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196U - 烟雾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烟雾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196U
CN219658196U CN202320579938.8U CN202320579938U CN219658196U CN 219658196 U CN219658196 U CN 219658196U CN 202320579938 U CN202320579938 U CN 202320579938U CN 219658196 U CN219658196 U CN 21965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wireless module
smoke sensing
sensing
diamet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9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锋
王四华
梅媛
林子杰
朱其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79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雾报警器,包括烟感壳体、烟感主板以及无线模块,所述烟感主板固设于所述烟感壳体内部,所述烟感壳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无线模块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至所述烟感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烟感壳体固定,以使得所述无线模块的插针与所述烟感主板的插槽插合并电连接;通过插针与插槽之间的插合即可实现无线模块与烟感主板之间的电连接,无需复杂的接线操作即可完成对无线通讯形式的拓展,以使得本申请中的烟雾报警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是否拓展无线通讯形式,增加了烟雾报警器的泛用性。

Description

烟雾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持有线互联和无线互联两者通讯方式的烟雾报警器。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能够对火灾前期产生的烟雾颗粒进行探测,识别火灾,提前进行报警,通知用户,避免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按照有无通讯,烟雾报警器可分为独立型和互联型;而互联型烟雾报警器又进一步根据通讯形式分有线和无线两种;
目前烟雾报警器的通讯形式大多无法更改或更改难度较高,用户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对烟雾报警器进行后期改造拓展,改变烟雾报警器的通讯形式以适用于不同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烟雾报警器的通讯形式无法改造拓展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从独立型或有线互联改造拓展为无线互联的烟雾报警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包括烟感壳体、烟感主板以及无线模块,所述烟感主板固设于所述烟感壳体内部,所述烟感壳体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无线模块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至所述烟感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烟感壳体固定,以使得所述无线模块的插针与所述烟感主板的插槽插合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感壳体包括烟感底座以及烟感上盖,两者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烟感底座的底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具有小径部以及大径部,所述小径部的横截面沿垂直于所述烟感底座底壁方向在所述大径部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大径部内,所述插针位于所述大径部靠近所述小径部的一侧端面,所述烟感主板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小径部插入的避让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模块上壳、无线模块底座以及无线模块主板,所述无线模块上壳包括所述小径部以及部分所述大径部,所述插针与所述无线模块主板上的无线通讯芯片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上壳开设有与所述插针对应的插针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主板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电池、按钮以及无线指示灯;所述无线模块电池能够为所述无线模块主板供电;所述按钮以及所述无线指示灯贯穿至所述无线模块底座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模块电池设置于所述无线模块主板靠近所述无线模块上壳的一侧,且所述无线模块电池与所述无线模块上壳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泡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雾报警器还包括挡烟板,所述挡烟板设置于所述烟感上盖与所述烟感主板之间,且配合所述烟感底座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烟感主板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烟感主板靠近所述烟感上盖的一侧固设有感烟迷宫,所述感烟迷宫贯穿所述挡烟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感主板上还电连接有烟感指示灯以及报警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感壳体上固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烟感指示灯对应,另一端贯穿所述烟感壳体至所述烟感壳体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感主板通过信号线与主机电连接。
