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6921U - 电动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6921U
CN219806921U CN202321316835.9U CN202321316835U CN219806921U CN 219806921 U CN219806921 U CN 219806921U CN 202321316835 U CN202321316835 U CN 202321316835U CN 219806921 U CN219806921 U CN 21980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motorcycle
body structure
motor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68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冠廷
游淑英
周照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68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一车体结构、一马达、一电池容置箱、一第一电池以及一第二电池。该马达设于该车体结构之上。该电池容置箱设于该车体结构,其中,该马达至少部分位于该电池容置箱的下方。该第一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该第二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

Description

电动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动摩托车,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改善骑乘舒适度的电动摩托车。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已逐渐普及化,电动摩托车的电池一般设置于座垫下方。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与马达发生干涉,电池组(例如,包含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多以左右横向并排的方式设置。然而,左右横向并排的电池组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较大,为了能完全覆盖电池组,座垫的前缘必须加大宽度,如此限缩了驾驶者的置脚性,导致电动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包括一车体结构、一马达、一电池容置箱、一第一电池以及一第二电池。该马达设于该车体结构之上。该电池容置箱设于该车体结构,其中,该马达至少部分位于该电池容置箱的下方。该第一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该第二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还包括一后轮,其中,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位于该马达上方,在一水平方向上,该第二电池位于该第一电池与该后轮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安装状态下,该第二电池的顶部高于该第一电池的顶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前侧管以及一第二前侧管,在一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一电池位于该第一前侧管以及该第二前侧管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摇臂以及一第二摇臂,该第一摇臂的一第一枢接端枢接该第一前侧管,该第二摇臂的一第二枢接端枢接该第二前侧管,该第一摇臂以及该第二摇臂连接该后轮,该马达位于该第一枢接端与该第二枢接端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上升管以及一第二上升管,该第一上升管连接该第一前侧管,该第二上升管连接该第二前侧管,在该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位于该第一上升管与该第二上升管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还包括一置物箱以及一座垫,该置物箱设于该第一上升管与该第二上升管之间,该座垫枢接该置物箱,该座垫适于覆盖该电池容置箱以及该置物箱。
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位于该电池容置箱的后方。
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包括一结合部以及一枢接部,该结合部结合该电池容置箱,该结合部位于该枢接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该座垫枢接该枢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还包括一传动单元以及一减速单元,该减速单元连接该马达,该传动单元连接该减速单元以及该后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组(例如,包含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改采前后并排的方式设置。因此座垫的前缘宽度可符合人体工学,如此改善了驾驶者的置脚性,提升了电动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马达与电池容置箱的相对关系被适当地配置与优化,因此可充分使用座垫下方的空间,不会发生座垫过高或置物空间不足等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外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与置物箱分离的情形。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车体结构
11:第一前侧管
12:第二前侧管
13:第一摇臂
131:第一枢接端
14:第二摇臂
15:第一上升管
16:第二上升管
2:马达
21:传动单元
22:减速单元
3:电池容置箱
41:第一电池
411:顶部
42:第二电池
421:顶部
5:置物箱
51:容置空间
52:结合部
53:枢接部
X:水平方向
Y:垂直方向
M:电动摩托车
91:龙头
92:前轮
93:后轮
94:座垫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94、动力系统等元件。
电动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电动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电动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座垫94及脚架等元件。电动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龙头91用以控制电动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动力转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动力转把调整动力系统(电动马达)的供电量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电动摩托车M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电动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由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电动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
动力系统连接并驱动后轮93,由此为电动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电动摩托车M前进。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侧视图。搭配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M,包括一车体结构1、一马达2、一电池容置箱3、一第一电池41以及一第二电池42。该马达2设于该车体结构1之上。该电池容置箱3设于该车体结构1,其中,该马达2至少部分位于该电池容置箱3的下方。该第一电池41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3之内。该第二电池42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3之内。
在图2、图3图,仅显示了电池容置箱3的部分结构,以清楚显示第一电池41以及第二电池42的相对关系,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搭配参照图1、图2、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41以及第二电池42沿一垂直方向Y于该电池容置箱3进行取放,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B还包括后轮93,其中,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42位于该马达2上方,在一水平方向X上,该第二电池42位于该第一电池41与该后轮93之间。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安装状态下,该第二电池42的顶部421高于该第一电池41的顶部411。具体而言,该电池容置箱3的底部具有一缺口部,该马达2部分位于该缺口部之内。该第二电池42被设置于该缺口部上方,因此该第二电池42的顶部421高于该第一电池41的顶部411。
