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6130U -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6130U
CN219816130U CN202321170192.1U CN202321170192U CN219816130U CN 219816130 U CN219816130 U CN 219816130U CN 202321170192 U CN202321170192 U CN 202321170192U CN 219816130 U CN219816130 U CN 219816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fixed
base plate
resin production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01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荣鑫
白春海
迟志奎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i Engineering Design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i Engineering Design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i Engineering Design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i Engineering Design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01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6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6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6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涉及到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基板的上端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加料筒,基板的下端面两侧对称固定有侧板,两个侧板的相向一侧转动安装有水平的从动螺杆,从动螺杆上螺纹套设有夹持板,夹持板的顶面滑动抵接于基板的下端面,且加料筒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穿出基板下端面中部的加料管,加料管上固定有加料盘,从动螺杆远离侧板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加料盘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利用加料盘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从动螺杆驱使两个夹持板相向移动,从而来对各种容器加料口进行夹持,形成固定,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亦称水可稀释丙烯酸)及丙烯酸树脂水溶液。而丙烯酸树脂的生产制作时需要使用到自动加料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在生产时需要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但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无法控制加料量。
对此,公开号为CN214915753U的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生产用自动加料装置,包括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内部滑动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弹簧的卡杆,所述送料管的右侧固定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框体和壳体,所述框体的内部中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推铲件。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送料管的内部设置载料板,进而通过载料板与弹簧的配合工作,从而实现送料管的定量送料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自动加料装置无法控制加料量,从而增加了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生产效率,间接的降低了工厂的运营成本。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较为复杂,且缺乏固定结构,导致不同适配各种各样的反应罐等设备来使用,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可利用加料盘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从动螺杆驱使两个夹持板相向移动,从而来对各种容器加料口进行夹持,形成固定,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加料筒,所述基板的下端面两侧对称固定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向一侧转动安装有水平的从动螺杆,所述从动螺杆上螺纹套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顶面滑动抵接于所述基板的下端面,且所述加料筒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穿出所述基板下端面中部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上固定有加料盘,所述从动螺杆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加料盘啮合传动;
所述加料筒内开设有安装腔,以及位于所述安装腔侧面的送料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送料腔连通的送料口,所述送料腔的底部与所述加料管连通,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定量筒,所述定量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定量筒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送料口对接的出料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基板的下端面关于所述加料管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活动支撑所述从动螺杆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向的一侧构造有多道竖直的限位棱。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料筒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底部与所述安装腔内顶部连通,并与所述进料口对接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料斗的上端口处铰接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固定有把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料筒的上端面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机轴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定量筒的上端面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料筒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气缸电性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得益于基板、侧板、从动螺杆、夹持板、加料筒以及加料管的配合,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可将加料管的下端置于待加料的容器中,如反应罐加料口内,然后通过转动加料筒来旋转加料管,利用加料盘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从动螺杆驱使两个夹持板相向移动,从而来对各种容器加料口进行夹持,形成固定,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得益于加料筒与定量筒的配合,可利用加料筒内安装腔、送料腔与定量筒的升降配合,即可实现定量加料,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从而利于避免复杂结构后期维修复杂的问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板;2、侧板;201、固定板;3、从动螺杆;301、从动齿轮;4、夹持板;401、限位棱;5、加料筒;501、控制面板;6、加料管;601、加料盘;602、加料嘴;7、安装腔;701、送料口;8、送料腔;9、定量筒;901、进料口;902、出料口;10、加料斗;1001、密封盖;1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图2与图4所示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加料筒5,所述加料筒5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穿出所述基板1下端面中部的加料管6,所述加料管6上固定有加料盘601,使得加料筒5能够在基板1上旋转,并带动加料管6与加料盘601转动。
