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615U -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615U
CN219658615U CN202223609024.6U CN202223609024U CN219658615U CN 219658615 U CN219658615 U CN 219658615U CN 202223609024 U CN202223609024 U CN 202223609024U CN 219658615 U CN219658615 U CN 219658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0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Hu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Hu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Hu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Huiko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0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包括连接柱和感温筒,连接柱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触头,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触头,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对应设置,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膜盒,膜盒的顶部设有第一推杆,感温筒通过毛细管和膜盒连通。当感温筒检测到温度升高时,感温筒中的感温液体发生膨胀并经过毛细管传输至膜盒中,使膜盒发生形变并带动第一推杆向上运动顶压第二连接片,最终使电路断开以达到温控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方式可充分利用感温液体的膨胀特性以及小口径毛细管的介质传输速度快以实现温控功能,温度检测的灵敏性高且反应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一种可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又称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控装置等。
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温控器为机械式温控器,例如,公告号为CN2929793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双金属温控器,该机械式双金属温控器包括底座、温度设定旋钮、微动开关、温度调节螺杆,温度设定旋钮通过温度设定旋钮固定件固定在底座上,在温度设定旋钮下面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底座上的支架上设置有双金属片。这种机械式温控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和不足:当检测的环境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时,温控器无法快速进行断开电路,灵敏度低。即使根据温度补偿系数在机械式温控器中加入温度补偿元件,能够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反应灵敏且便于调节的温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机械式温控器灵敏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检测灵敏度高以及便于用户调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应设置;
感温筒,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膜盒,所述膜盒的顶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感温筒通过毛细管和所述膜盒连通;
其中,所述膜盒用于在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向上运动并顶压所述第二连接片,以使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弹簧片,所述第二触头设置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弹簧片可在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接触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在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离时恢复原形。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端子片和第二端子片,所述第一端子片和所述第一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片运动。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二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三绝缘环,所述第三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膜盒、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感温筒的一部分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部分结构伸出所述壳体设置。
进一步地,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和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固定插设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中,感温筒、毛细管和膜盒相连通,当感温筒检测到环境温度(或被测物体温度)升高至预设温度时,感温筒中的感温液体发生膨胀并经过毛细管传输至膜盒中,使膜盒发生形变并带动第一推杆向上运动顶压第二连接片,最终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互分离完成电路断开,达到温控效果;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可充分利用感温液体的膨胀特性以及小口径毛细管的介质传输速度快以实现温控功能,相较于传统机械温控器,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灵敏性,且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连接柱;11、第一绝缘环;12、第二绝缘环;13、第三绝缘环;2、第一连接片;21、第一触头;22、第一端子片;3、第二连接片;31、第二触头;32、第二端子片;33、弹簧片;4、第一安装板;41、膜盒;42、第一推杆;5、感温筒;51、毛细管;6、第二安装板;61、第二推杆;62、连接杆;7、壳体;8、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包括连接柱1,连接柱1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第二连接片3和第一安装板4,第一连接片2上设有第一触头21,第二连接片3上设有第二触头31,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对应设置。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接触,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当环境温度或被检测物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实现高温温控效果。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感温筒5,第一安装板4的顶部设有膜盒41,膜盒41的顶部设有第一推杆42,感温筒5通过毛细管51和膜盒41连通。其中,该膜盒41用于在发生形变时带动第一推杆42向上运动并顶压第二连接片41,以使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具体来说,感温筒5的内部装有热膨胀系数较高的感温液体,当感温筒5用于感知检测环境温度或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化,当温度升高至预设值时,感温筒5中的感温液体发生膨胀并经过毛细管51传输至膜盒41中,使膜盒41发生形变并带动第一推杆42向上运动顶压第二连接片3,最终使第一连接片2上的第一触头21和第二连接片3上的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完成电路断开,达到高温温控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可充分利用感温筒5中的感温液体的膨胀特性以及小口径毛细管51的介质传输速度快的特性来实现温控功能,相较于传统机械温控器采用弹簧或微动开关等机械结构的设计方式,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灵敏性,且反应速度快,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二连接片3包括弹簧片33,第二触头31设置在弹簧片33上,弹簧片33可在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接触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在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分离时恢复原形。具体而言,当感温筒5检测到温度上升时,膜盒41变形带动第一推杆42上升顶压第二连接片3,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此时弹簧片33处于自然松弛状态;当温度降低后,膜盒41恢复原形并带动第一推杆42下降至初始位置,第二触头31下降至和第一触头21接触,此时弹簧片33可通过弹性变形为第一推杆42的继续移动提供冗余空间,避免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直接刚性接触后导致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发生结构损坏。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第一端子片22和第一连接片2电连接,第二端子片32和第二连接片3电连接。