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3265U - 清洁件及清洁机 - Google Patents

清洁件及清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3265U
CN219763265U CN202321173716.2U CN202321173716U CN219763265U CN 219763265 U CN219763265 U CN 219763265U CN 202321173716 U CN202321173716 U CN 202321173716U CN 219763265 U CN219763265 U CN 219763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urbance
cleaning
cleaning member
area
rad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37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新忠
高令宇
王勇
贾德龙
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fu Sinodo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37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3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3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326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4/080015 priority patent/WO2024109967A2/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4Nozzles with driven brushes or agi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清洁件及清洁机,清洁件包括设置有对接部的带动部,还包括呈环形结构的扰动部,扰动部位于带动部的外环,扰动部与带动部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隔间部;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为位于隔间部内呈延伸伸出结构,且设置连接部的内端与带动部相连以及设置连接部的外端与扰动部相连;扰动部设置为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扰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扰动区,扰动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之间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距离值为L,且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3毫米。清洁机包括前述的清洁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清洁件存在的其难以被有效的清洗干净、对地面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清洁件及清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清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清洁件及清洁机,清洁件用于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效果。
背景技术
现有清洁件包括滚筒、滚刷等结构,清洁件在地面上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其中,滚筒一般设置植毛层,而滚刷主要设置刷毛层,清洁件在清洁地面的过程中存在容易吸附污水和垃圾的问题,导致清洁件自身难以被有效的清洗干净,进而容易形成对地面的二次污染,且导致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差。
同时,不论是植毛层的结构还是刷毛层的结构,均存在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主要导致清洁件在运动的过程中将垃圾带动卷入到其内部,导致清洁件难以被清洗进行清洗干净,同时,清洁件也难以保持干燥的状态,需要进行独立的干燥处理,否则在使用较长的时间下清洁件还容易出现发霉发臭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洁件及清洁机,主要解决现有清洁件存在的其难以被有效的清洗干净、对地面清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清洁件,包括带动部,带动部上设置有对接部,对接部设置为呈避空结构;
还包括扰动部,扰动部设置为呈环形结构,且设置扰动部位于带动部的外环,并设置扰动部与带动部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隔间部,隔间部使得扰动部与带动部呈间隔分布结构;
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为位于隔间部内呈延伸伸出结构,且设置连接部的内端与带动部相连以及设置连接部的外端与扰动部相连;
扰动部设置为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扰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扰动区,扰动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之间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距离值为L,且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3毫米。
前述的清洁件,连接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部在隔间部内沿环形方向上呈间隔分布结构,设置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在环形方向上构成有隔间区;
设置一圆心与清洁件在环形方向上的截面的中心同心的圆Q,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十分之一。
前述的清洁件,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四分之一且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八分之一。
前述的清洁件,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7毫米且小于等于1.15毫米;
或,设置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大于等于4毫米或大于等于距离值L的十倍;
