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4520U -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4520U
CN219804520U CN202320978875.3U CN202320978875U CN219804520U CN 219804520 U CN219804520 U CN 219804520U CN 202320978875 U CN202320978875 U CN 202320978875U CN 219804520 U CN219804520 U CN 219804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tirring
transmission shaft
kneading
plane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88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韩驰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i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i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i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i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88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4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4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4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包括同轴心的传动轴和内齿圈,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行星箱固定,所述行星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传动轴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向下贯穿行星箱的第一搅拌桨同轴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向下贯穿行星箱的第二搅拌桨同轴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中,传动轴带动行星箱公转的同时,能够带动行星箱上连接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相互逆向自转,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增加了物料捏合搅拌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捏合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捏合机是各种高粘度的弹塑性物料的混炼、捏合、破碎、分散、重新聚合各种化工产品的理想设备,具有搅拌均匀、无死角、捏合效率高等优点。
真空捏合机中直接影响捏合搅拌效果的部件为搅拌部件,既有搅拌部件一般是通过一个Z字型搅拌轴或两个搅拌轴横向排列进行搅拌,搅拌轴之间为了不相互影响往往设置的间距很大,单位时间内搅拌部件的混合效果较差,影响物料的捏合搅拌效率。
如何设计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如何增加搅拌部件捏合搅拌物料的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捏合搅拌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部件捏合搅拌物料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包括同轴心的传动轴和内齿圈,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行星箱固定,所述行星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传动轴的中心线对称;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向下贯穿行星箱的第一搅拌桨同轴固定;
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向下贯穿行星箱的第二搅拌桨同轴固定。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内齿圈固定为前提条件,传动轴在带动行星箱进行顺时针转动时,传动轴上连接的第一传动轮在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和内齿圈的配合下,可以带动第一搅拌桨进行顺时针转动,同时传动轴上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在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和内齿圈的配合下,可以带动第二搅拌桨进行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均连接在行星箱上,两者在相互逆向自转的同时可以随行星箱进行公转,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实现增加物料捏合搅拌效率的目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轴身与行星箱的顶端固定,所述传动轴的底端穿至行星箱的内部与行星箱的内底壁固定;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使得传动轴与行星箱进行两点固定,增加传动轴和行星箱的相互连接稳定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上的第一行星轮、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其中所述第二过渡轮同时与第一过渡轮和第一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一过渡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行星轮、第一过渡轮和第二过渡轮配合,实现第一传动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传动,确保在内齿圈固定时,第一传动轮能够带动第一搅拌桨随传动轴同向旋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上的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过渡轮,其中所述第三过渡轮同时与第二行星轮和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过渡轮配合,实现第二传动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传动,确保在内齿圈固定时,第二传动轮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桨随传动轴反向旋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齿圈固定在固定环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来增加内齿圈的结构稳定性,并未内齿圈与其它组件的固定连接提供前提条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均为Z字型,且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不接触;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增加搅拌效果的同时保证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相互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行星箱的底端外沿垂直固定有刮壁板,且刮壁板对应设置在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外侧。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刮壁板能够在行星箱转动时随动,以此可以将刮壁板设置为与搅拌桶内壁贴合,在搅拌的同时实现刮壁功能,能够进一步增加捏合搅拌效率和效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传动轴带动行星箱公转的同时,能够带动行星箱上连接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相互逆向自转,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增加物料捏合搅拌的效率;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传动轴;2.行星箱;3.第一搅拌桨;31.第一行星轮;32.第一过渡轮;33.第二过渡轮;34.第一传动轮;4.第二搅拌桨;41.第二行星轮;42.第三过渡轮;43.第二传动轮;5.固定环;6.内齿圈;7.