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858U -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858U
CN219727858U CN202321353127.2U CN202321353127U CN219727858U CN 219727858 U CN219727858 U CN 219727858U CN 202321353127 U CN202321353127 U CN 202321353127U CN 219727858 U CN219727858 U CN 219727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spension
longitudinal beam
reinforcing plate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31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雪娟
景向策
冯长凯
任建峰
张二江
万甲尚
眭腾达
崔朋肖
张倩
臧维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31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前机舱纵梁顶部的凹槽,以及至少部分设于凹槽中的悬置支架;凹槽由悬置安装座形成,悬置支架固连于悬置安装座上。其中,悬置安装座包括层叠设置的安装板和加强板,用于固连悬置支架的螺接件连接在安装板和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悬置安装座由安装板和加强板层叠设置而成,有效提高了悬置支架在悬置安装座上的安装牢固性,进而使悬置支架在前机舱纵梁上的安装稳固性获得提升。

Description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承载车身动力总成的悬置一般有三个安装点,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分别安装在左前纵梁内板和右前纵梁内板上,后悬置支架安装在前副车架上。通过上述三个悬置支架将动力总成安装于车辆的前机舱中。
一般来说,左悬置支架通过两个螺栓安装孔安装在左前纵梁内板上,右悬置支架通过两个螺栓安装孔安装在右前纵梁内板上,左、右悬置支架的上部会通过悬置支架连接板螺栓连接到对应侧的前轮罩板上。
然而,上述结构只适合动力总成尺寸较小、布置空间足够的情况,如果安装大排量大尺寸的动力总成,左、右前纵梁在车辆上下方向(Z向)上的截面尺寸较大,悬置支架的布置空间有限,则会出现Z向布置不开的问题。同时,大排量大尺寸的动力总成布置在Z向位置较高的左、右悬置支架上时,动力总成的质心会较高,不利于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满足车辆前机舱的安全碰撞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以提升悬置支架在前机舱纵梁上的安装稳固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前机舱纵梁顶部的凹槽,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凹槽中的悬置支架;所述凹槽由悬置安装座形成,所述悬置支架固连于所述悬置安装座上;所述悬置安装座包括层叠设置的安装板和加强板,用于固连所述悬置支架的螺接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凹槽下方的内腔,所述加强板具有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的一侧弯折至所述内腔中的下部加强板,所述螺接件由所述底板向下延伸并连接在所述下部加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于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内侧,具有朝向车辆内部一侧的敞口,所述下部加强板设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边部弯折成型有贴附于所述前机舱纵梁上的边板,所述安装板包括基板以及弯折成型于所述基板边部的侧板;所述基板层叠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边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包括纵梁内板、纵梁外板以及位于所述内腔中的纵梁加强板,所述下部加强板连接于所述纵梁加强板上;所述基板的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弯折成型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搭接在所述下部加强板上,且所述搭接板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机舱纵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基板的两端均弯折成型有端板,且所述端板上成型有搭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顶部的第一翻边;和/或,所述边板上成型有搭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侧部的第二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悬置支架呈“几”字形,包括主体、以及分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支脚;所述悬置支架通过两所述支脚连接所述悬置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悬置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机舱纵梁和同侧的前轮罩之间的前轮罩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前轮罩连接板和所述悬置支架之间的支架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螺接件采用圆柱螺母,所述圆柱螺母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焊接相连,所述圆柱螺母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下部加强板上设置的限位槽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在前机舱纵梁上设置凹槽,将用于固定悬置支架的悬置安装座设于凹槽内,可有效降低悬置的安装高度;悬置安装座由安装板和加强板层叠设置而成,从而有效提高了悬置支架在悬置安装座上的安装牢固性,进而使悬置支架在前机舱纵梁上的安装稳固性获得提升。