或,设置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小于连接部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
前述的清洁件,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
和/或,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连接部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
前述的清洁件,设置圆Q在单个连接部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2大于距离值L,且小于带动部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厚度值L0,以及设置最小弧长值C2小于等于2.5毫米。
前述的清洁件,扰动区设置为位于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外侧进行投影的投影区域内,设置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在处于未变形的结构时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对应的构成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结构;
且第一扰部在环形方向上的弧形结构使得扰动部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以及当扰动区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朝向隔间区进行变形构成为呈凹陷结构。
前述的清洁件,第二扰部对应的设置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的结构使得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之间的区域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为呈均匀的壁厚的结构;
或,当扰动区未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的外表面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未变形的弧形结构且使得扰动部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且当清洁件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时使得扰动区的外表面构成为在弧形结构与凹陷结构之间循环切换。
前述的清洁件,第一扰部上设置有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外侧进行延伸凸起的凸部且凸部的凸起高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
或,第一扰部上设置有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内侧进行凹陷的凹部且凹部的凹陷深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
或,设置连接部在沿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倾斜的结构且设置连接部在倾斜方向上与第二扰部之间构成的角度值W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65度;
或,设置连接部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使得当扰动区受到外作用力时形成连接部通过第二扰部带动第一扰部来进行同步的变形使得扰动区呈凹陷结构且设置连接部的硬度值小于等于70度。
清洁机,包括机主体,机主体上设置有清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洁件,清洁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清洁腔内;
还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上设置有承接部,当清洁件安装在位时承接部与对接部形成限位对接的结构形成驱动模块可驱动清洁件沿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的结构;
还包括液组件,液组件设置有供液部和回液部,供液部设置为用于对清洁件进行供给液体,且设置液体进入到清洁件上的位置位于清洁件上处于未变形结构的扰动区上,回液部设置为用于回收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清洁件的结构设置,扰动部可以来有效的接触地面并形成扰动清洁的效果,有效的将地面上的污水和垃圾进行扰动去除并进行带动移送,有效的提升了对地面的清洁效果。
本方案的扰动部的结构,设置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的结构及之间的距离值的限定,使得扰动区可以有效的来进行变形,即为在受到外作用力时来进行有效的变形进而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可以有效的来进行变形后带动污水和垃圾进行移送处理。
本方案的隔间部的结构设置,通过设置隔间区来形成扰动区进行变形的凹陷空间区域,且隔间区在环形方向上的大小限定,使得在清洁件的环形方向上形成多个分布的隔间区,对应形成多个分布的扰动区,使得扰动区在隔间区的大小限定下能够进行稳定的变形,提升扰动区进行变形来清洁地面的稳定性。
本方案中,连接件、扰动区及隔间区的限定设置,使得带动部通过多个连接件来带动扰动部进行稳定的沿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实现扰动区有效的接触地面来形成扰动清洁效果。
本方案的连接件的结构,实现连接件可以稳定地带动扰动区来进行变形成为凹陷结构,同时在连接件的结构下可以有效的实现推动扰动区来进行复位恢复到弧形结构,在复位中形成对带动的污水和垃圾的推动移送效果,提升对污水和垃圾的移送收集效果。
本方案的清洁件的结构,扰动部的结构使得第一扰部的外表面上不存在藏污纳垢的结构,而是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使得清洁件的外表面即为第一扰部的外表面能够极为简单的被液体即清水进行清洗干净,不容易吸附或粘附污水和垃圾,且极为容易保持干燥状态,极大的提升了清洁件被清洗干净的容易度和进行维护的容易度。
本方案的扰动部的一部分,未接触地面时呈弧形结构,此时可以有效的来被清水进行清洗形成流动清洗效果,极为容易被清洗干净,接触地面时呈凹陷结构来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且形成在弧形结构与凹陷结构循环持续切换,使得清洁件的外表面能够被极为容易地清洗干净。
本方案的扰动部的结构,通过形成凹陷结构可以有效的来提升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在扰动区变形成为凹陷结构时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来有效去除顽固脏污和垃圾,同时凹陷结构的扰动区能够有效的带动污水和垃圾进行移送处理,清洁件的结构不容易对地面形成二次污染。
