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1281U - 车身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1281U
CN219651281U CN202320729048.0U CN202320729048U CN219651281U CN 219651281 U CN219651281 U CN 219651281U CN 202320729048 U CN202320729048 U CN 202320729048U CN 219651281 U CN219651281 U CN 219651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body assembly
wireless module
mounting posi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90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祥学
任亚辉
于铁丰
胡亮
谢洋洋
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90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1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1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1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蓝牙模块的安装结构使B柱的碰撞等性能不达标,进而使蓝牙模块无法发挥设计性能,从而对智能化实现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组件包括:B柱组件,其包括B柱和非金属封盖,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信号孔正对安装位设置,非金属封盖设置在信号孔处,用于封闭信号孔;无线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位上,无线模块上的第一线束穿设于B柱组件设置。非金属封盖不会屏蔽无线信号,可以保证无线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信号孔和安装位均位于B柱的中上方,对B柱的结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保证B柱的碰撞性能。

Description

车身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的功能日益多样,智能化越来越先进,这些与智能化相配套的蓝牙模块等系统,其布置和安装对车身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B柱区域,因蓝牙模块需要嵌入B柱内,需要在加强板上开孔,同时蓝牙模块还需求正面不能有金属遮挡,这就要求侧围外板也要开大孔来传输信号,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蓝牙模块的布置会极大影响侧碰性能,传统车基本都不会在此布置此模块。
蓝牙模块的布置极大增加了对B柱结构空间和性能的需求,结构空间布置不合理会使蓝牙模块安装结构的碰撞等性能不达标,进而使蓝牙模块无法发挥设计性能,从而对智能化实现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相关领域亟需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蓝牙模块的安装结构使B柱的碰撞等性能不达标,进而使蓝牙模块无法发挥设计性能,从而对智能化实现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组件,该车身组件包括:
B柱组件,其包括B柱和非金属封盖,所述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所述非金属封盖设置在所述信号孔处,用于封闭所述信号孔;
无线模块,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无线模块上的第一线束穿设于所述B柱组件设置。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无线模块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安装位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无线模块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部,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安装位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钉,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螺接孔,所述螺钉螺接于螺接孔;或,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栓,所述第二固定部为通孔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位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无线模块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无线模块和所述安装位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柱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板,所述内板、加强板及所述外板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三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位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信号孔设置在所述外板上,且正对所述安装位设置。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位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的凹陷部。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柱还包括内加强板,其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内板之间,且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内加强板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型或patch板。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束透过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内加强板,穿设于所述内加强板和所述内板之间的腔室设置。
在上述车身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模块为蓝牙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WiFi模块;并且/或者
所述非金属封盖为玻璃材质。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组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车身组件包括B柱组件和无线模块,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信号孔正对安装位设置,非金属封盖设置在信号孔处,用于封闭信号孔;无线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位上,无线模块上的第一线束穿设于B柱组件设置。无线模块正对信号孔设置,且在信号孔采用非金属封盖封闭,非金属封盖不会屏蔽无线信号,可以保证无线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信号孔和安装位均位于B柱的中上方,对B柱的结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保证B柱的碰撞性能;而且,可以减小无线模块的安装对门开启包络的影响。
安装位具体为设置在B柱的加强板上的凹陷部,其不会影响加强板的结构强度。
方案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B柱组件(1),其包括B柱和非金属封盖(2),所述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131),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111),所述信号孔(111)正对所述安装位(131)设置,所述非金属封盖(2)设置在所述信号孔(111)处,用于封闭所述信号孔(111);
无线模块(3),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位(131)上,所述无线模块(3)上的第一线束(31)穿设于所述B柱组件(1)设置。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无线模块(3)与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3),所述无线模块(3)与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33)固定连接。