上述烟雾报警器,通过插针与插槽之间的插合即可实现无线模块与烟感主板之间的电连接,无需复杂的接线操作即可完成对无线通讯形式的拓展,以使得本申请中的烟雾报警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是否拓展无线通讯形式,增加了烟雾报警器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烟雾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烟感主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烟雾报警器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无线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无线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烟感壳体;11、烟感底座;12、烟感上盖;121、导光柱;20、烟感主板;21、插槽;22、避让槽;23、感烟迷宫;24、烟感指示灯;25、备用电池;30、无线模块;30a、小径部;30b、大径部;31、无线模块底座;32、无线模块上壳;321、插针孔;33、无线模块主板;331、插针;332、无线通讯芯片;333、无线模块电池;334、按钮;335、无线指示灯;34、缓冲泡棉;40、挡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包括烟感壳体10、烟感主板20以及无线模块30,烟感主板20固设于烟感壳体10内部,烟感壳体10开设有安装孔,无线模块30能够通过安装孔插入至烟感壳体10内部并与烟感壳体10固定,以使得无线模块30的插针331与烟感主板20的插槽21插合并电连接。
通过插针331与插槽21之间的插合即可实现无线模块30与烟感主板20之间的电连接,无需复杂的接线操作即可完成对无线通讯形式的拓展,以使得本申请中的烟雾报警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是否拓展无线通讯形式,增加了烟雾报警器的泛用性。
请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感主板20上还电连接有烟感指示灯24以及报警模块,则此时烟雾报警器为独立型烟感,当感烟迷宫23内接受到的信号值增大至报警阈值时,烟感指示灯24闪烁、报警模块发出蜂鸣报警声,以提醒现场用户发生报警。
通过在上述独立型烟感上安装无线模块30,即可使得该烟雾报警器成为无线互联型烟感。
请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感壳体10上固设有导光柱121,导光柱121一端与烟感指示灯24对应,另一端贯穿烟感壳体10至烟感壳体10外表面;将烟感指示灯24闪烁时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柱121传导至烟感壳体10外表面,以提高报警时的醒目程度,保证现场用户能够清晰的看到烟感指示灯24闪烁,进而增加报警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感主板20通过信号线与主机电连接,则此时烟雾报警器为有线互联型烟感,当感烟迷宫23内接受到的信号值增大至报警阈值时,烟感主板20能够将报警信号通过信号线发送至主机或中继平台,操作者可以在主机端进行查看报警信息、远程消音等远程操作。
而通过在上述有线互联型烟感上安装无线模块30,即可使得该烟雾报警器成为无线互联型烟感。
请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感主板20还设置有能够为烟感主板20供电的备用电池25;备用电池25能够在烟雾报警器断电后提供设备备电。
请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感壳体10包括烟感底座11以及烟感上盖12,两者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孔开设于烟感底座11的底壁;安装完成后无线模块30紧贴烟雾报警器安装的墙面,需要将烟雾报警器拆卸后才能够取下无线模块30,能够起到一定防盗效果。
请参考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模块30具有小径部30a以及大径部30b,小径部30a的横截面沿垂直于烟感底座11底壁方向在大径部30b上的投影完全位于大径部30b内,插针331位于大径部30b靠近小径部30a的一侧端面,烟感主板20开设有能够供小径部30a插入的避让槽22;无线模块30安装完成后,大径部30b位于烟感主板20与烟感底座11之间,小径部30a通过避让槽22贯穿烟感主板20后位于烟感主板20与烟感上盖12之间。
避让槽22的开设使得部分无线模块30(即小径部30a)能够插入至烟感主板20与烟感上盖12之间,以使得小径部30a能够与烟感主板20共用烟感壳体10内部的空间,增加了烟感壳体10内的空间利用率。
请结合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模块30包括无线模块上壳32、无线模块底座31以及无线模块主板33,无线模块上壳32包括小径部30a以及部分大径部30b,插针331与无线模块主板33上的无线通讯芯片332电连接,无线模块上壳32开设有与插针331对应的插针孔321。
请结合图4以及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模块主板33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电池333、按钮334以及无线指示灯335;无线模块电池333能够为无线模块主板33供电;按钮334以及无线指示灯335贯穿至无线模块底座31外表面。
无线模块30在进行配对时可以先与烟雾报警器组装,将无线模块30与烟感主板20电连接后,再借助烟雾报警器的自检按钮进行配对。
而通过在无线模块30内设置独立的无线模块电池333,无线模块电池333能够在无线模块30插入烟雾报警器前为无线模块30供电,以使得无线模块30可以在插入烟雾报警器前独立进行配对。具体的,按压按钮334即可进行配对,而通过无线指示灯335能够直观的观察到配对状态。
请参考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模块电池333设置于无线模块主板33靠近无线模块上壳32的一侧,且无线模块电池333与无线模块上壳32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泡棉34;缓冲泡棉34能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防止电池因碰撞损坏。
请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烟雾报警器还包括挡烟板40,挡烟板40设置于烟感上盖12与烟感主板20之间,且配合烟感底座11形成一密封空间,烟感主板20位于密封空间内;烟感主板20靠近烟感上盖12的一侧固设有感烟迷宫23,感烟迷宫23贯穿挡烟板40。
