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7217U - 一种摩托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7217U
CN219707217U CN202320413332.7U CN202320413332U CN219707217U CN 219707217 U CN219707217 U CN 219707217U CN 202320413332 U CN202320413332 U CN 202320413332U CN 219707217 U CN219707217 U CN 21970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ole
rod
fork
hack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33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华康
朱礼军
顾士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long Vehich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long Vehic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long Vehic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long Vehich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33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7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所述底架杆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和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现有的摩托车车架构造,是由立管、托管及支架连接组合而成,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中重要的配件,是摩托中各个部件的支撑,摩托车车架的设计至关重要。目前,摩托车车架一般为单一的金属架,其受力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于材料本身和车架结构强度,但终究还是刚性支撑,所能承受的强度有限,不利于后续安装和使用安全性,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所述底架杆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所述第一上横架杆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所述第一上横架杆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所述第二上横架杆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所述气缸的下端内伸缩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下连接头上穿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杆的左端穿设有连接槽,所述下连接头置于连接槽内,所述后叉轴的前后端穿过连接孔和连接槽并固定连接有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在前后侧的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发动机在油箱左侧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摩托车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第一支架杆、第二支架杆、前叉架杆、第一上横架杆、第二上横架杆和后叉架杆,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之间安装有油箱和发动机,油箱和发动机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叉架杆;2、第一上横架杆;3、第一支架杆;4、第二支架杆;5、底架杆;6、第二上横架杆;7、后叉架杆;8、缓冲件;81、上连接头;82、气缸;83、活塞杆;84、缓冲弹簧;85、限位板;86、下连接头;87、连接孔;9、后叉轴;10、油箱;11、发动机;12、端头;1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所述底架杆5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所述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2,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1,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6,所述第二上横架杆6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7,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
本实用新型为摩托车车架,车架主体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第一支架杆3、第二支架杆4、前叉架杆1、第一上横架杆2、第二上横架杆6和后叉架杆7,其中,前后侧的前叉架杆1右端相互连接,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上述结构构成车架整体,除了后叉轴9外,均为焊接结构,强度高,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油箱10和发动机11的安装方便,其次,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为支架的受力缓冲支撑件,提高车架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8包括气缸82,所述气缸8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81,所述气缸82的下端内伸缩安装有活塞杆83,所述活塞杆83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5,所述限位板85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86,所述活塞杆83的外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84,所述下连接头86上穿设有连接孔87。
上述中的上连接头81和后叉架杆7固定连接,当整个车架受到压力时,除了材料本身强度的承压以及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承压之外,缓冲件8还起到缓冲功效,具体的,缓冲件8中的上连接头81受到来自车架上方的压力时,上连接头81及其连接的气缸82下移,此时,活塞杆83推入气缸82内,通过压缩气体吸收来自车架的重力,在此过程中,缓冲弹簧84被压缩,配合气缸82实现对车架的缓冲支撑,提高整个车架的支撑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底架杆5的左端穿设有连接槽13,所述下连接头86置于连接槽13内,所述后叉轴9的前后端穿过连接孔87和连接槽13并固定连接有端头12,缓冲件8的下端和底架杆5的左端以及后叉轴9的端部之间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后续维护。
本实施例中的油箱10在前后侧的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发动机11在油箱10左侧安装,油箱10和发动机11的安装方便,安装后的车架整体化效果好,强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摩托车架,包括前后侧设置的底架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杆(5)的右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所述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一上横架杆(2),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右端连接有前叉架杆(1),所述第一上横架杆(2)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第二上横架杆(6),所述第二上横架杆(6)的左端一体化连接有后叉架杆(7),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有后叉轴(9),前后侧的底架杆(5)左端之间连接安装有缓冲件(8),前后侧的底架杆(5)之间安装有油箱(10)和发动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8)包括气缸(82),所述气缸(8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头(81),所述气缸(82)的下端内伸缩安装有活塞杆(83),所述活塞杆(83)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5),所述限位板(85)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86),所述活塞杆(83)的外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84),所述下连接头(86)上穿设有连接孔(8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杆(5)的左端穿设有连接槽(13),所述下连接头(86)置于连接槽(13)内,所述后叉轴(9)的前后端穿过连接孔(87)和连接槽(13)并固定连接有端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0)在前后侧的第一支架杆(3)和第二支架杆(4)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发动机(11)在油箱(10)左侧安装。
CN202320413332.7U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摩托车架 Active CN21970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332.7U CN2197072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摩托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332.7U CN2197072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摩托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7217U true CN21970721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3332.7U Active CN2197072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摩托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7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9028B2 (en) Motorcycle
US7438149B2 (en) Motorcycle
CN111791659A (zh) 空气悬架系统
CN102056755A (zh) 高度可调的悬挂系统
CN219707217U (zh) 一种摩托车架
CN202016512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JP5246462B2 (ja) 自動二輪車
CN211106827U (zh) 一种轻量化欧式半挂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2754032U (zh) 多功能专用车车架
CN201647060U (zh) 三轮车发动机弹簧托架
CN201272457Y (zh) 使用双燃料的两轮弯梁摩托车车架
JP2008189288A5 (zh)
CN203158104U (zh) 双摆鞍座
CN210191078U (zh) 复合稳定杆双联桥空气悬架系统
CN203142965U (zh) 三轮摩托车后置发动机的上悬挂组件
CN202319785U (zh) 单点悬架车轴总成
CN203047477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的前减震装置
CN101879926A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218463793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的加固结构
CN105501707A (zh) 一种轻质金属摩托车包装箱及该包装箱的安装方法
CN219687538U (zh) 一种摩托车车把
CN103171635A (zh) 双摆鞍座
CN208469965U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201761595U (zh) 弯梁型正三轮摩托车
CN215098005U (zh) 一种三轮车前悬架车轮罩的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