同时,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两侧对称固定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的相向一侧转动安装有水平的从动螺杆3,具体实施时,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关于所述加料管6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活动支撑所述从动螺杆3远离所述侧板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01上开设有供从动螺杆3端部旋转贯穿的通孔,从而来形成转动安装。
而所述从动螺杆3上螺纹套设有夹持板4,所述夹持板4的顶面滑动抵接于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且所述从动螺杆3远离所述侧板2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301,所述从动齿轮301与所述加料盘601啮合传动,使得加料盘601在旋转时,能够通过与从动齿轮301的啮合传动来驱使从动螺杆3旋转,从而带动两个夹持板4沿着基板1的下端面相向滑动,使得两个夹持板4能够夹持不同的容器口,通用性强,且两个所述夹持板4相向的一侧构造有多道竖直的限位棱401,限位棱401可进一步提高夹持固定效果。
另外,所述加料管6的下端固定有加料盘601,所述加料盘601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加料嘴602,可实现均匀加料。
参照图2与图3所示,所述加料筒5内开设有安装腔7,以及位于所述安装腔7侧面的送料腔8,所述安装腔7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送料腔8连通的送料口701,所述送料腔8的底部与所述加料管6连通,且所述安装腔7内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定量筒9,具体的,所述加料筒5的上端面固定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机轴伸入所述安装腔7内,并与所述定量筒9的上端面固定,而所述加料筒5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501,所述控制面板501与所述气缸11电性连接。
同时,如图3所示,所述定量筒9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901,且所述加料筒5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加料斗10,所述加料斗10的底部与所述安装腔7内顶部连通,并与所述进料口901对接配合,所述加料斗10的上端口处铰接安装有密封盖1001,所述密封盖1001上固定有把手。而所述定量筒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送料口701对接的出料口902。
本实用工作原理:该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将加料管6的下端置于置于待加料的容器中,如反应罐加料口内,然后根据加料口外径大小来旋转基板1上的加料筒5,加料筒5带动加料管6与加料盘601旋转,使得加料盘601与从动齿轮301啮合来带动从动螺杆3进行旋转,使得从动螺杆3上的夹持板4能够沿着基板1的下端面滑动,从而驱使两个夹持板4相向活动,以对各种容器加料口进行夹持,形成固定,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强。
同时,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树脂生产原料进行定量加料时,则可先将原料通过加料斗10加入定量筒9内,然后通过气缸11驱使定量筒9下降,直至出料口902与送料口701对接,由于出料口902口径不便,则气缸11控制定量筒9在此位置停留的时间就决定了定量筒9通过送料腔8、加料管6来进行加料的量,从而进行自动定量加料,以满足树脂生产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加料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两侧对称固定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的相向一侧转动安装有水平的从动螺杆(3),所述从动螺杆(3)上螺纹套设有夹持板(4),所述夹持板(4)的顶面滑动抵接于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且所述加料筒(5)的底部固定有竖直穿出所述基板(1)下端面中部的加料管(6),所述加料管(6)上固定有加料盘(601),所述从动螺杆(3)远离所述侧板(2)的一端固定有从动齿轮(301),所述从动齿轮(301)与所述加料盘(601)啮合传动;
所述加料筒(5)内开设有安装腔(7),以及位于所述安装腔(7)侧面的送料腔(8),所述安装腔(7)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送料腔(8)连通的送料口(701),所述送料腔(8)的底部与所述加料管(6)连通,且所述安装腔(7)内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定量筒(9),所述定量筒(9)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901),所述定量筒(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送料口(701)对接的出料口(9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下端面关于所述加料管(6)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活动支撑所述从动螺杆(3)远离所述侧板(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板(4)相向的一侧构造有多道竖直的限位棱(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5)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加料斗(10),所述加料斗(10)的底部与所述安装腔(7)内顶部连通,并与所述进料口(901)对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10)的上端口处铰接安装有密封盖(1001),所述密封盖(1001)上固定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5)的上端面固定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机轴伸入所述安装腔(7)内,并与所述定量筒(9)的上端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5)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501),所述控制面板(501)与所述气缸(11)电性连接。
CN202321170192.1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Active CN219816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0192.1U CN21981613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0192.1U CN21981613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6130U true CN21981613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0192.1U Active CN21981613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6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90697U (zh) 一种炼钢自动化上料装置
CN110605052A (zh) 一种耐火砖加工用原料定量混合装置
CN219816130U (zh) 一种树脂生产自动加料装置
CN117463240B (zh) 一种用于高纯石墨的连续生产装置
CN211389663U (zh) 一种特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设备
CN211462916U (zh) 一种耐火砖加工用原料定量混合装置
CN214764784U (zh) 一种固液混合的农药生产设备
CN212142526U (zh) 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输送上料装置
CN215196570U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
CN214136815U (zh) 一种高透明pe膜原料混合均匀的混料搅拌设备
CN219333923U (zh) 一种油墨生产用的捏合机投料装置
CN220425260U (zh) 一种可定量加料的防闪锈剂生产装置
CN219620108U (zh) 粉料转斗提升机
CN215782816U (zh) 一种高炉主铁钩快速喷补料用配料装置
CN219502534U (zh) 一种腐植酸粉剂混合装置
CN216878923U (zh)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给料装置
CN108636228A (zh) 一种带刮板的化工混料桶
CN219765270U (zh) 一种搪玻璃反应罐卸料口结构
CN219334077U (zh) 一种调和罐的物料添加装置
CN219232230U (zh) 一种粉状物料自动上料及混料装置
CN220110842U (zh) 一种建筑用腻子粉混合装置
CN220143862U (zh) 一种装饰纸加工用调供胶装置
CN220981914U (zh) 一种回转窑上料装置
CN219667115U (zh) 一种捏合机的上料装置
CN215428578U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