本方案的扰动部或清洁件整体可以设置为由橡胶、硅胶或硅橡胶材质构成,至少使得扰动部能进行变形且不会吸附污水和垃圾,再结合扰动部的结构,使得扰动部可以极为简单的被清洗干净,且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被干燥,清洁件保持干净、干燥的状态,进而不容易出现发霉发臭的问题。
本方案中,清洁件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对地面的清洁过程中,通过供给清水来形成对清洁件的外表面进行清洗,主要对扰动区上未进行变形的弧形结构部分来进行冲淋清洗,使得第一扰部的外表面能被清水流动清洗来清洗干净,扰动部的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持干净、干燥状态,整体上实现清洁件自身被清洗干净的容易度的提升,实现清洁件对地面的清洁效果的提升,降低污水和垃圾对地面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清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清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清洁件的侧部示意图;
图4为清洁件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清洁件的侧视图;
图6为扰动区接触地面进行变形由弧形结构变成凹陷结构来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洁件,10-带动部,20-连接部,30-扰动部,301-扰动区,302-第一扰部,303-第二扰部,40-隔间部,401-隔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清洁件1及清洁机,如图1至图6构成所示,清洁件1主要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具体地,主要将清洁件1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在对地面的清洁处理过程中对清洁件1进行供给清水,清水实现对清洁件1的清洗并形成结合清洁件1对地面的清洗,实现将地面上的污水和垃圾来进行移送收集。
本方案的清洁件1,包括带动部10,带动部10构成为清洁件1的内环的主体结构,带动部10上设置有对接部,对接部设置为呈避空结构,对接部也可以设置为呈中空的避空结构或中通的避空结构,对接部主要来实现清洁件1与外部的驱动模块之间进行对接形成限位对接的结构,以便外部的驱动模块来进行提供驱动力实现清洁件1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
可选地,清洁件1设置为环形的柱状结构。
其中,清洁件1还包括扰动部30,扰动部30设置为呈环形结构,扰动部30主要来用于接触地面进行清洁处理,主要为清洁件1在环形方向上运动时通过扰动部30来形成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且设置扰动部30位于带动部10的外环,并设置扰动部30与带动部10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隔间部40,隔间部40使得扰动部30与带动部10呈间隔分布结构,隔间部40将带动部10和扰动部30分隔成为内环和外环部分,构成为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的内外环的间隔分布结构,使得带动部10位于内环,扰动部30位于外环,扰动部30的外表面构成为清洁件1的外表面,扰动部30的外表面来接触地面实现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可选地,隔间部40设置为呈中空结构或中通结构。
其中,清洁件1还包括连接部20,连接部20设置为位于隔间部40内呈延伸伸出结构,连接部20主要设置为由带动部10朝向扰动部30方向进行延伸伸出来具备一定的延伸长度,且设置连接部20的内端与带动部10相连以及设置连接部20的外端与扰动部30相连,实现连接部20将带动部10和扰动部30之间形成为相连的结构,具体地,连接部20的内端与带动部10的外表面构成为相连结构,连接部20的外端与扰动部30的内表面构成为相连结构,实现扰动部30来通过连接部20被连接支撑在带动部10上,同时,带动部10运动时通过连接部20来带动扰动部30进行同步的运动。
扰动部30的具体的结构部分,扰动部30设置为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当扰动部30受到外作用力时会使得扰动部30朝向隔间部40进行变形,扰动部30上设置有用于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扰动区301,扰动区301构成为扰动部30的一部分,扰动区301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第一扰部302构成为扰动区301的外表面,也即为构成扰动部30的外表面,第二扰动部30构成为扰动区301的内表面,也即为构成扰动部30的内表面,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之间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距离值为L,且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3毫米,即为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在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值则构成为扰动区301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值,通过限定距离值L的大小来使得扰动区301能够更好的进行变形,同时在变形的结构具备更好的使用可靠性,降低扰动区301在较短使用时间内破损的风险,同时可以确保扰动区301来进行受到外作用力时进行变形并在变形的结构下来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可选地,扰动部30设置为呈柱形结构,或者设置为呈中空或中通的柱形结构。
本方案中,连接部2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部20在隔间部40内沿环形方向上呈间隔分布结构,设置相邻两个连接部20之间在环形方向上构成有隔间区401,多个连接部20在环形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结构将隔间部40分隔呈为多个隔间区401,多个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间隔分布结构,这样使得带动部10和扰动部30之间形成有多个隔间区401,相邻两个连接部20在环形方向上的之间区域内即为构成单个隔间区401;同时,设置一圆心与清洁件1在环形方向上的截面的中心同心的圆Q,圆Q的圆心即为在清洁件1进行运动时的旋转轴线上,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十分之一,即为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形成的最小弧长值为C1,此处可以理解的是,因隔间区401在径向方向上具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空间距离内的不同位置