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6702U -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6702U
CN219756702U CN202320641829.4U CN202320641829U CN219756702U CN 219756702 U CN219756702 U CN 219756702U CN 202320641829 U CN202320641829 U CN 202320641829U CN 219756702 U CN219756702 U CN 219756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an
fin
type heat
fi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1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昕
吴良凯
王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1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6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6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6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循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主体、风机支撑部件和风机,风机支撑部件的上端具有接触面,接触面沿水平方向设置;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和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风机机体,风机壳体位于风机支撑部件的上方,风机壳体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在本实用新型中,风机支撑部件的上端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接触面,风机壳体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也即,风机壳体通过风机支撑部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相连,风机壳体的边缘无需折弯,并不存在弯折段,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的缺陷,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是空调行业内区别于风冷冷水机组的一种空调机组。风冷热泵机组除具备风冷冷水机组制取冷水的功能外,风冷热泵机组还具备制取热水的功能。
风冷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组件和压缩机组件等,其中,冷凝器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主体和风机,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和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风机机体,风机壳体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
现有技术的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通常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因此,为了牢固的固定风机,通常需要将风机壳体的边缘折弯形成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相平行的弯折段,以使弯折段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形成面接触(贴合),从而牢固的固定风机。
然而,由于翅片式换热器通常是并排设置的,因此,弯折段的存在导致两两相邻的翅片式换热器之间被两个弯折段隔开,造成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
有鉴于此,秉持多年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技术手段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的缺陷,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主体;风机支撑部件,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风机支撑部件的上端具有接触面,接触面沿水平方向设置;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和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风机机体,风机壳体位于风机支撑部件的上方,风机壳体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风机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件,位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方,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面接触;第二支撑件,位于第一支撑件的上方,并与第一支撑件相接,接触面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下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的上端面接触,第一方向为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的由外到内的方向向上倾斜的方向;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上方,并与第一支撑部相接,第二支撑部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第二支撑件的下端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部,位于第二支撑部的上方,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第三支撑部的下端面接触,接触面设置于第三支撑部的上端;第四支撑部,位于第三支撑部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的外端,并与第三支撑部相接,且第四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的外端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支撑部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自由端与第四支撑部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的外端相接,并向下延伸设置,第二段沿自上至下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为钣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风机支撑部件的朝向风机的一侧具有风机机体避让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风机支撑部件为热镀锌板制成的风机支撑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包括:多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多个翅片式换热器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冷热泵机组,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或者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冷凝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风机支撑部件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风机支撑部件的上端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接触面,风机壳体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形成面接触,也即,风机壳体通过风机支撑部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相连,由此,风机壳体的边缘无需折弯,并不存在弯折段,因此,两两相邻的翅片式换热器之间并未被两个弯折段隔开,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的缺陷,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中未示出风机。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主体与风机支撑部件在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支撑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支撑部件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翅片式换热器主体;20、风机支撑部件;210、第一支撑件;211、第一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220、第二支撑件;221、第三支撑部;201、风机机体避让口;222、第四支撑部;203、第一段;204、第二段;30、风机;31、风机壳体;32、风机机体;D、第一方向;W、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或可称翅片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风机支撑部件20(或可称转接搭载钣金)和风机30,风机支撑部件20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端具有接触面,接触面沿水平方向设置;风机30包括风机壳体31(或可称风机30面板)和设置于风机壳体31内的风机机体32,风机壳体31位于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方,风机壳体31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换热器,风机支撑部件20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端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接触面,风机壳体31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也即,风机壳体31通过风机支撑部件20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相连,由此,风机壳体31的边缘无需折弯,并不存在弯折段,因此,两两相邻的翅片式换热器之间并未被两个弯折段隔开,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的缺陷,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具体地,风机支撑部件20可为热镀锌板制成的风机支撑部件;风机30可为轴流风机30。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风机支撑部件20的朝向风机30的一侧可具有风机机体避让口201。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方便安装,具体地,在安装风机30时,可避免风机机体32与风机支撑部件20之间发生干涉,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风机支撑部件20可包括第一支撑件210和第二支撑件220,第一支撑件210位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方,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第二支撑件220位于第一支撑件210的上方,并与第一支撑件210相接,接触面设置于第二支撑件220的上端。
具体实施时,风机壳体31的边缘与第二支撑件220的接触面面接触,第一支撑件210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也即,风机壳体31的边缘与第二支撑件220的接触面相贴合,第一支撑件210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相贴合,由此,可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解决连接强度差的技术问题。
如图4至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支撑件210可包括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第一支撑部211的下端沿第一方向D延伸设置,并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第一方向D为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由外到内的方向向上倾斜的方向;第二支撑部212位于第一支撑部211的上方,并与第一支撑部211相接,第二支撑部21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第二支撑件220的下端面接触。
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部211的下端沿第一方向D延伸设置,可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增大第一支撑部211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第二支撑件220的下端面接触,可增大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第二支撑件220的下端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提高连接强度,解决连接强度差的技术问题。
