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9483U - 皮带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皮带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9483U
CN219729483U CN202320114369.XU CN202320114369U CN219729483U CN 219729483 U CN219729483 U CN 219729483U CN 202320114369 U CN202320114369 U CN 202320114369U CN 219729483 U CN219729483 U CN 219729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ransport roller
belt
roller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43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会鹏
唐仲秋
龙奎
理潘各
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Power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Power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Power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Power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43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9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9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9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皮带转运车,其中皮带转运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安装槽内;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上,使得所述车架能够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地面运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优化大型皮带的转运方式,降低失控风险。

Description

皮带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转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带转运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大型皮带都是通过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的方式实现运送的,然而这种运送方式使得皮带在吊上去后变得难以控制,进而导致很多装置在更换皮带时存在吊装位置不理想的问题,相应地皮带在转运时会有较高的失控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带转运车,旨在优化大型皮带的转运方式,降低失控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皮带转运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安装槽内;
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上,使得所述车架能够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地面运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设为与所述运输辊相适配的弧形槽。
可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多个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支撑斜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支撑斜杆。
可选地,所述滚轮配置为滚动辊。
可选地,多个所述滚动辊的分布方向沿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所述滚动辊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运输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皮带转运车上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运输辊分离于所述皮带转运车存在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千斤顶,所述运输辊能够通过所述千斤顶实现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固定架,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运输辊和地面之间,用以将所述运输辊固定支撑在地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还配备有至少两个支撑侧杆,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侧杆分别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配置为带有开口的支撑槽钢,每一第二支撑杆的开口的开口方向背离另一第二支撑杆设置,所述支撑侧杆靠近所述运输辊的一端包括凸起部和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凸起侧部,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端部,所述凸起侧部抵接于所述支撑槽钢的所述开口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车架的包括安装有滚轮的第一连接架以及支撑有运输辊的第一支撑杆,可以理解地,两个第一支撑杆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架的前后两侧,使得两个第一支撑杆在第一连接架上的重力分布较为均衡,相应地保证了皮带转运车在运送皮带时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运输辊是同时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两个安装槽内的,所以增加了运输辊及皮带受到的来自转运装置的受力点,即保证了运输辊及皮带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运输辊及皮带发生倾倒的情况,相应地皮带转运车的设置优化了大型皮带的转运方式,进而降低了失控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带转运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带转运车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皮带转运车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车架 110 第一支撑杆
111 安装槽 120 第一连接架
130 支撑斜杆 200 滚轮
210 滚动辊 300 固定架
310 第二支撑杆 311 支撑槽钢
312 开口 320 第二连接架
330 支撑侧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皮带转运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皮带转运车包括:
车架100,所述车架10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110和第一连接架120,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20的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11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120的一端设有安装槽111,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的所述安装槽111内;
多个滚轮200,多个所述滚轮20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20上,使得所述车架100能够通过所述滚轮200相对于地面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车架100的包括安装有滚轮200的第一连接架120以及支撑有运输辊的第一支撑杆110,可以理解地,两个第一支撑杆11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架120的前后两侧,使得第一支撑杆110在第一连接架120上的重力分布较为均衡,相应地保证了皮带转运车在运送皮带时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运输辊是同时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10的两个安装槽111内的,所以也同时保证了运输辊及皮带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运输辊及皮带发生倾倒的情况,相应地皮带转运车的设置优化了大型皮带的转运方式,进而降低了失控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111设为与所述运输辊相适配的弧形槽。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1的形状与运输辊的形状相适配,可以理解地,运输辊的形状为圆形,所以将安装槽111设置为弧形能够更好地与运输辊进行适配连接,进而使得运输辊在安装槽111内安装的更加平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装槽111的形状设置为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00还包括多个支撑斜杆130,所述支撑斜杆1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0和所述第一连接架120,所述支撑斜杆13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0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支撑斜杆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0的左右两侧设有多个支撑斜杆130,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左右两侧与皮带转运车的前进与后退的方向相互垂直,即与本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前后两侧相互垂直。支撑斜杆130的设置,使得支撑斜杆130与支撑杆与连接架之间形成了三角支架,可以理解地,这种结构具有较强的支撑稳定性,使得车架100能够更好地对运输辊及皮带进行稳定运输,提高了皮带转运车的运输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200配置为滚动辊210。