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948U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948U
CN219727948U CN202320524791.2U CN202320524791U CN219727948U CN 219727948 U CN219727948 U CN 219727948U CN 202320524791 U CN202320524791 U CN 202320524791U CN 219727948 U CN219727948 U CN 21972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eat
wire harness
shell
child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4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况志勇
刘旺
许宏伟
周斌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4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绕轴心线转动设在底座上的连接件和设在连接件上的座椅壳体,座椅壳体和底座上均设有多个电子元件,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分别与底座上的电子元件通过线束组件电性连接,线束组件包括由座椅壳体上的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壳体线束、由底座上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底座线束和设在连接件上且靠近轴心线位置处的转接线束,底座上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与轴心线共线,底座线束穿过第一中心孔与转接线束的一端部连接,壳体线束与转接线束的另一端部连接。该儿童安全座椅在换向时,底座上的导线不会跟转,这样,底座上的导线无需太长的长度,使得换向过程中导线不易搅到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一般在儿童乘坐汽车时使用,以提高儿童乘车的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儿童安全座椅一般都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件和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座椅壳体,连接件可带动座椅壳体相对底座转动从而使儿童安全座椅具有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且可在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之间转换。现有技术中,部分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元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的导线长度较长,在连接件带动座椅壳体相对底座转动换向时,底座上的导线会跟转,从而使导线搅到一起,使导线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儿换向过程中底座上的导线不跟转的儿童安全座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绕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座椅壳体,所述座椅壳体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子元件,所述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底座上的电子元件通过线束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由所述座椅壳体上的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壳体线束、由所述底座上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底座线束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靠近所述轴心线位置处的转接线束,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心线共线,所述底座线束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转接线束的一端部连接,所述壳体线束与所述转接线束的另一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转接板,所述底座线束包括由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的第一底座线束和由连接在所述电源转接板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的第二底座线束,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转接线束的一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第二底座线束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左右两侧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呈向上凸的弧形结构,两侧的所述限位座分别压设在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第二底座线束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中的中心座,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座分别与所述中心座一体设置,所述中心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同心设置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穿设在所述第二中心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前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左侧或右侧的部分导线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一侧从前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底座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转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左后方或右后方,所述电源转接板上的部分导线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一侧从后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所述第二底座线束。
优选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从所述套管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座椅壳体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壳体线束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位于所述座椅壳体正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从所述座椅壳体的正面延伸至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并与位于所述座椅壳体背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在所述座椅壳体的左侧或右侧合并,从而形成所述壳体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入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扇及搭扣存储传感器,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正面,所述风扇和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壳体包括座位和靠背,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位的正面,且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中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左侧部或右侧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靠背的背面,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部,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位的背面,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不同侧,所述壳体线束设置在所述座位的背面,且所述座椅壳体上各电子元件的导线的合并处与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位的不同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上的导线从底座上的第一中心孔穿过与连接件上的转接线束连接,座椅壳体上的导线也与转接线束连接,从而实现底座上电子元件与座椅壳体上电子元件的电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连接件带动座椅壳体绕底座转动使儿童安全座椅换向过程中,由于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与轴心线共线,使得底座上的导线不会跟转,这样,底座上的导线无需太长的长度,使得换向过程中导线不易搅到一起,可避免导线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正向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从前向后看);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正向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从后向前看);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反向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从前向后看);