时则对应的圆Q的直径大小不同,则对应的圆Q在隔间区401内形成的弧长值也有不同的大小,本方案中限定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形的最小弧长值为C1,并设置最小弧长值C1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十分之一,这样来形成多个连接部20将圆Q的周长值C0对应的整个隔间部40在环形方向上的区域分隔成为最多十个隔间区401,确保单个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具备一定的空间距离区域,在该空间距离区域能够确保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时能够朝向带动部10方向进行变形,防止因该空间距离区域过小导致扰动区301上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出现无法变形的问题,可见,隔间区401的结构及尺寸大小限定使得扰动区301可以有效的来进行变形进而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可选地,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四分之一且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八分之一,这样来形成多个连接部20将圆Q的周长值C0对应的整个隔间部40在环形方向上的区域分隔成为至少四个隔间区401且分隔成为最多八个隔间区401,确保单个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具备一定的空间距离区域,在该空间距离区域能够确保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时能够朝向带动部10方向进行变形,防止因该空间距离区域过小导致扰动区301上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出现无法变形的问题,同时防止因该空间区域过大导致扰动区301接触地面时无法有效的变形来形成可对地面进行清洁的区域,可见,隔间区401的结构及尺寸大小限定使得扰动区301可以有效的来进行变形进而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本方案中,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7毫米且小于等于1.15毫米,使得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进行清洁的过程中不仅具备较好的柔软性可变形的效果,还具备更好的较长使用时间的可靠性,不容易被摩擦破损,具备较长使用寿命,使得扰动区301能够更好的接触贴合地面时进行有效的变形,形成稳定的变形效果来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
优选地,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76毫米且小于等于1.06毫米,此时扰动区301具备更好的变形效果,且具备更好的较长使用时间的可靠性。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接触地面进行清洁时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隔间区401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大于等于4毫米或大于等于距离值L的十倍,使得隔间区401在径向方向上形成的空间距离能够更好的来形成扰动区301进行变形的容纳空间,使得扰动区301在进行变形时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接触地面进行清洁时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隔间区401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小于连接部20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这样使得连接部20在隔间区401内形成的延伸伸出距离大于隔间区401在径向方向上的空间间隔距离,使得连接部20在隔间区401内呈不垂直的结构,而是形成延伸伸出的倾斜结构,这样有利于提升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时受到外作用力时连接部20来带动扰动区301进行同步变形的效果,防止因连接部20在隔间区401内呈垂直结构导致扰动区301在变形中受到连接部20的应力阻力较大的问题出现,进而提升连接部20来带动扰动区301进行变形的效果。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接触地面进行清洁时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隔间区401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隔间区401在沿环形方向上和径向方向上来均形成有间隔空间距离,最小弧长值C1则为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间隔空间区域的弧长距离,间隔距离值H则为隔间区401在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空间区域的间隔距离,上述限定使得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空间区域的空间距离大于其在径向方向上形成的空间区域的空间距离,这样使得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进行变形来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时扰动区3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变形区域大于其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区域,使得扰动区301接触地面形成扰动清洁的区域相对更大,能够更好的来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
和/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接触地面进行清洁时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401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连接部20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最小弧长值C1则为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间隔空间区域的弧长距离,延伸伸出距离H0则为连接部20可以进行变形的长度结构对应的区域范围,通过上述限定使得隔间区4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空间区域的空间距离大于连接部20的长度结构对应的区域范围,这样使得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进行变形来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时扰动区301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变形区域大于连接部20在的变形区域,使得扰动区301接触地面形成扰动清洁的区域相对更大,能够更好的来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