此外,将凹槽设置在前机舱纵梁的内侧,可以形成朝向车辆内部一侧的敞口,便于悬置安装座在凹槽中的安装布置;同时,前机舱纵梁包括在前机舱中左右对称布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当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均设置有上述的悬置安装结构时,左纵梁上的左悬置支架和右纵梁上的右悬置支架正好正对设置,适合动力总成在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之间的安装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动力总成设于前机舱中,所述前机舱中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上均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所述动力总成安装于所述悬置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在车辆前机舱中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设于前机舱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前机舱纵梁在隐去纵梁内板后悬置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安装座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悬置安装座于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机舱纵梁;1a、左纵梁;1b、右纵梁;10、内腔;11、纵梁内板;12、纵梁外板;13、纵梁加强板;14、凹槽;
20、主体;21、支脚;210、安装孔;22、前轮罩连接板;23、支架连接板;2a、左悬置支架;2b、右悬置支架;2c、后悬置支架;
3、悬置安装座;30、安装板;300、基板;301、侧板;302、端板;303、连接孔;304、第一翻边;305、搭接板;31、加强板;310、底板;311、边板;312、第二翻边;313、下部加强板;314、穿装孔;315、限位槽;32、圆柱螺母;33、减重孔;
4、前轮罩;5、前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申明,若出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车辆为例,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亦称高度方向)、左右方向(亦称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亦称长度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具体在附图中所示的,X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前”,反之为“后”。Y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左”,反之为“右”。Z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上”,反之为“下”。“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内”和“外”,以车辆轮廓的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则为“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甲、乙、丙、丁”等限定用语,其也仅是为了区分不同位置、归属或用途等的同类特征,以达到避免歧义、混淆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可以提升悬置支架在前机舱纵梁1上的安装稳固性;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整体而言,该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前机舱纵梁1顶部的凹槽14,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凹槽14中的悬置支架;而且,凹槽14由悬置安装座3形成,悬置支架固连于所述悬置安装座3上。同时,悬置安装座3包括层叠设置的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用于固连悬置支架的螺接件同时连接在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上。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前机舱纵梁1内部形成有位于凹槽14下方的内腔10,加强板31具有底板310以及由底板310的一侧弯折至内腔10中的下部加强板313。安装板30层叠设置于底板310上,用于固装悬置支架的螺接件的顶部连接在安装板30和底板310上,且螺接件由底板310向下延伸,而与下部加强板313连接。
对于凹槽14的设置位置当然有多种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4设于前机舱纵梁1的内侧,具有朝向车辆内部一侧的敞口。下部加强板313设于底板310的靠近敞口的一侧。将凹槽14设置在前机舱纵梁1的内侧,可以形成朝向车辆内部一侧的敞口,便于悬置安装座3在凹槽14中的安装布置;同时,前机舱纵梁1包括在前机舱中左右对称布置的左纵梁1a和右纵梁1b,当左纵梁1a和右纵梁1b上均设置有上述的悬置安装结构时,左纵梁1a上的左悬置支架2a和右纵梁1b上的右悬置支架2b正好正对设置,适合动力总成在左悬置支架2a和右悬置支架2b之间的安装布置。
其中,底板310的边部向上弯折成型有贴附于前机舱纵梁1上的边板311,而构成凹槽14的侧壁;安装板30则包括基板300以及弯折成型于基板300边部的侧板301;基板300层叠设置于底板310上,侧板301则层叠设置于边板311上。底板310边部成型出边板311,安装板30同时随形于加强板31上部的形状设置,可使安装板30、加强板31和凹槽14的内壁依次层叠设置而形成多层结构,有利于增强悬置安装座3的安装结构强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机舱纵梁1优选采用纵梁内板11和纵梁外板12扣合而成的结构形式,内腔10形成于纵梁内板11和纵梁外板12之间;而且,内腔10中设有纵梁加强板13,下部加强板313连接于纵梁加强板13上。在内腔10中设置纵梁加强板13,可提升前机舱纵梁1的自身结构强度,尤其提升悬置安装座3所在部位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的纵梁加强板13优选采用盒体结构形式,纵梁加强板13的顶部支撑于凹槽14的底部,加强板31的下部加强板313弯折至内腔10内,下部加强板313的底端与纵梁加强板13固连,从而在内腔10内部形成对悬置安装座3的良好支撑效果。
此外,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前机舱纵梁1的长度方向上,基板300的两端均弯折成型有端板302,而且端板302上成型有搭接在纵梁加强板13顶部的第一翻边304。同时,如图5并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边板311在除了底板310位于凹槽14述敞口一侧之外的三个边上均有设置,呈“几”字形;边板311的中部部分贴合在纵梁外板12上,边板311的前后两侧部分则连接在纵梁加强板13上,同时,边板311的两端成型有搭接在纵梁加强板13侧部的第二翻边312。基于凹槽14的敞口式的盒状结构形式,在基板300的两端设置搭接在纵梁加强板13顶部的端板302,在呈半包围状的边板311的两端设置搭接在纵梁加强板13侧部的第二翻边312,可进一步提升悬置安装座3与前机舱纵梁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悬置安装座3的牢固性。