附图5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在反向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从后向前看);
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从前向后看);
附图7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从后向前看);
附图8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连接件未在底座上安装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从下向上看);
附图11为附图10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与底座上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从前向后看);
附图13为本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与底座上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从后向前看)。
其中:1、底座;11、第一中心孔;2、座椅壳体;21、座位;22、靠背;3、连接件;31、套管;4、轴心线;51、入座压力传感器;52、温度传感器;53、风扇;54、搭扣存储传感器;61、控制电路板;62、电源转接板;71、壳体线束;72、转接线束;731、第一底座线束;732、第二底座线束;81、限位座;82、中心座;821、第二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在下述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均按照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在汽车座椅上,汽车的车头方向为前,车尾方向为后,车顶方向为上,车底方向为下,汽车的左右两侧为左右方向。对于上述方向的定义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座椅壳体2。
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和座椅壳体2之间的连接件3,连接件3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心线4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座椅壳体2设置在连接件3上。从而在连接件3绕轴心线4相对底座1转动时,可带动座椅壳体2同步相对底座1转动。使得儿童安全座椅具有正向使用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儿童还具有反向使用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并使儿童安全座椅能够在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之间转换。
优选该儿童安全座椅上设置有电动驱动机构,从而可以驱使儿童安全座椅自动在正向使用状态和反向使用状态之间转换,使得儿童安全座椅的换向操作方便。
该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壳体2上设置有一些电子元件,如图6、图7、图12和图13所示,这些电子元件可以为入座压力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风扇53及搭扣存储传感器54。座椅壳体2包括座位21和靠背22。入座压力传感器51设置在座位21的正面,且入座压力传感器51位于座位21的中部。温度传感器52也设置在座位21的正面,温度传感器52位于座位21的左侧部或右侧部。风扇53设置在靠背22的背面,且分别设置在靠背22的左右两侧部。搭扣存储传感器54设置在座位21的背面,且与温度传感器52位于座位21的不同侧。
该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1上也设置有一些电子元件,如控制电路板61和电源转接板62,如图12和图13所示。座椅壳体2上的各电子元件与底座1上的电子元件通过线束组件电性连接,从而可通过电源转接板62向座椅壳体2上的各电子元件供电,座椅壳体2上的电子元件如入座压力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及搭扣存储传感器54可向控制电路板61发送信号,控制电路板61也可向风扇53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扇53的启停。
如图12和图13所示,线束组件包括壳体线束71、转接线束72及底座线束。壳体线束71由座椅壳体2上的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即壳体线束71由入座压力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风扇53及搭扣存储传感器54的导线合并形成。底座线束由底座1上的部分电子元件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本实施例中,底座线束由连接在控制电路板61上的部分导线和连接在电源转接板62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转接线束72设置在连接件3上,转接线束72的一端部与壳体线束71连接,转接线束72的另一端部与底座线束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转接线束72在连接件3上位于靠近轴心线4的位置处,且转接线束72与底座线束连接的端部靠近轴心线4。如图10和图11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中心孔11,第一中心孔11的中心轴线与轴心线4共线,底座线束穿过第一中心孔11与转接线束72的一端部连接。这样,在连接件3带动座椅壳体2相对底座1转动使儿童安全座椅换向的过程中,底座线束可基本保持不动,这样,底座1上的电子元件的导线不需要太长的长度,满足连接即可,儿童安全座椅换向过程中也不会使导线搅在一起,从而使导线损坏。
具体的,底座线束包括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第一底座线束731由连接在控制电路板61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第二底座线束732由连接在电源转接板62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分别位于第一中心孔11的左右两侧,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均穿过第一中心孔11与转接线束72的一端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控制电路板61设置在第一中心孔11的前方,控制电路板61左侧或右侧的部分导线在底座1的对应一侧从前向后延伸至第一中心孔11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第一底座线束731。
电源转接板62设置在第一中心孔11的左后方或右后方,电源转接板62上的部分导线分别在底座1的对应一侧从后向前延伸至第一中心孔11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第二底座线束732。
座椅壳体2具有正面和背面,壳体线束71设置在座椅壳体2的背面,位于座椅壳体2正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从座椅壳体2的正面延伸至座椅壳体2的背面,并与位于座椅壳体2背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在座椅壳体2的左侧或右侧合并,从而形成壳体线束71。具体的,入座压力传感器51的导线从座椅壳体2的正面延伸至座椅壳体2的背面,并向温度传感器52一侧延伸,与温度传感器52同一侧的风扇53的导线从上向下延伸,另一侧的风扇53的导线从上向下延伸并向温度传感器52一侧延伸,搭扣存储传感器54的导线从前向后延伸,并向温度传感器52一侧延伸,即入座压力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风扇53及搭扣存储传感器54的导线均延伸至温度传感器52一侧合并形成壳体线束71。
该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通过固定装置可将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固定在底座1上,从而在儿童安全座椅换向过程中,底座1上各电子元件的导线更不会移动,使得导线更不容易搅在一起。
具体的,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中心孔11左右两侧的限位座81,两侧限位座81均呈向上凸的弧形结构,两侧的限位座81分别压设在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上,从而将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压紧在底座1上。