方案5.根据方案4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接孔,所述第二固定部(33)为螺钉,所述螺钉螺接于螺接孔;或,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栓,所述第二固定部为通孔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2),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定位部(13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无线模块(3)和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13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3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包括外板(11)、内板(12)和加强板(13),所述内板(12)、加强板(13)及所述外板(11)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三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位(131)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上,所述信号孔(111)设置在所述外板(11)上。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上的凹陷部。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还包括内加强板(14),其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与所述内板(12)之间,且与所述加强板(13)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内加强板(14)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型或patch板。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31)透过所述加强板(13)和所述内加强板(14),穿设于所述内加强板(14)和所述内板(12)之间的腔室设置。
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3)为蓝牙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WiFi模块。
方案13.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封盖(2)为玻璃材质。
方案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方案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组件的断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不包括非金属封盖);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板和无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B柱组件;11、外板;111、信号孔;12、内板;13、加强板;131、安装位;132、第一定位部;133、第一卡接部;134、穿线孔;14、内加强板;
2、非金属封盖;3、无线模块;31、第一线束;32、第二线束;33、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B柱区域,因蓝牙模块需要嵌入B柱内,需要在加强板13上开孔,同时蓝牙模块还需求正面不能有金属遮挡,这就要求侧围外板11也要开大孔来传输信号,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蓝牙模块的布置会极大影响侧碰性能,传统车基本都不会在此布置此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组件和车轮等。车辆具体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也可为燃油车、油电混汽车或插电混汽车。
如图1-5所示,车身组件包括车身主体、B柱组件1和无线模块3等,车轮设置在车身主体上。B柱组件1设置在车身主体上,无线模块3设置在B柱组件1内。
参照图1,具体地,B柱组件1包括B柱和非金属封盖2,其中B柱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板12、内加强板14、加强板13及外板11,其中内板12的侧边、加强板13的侧边与外板11的侧边固定连接,具体可以胶粘和焊接相配合的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可以保证B柱的密封性,又可以保证其连接的可靠性。
从车身的方向来说,外板11内凹设置,内板12整体向车外凸出设置。加强板13靠近两边的位置向车内的一侧凸出设置,可以使加强板13具有较强的抗弯强度,能够有效起到加强的作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内加强板14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型,其可以增加B柱的抗碰撞性能。内加强板14“几”字的两脚位于靠近内板12的一侧,“几”字的顶部与加强板13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胶粘和螺栓配合的方式连接,这种方式相对于焊接,不破坏材料特性,可以有效地保证加强板13和内加强板14的结构强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内加强板14还可以为patch板。内加强板14“几”字的两脚与内板12的保留一定的间隙,具体为5mm,在B柱受到碰撞,此处会贴上,有利于提升碰撞性能。
如图2-5所示,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131,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111,信号孔111正对安装位131设置。具体地,安装位131设置在加强板13上,具体为设置在加强板13上的凹陷部;信号孔111设置在外板11上,且正对安装位131设置。非金属封盖2设置在信号孔111处,用于封闭信号孔111;非金属封盖2的具体材质为玻璃,也可以为其他复合材料,其只要不会屏蔽无线信号、强度高和刚度高即可。信号孔111具体位于外板11的台阶面上,可以提高外局的局部刚度,减小对B柱碰撞性能的影响。
信号孔111的平面宽度至少为17mm,其具体宽度根据无线模块3的型号、尺寸及信号传输情况进行选择设置。非金属封盖2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外板11上,而且非金属封盖2的软胶与该平面保持一定距离过盈挤压量,具体为1mm,便于非金属封盖2的密封。
参照图3和4,无线模块3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位131上,具体部分嵌于凹陷部内。具体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2,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定位部13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无线模块3和安装位131通过第一定位部132和第二定位部定位;更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32和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具体在无线模块3上设置定位销,在加强板13上设置定位孔。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相配合进行定位,可以便于后续的固定,以保证安装效率。
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卡接部133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无线模块3与安装位131通过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具体地,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具体在无线模块3上设置卡扣,在加强板13上设置卡槽。具体地,卡扣和卡槽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无线模块3的左右两侧。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3,无线模块3与安装位131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33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固定部为螺接孔,第二固定部33为螺钉,在卡接完成之后,使螺钉螺接于螺接孔,以进行再次固定,螺钉和螺接孔的数量为两组,且间隔设置。
关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为螺接孔,第二固定部为螺钉,但这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为螺栓,第二固定部为通孔和螺母,螺栓穿设于通孔设置,螺母螺接于螺栓螺纹连接。