如图6所示,更具体地,第二支撑件220包括第三支撑部221和第四支撑部222,第三支撑部221位于第二支撑部212的上方,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第三支撑部221的下端面接触,接触面设置于第三支撑部221的上端;第四支撑部222位于第三支撑部221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并与第三支撑部221相接,且第四支撑部222与第一支撑部211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面接触。
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撑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之间具有两个连接点,并且两个连接点均为面接触,由此,可增大第二支撑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支撑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第二支撑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之间的连接强度差的技术问题。此外,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第三支撑部221的下端面接触,二者之间实现密封,可防止漏风,减少风机30的风量损失。
如图6所示,具体地,第三支撑部221可沿水平方向设置,第四支撑部222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第一段203和第二段204,第一段203的自由端与第四支撑部222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相接,并向下延伸设置,第二段204沿自上至下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支撑部221和第四支撑部222为钣金结构。
具体实施时,采用钣金结构可节省物料,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211可包括支撑板和两连接板,支撑板沿第一方向D延伸设置,两连接板对应连接支撑板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且沿竖向延伸设置;第二支撑部2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第一直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直板沿自上至下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也即,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之间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钝角,第三直板与与第二直板之间呈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为直角;且支撑板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内端和两连接板的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内端均与支撑板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可为钣金结构。也即,第二支撑部212可具有两处折弯,一处用于与支撑板的下端面接触(扣住),另一处用于与第二支撑件220的下端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的实际角度可根据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形状来决定,例如,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沿其宽度方向W的截面呈“V”型,第一夹角的角度可为90度加0.5倍的“V”的夹角,从而保证钝角折边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包括多个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多个翅片式换热器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组件,风机支撑部件20设置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端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接触面,风机壳体31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接触面面接触,也即,风机壳体31通过风机支撑部件20与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相连,风机壳体31的边缘无需折弯,并不存在弯折段,因此,两两相邻的翅片式换热器之间并未被两个弯折段隔开,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冷热泵机组的体积较大的缺陷,缩小体积,减少占地面积。此外,多个翅片式换热器沿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并排设置,可减少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从而减少冷凝器组件的整体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冷热泵机组,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翅片式换热器或者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冷凝器组件。
其中,翅片式换热器或冷凝器组件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
风机支撑部件(20),设置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所述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端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沿水平方向设置;
风机(30),包括风机壳体(31)和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31)内的风机机体(32),所述风机壳体(31)位于所述风机支撑部件(20)的上方,所述风机壳体(31)的边缘沿所述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接触面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部件(20)包括:
第一支撑件(210),位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方,并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
第二支撑件(22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0)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10)相接,所述接触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2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0)包括:
第一支撑部(211),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的下端沿第一方向(D)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主体(10)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方向(D)为沿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由外到内的方向向上倾斜的方向;
第二支撑部(2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相接,所述第二支撑部(212)沿所述水平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20)的下端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20)包括:
第三支撑部(22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12)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部(2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撑部(221)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接触面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部(221)的上端;
第四支撑部(222),位于所述第三支撑部(221)的沿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并与所述第三支撑部(221)相接,且所述第四支撑部(22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1)的沿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部(222)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的第一段(203)和第二段(204),所述第一段(20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四支撑部(222)的沿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的外端相接,并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段(204)沿自上至下的方向向内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221)和所述第四支撑部(222)为钣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部件(20)的朝向所述风机(30)的一侧具有风机机体避让口(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部件(20)为热镀锌板制成的风机支撑部件。
9.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多个所述翅片式换热器沿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宽度方向(W)并排设置。
10.一种风冷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式换热器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器组件。
CN202320641829.4U 2023-03-27 2023-03-27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Active CN219756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1829.4U CN21975670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1829.4U CN21975670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6702U true CN21975670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1829.4U Active CN21975670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6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7504B2 (en) Condenser
JP2012163322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EP1837608A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3100287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50014826A (ko) 열교환기 및 그 코르게이트 핀
US20190170372A1 (en) Indoor heat exchanger
WO2019056951A1 (zh) 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09763329U (zh) 窗式空调器
JP2005090806A (ja) 熱交換器
CN219756702U (zh) 翅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组件及风冷热泵机组
CN214501700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141275A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JP5516387B2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5872450U (zh) 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13063305A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82876U (zh) 空调器
JP317054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325774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325090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302648B (zh) 整体式空调器
JP330837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216670U (zh) 底盘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CN21466618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3737254B2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