其中,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分别通过导线和电路的正负两级连通,当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时,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接触时,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之间处于闭合状态。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关于如何实现温控温度调节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柱1上的第二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6的底部设有第二推杆61,第二推杆61可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片3运动。具体而言,当第二推杆61靠近第二连接片3运动并顶压第二连接片3时,可带动第二触头31向下运动,从而减小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之间的初始距离,以此达到调节温控温度的效果,也即该温控装置的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控温的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提高该温控装置的灵敏度。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连接杆62,连接杆62穿过第二安装板6且和第二安装板6螺纹连接,第二推杆61固定设置在连接杆62的底端。具体来说,通过转动连接杆62即可带动第二推杆61上下运动,也即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片3运动,以此实现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之间距离的调整操作,实现温控温度调节功能。
实施例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一绝缘环11、第二绝缘环12和第三绝缘环13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柱1上的第一绝缘环11,第一绝缘环11设置在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之间。其中,第一绝缘环11用于对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之间起到绝缘作用,确保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之间的电路通断仅由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之间是否接触决定。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柱1上的第二绝缘环12,第二绝缘环12设置在第一连接片2和第一安装板4之间。其中,第二绝缘环12用于对第一连接片2和第一安装板4之间起到绝缘作用,避免第二连接片3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导通影响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之间(也即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之间)的电路通断。
参见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柱1上的第三绝缘环13,第三绝缘环13设置在第二连接片3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同理,第三绝缘环13用于对第二连接片3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起到绝缘作用,避免第二连接片3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导通影响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之间(也即第一端子片22和第二端子片32之间)的电路通断。
实施例4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关于壳体7和套筒8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壳体7,连接柱1、第一连接片2、第二连接片3、第一安装板4、膜盒5、毛细管51和第二安装板6均设置在壳体7的内部,感温筒5的一部分结构设置在壳体7的内部,另一部分结构伸出壳体7设置。具体地,壳体7的内部用于为上述各部件的安装提供容纳空间,感温筒5伸出壳体7的部分用于插入电磁炉、电火锅等电器产品的内部起到温度检测作用,最终通过各部件系统工作实现温控功能。
参见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筒8,套筒8和壳体7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62固定插设在套筒8的内部。具体来说,通过转动套筒8可带动连接杆62旋转运动,从而使第二推杆61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片3运动,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温控装置的温度调节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中,感温筒5、毛细管51和膜盒41相连通,当感温筒5检测到环境温度(或被测物体温度)升高至预设温度时,感温筒5中的感温液体发生膨胀并经过毛细管51传输至膜盒41中,使膜盒41发生形变并带动第一推杆42向上运动顶压第二连接片3,最终使第一触头21和第二触头31相互分离完成电路断开,达到温控效果。该结构设计方式可充分利用感温液体的膨胀特性以及小口径毛细管51的介质传输速度快以实现温控功能,相较于传统机械温控器,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对温度检测的灵敏性,且反应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对应设置;
感温筒,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膜盒,所述膜盒的顶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感温筒通过毛细管和所述膜盒连通;
壳体,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膜盒、所述毛细管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感温筒的一部分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部分结构伸出所述壳体设置;
套筒,所述套筒和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固定插设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其中,所述膜盒用于在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向上运动并顶压所述第二连接片,以使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弹簧片,所述第二触头设置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弹簧片可在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接触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在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离时恢复原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端子片和第二端子片,所述第一端子片和所述第一连接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片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且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一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二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第三绝缘环,所述第三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CN202223609024.6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Active CN219658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024.6U CN2196586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024.6U CN2196586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615U true CN21965861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024.6U Active CN2196586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4675A (zh)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CN219658615U (zh) 一种新型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CN101510483B (zh) 突跳式温控器
CN201383472Y (zh) 突跳式温控器
CN211479939U (zh) 一种可调型热胀温控器
CN211479942U (zh) 一种温控距离可调的热胀温控器
CN111292998A (zh) 一种可调温控器
CN201233840Y (zh)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CN218896591U (zh) 一种具有双重温控功能的液体膨胀式温控装置
CN220306164U (zh) 一种双线路温控的温控器
CN215680539U (zh) 便于装配的温控器
CN218215141U (zh) 一种双线路精准温控的温控器
CN202930313U (zh) 一种端子焊接式温控器
CN211479941U (zh) 一种可调式热胀温控器
CN218895862U (zh) 高精度感温组件及其温控器
CN214336647U (zh) 一种低温温控器
CN220253129U (zh) 膨胀式可调温控器
CN213399329U (zh) 一种新型温控器
CN220306163U (zh) 一种高精度温控器
CN215680540U (zh) 双线路可调温控器
CN2703319Y (zh) 可调节式压力开关
CN115346831A (zh) 一种液涨式温控器
CN218939530U (zh) 一种防低温插入式温控器
CN211479940U (zh) 一种便捷型热胀温控器
CN212303549U (zh) 一种快速响应的温控器和足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