无线模块3具体先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的定位放置在安装位131,并使用卡接的方式先进行卡接;之后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无线模块3上的第一线束31穿设于B柱组件1设置,具体地,在加强板13和内加强板14上都设置有穿线孔134,自无线模块3上引出的第一线束31穿过穿线孔134之后,引入到内加强板14和内板12之间的腔室内,然后向下引入到车身内,与车辆的相关部件连接(具体参照图5)。第一线束31上设置有插接头,其与无线模块3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在加强板13上设置有安装点135,在安装点135上固定有第二线束32,第二线束32向上延伸至无线模块3的上方;在无线模块3的上方设置有NFC,具体地,在外板1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陷位,NFC设置在凹陷位上,且位于非金属封盖2的内侧。NFC具体通过粘接和螺接的方式固定在凹陷位上。NFC可以与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手表及移动终端配对,NFC主要也是为了对车辆解锁。在忘记钥匙或者钥匙没电时,可以使移动终端与NFC进行配对感应,以实现感应解锁。
其中,无线模块3具体为蓝牙模块,其无线信号透过信号孔111和非金属封盖2向外传输,以与配对的蓝牙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在其它实施例中,无线模块3还可以为WiFi模块,具体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无线模块3还可以为无线射频模块(RFID模块),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
该无线模块3的安装过程:
内板12、内加强板14、加强板13及外板11相互连接形成B柱。无线模块3放置在凹陷部内,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32和第二定位部相配合进行定位,使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能够对齐,之后使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相卡接,然后再使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进行固定。使第一线束31穿过穿线孔134引导内加强板14和内板12之间的腔室内,向下引入到车身内,与车辆相关部件进行连接。第一线束31顶端的插头插接于无线模块3,实现无线模块3与车辆的通信。再之后将非金属封盖2粘接在外板11上,完成无线模块3的安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B柱组件(1),其包括B柱和非金属封盖(2),所述B柱的中上方设置有安装位(131),且朝向外侧开设有信号孔(111),所述信号孔(111)正对所述安装位(131)设置,所述非金属封盖(2)设置在所述信号孔(111)处,用于封闭所述信号孔(111);
无线模块(3),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位(131)上,所述无线模块(3)上的第一线束(31)穿设于所述B柱组件(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3),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无线模块(3)与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和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33)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3),所述无线模块(3)与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接孔,所述第二固定部(33)为螺钉,所述螺钉螺接于螺接孔;或,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螺栓,所述第二固定部为通孔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2),所述无线模块(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定位部(13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无线模块(3)和所述安装位(131)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13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32)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包括外板(11)、内板(12)和加强板(13),所述内板(12)、加强板(13)及所述外板(11)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三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位(131)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上,所述信号孔(111)设置在所述外板(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31)为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上的凹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还包括内加强板(14),其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与所述内板(12)之间,且与所述加强板(13)固定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内加强板(14)的截面形状为“几”字型或patch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31)透过所述加强板(13)和所述内加强板(14),穿设于所述内加强板(14)和所述内板(12)之间的腔室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3)为蓝牙模块、无线射频模块或WiFi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封盖(2)为玻璃材质。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CN202320729048.0U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9651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048.0U CN2196512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048.0U CN2196512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1281U true CN219651281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6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9048.0U Active CN219651281U (zh) 2023-03-31 2023-03-31 车身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1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5494B2 (en) In-vehicle multimedia device having antenna module and tuner part module integrated therein
US8319693B2 (en) Antenna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80154708A1 (en) Tir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9651281U (zh) 车身组件及车辆
CN203854571U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的车门模块及配设车门模块的机动车门
CN208180683U (zh) 一种胎压监测传感器结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及车辆
WO2008061393A1 (fr) Antenne de réception pour recevoir un signal de pression de pneu
CN212968021U (zh) 车载天线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3660616U (zh) 天线组件
CN211700554U (zh) 一种鲨鱼鳍式天线结构
CN219573090U (zh) 一种车载导航仪
CN112151942A (zh) 一种具有预安装结构的鲨鱼鳍天线
CN210052769U (zh) 一种锂电池安装箱体
CN208867972U (zh) 一种用于车身钣金件空腔的隔音降噪结构
CN218887527U (zh) 一种车载天线
CN216161922U (zh) 车载天线
CN211507881U (zh) 运输工具、电池盒及其外置天线的安装结构
CN212783779U (zh) 一种具有预安装结构的鲨鱼鳍天线
CN214099872U (zh) Etc车载装置
CN205264845U (zh) 锁定装置
CN215182089U (zh) 一种车载电子标签
CN217114795U (zh) 一种5g高精度组合天线
CN218385715U (zh) 伸缩式车载天线组件
KR102371351B1 (ko) 운송 차량, 배터리 팩 및 그 외부 안테나 장착 구조
CN117423987A (zh) 一种复用机动车车身部件作为天线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