头供料装置往复位移,实现与第二移动夹爪配合,将拉头穿接于拉链带上,所述注塑模装置位于第二移动夹爪的移动结束位置上并对到达位置的半成品链带做注塑上止的作业以获得成品拉链,所述链带切断装置包括与导带组件输出拉链带位置相对应的导链板、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座、与支撑座相连且可升降移动的超声波刀头以及位于导链板朝向第一移动夹爪一端的下刀座,所述注塑模装置包括固定座、设在固定座上的模架、设在模架上的成型下模、位于成型下模上方的成型上模、与成型上模相连的注塑炮筒以及固定于固定座上且用于驱动注塑炮筒升降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夹爪包括固定架、设在固定架上的第一夹爪、夹爪滑移组件、导带主动滚轮以及可移动的导带被动滚轮,所述夹爪滑移组件用于控制第一夹爪朝向上下包夹夹爪往复位移,实现对拉链带的夹持位移,所述导带主动滚轮与导带被动滚轮位于第一夹爪与上下包夹夹爪之间,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导带主动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滚轮支架,所述导带主动滚轮与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滚轮支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滚轮支架底部枢接有U型固定块,所述导带被动滚轮连接于U型固定块内,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U型固定块朝向第一夹爪的一侧设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气缸轴与固定杆枢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支架朝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朝向拉链带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的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上止成型完成的拉链带从注塑模装置夹出的第三移动夹爪,所述第三移动夹爪包括前导板、设在前导板朝向注塑模装置一侧的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相配合位移的第一滑块、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的固定座、固定于固定座上的夹板组件、固定于固定座朝向第二移动夹爪一侧的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气缸轴相连的连接板、与连接板相连的第二滑块、设在前导板上且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导轨以及固定于前导板上控制第二滑块位移的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控制固定座带动第一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往复位移,所述第三驱动气缸控制第二滑块朝向注塑模装置往复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组件包括与固定座相连的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上的第三滑块、与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导轨、与第三导轨相固定的安装块、固定于安装块朝向出料装置一侧的第一控制气缸以及与第一控制气缸相传动配合的夹板件,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抵接板,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四驱动气缸的气缸轴与抵接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板顶部朝注塑模装置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位于机架相对注塑模装置外侧的出料架、设在出料架上的出料轨道、与出料轨道相配合往复位移的夹持组件、设在出料架上且位于出料轨道一侧的输送带以及固定在出料架上且位于输送带输送方向的成品收集盒,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出料轨道相配合实现往复位移的滑座、固定于滑座朝向成品收集盒一侧的第二控制气缸以及与第二控制气缸传动配合的出料夹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收集盒朝向输送带的一侧呈向上倾斜设置。
CN202321132457.9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Active CN219845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2457.9U CN21984532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2457.9U CN21984532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5328U true CN21984532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2457.9U Active CN21984532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5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9260U (zh) 一种裁断机及裁切成型物料的转移装置
CN110000994B (zh) 一种提手绳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9845328U (zh) 一种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CN211660978U (zh) 一种钢绞线的自动切断装置
CN217038735U (zh) 模具制备糖块脱料装置
CN110640365A (zh) 高效焊接设备
CN113232267B (zh) 一种立体式牵引机
CN214110652U (zh) 一种连排软管分切设备
CN112918818B (zh) 一种多只包装机
CN213729056U (zh) 一种液压调直切断机
CN219845329U (zh) 一种尼龙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CN110253248A (zh) 调整接头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CN210590232U (zh) 一种提手绳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0380312B (zh) 一种自动化端子加工设备
CN214133744U (zh) 一种多规格电阻丝整型裁切设备
CN208133093U (zh) 一种热切机构
CN215849266U (zh) 一种自动注塑机
CN217803474U (zh) 一种拉链带切断、穿头、止部注塑的三合一组合机
CN210415496U (zh) 自动取料剪胶装置
CN217098594U (zh) 拉链穿头、切断、注上止于一体的三合一设备
CN206953400U (zh) 一种内水切全自动生产注塑系统
CN215434981U (zh) 一种全自动脊瓦制品成型设备
CN216139348U (zh) 一种挡泥板剪浇口以及组立设备
CN220262210U (zh) 包装袋穿绳机
CN218909015U (zh) 一种用于纤维伞骨自动包胶设备的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