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部20来带动扰动区301进行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圆Q在单个连接部20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2大于距离值L,这样使得连接部20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厚度结构对应的最小弧长值C2相对较大来形成带动部10通过连接部20形成对扰动部30的支撑相连效果,以便提升带动部10带动扰动部30来进行在环形方向上同步运动的效果,且设置最小弧长值C2小于带动部10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厚度值L0,使得连接部20在环形方向上形成的厚度结构对应的最小弧长值C2相对带动部10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值L0小,以便来形成连接部20能够进行有效的变形,防止连接部20因厚度值较大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的变形的问题发生,以及设置最小弧长值C2小于等于2.5毫米,使得连接部20在该数值限定下能够实现带动扰动区301进行稳定变形,在扰动部30上的扰动区301接触地面受到外作用力时,扰动区301将外作用力传递到连接部20上,进而使得连接部20也进行变形,连接部20的尺寸结构限定使得连接部20带动扰动区301进行有效的变形,进而形成扰动区301在地面上形成变形的扰动清洁效果。
优选地,设置最小弧长值C2小于等于1.9毫米。
本方案中,扰动区301的结构限定,扰动区301位于容挡部上,扰动区301构成为扰动部30的一部分,扰动区301设置为位于隔间区401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1的外侧进行投影的投影区域内,即为隔间区401形成的空间区域朝向清洁件1的外侧进行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能够将扰动区301覆盖,其中,多个隔间区401对应多个扰动区301,多个扰动区301来形成构成扰动部30的结构,设置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在处于未变形的结构时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对应的构成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结构,第一扰部302构成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同时也构成为扰动部3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扰部303构成为扰动区301的内表面,同时也构成为扰动部30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当扰动区301未受到外作用力时,此时扰动区301呈自然状态下,并在自然状态下构成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结构,也即构成为弧形的弧面结构,此时,第一扰部302不存在藏污纳垢的结构,使得第一扰部302能够较为容易地被清洗干净;且第一扰部302在环形方向上的弧形结构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即为扰动部30的外表面上的多个第一扰部302的弧形面结构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整体上构成为呈环形弧面结构,此时扰动部30的外表面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完整的一个环形面,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很容易被清洗干净,以及当扰动区301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301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构成为呈凹陷结构,当扰动区301上的第一扰部302接触地面受到外作用力时,此时第一扰部302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第一扰部302带动第二扰部303同步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来逐渐形成为凹陷结构,当扰动区301变形呈凹陷结构到一定的凹陷深度时,此时扰动区301会对连接部20传递外作用力使得连接部20同步进行变形,进而形成连接部20带动扰动区301来进行同步变形来形成扰动区301上的凹陷结构,凹陷结构的扰动区301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凹陷结构的扰动区301可以容纳部分污水和垃圾,使得清洁件1在运动时形成将污水和垃圾进行带动在环形方向上进行移送收集的效果,同时,扰动区301接触地面的位置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摩擦清洁效果,实现将地面上的脏污和垃圾进行扰动移动并进入到凹陷结构内进行带动移送。
针对扰动区301的结构部分,第二扰部303对应的设置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的结构使得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之间的区域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构成为呈均匀的壁厚的结构;即为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对应的设置为呈弧形结构,且第一扰部302和第二扰部303之间构成的扰动区301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结构呈均匀的壁厚,均匀的壁厚使得扰动区301在进行变形时能够形成更稳定的变形效果,同时形成第一扰部302带动第二扰部303来同步进行变形构成为凹陷结构的效果,提升扰动区301来对地面进行清洁时进行变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或,针对扰动区301接触地面来进行变形的结构部分,当扰动区301未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未变形的弧形结构且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当扰动区301未受到外作用力时,此时扰动区301呈自然状态下,并在自然状态下构成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