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9933U -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9933U
CN219749933U CN202321160237.7U CN202321160237U CN219749933U CN 219749933 U CN219749933 U CN 219749933U CN 202321160237 U CN202321160237 U CN 202321160237U CN 219749933 U CN219749933 U CN 219749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energy absorbing
longitudinal beams
support member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02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政茂
张玮
张亚军
李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02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9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9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9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舱结构,包括防撞横梁和两组纵梁,两组所述纵梁间隔布置,两组所述纵梁朝所述防撞横梁的方向相互远离,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沿Y向延伸设置的吸能部连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架及车辆。本申请能够在发生小偏置发生碰撞时,吸能部变形吸能,同时纵梁能够参与吸能,使得吸能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的前舱结构中包括防撞横梁和纵梁,防撞横梁与纵梁大致垂直布置,且防撞横梁的部分处于纵梁的外侧,因此,在X向上,防撞横梁处于纵梁外侧的部分与纵梁之间的重叠梁少,当车辆发生小偏置碰撞时,会导致纵梁吸能不明显,导致碰撞吸能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其发生小偏置发生碰撞时,吸能部变形吸能,同时纵梁能够参与吸能,使得吸能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前舱结构,包括防撞横梁和两组纵梁,两组所述纵梁间隔布置,两组所述纵梁朝所述防撞横梁的方向相互远离,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沿Y向延伸设置的吸能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能部内设有变形空间,所述吸能部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所述吸能部沿Y向向外延伸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在Z向上朝Y向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吸能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传力横梁,所述第一传力横梁连接在两组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一传力横梁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内侧。
可选地,还包括塔包、钣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塔包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所述钣金件连接在所述塔包的顶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塔包和所述钣金件,所述塔包、所述钣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三角加强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传力横梁,所述第二传力横梁连接在两组所述纵梁上的两组所述塔包之间。
可选地,所述塔包包括塔包本体,所述第二传力横梁的端部与所述塔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塔包本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加强肋。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连接板、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所述连接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形成中空腔,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中空腔的底部并将所述中空腔的底部封闭,所述钣金件连接在所述中空腔的顶部并将所述中空腔的顶部封闭,所述吸能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上述的前舱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公开的前舱结构其通过将两组纵梁朝防撞横梁的方向互相远离布置,从而能够增大纵梁与防撞横梁在X向上的重叠量,同时通过设置沿Y向延伸布置的吸能部,以能够进一步地纵梁与防撞横梁在X向上的重叠量,当发生小偏置碰撞的时候,防撞横梁的作用力能够很好地传导至纵梁上,以使得纵梁能够参与吸能,同时吸能盒也能够直接参与吸能,以增加前舱结构的吸能量,减少碰撞能量对乘员舱结构的冲击,保证乘员舱的结构完整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舱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舱结构的简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舱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和吸能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传力横梁与塔包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防撞横梁10、纵梁20、延伸部201、吸能部30、变形空间300、加强板301、第一支撑件40、中空腔400、连接板401、内侧板402、外侧板403、第一传力横梁50、塔包60、塔包本体601、加强肋602、钣金件70、第二支撑件80、第二传力横梁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组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前舱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防撞横梁10和两组纵梁20,两组纵梁20间隔布置,两组纵梁20朝防撞横梁10的方向相互远离,防撞横梁10与纵梁20之间通过沿Y向延伸设置的吸能部30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定义车辆的前后方向为X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为Y向,车辆的上下方向的Z向,朝向车舱内部的方向为内侧,朝向车舱外部的方向为外侧。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纵梁20大致沿X向布置,两组纵梁20分别间隔地布置,其中,在两组纵梁20之间布置有车辆的动力单元。防撞横梁10大致沿Y向布置,防撞横梁10布置在车辆的前端,其中,两组纵梁20的前端分别通过两组吸能部30与防撞横梁10的内侧连接。
更进一步的,吸能部30能够发生变形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其中,如图2所示,两组纵梁20朝防撞横梁10的方向相互远离,即两组纵梁20沿X向从后往前相互远离,吸能部30沿Y向向外延伸设置,其中吸能部30的至少部分处于纵梁20的外部。
本申请所公开的前舱结构其通过将两组纵梁20朝防撞横梁10的方向互相远离布置,从而能够增大纵梁20与防撞横梁10在X向上的重叠量,同时通过设置沿Y向延伸布置的吸能部30,以能够进一步地纵梁20与防撞横梁10在X向上的重叠量,当发生小偏置碰撞的时候,防撞横梁10的作用力能够很好地传导至纵梁20上,以使得纵梁20能够参与吸能,同时吸能盒也能够直接参与吸能,以增加前舱结构的吸能量,减少碰撞能量对乘员舱结构的冲击,保证乘员舱的结构完整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能部30内设有变形空间300,吸能部30连接在纵梁20的前端与防撞横梁10之间,吸能部30沿纵梁20的外侧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吸能部30呈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内部具有变形空间300,当发生碰撞时,防撞横梁10将作用力传递至吸能部30上,吸能部30即能够向变形空间300的内部发生溃缩变形,进而能够吸收碰撞的能量,从而能够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变形空间30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板301,通过设置加强板301能够提高吸能部30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吸能部30过于容易发生变形。
可选地,多个加强板301之间能够呈交叉布置,也能够呈平行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纵梁20的前端设有沿Y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201,延伸部201与吸能部30连接,通过延伸部201能够增大纵梁20、防撞横梁10和吸能部30在X向上的重叠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一支撑件40,第一支撑件40的连接在纵梁20的前端顶部,第一支撑件40在Z向上朝Y向倾斜延伸设置,吸能部30与第一支撑件40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支撑件40的下端固定地连接在纵梁20的前端顶部。