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00设置为滚动辊210,可以理解地,滚动辊210与输送辊一并作为皮带转运车的运动组件,可以节省工艺过程,相应地节省本技术方案所耗费的制造成本,并且滚动辊210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抗形变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滚轮200配置为舵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滚动辊210的分布方向沿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所述滚动辊2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滚动辊210的分布方向与运输辊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理解地,由于运输辊在运动途中容易脱离安装槽111,并由于该运输辊的脱离方向与运输辊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即与滚动辊210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以将滚动辊210的分布方向设置为沿运输辊的延伸方向相延伸,有利于维持运输辊在安装槽111内的状态,进而使得皮带转运车在转运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皮带转运车上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运输辊分离于所述皮带转运车存在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千斤顶,所述运输辊能够通过所述千斤顶实现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运输辊具有两种状态,可以理解地,当运输辊位于第一状态时,皮带转运车是处于运输状态之中,当运输辊位于第二状态时,皮带转运车处于固定状态,以备皮带进行更加稳定地更换。千斤顶的设置可以使得皮带转运车更好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升降平台实现皮带转运车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固定架300,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固定架300位于所述运输辊和地面之间,用以将所述运输辊固定支撑在地面。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00的设置使得皮带转运车在第二状态时,可以更好地维持稳定的状态,可以理解地,在千斤顶将皮带转运车由第一状态转为第二状态后,皮带转运车需要维持在第二状态以备其他装置对皮带装运车上的皮带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3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310和第二连接架32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31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320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310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架32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0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310和第二连接架320,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固定架300与本技术方案中的车架100相比的结构类似,即为不安装滚轮200的皮带转运车,可以理解地,将固定架300设置为这种结构可以节省工艺流程成本,进而更好地进行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300还配备有至少两个支撑侧杆330,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侧杆330分别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300还包括有两个支撑侧杆330,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支撑侧杆330分别设于运输辊的两端,增加了运输辊在轴向上的运动阻力,进而使得运输辊在轴向上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应地增加了运输辊在第二状态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310配置为带有开口312的支撑槽钢311,每一第二支撑杆310的开口312的开口312方向背离另一第二支撑杆310设置,所述支撑侧杆330靠近所述运输辊的一端包括凸起部和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凸起侧部,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端部,所述凸起侧部抵接于所述支撑槽钢311的所述开口312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310配置为带有开口312的支撑槽钢311,可以理解地,槽钢的结构相比于单杆来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支撑侧杆330不光具有抵接于运输辊的凸起部,还具有抵接于支撑槽钢311的凸起侧部,可以理解地,支撑侧杆330既抵接运输辊,又抵接支撑槽钢311可以增加支撑侧杆330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支撑侧杆330的抵接稳定性,进而使得运输辊在位于第二状态时可以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皮带转运车,用以转运缠设在运输辊上的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转运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安装槽内;
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上,使得所述车架能够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地面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为与所述运输辊相适配的弧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多个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架,所述支撑斜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支撑斜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配置为滚动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滚动辊的分布方向沿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所述滚动辊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运输辊的延伸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辊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皮带转运车上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运输辊分离于所述皮带转运车存在时,所述运输辊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千斤顶,所述运输辊能够通过所述千斤顶实现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转运车还配备有固定架,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运输辊和地面之间,用以将所述运输辊固定支撑在地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运输辊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配备有至少两个支撑侧杆,当所述运输辊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侧杆分别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带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配置为带有开口的支撑槽钢,每一第二支撑杆的开口的开口方向背离另一第二支撑杆设置,所述支撑侧杆靠近所述运输辊的一端包括凸起部和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凸起侧部,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运输辊的端部,所述凸起侧部抵接于所述支撑槽钢的所述开口内部。
CN202320114369.XU 2023-01-16 2023-01-16 皮带转运车 Active CN219729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4369.XU CN219729483U (zh) 2023-01-16 2023-01-16 皮带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4369.XU CN219729483U (zh) 2023-01-16 2023-01-16 皮带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9483U true CN21972948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4369.XU Active CN219729483U (zh) 2023-01-16 2023-01-16 皮带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9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6385B2 (en) Half round trailer with lower center of gravity
CN219729483U (zh) 皮带转运车
CN215043016U (zh) 一种搬运车
CN210660445U (zh) 一种风能叶片运输设备
US6199665B1 (en) Straddle arm for fork lift truck
CN210191844U (zh) 直升机运输系统
CN110001601B (zh) 用于换电平台的定位及升降系统、换电平台和充换电站
CN215438137U (zh) 一种用于托盘运输轨道的改进结构
CN102686502B (zh) 用于集装箱码头和用于一般运输目的的跨车
CN218371525U (zh) 一种稳定的平板升降车
CN217146076U (zh) 一种多用途翼子板搬运台车
CN221068068U (zh) 一种电动平车辅助支撑
CN217749265U (zh) 支撑装置
CN220265154U (zh) 一种可调轮距的叉车轮架总成
CN218172271U (zh) 一种钢材运输炮车
CN215154875U (zh) 一种电路板的转运车
CN113401207B (zh) 一种汽车焊接夹具转运小车
CN217533052U (zh) 产线输送运载系统
CN219237145U (zh) 气瓶运输装置
CN216151641U (zh) 汽车前轴总成的辅助装配结构及运输系统
CN214493085U (zh) 一种汽车车架及汽车
CN219007967U (zh) 一种重型卡车牵引滑轨导向机构
CN211109550U (zh) 一种线缆输送机构
CN219007717U (zh) 一种运输车登车梯
CN217497553U (zh) 一种过跨车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