结构,也即构成为弧形的弧面结构,清洁件1上的扰动部30的外表面上的多个扰动区301的弧形面结构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整体上构成为呈环形弧面结构,此时扰动部30的外表面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完整的一个环形面,且当清洁件1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时使得扰动区301的外表面构成为在弧形结构与凹陷结构之间循环切换,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在未受到外作用力时呈弧形结构,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在受到外作用力时呈凹陷结构,当清洁件1进行在环形方向上的运动时,此时扰动部30上的多个扰动区301来依次循环地接触地面后离开地面,单个扰动区301在接触地面和离开地面之间持续循环的进行,这样会使得扰动区301的外表面构成为在弧形结构与凹陷结构之间循环切换,当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在弧形结构状态时此时可以极为容易地对扰动区301进行供给液体即清水进行清洗,不容易藏污纳垢,当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在凹陷结构状态时此时扰动区301来形成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并将地面上的污水和垃圾收容在凹陷结构内并沿环形方向进行带动移送,实现扰动区301来进行变形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本方案中,在第一扰部302上设置有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1的外侧进行延伸凸起的凸部且凸部的凸起高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通过设置凸起的凸部来增大扰动区301接触地面进行清洁时的扰动效果,有利于将地面上的顽固脏污进行有效的去除,同时,凸部的凸起高度的结构设置,使得凸部能够形成强力扰动的清洁效果。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扰动区301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本方案中,第一扰部302上设置有在清洁件1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1的内侧进行凹陷的凹部且凹部的凹陷深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凹部的结构使得扰动区301的外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结构,进而实现提升扰动区301的外表面来接触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效果,同时,当扰动区301变形呈为凹陷结构时,扰动区301的凹陷结构部分对应的外表面上会形成多个凹部,进而来形成防止污水和垃圾向下流动的阻挡结构,同时提升凹陷结构的扰动区301来带动污水和垃圾进行在环形方向上移送的效果。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部20进行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连接部20在沿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倾斜的结构且设置连接部20在倾斜方向上与第二扰部303之间构成的角度值W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65度;连接部20的倾斜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部20在隔间区401内不呈垂直结构,倾斜结构能够形成引导连接部20进行沿倾斜方向进行变形的效果,防止连接不在变形的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提升扰动区301将外作用力传递到连接部20上来使得连接部20同步进行变形的效果,进而提升连接部20带动扰动区301进行变形及复位变形的效果。
优选地,设置角度值W大于等于36度且小于等于56度,使得连接部20进行变形的效果更好。
或,为了进一步提升连接部20进行变形的效果,本方案中,设置连接部20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使得当扰动区301受到外作用力时形成连接部20通过第二扰部303带动第一扰部302来进行同步的变形使得扰动区301呈凹陷结构且设置连接部20的硬度值小于等于70度,当扰动区301上的第一扰部302接触地面受到外作用力时,此时第一扰部302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第一扰部302带动第二扰部303同步朝向隔间区401进行变形来逐渐形成为凹陷结构,当扰动区301变形呈凹陷结构到一定的凹陷深度时,此时扰动区301会对连接部20传递外作用力使得连接部20同步进行变形,进而形成连接部20带动扰动区301来进行同步变形来形成扰动区301上的凹陷结构,设置连接部20的硬度值,使得连接部20不仅能够形成相对带动部10来对扰动部30的支撑效果,同时使得连接部20还具备一定的柔软性来实现在受到外作用力能够更好的进行变形,提升连接部20带动扰动区301进行变形的效果,提升扰动区301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效果。
优选地,设置连接部20的硬度值大于等于26度且小于等于56度。
优选地,本方案中,扰动部30的外径值即为清洁件1的外径值设置为大于等于30毫米且小于等于80毫米。
可选地,本方案中,扰动部30、连接部20、带动部10中的其中之一设置为呈柔软性可变形的结构,或者三者均设置为呈柔软性可变形的结构;可以设置为由硅胶材质、橡胶材质或硅橡胶材质制成,来构成为不仅具备柔软性的可变形结构,还具备不吸附污水的疏水性结构。
可选地,本方案中,清洁件1设置为整体的一体式结构,使得清洁件1的稳定性更好。
本方案的上述清洁件1,主要将清洁件1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清洁机启动工作时,控制清洁件1进行启动运动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
清洁机,包括机主体,机主体在地面上移动实现对地面的清洁处理,具体的,在机主体上设置有清洁腔,清洁腔呈中空的结构,清洁腔的下部区域位置上设置为呈敞开结构;清洁机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清洁件1,清洁件1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清洁腔内,主要将清洁件1设置为可拆卸的安装对接结构,实现清洁件1可拆卸地安装在清洁腔内,清洁件1安装在位时清洁机可以来启动工作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清洁件1也可以被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清洗处理或维护更换处理,方便用户进行对清洁件1的维护。