固定装置还包括中心座82,中心座82设置在第一中心孔11中,左右两侧的限位座81分别与中心座82一体设置,这样,便于固定装置与底座1的连接。中心座82上设置有与第一中心孔11同心设置的第二中心孔821,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均穿设在第二中心孔821中。
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管31,套管31的中心轴线与轴心线4共线,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均顺序穿过第二中心孔821和套管31后与转接线束72连接。套管31的设置可对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进行导向和限位,可使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更好地固定在底座1与连接件3转动连接的转动中心位置处,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换向过程中第一底座线束731和第二底座线束732能够基本保持不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绕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座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电子元件,所述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底座上的电子元件通过线束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由所述座椅壳体上的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壳体线束、由所述底座上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合并形成的底座线束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靠近所述轴心线位置处的转接线束,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心线共线,所述底座线束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转接线束的一端部连接,所述壳体线束与所述转接线束的另一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转接板,所述底座线束包括由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的第一底座线束和由连接在所述电源转接板上的部分导线合并形成的第二底座线束,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转接线束的一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第二底座线束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左右两侧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呈向上凸的弧形结构,两侧的所述限位座分别压设在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第二底座线束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中的中心座,左右两侧的所述限位座分别与所述中心座一体设置,所述中心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同心设置的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穿设在所述第二中心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前方,所述控制电路板左侧或右侧的部分导线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一侧从前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底座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左后方或右后方,所述电源转接板上的部分导线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一侧从后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对应一侧合并形成所述第二底座线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底座线束和所述第二底座线束均从所述套管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壳体线束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位于所述座椅壳体正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从所述座椅壳体的正面延伸至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并与位于所述座椅壳体背面的电子元件的导线在所述座椅壳体的左侧或右侧合并,从而形成所述壳体线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上的电子元件包括入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扇及搭扣存储传感器,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正面,所述风扇和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椅壳体的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壳体包括座位和靠背,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座位的正面,且所述入座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中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左侧部或右侧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靠背的背面,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部,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位的背面,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座位的不同侧,所述壳体线束设置在所述座位的背面,且所述座椅壳体上各电子元件的导线的合并处与所述搭扣存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位的不同侧。
CN202320524791.2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Active CN21972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4791.2U CN21972794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4791.2U CN21972794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948U true CN219727948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5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4791.2U Active CN21972794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0990B2 (en) Compulsory drive unit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a vehicle
CN21972794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104986330B (zh) 桨臂连接组件及飞行器
WO2023138103A1 (zh) 一种风扇连接结构及魔法链接风扇
CN109075516A (zh) 旋转连接器
CN103415983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6534251A (zh) 倾转装置和飞行器
CN115246347B (zh) 用于驱动电动座椅的控制器一体型马达模块
CN211252988U (zh) 飞行器的机翼组件及飞行器
JPH11198690A (ja) 車両用電動シート装置の配線部材
CN217994343U (zh) 座椅调节组件、座椅及车辆
JP2001287604A (ja) 自動車の配線構造
TWM555822U (zh) 車輛用電路開關
JP2018063939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モータ
JP3706972B2 (ja) 電源コードに着脱自在な導通コネクター
CN208530860U (zh) 一种无人机及无人机的电机组件
CN217129877U (zh) 一种旋转机构及其形成的风扇
CN219659120U (zh) 一种接触稳定的导电滑环
CN215204574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加热枕垫的头枕结构
CN219802100U (zh) 驱控一体电机的接插结构
CN100431875C (zh) 托板方向盘
JP2563473Y2 (ja) 電動格納式ドアミラー
CN210640757U (zh) 一种汽车散热风扇的电机主体
CN214366841U (zh) 一种快速拼接积木式的散热风扇
CN219892973U (zh) 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