应当指出,底板310边部的边板311、基板300边部的侧板301和端板302、以及翻边结构的设置,使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牢固搭接在前机舱纵梁1的纵梁外板12和纵梁内板11上,并部分与纵梁加强板13连接,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这样有利于改善悬置支架和前机舱纵梁1之间的载荷传递效果。为提升边板311、侧板301等部位的结构强度,还可在边板311、侧板301上间隔设置多个凸筋或凸台结构。
当然,上述的基板300、底板310上均可设置一些加强结构或者减重孔33,以提升板体的结构强度、降低板体的自身重量,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10的中部以及基板300的中部均开设有减重孔3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00的靠近敞口的一侧弯折成型有搭接板305,搭接板305搭接在下部加强板313上;同时,搭接板305的两端连接在纵梁加强板13上,纵梁加强板13固定连接在纵梁内板11上,同时,搭接板305的两端也可以与纵梁内板11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搭接板305的连接强度。在基板300的靠近凹槽14的敞口的一侧设置搭接在下部加强板313上的搭接板305,可进一步增加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应当指出,悬置支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选择,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悬置支架呈“几”字形,包括主体20、以及分设于主体20两端的支脚21。悬置支架通过两支脚21连接悬置安装座3。悬置支架采用“几”字形结构,便于在悬置支架的主体20上设置悬置安装点;同时,利用设置在支脚21上的安装孔210,通过螺栓可方便地将悬置支架螺接固定在悬置安装座3上。
此外,本实施例的悬置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前机舱纵梁1和同侧的前轮罩4之间的前轮罩连接板22、以及连接于前轮罩连接板22和悬置支架之间的支架连接板23。该前轮罩连接板22连接在前机舱纵梁1上凹槽14所在的位置,可提升前机舱纵梁1该部位以及悬置支架的稳定性;而且,在悬置支架和前轮罩连接板22之间加设有支架连接板23,从而在悬置支架、前轮罩连接板22和支架连接板23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固支撑结构。
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上述螺接件优选采用圆柱螺母32,圆柱螺母32的顶部与安装板30和底板310焊接相连,圆柱螺母32的下部固定于下部加强板313上设置的限位槽315中。在悬置安装座3上设置连接在安装板30、底板310和下部加强板313之间的圆柱螺母32,作为供安装悬置支架的螺栓螺接固定的螺接件,不仅提供了可靠的连接形式,而且整个圆柱螺母32均隐藏在内腔10内,不占用凹槽14内的空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和空间效果。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之间、加强板31和凹槽14的内壁之间优选采用点焊形式固连,第二翻边312、第一翻边304等也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固连在前机舱纵梁1上,圆柱螺母32的顶部正对底板310上的穿装孔314、以及基板300上的连接孔303并焊接相连,圆柱螺母32的下部焊接于下部加强板313上的限位槽315中。圆柱螺母32的设置数量则为对应支脚21的数量设置的两个。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在前机舱纵梁1上设置凹槽14,将用于固定悬置支架的悬置安装座3设于凹槽14内,可有效降低悬置的安装高度。这样一来,动力总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得到降低,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前机舱纵梁1截面位置较高,动力总成在高度方向上布置不开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动力总成的质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动力总成的受冲击程度得到更好缓解,从而满足车辆的安全碰撞要求。
同时,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点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用于抵抗车辆行驶过程传递的路面载荷和动力总成工作传递的振动载荷;在本实施例中,悬置安装座3由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层叠设置而成,同时加强板31上的底板310弯折到内腔10内,在高度方向上形成了对螺接件的多点固定,安装板30、加强板31、纵梁加强板13和圆柱螺母32的多点连接结构,有效提高了悬置支架在悬置安装座3上的安装牢固性,进而使悬置支架在前机舱纵梁1上的安装稳固性获得提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前机舱中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上均设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车辆的动力总成安装于悬置支架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前机舱中的左纵梁1a上通过悬置安装结构安装有左悬置支架2a,右纵梁1b上通过悬置安装结构安装有右悬置支架2b,同时,在前机舱后部的前副车架5上设有后悬置支架2c,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支架2a、右悬置支架2b和后悬置支架2c上的悬置件安装固定于前机舱中。
通过采用上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既满足了大排量大尺寸动力总成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布置需求,又降低了动力总成的质心,有利于提升车辆的安全碰撞性能。左悬置支架2a与左纵梁1a之间、以及右悬置支架2b与右纵梁1b之间的强度结构和连接稳定性、振动缓冲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于前机舱纵梁(1)顶部的凹槽(14),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凹槽(14)中的悬置支架;所述凹槽(14)由悬置安装座(3)形成,所述悬置支架固连于所述悬置安装座(3)上;