搭配参照图1、图3,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座垫94的椅面本身具有向车后渐高的趋势,因此该第二电池42的顶部421高于该第一电池41的顶部411的设计并不会影响座垫94的设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摩托车的主要元件俯视图。搭配参照图2、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1包括一第一前侧管11以及一第二前侧管12,在一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一电池41位于该第一前侧管11以及该第二前侧管12之间。
搭配参照图2、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1包括一第一摇臂13以及一第二摇臂14,该第一摇臂13的一第一枢接端131枢接该第一前侧管11,该第二摇臂14的一第二枢接端(未显示)枢接该第二前侧管12,该第一摇臂13以及该第二摇臂14连接该后轮93,该马达2位于该第一枢接端131与该第二枢接端(未显示)之间。
搭配参照图2、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1包括一第一上升管15以及一第二上升管16,该第一上升管15连接该第一前侧管11,该第二上升管16连接该第二前侧管12,在该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42位于该第一上升管15与该第二上升管16之间。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垫与置物箱分离的情形。搭配参照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M还包括一置物箱5,该置物箱5设于该第一上升管15与该第二上升管16之间,该座垫94枢接该置物箱5,该座垫94适于覆盖该电池容置箱3以及该置物箱5。
搭配参照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5具有一容置空间51,该容置空间51位于该电池容置箱3的后方。
搭配参照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箱5包括一结合部52以及一枢接部53,该结合部52结合该电池容置箱3,该结合部52位于该枢接部53与该容置空间51之间,该座垫94枢接该枢接部53。
再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动摩托车还包括一传动单元21以及一减速单元22,该减速单元22连接该马达2,该传动单元21连接该减速单元22以及该后轮93。在一实施中,前述的动力系统即包括该马达2、该传动单元21以及接该减速单元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非必要元件(例如,避震器)的公开仅为示意,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中,电池组(例如,包含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改采前后并排的方式设置。因此座垫的前缘宽度可符合人体工学,如此改善了驾驶者的置脚性,提升了电动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此外,马达与电池容置箱的相对关系被适当地配置与优化,因此可充分使用座垫下方的空间,不会发生座垫过高或置物空间不足等等情况。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专利申请文件要求保护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体结构;
一马达,设于该车体结构之上;
一电池容置箱,设于该车体结构,其中,该马达至少部分位于该电池容置箱的下方;
一第一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以及
一第二电池,被容置于该电池容置箱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轮,其中,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位于该马达上方,在一水平方向上,该第二电池位于该第一电池与该后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一安装状态下,该第二电池的顶部高于该第一电池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前侧管以及一第二前侧管,在一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一电池位于该第一前侧管以及该第二前侧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摇臂以及一第二摇臂,该第一摇臂的一第一枢接端枢接该第一前侧管,该第二摇臂的一第二枢接端枢接该第二前侧管,该第一摇臂以及该第二摇臂连接该后轮,该马达位于该第一枢接端与该第二枢接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上升管以及一第二上升管,该第一上升管连接该第一前侧管,该第二上升管连接该第二前侧管,在该俯视投影面上,至少部分的该第二电池位于该第一上升管与该第二上升管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置物箱以及一座垫,该置物箱设于该第一上升管与该第二上升管之间,该座垫枢接该置物箱,该座垫适于覆盖该电池容置箱以及该置物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箱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位于该电池容置箱的后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箱包括一结合部以及一枢接部,该结合部结合该电池容置箱,该结合部位于该枢接部与该容置空间之间,该座垫枢接该枢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单元以及一减速单元,该减速单元连接该马达,该传动单元连接该减速单元以及该后轮。
CN202321316835.9U 2023-05-29 2023-05-29 电动摩托车 Active CN21980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6835.9U CN219806921U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动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6835.9U CN219806921U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动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6921U true CN219806921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6835.9U Active CN219806921U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动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6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9908B2 (en) Motor driven vehicle
CN215475536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电动摩托车
EP2216218B1 (en) Motorcycle wherein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are disposed according to an improved layout
WO2012090243A1 (ja) 電動二輪車
US20120111651A1 (en) Saddle-type electric vehicle
CN108928419B (zh) 车辆
CN219806921U (zh) 电动摩托车
CN105416450A (zh)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CN109562805B (zh) 车辆
CN219325773U (zh) 电动全地形车
WO2019038667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US20220212744A1 (en) Drive system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JPWO2019187427A1 (ja)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TWI474944B (zh) Straddle type electric vehicle
CN219806922U (zh) 电动摩托车
US11884159B2 (en) Electric vehicle
CN210310678U (zh) 摩托车置物箱结构
CN219544987U (zh) 电动摩托车
CN214776371U (zh) 摩托车
TWM645486U (zh) 電動機車
EP3715235B1 (en) Arrangement for a battery and ecu of a saddle-type vehicle
CN216684699U (zh) 车体挡泥板结构
CN217048885U (zh) 摩托车及其置物箱结构
CN216467348U (zh) 全地形车
JP6181397B2 (ja) 電動車両用スイングアーム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