其中,清洁机还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至少包括电机,驱动模块上设置有承接部,当清洁件1安装在位时承接部与对接部形成限位对接的结构形成驱动模块可驱动清洁件1沿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的结构,撑接部设置为在清洁腔内呈延伸凸起的结构来形成可以伸入到对接部内进行对接,当驱动模块实现与清洁件1之间的限位对接安装时,此时驱动模块启动工作可以来驱动清洁件1进行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也即为进行旋转滚动运动。
可选地,撑接部与清洁件1之间可以形成凹凸结构的限位对接结构,也可以形成相互镶嵌的限位对接结构,只需要实现电机启动工作时能够通过齿轮组件或带轮组件来带动清洁件1进行运动即可。
其中,清洁机还包括液组件,液组件设置有供液部和回液部,供液部设置为用于对清洁件1进行供给液体,供液部可以设置为清水箱,清水箱通过阀件或泵件来将清水箱内的清水移送到管道内并从管道内进行供给到清洁件1上,且设置液体即清水进入到清洁件1上的位置位于清洁件1上处于未变形结构的扰动区301上,即为,管道与清洁腔相连通,清水从管道进入到清洁腔内并进入到清洁件1上,主要流动进入到扰动区301上未进行变形的弧形结构的区域位置上,来形成清水在扰动部30的外表面上形成流动清洗或流动冲淋清洗的效果,清水在对扰动部30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形成沿弧形结构来持续流动形成对扰动部30的外表面的整体的清洗效果,因弧形结构的扰动部30的外表面不存在藏污纳垢的结构,使得扰动部30的外表面即为清洁件1的外表面很容易被清洗干净,且能够有效的保持干净、干燥的状态;同时,回液部设置为用于回收液体,回液部可以设置为污水箱,污水箱通过管道与清洁腔相连通,地面上的污水和垃圾在被清洁件1进行带动移送中沿清洁件1的环形运动方向进行移动,并实现污水和垃圾脱离清洁件1后从清洁腔内进入到管道内,并最终从管道内进入到污水箱内收集,针对污水的收集还可以设置真空泵或大吸力的风机来实现对污水的吸取抽吸,实现污水集中被吸取收集到污水箱内收集;上述结构,实现清洁件1被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对地面进行清洁时形成供给清水来对清洁件1和地面进行清洗的效果,同时形成污水被清洁件1带动移送并最终收集在污水箱内的效果。
可见,本方案中,清洁件1安装到清洁机上来对地面的清洁过程中,通过供给清水来形成对清洁件1的外表面进行清洗,主要对扰动区301上未进行变形的弧形结构部分来进行冲淋清洗,使得第一扰部302的外表面能被清水流动清洗来清洗干净,扰动部30的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持干净、干燥状态,整体上实现清洁件1自身被清洗干净的容易度的提升,实现清洁件1对地面的清洁效果的提升,降低污水和垃圾对地面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本方案的清洁机,可以为手持洗地机、手持拖地机等;也可以为自动洗地机、自动拖地机等。
工作原理:本方案的清洁件1的结构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主要将清洁件1安装到清洁机上,清洁机启动工作时来对清洁件1进行供给清水,并控制清洁件1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清洁件1在运动的过程中来接触地面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清洁件1上的扰动部30接触地面的结构部分变形成为凹陷结构来实现对地面的扰动清洁效果,并实现对污水和垃圾进行带动移送,同时,清洁件1的扰动部30上未接触地面的结构部分保持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一扰部302可以极为容易地被清水流动冲淋清洗干净,使得清洁件1能够保持干净、干燥的状态,不容易发霉发臭,不容易形成对地面的二次污染,清洁件1整体上实现对地面的清洁效果的提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清洁件,包括带动部,其特征在于:带动部上设置有对接部,对接部设置为呈避空结构;
还包括扰动部,扰动部设置为呈环形结构,且设置扰动部位于带动部的外环,并设置扰动部与带动部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隔间部,隔间部使得扰动部与带动部呈间隔分布结构;
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为位于隔间部内呈延伸伸出结构,且设置连接部的内端与带动部相连以及设置连接部的外端与扰动部相连;
扰动部设置为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扰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对地面进行扰动清洁的扰动区,扰动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有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之间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距离值为L,且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3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部在隔间部内沿环形方向上呈间隔分布结构,设置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在环形方向上构成有隔间区;
设置一圆心与清洁件在环形方向上的截面的中心同心的圆Q,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十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四分之一且小于等于圆Q的周长值C0的八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设置距离值L大于等于0.7毫米且小于等于1.15毫米;
或,设置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大于等于4毫米或大于等于距离值L的十倍;
或,设置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小于连接部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距离值H;
和/或,设置圆Q在单个隔间区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1大于连接部的内端沿延伸伸出方向至外端的延伸伸出距离H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设置圆Q在单个连接部内沿环形方向上来形成的最小弧长值C2大于距离值L,且小于带动部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的厚度值L0,以及设置最小弧长值C2小于等于2.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扰动区设置为位于隔间区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外侧进行投影的投影区域内,设置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在处于未变形的结构时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对应的构成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结构;