所述悬置安装座(3)包括层叠设置的安装板(30)和加强板(31),用于固连所述悬置支架的螺接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0)和所述加强板(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纵梁(1)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凹槽(14)下方的内腔(10),所述加强板(31)具有底板(310)以及由所述底板(310)的一侧弯折至所述内腔(10)中的下部加强板(313),所述螺接件由所述底板(310)向下延伸并连接在所述下部加强板(3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4)于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内侧,具有朝向车辆内部一侧的敞口,所述下部加强板(313)设于所述底板(310)的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10)的边部弯折成型有贴附于所述前机舱纵梁(1)上的边板(311),所述安装板(30)包括基板(300)以及弯折成型于所述基板(300)边部的侧板(301);
所述基板(300)层叠设置于所述底板(310)上,所述侧板(301)层叠设置于所述边板(3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纵梁(1)包括纵梁内板(11)、纵梁外板(12)以及位于所述内腔(10)中的纵梁加强板(13),所述下部加强板(313)连接于所述纵梁加强板(13)上;
所述基板(300)的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弯折成型有搭接板(305),所述搭接板(305)搭接在所述下部加强板(313)上,且所述搭接板(305)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基板(300)的两端均弯折成型有端板(302),且所述端板(302)上成型有搭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13)顶部的第一翻边(304);
和/或,所述边板(311)上成型有搭接在所述纵梁加强板(13)侧部的第二翻边(3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置支架呈“几”字形,包括主体(20)、以及分设于所述主体(20)两端的支脚(21);
所述悬置支架通过两所述支脚(21)连接所述悬置安装座(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置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机舱纵梁(1)和同侧的前轮罩(4)之间的前轮罩连接板(22),以及连接于所述前轮罩连接板(22)和所述悬置支架之间的支架连接板(23)。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接件采用圆柱螺母(32),所述圆柱螺母(32)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30)和所述底板(310)焊接相连,所述圆柱螺母(32)的下部固定于所述下部加强板(313)上设置的限位槽(315)中。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动力总成设于前机舱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中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上均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所述动力总成安装于所述悬置支架上。
CN202321353127.2U 2023-05-31 2023-05-31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727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127.2U CN219727858U (zh) 2023-05-31 2023-05-31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127.2U CN219727858U (zh) 2023-05-31 2023-05-31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858U true CN219727858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3127.2U Active CN219727858U (zh) 2023-05-31 2023-05-31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4631B (zh) 汽车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
US9296429B2 (en) Longitudinal frame for the chassis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CN107891911B (zh) 电池包车身一体化结构及汽车
CN219727858U (zh) 动力总成的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20220666U (zh) 防滚架的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13161664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包箱体安装支架结构
CN219192359U (zh) 后地板纵梁与轮罩前连接板间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9192319U (zh) 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904289U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18400731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20615977U (zh) 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5097857U (zh) 汽车车身及汽车
CN219728379U (zh) 车辆货箱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3768733U (zh)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CN218287893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575381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支架
CN219989330U (zh) 抗扭杆支架及车辆
CN217074530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8929594U (zh) 机舱扭力盒与侧围总成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835804U (zh) 车辆的中通道总成以及车辆
CN218558962U (zh) 后悬架安装点结构及非承载式汽车
CN217170798U (zh) 汽车悬置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19601429U (zh) 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7170508U (zh) 单梁式二排座椅支撑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