其中,第一支撑件40从下往上朝向外延伸布置,从而能够增大第一支撑件40与吸能部30在X向上的重叠量,通过第一支撑件40能够分散吸能部30所传递的部分碰撞冲击力,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第一传力横梁50,第一传力横梁50连接在两组纵梁20之间,第一传力横梁50的端部连接在纵梁20的前端内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传力横梁50大致沿Y向布置,其中,第一传力横梁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地连接在两组纵梁20的前端内侧,第一传力横梁50布置在第一支撑件40的内侧,通过第一传力横梁50能够对两组纵梁20之间提供Y向的支撑力,以使得前舱结构在Y向上的结构强度提高,提高前舱结构前端的侧向刚度,减少侧向碰撞的影响,以避免发生侧向碰撞时纵梁20向内发生变形从而损伤到两组纵梁20之间布置的动力单元。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传力横梁50布置在第一支撑件40的内侧,能够提高第一传力横梁50与纵梁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塔包60、钣金件70和第二支撑件80,塔包60连接在纵梁20上,钣金件70连接在塔包60的顶部和第一支撑件40的顶部,第二支撑件80设置在纵梁20与第一支撑件40之间,第一支撑件40连接塔包60和钣金件70,第一支撑件40、塔包60和钣金件70之间形成三角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塔包60连接在纵梁20的顶部,钣金件70分别连接塔包60的顶部和第一支撑件40的顶部,第二支撑件80由后往前向外延伸布置,第二支撑件80的前端与钣金件7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80的后端与塔包60的中部固定连接,其中,通过第二支撑件80能够将第一支撑件40所受到的碰撞冲击力传递至塔包60,以进一步地分散碰撞冲击力,提高车辆安全。
另外,塔包60、钣金件70和第二支撑件80之间形成三角加强结构,也能够使得提高前舱结构的侧向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二传力横梁90,第二传力横梁90连接在两组纵梁20上的两组塔包60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传力横梁90大致沿Y向布置,第二传力横梁90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纵梁20上的两组塔包6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传力横梁90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前舱结构的侧向刚度,同时,第二传力横梁90能够将侧向冲击力传递至塔包60,以更好地分散侧向碰撞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塔包60包括塔包本体601,第二传力横梁90的端部与塔包本体601固定连接,塔包本体601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加强肋602。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传力横梁90通过紧固件与塔包本体601固定连接,其中,多个加强肋602布置在第二传力横梁90与塔包本体601连接部分的周围,从而能够增强第二传力横梁90与塔包本体601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塔包本体601变形,降低第二传力横梁90与塔包本体601断开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件40包括连接板401、内侧板402和外侧板403,连接板401连接内侧板402和外侧板403,连接板401、内侧板402和外侧板403之间形成中空腔400,纵梁20连接在中空腔400的底部并将中空腔400的底部封闭,钣金件70连接在中空腔400的顶部并将中空腔400的顶部封闭,吸能部30与连接板40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外侧板403为L形板,其中,连接板401、内侧板402和外侧板403之间连接形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其中,连接板401的部分沿Z向延伸连接在纵梁20的前端面,其中,由于连接板401、内侧板402和外侧板403之间形成中空腔400,因此当第一支撑件40在承受较大的X向和Y向碰撞力时,第一支撑件40能够朝向中空腔400的内部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能够保护乘员的安全。
其中,连接板401用于连接吸能部30,连接板401与吸能部3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当发生碰撞后,吸能部30若发生变形,可以通过将吸能部30与连接板401拆卸分离,以更换新的吸能部30,从而无需对整个前舱结构进行整体替换,进而能够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上述的前舱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横梁和两组纵梁,两组所述纵梁间隔布置,两组所述纵梁朝所述防撞横梁的方向相互远离,所述防撞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沿Y向延伸设置的吸能部连接;
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在Z向上朝Y向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吸能部与第所述一支撑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内设有变形空间,所述吸能部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与所述防撞横梁之间,所述吸能部沿Y向向外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力横梁,所述第一传力横梁连接在两组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一传力横梁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前端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塔包、钣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塔包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所述钣金件连接在所述塔包的顶部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塔包和所述钣金件,所述塔包、所述钣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三角加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力横梁,所述第二传力横梁连接在两组所述纵梁上的两组所述塔包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包包括塔包本体,所述第二传力横梁的端部与所述塔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塔包本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加强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连接板、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所述连接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形成中空腔,所述纵梁连接在所述中空腔的底部并将所述中空腔的底部封闭,所述钣金件连接在所述中空腔的顶部并将所述中空腔的顶部封闭,所述吸能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8.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前舱结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
CN202321160237.7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Active CN219749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0237.7U CN21974993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0237.7U CN21974993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9933U true CN219749933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0237.7U Active CN21974993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9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1387U (zh) 下车体框架结构
US8573683B2 (en) Front rail reinforcement system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103249637A (zh) 汽车的车身构造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KR20220111280A (ko) 측면 부재 및 종방향 부재가 장착된 차량 본체의 후방부 구조체
CN111547134A (zh) 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CN109823154A (zh) 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291339U (zh)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总成
CN208306747U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19749933U (zh) 一种前舱结构、车架及车辆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WO2022041185A1 (zh) 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以及车辆
CN206871180U (zh) 前方车体结构
CN114954676B (zh)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CN201784688U (zh) 车体加强结构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10133184U (zh) 副车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10316251B (zh) 前车架和客车
JP2018108787A (ja)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保護装置
CN203318330U (zh) 一种客车前碰吸能机构
CN202641583U (zh) 抗撞多轮联抱安全车
CN202641579U (zh) 抱轮机构及带该抱轮机构的安全车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