刮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包括同轴心的传动轴1和内齿圈6,传动轴1的底端与行星箱2固定,行星箱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34和第二传动轮43,第一传动轮34和第二传动轮43以传动轴1的中心线对称;第一传动轮34通过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与内齿圈6啮合传动,第一传动轮34与向下贯穿行星箱2的第一搅拌桨3同轴固定;第二传动轮43通过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与内齿圈6啮合传动,第二传动轮43与向下贯穿行星箱2的第二搅拌桨4同轴固定;以内齿圈6固定为前提条件,传动轴1在带动行星箱2进行顺时针转动时,传动轴1上连接的第一传动轮34在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和内齿圈6的配合下,可以带动第一搅拌桨3进行顺时针转动,同时传动轴1上连接的第二传动轮43在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和内齿圈6的配合下,可以带动第二搅拌桨4进行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均连接在行星箱2上,两者在相互逆向自转的同时可以随行星箱2进行公转,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实现增加物料捏合搅拌效率的目的。
第一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1上的第一行星轮31、第一过渡轮32和第二过渡轮33,其中第二过渡轮33同时与第一过渡轮32和第一传动轮34啮合,第一过渡轮32与第一行星轮31啮合,第一行星轮31与内齿圈6啮合;通过第一行星轮31、第一过渡轮32和第二过渡轮33配合,实现第一传动轮34和内齿圈6之间的传动,确保在内齿圈6固定时,第一传动轮34能够带动第一搅拌桨3随传动轴1同向旋转。
第二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1上的第二行星轮41和第三过渡轮42,其中第三过渡轮42同时与第二行星轮41和第二传动轮43啮合,第二行星轮41与内齿圈6啮合;通过第二行星轮41和第三过渡轮42配合,实现第二传动轮43和内齿圈6之间的传动,确保在内齿圈6固定时,第二传动轮43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桨4随传动轴1反向旋转。
该捏合搅拌机构可作为搅拌部件安装在立式真空捏合机上用于物料的捏合搅拌,具体实施时,将传动轴1与真空捏合机上的转动输出设备同轴连接,同时通过固定环5将内齿圈6固定在真空捏合机上,完成准备工作,在进行料桶内物料的捏合搅拌时,转动输出设备带动传动轴1转动,从而带动行星箱2以及连接在行星箱2上的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整体转动,同时,第一搅拌桨3在第一齿轮组的作用下,可以在随行星箱2转动的同时,与行星箱2同向同步自转,第二搅拌桨4在第二齿轮组的作用下,可以在随行星箱2转动的同时,与行星箱2反向同步自转,以此通过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相互逆向自转与整体公转配合来对料桶中的物料进行啮合搅拌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捏合搅拌机构,传动轴1带动行星箱2公转的同时,能够带动行星箱2上连接的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相互逆向自转,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增加物料捏合搅拌的效率;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包括同轴心的传动轴(1)和内齿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的底端与行星箱(2)固定,所述行星箱(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34)和第二传动轮(43),所述第一传动轮(34)和第二传动轮(43)以传动轴(1)的中心线对称;
所述第一传动轮(34)通过由奇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一齿轮组与内齿圈(6)啮合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34)与向下贯穿行星箱(2)的第一搅拌桨(3)同轴固定;
所述第二传动轮(43)通过由偶数个齿轮依次啮合形成的第二齿轮组与内齿圈(6)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轮(43)与向下贯穿行星箱(2)的第二搅拌桨(4)同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轴身与行星箱(2)的顶端固定,所述传动轴(1)的底端穿至行星箱(2)的内部与行星箱(2)的内底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1)上的第一行星轮(31)、第一过渡轮(32)和第二过渡轮(33),其中所述第二过渡轮(33)同时与第一过渡轮(32)和第一传动轮(34)啮合,所述第一过渡轮(32)与第一行星轮(31)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31)与内齿圈(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动轴(1)上的第二行星轮(41)和第三过渡轮(42),其中所述第三过渡轮(42)同时与第二行星轮(41)和第二传动轮(43)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41)与内齿圈(6)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6)固定在固定环(5)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5)上开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均为Z字型,且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捏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箱(2)的底端外沿垂直固定有刮壁板(7),且刮壁板(7)对应设置在第一搅拌桨(3)和第二搅拌桨(4)的外侧。
CN202320978875.3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Active CN219804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8875.3U CN21980452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8875.3U CN21980452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4520U true CN219804520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8875.3U Active CN21980452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4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9205B (zh) 三臂行星搅拌捏合机
CN2552589Y (zh) 一种立式搅拌机
CN215693489U (zh) 猪饲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09772004U (zh) 一种菌剂双向搅拌机
CN104841328A (zh) 一种双向搅拌桨
CN208019361U (zh) 一种全封闭行星转子混砂机
CN219804520U (zh) 一种捏合搅拌机构
CN102343231A (zh) 一种新型旋涡式搅拌机结构
CN211636245U (zh) 一种高效立式搅拌机
CN210473738U (zh) 一种聚丙烯生产用共混搅拌装置
CN202725084U (zh) 组合式搅拌一体机
CN202569996U (zh) 一种新型双轴搅拌机
CN104260203B (zh)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用减速机构
CN111450760A (zh) 一种低含水率搅拌均化设备
CN218077465U (zh) 一种行星搅拌器
CN108673736A (zh) 行星自转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CN204076501U (zh)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用减速机构
CN209985312U (zh) 一种槽型混合装置
CN211806945U (zh)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
CN211677440U (zh) 一种组合式真空行星超声波分散搅拌机
CN210171332U (zh) 一种x型高粘度流体搅拌机
CN207576258U (zh) 一种大型搅拌机
CN112246144A (zh) 一种搅拌机
CN219647297U (zh) 一种防尘干混卧式搅拌混杂装置
CN217773928U (zh) 一种化工原料高效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