感烟迷宫23内部设置有蓝光发射管,烟雾粒子进入感烟迷宫23后,感烟迷宫23内部蓝光发射管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和折射,使得感烟迷宫23内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值增大,当信号值达到预设的报警阈值后,烟雾报警器进行报警;挡烟板40能够防止烟雾向烟感底座11方向流动至烟感主板20位置,从而增加烟感主板20的工作稳定性及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感壳体(10)、烟感主板(20)以及无线模块(30),所述烟感主板(20)固设于所述烟感壳体(10)内部,所述烟感壳体(10)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无线模块(30)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至所述烟感壳体(10)内部并与所述烟感壳体(10)固定,以使得所述无线模块(30)的插针(331)与所述烟感主板(20)的插槽(21)插合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壳体(10)包括烟感底座(11)以及烟感上盖(12),两者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烟感底座(11)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30)具有小径部(30a)以及大径部(30b),所述小径部(30a)的横截面沿垂直于所述烟感底座(11)底壁方向在所述大径部(30b)上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大径部(30b)内,所述插针(331)位于所述大径部(30b)靠近所述小径部(30a)的一侧端面,所述烟感主板(20)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小径部(30a)插入的避让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30)包括无线模块上壳(32)、无线模块底座(31)以及无线模块主板(33),所述无线模块上壳(32)包括所述小径部(30a)以及部分所述大径部(30b),所述插针(331)与所述无线模块主板(33)上的无线通讯芯片(332)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上壳(32)开设有与所述插针(331)对应的插针孔(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主板(33)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电池(333)、按钮(334)以及无线指示灯(335);所述无线模块电池(333)能够为所述无线模块主板(33)供电;所述按钮(334)以及所述无线指示灯(335)贯穿至所述无线模块底座(31)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电池(333)设置于所述无线模块主板(33)靠近所述无线模块上壳(32)的一侧,且所述无线模块电池(333)与所述无线模块上壳(32)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泡棉(3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报警器还包括挡烟板(40),所述挡烟板(40)设置于所述烟感上盖(12)与所述烟感主板(20)之间,且配合所述烟感底座(11)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烟感主板(20)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烟感主板(20)靠近所述烟感上盖(12)的一侧固设有感烟迷宫(23),所述感烟迷宫(23)贯穿所述挡烟板(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主板(20)上还电连接有烟感指示灯(24)以及报警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壳体(10)上固设有导光柱(121),所述导光柱(121)一端与所述烟感指示灯(24)对应,另一端贯穿所述烟感壳体(10)至所述烟感壳体(10)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主板(20)通过信号线与主机电连接。
CN202320579938.8U 2023-03-22 2023-03-22 烟雾报警器 Active CN21965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9938.8U CN21965819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烟雾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9938.8U CN21965819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烟雾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196U true CN219658196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9938.8U Active CN21965819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烟雾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7897A1 (zh) 微型烟雾报警器
TWI746472B (zh) 機器安裝構造及其安裝板、警報器、火災警報器、警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90169916A1 (en) Carbon Defense
CN219658196U (zh) 烟雾报警器
CN112233367A (zh) 烟雾传感装置
CN213458356U (zh) 一种烟感探测器
CN213458357U (zh) 烟雾传感装置
US11600159B2 (en) Smoke alarm system
CN214151952U (zh) 一种可燃气体的探测检测系统
CN213582493U (zh) 独立式烟雾报警器
JP2002216261A (ja) 無線送信器
JP4284533B2 (ja) 壁掛け型火災警報器
JP5874026B2 (ja) 電池式火災感知器
JP4456907B2 (ja) 火災警報機
CN219916959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电气开关
CN217562105U (zh) 烟雾报警器
CN219202471U (zh) 感烟探测器
CN219225661U (zh) 一种用于家居环境的报警装置
CN216287032U (zh) 燃气监控报警器
CN219434795U (zh) 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
JP2005292967A (ja) 警報器
CN219643647U (zh) 便于导光柱装配的电池包充电座
CN220709747U (zh) 火灾报警装置
CN114521851B (zh) 水箱检测装置和洗地机工作站
CN208171939U (zh) 便携气体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