且第一扰部在环形方向上的弧形结构使得扰动部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以及当扰动区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朝向隔间区进行变形构成为呈凹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扰部对应的设置为在环形方向上呈弧形的结构使得第一扰部和第二扰部之间的区域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构成为呈均匀的壁厚的结构;
或,当扰动区未受到外作用力时使得扰动区的外表面在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未变形的弧形结构且使得扰动部的外表面构成为整体的环形弧面结构,且当清洁件在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时使得扰动区的外表面构成为在弧形结构与凹陷结构之间循环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扰部上设置有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外侧进行延伸凸起的凸部且凸部的凸起高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
或,第一扰部上设置有在清洁件的径向方向上朝向清洁件的内侧进行凹陷的凹部且凹部的凹陷深度值大于等于距离值L;
或,设置连接部在沿环形方向上构成为呈倾斜的结构且设置连接部在倾斜方向上与第二扰部之间构成的角度值W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65度;
或,设置连接部呈柔软性可进行变形的结构使得当扰动区受到外作用力时形成连接部通过第二扰部带动第一扰部来进行同步的变形使得扰动区呈凹陷结构且设置连接部的硬度值小于等于70度。
10.清洁机,包括机主体,机主体上设置有清洁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清洁件,清洁件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清洁腔内;
还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上设置有承接部,当清洁件安装在位时承接部与对接部形成限位对接的结构形成驱动模块可驱动清洁件沿环形方向上进行运动的结构;
还包括液组件,液组件设置有供液部和回液部,供液部设置为用于对清洁件进行供给液体,且设置液体进入到清洁件上的位置位于清洁件上处于未变形结构的扰动区上,回液部设置为用于回收液体。
CN202321173716.2U 2023-05-16 2023-05-16 清洁件及清洁机 Active CN219763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3716.2U CN219763265U (zh) 2023-05-16 2023-05-16 清洁件及清洁机
PCT/CN2024/080015 WO2024109967A2 (zh) 2023-05-16 2024-03-05 清洁件及清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3716.2U CN219763265U (zh) 2023-05-16 2023-05-16 清洁件及清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3265U true CN219763265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1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3716.2U Active CN219763265U (zh) 2023-05-16 2023-05-16 清洁件及清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3265U (zh)
WO (1) WO202410996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639A1 (zh) * 2023-03-11 2024-04-18 曲阜信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及其清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639A1 (zh) * 2023-03-11 2024-04-18 曲阜信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组件及其清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9967A2 (zh)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63265U (zh) 清洁件及清洁机
WO2021233166A1 (zh) 一种清洁设备
AU2020100731A4 (en) Floor scrubber and self-cleaning device matched with same
CN210228029U (zh)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CN219763255U (zh) 清洁滚筒及其清洁机器
CN116784725A (zh) 清洁筒及其清洁机
CN219461033U (zh) 清洁组件及其清洁设备
CN116784719A (zh) 清洁组件及其清洁设备
CN219763258U (zh) 清洁筒及其清洁机
CN219763256U (zh) 一种滚筒组件及其表面清洁机
CN211511660U (zh) 一种清洁坞
WO2023207999A1 (zh) 清洁设备中清洁部件转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030085541A (ko) 매트세척장치
CN204520538U (zh) 带自动清洗拖头的地面清洁机器人
CN217012207U (zh) 一种用于养殖场的除污装置
CN219661597U (zh) 清洁筒及其清洁装置
CN214132960U (zh) 玻璃清洗机
CN204520540U (zh) 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及拖头组件
KR20140076810A (ko) 변좌 세척장치
KR100442940B1 (ko) 스팀 발생기가 장착된 회전형 진공청소기
CN220735312U (zh) 地面清洁机
CN219763259U (zh) 分体式滚筒及其清洁机
CN215305607U (zh) 一种蒸汽清洁设备
CN214460910U (zh) 一种智能马桶清洗管的自动清洁机构及智能马桶
CN220917356U (zh) 洗地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