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0838U -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0838U
CN219630838U CN202320413611.3U CN202320413611U CN219630838U CN 219630838 U CN219630838 U CN 219630838U CN 202320413611 U CN202320413611 U CN 202320413611U CN 219630838 U CN219630838 U CN 219630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peed
dust removal
actual
concentration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3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3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0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0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0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包括除尘部、清灰部和控制部,除尘部与清灰部相连通,清灰部用于清除除尘部内的灰尘;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浓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和清灰部相连接;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除尘部上,用于获取实际浓度信息,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启动;风速检测装置设置在除尘部上,用于获取除尘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实际风速信息,控制装置基于获取到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启动,能够自动除尘和自动自清洁,保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以及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Description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尤其隧道施工中,粉尘污染严重,严重影响施工人员效率和健康,粉尘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越来越多施工中配备除尘设备。
但现有的除尘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218011911U的现有专利《一种隧道施工除尘装置》,在实施该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是直接利用控制柜来进行启动的,需要人为启动和停止风机进行除尘作业,导致工作人员经常处于粉尘污染的环境下工作,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设备长时间工作,内部过滤装置易出现堵塞现象,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其中除尘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自动除尘,并能自动自清洁,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部、清灰部和控制部,所述除尘部与所述清灰部相连通,所述清灰部用于清除所述除尘部内的灰尘;
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浓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除尘部和所述清灰部相连接;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部上,用于获取实际浓度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启动;
所述风速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部上,用于获取所述除尘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实际风速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所述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启动。
可选的,所述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浓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浓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除尘部的进风口,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处的第一实际浓度信息,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除尘部的出风口,用于获取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二实际浓度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启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和变频单元,所述除尘部包括除尘风机,所述变频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除尘风机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第一浓度差通过所述变频单元控制所述除尘风机的转速,所述转速与所述第一浓度差通正相关。
可选的,所述风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风速检测单元和第二风速检测单元,所述第一风速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除尘部的进风口,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处的第一实际风速信息,所述第二风速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除尘部的出风口,用于获取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二实际风速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所述第二实际风速信息得到的所述实际风速差。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与所述预设浓度值,在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且所述实际风速差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启动。
可选的,所述除尘部包括壳体和过滤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以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过流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清灰部包括空压机和清灰风道,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清灰风道与所述过滤件的内部相连通,以带动气体经由所述清灰风道进入所述过滤件内,并从所述过滤件内向外排出。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吸附腔,所述过滤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件均匀设置在所述吸附腔内。
可选的,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不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停止运行;
所述风速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风速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进风口的实际风速信息和所述出风口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所述实际风速差,并在所述实际风速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停止运行。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如上述的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控制部,并使控制部中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和清灰部相连接,能够实现基于污染物浓度和除尘设备的风速对除尘部和清灰部进行控制。通过在除尘部上设置浓度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实际浓度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对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进行对比,并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启动,实现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自动除尘,确保除尘作业的及时性,降低空气污染浓度,保证工人员效率和健康。通过在除尘部上设置风速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除尘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实际风速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根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实际风速信计算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启动,能够在除尘部发生堵塞而导致除尘效果不佳时自动进行清灰作业,确保除尘系统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除尘能力,保证了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除尘部内的过滤件因堵塞严重而彻底丧失除尘能力,一旦过滤件丧失除尘能力则需要更换过滤件,因此,控制清灰部自行启动也能减少使用成本,保证除尘部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尘部和清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尘系统的逻辑原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第一浓度检测单元;2、第二浓度检测单元;3、第一风速检测单元;4、第二风速检测单元;5、控制单元;6、变频单元;7、除尘部;71、除尘风机;72、吸附腔;73、过滤件;74、进风口;75、出风口;76、过风筒;8、清灰部;81、清灰风道;82、脉冲阀;83、空压机;84、排尘口;9、车体。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一个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之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部”、“下部”、“侧部”并不具有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意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包括除尘部7、清灰部8和控制部,除尘部7与清灰部8相连通,清灰部8用于清除除尘部7内的灰尘;
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浓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7和清灰部8相连接;
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除尘部7上,用于获取实际浓度信息,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
风速检测装置设置在除尘部7上,用于获取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控制装置基于获取到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
通过设置控制部,并使控制部中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7和清灰部8相连接,能够实现基于污染物浓度和除尘设备的风速对除尘部7和清灰部8进行控制。通过在除尘部7上设置浓度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实际浓度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对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进行对比,并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实现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自动除尘,确保除尘作业的及时性,降低空气污染浓度,保证工人员效率和健康。通过在除尘部7上设置风速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根据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计算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能够在除尘部7发生堵塞而导致除尘效果不佳时自动进行清灰作业,确保除尘系统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除尘能力,保证了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除尘部7内的过滤件73因堵塞严重而彻底丧失除尘能力,一旦过滤件73丧失除尘能力则需要更换过滤件73,因此,控制清灰部8自行启动也能减少使用成本,保证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其中,浓度检测装置可以包括粉尘浓度传感器,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来获取实际浓度信息。
其中,风速检测装置可以包括风速传感器,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来获取实际浓度信息。通过风速传感分别获取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
其中,预设浓度值为预先在控制装置上设置的浓度值,可能够实际工作场景灵活设置预设浓度值。例如在对粉尘浓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可调大预设浓度值,在对粉尘浓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调小预设浓度值。
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7和清灰部8电连接。
其中,控制装置比较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大小,在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
其中,实际浓度信息为浓度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当前实际的浓度值。
其中,控制装置计算进风口74的实际风速信息与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的实际风速差,并在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
其中,实际风速信息为风速检测装置获取到的当前实际的风速。
其中,除尘部7启动时,除尘系统进入除尘工况。
其中,清灰部8启动时,除尘系统进入清灰工况。
可以理解的是,除尘部7和清灰部8可以同时启动,同步进入除尘工况和清灰工况,除尘部7和清灰部8也可以同时停机,也即同步退出除尘工况和清灰工况。
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和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用于获取进风口74处的第一实际浓度信息,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用于获取出风口75处的第二实际浓度信息,控制装置在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或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
通过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设置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并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设置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能够精准的检测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处的实际浓度信息,进而根据精准的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进行比较,进而准确控制除尘部7启动,确保除尘作业的及时性,降低空气污染浓度,保证工人员效率和健康。
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和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均属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获取的实际浓度信息。
其中,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或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也即,在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在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同时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
其中,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可以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的开口处的内壁上。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可以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的开口处的内壁上。
其中,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处,便于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的维修和更换。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处,便于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的维修和更换。
其中,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和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为粉尘浓度传感器。
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5和变频单元6,除尘部7包括除尘风机71,变频单元6分别与控制单元5和除尘风机71相连接,控制单元5基于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第一浓度差通过变频单元6控制除尘风机71的转速,转速与第一浓度差正相关。
通过设置控制单元5和变频单元6,能够实现基于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第一浓度差通过变频单元6控制除尘风机71变速转动,进而可根据进风口74处的粉尘浓度来自动调整除尘风机71转速,可自适应加快或减慢对粉尘的过滤速度,在保证良好除尘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除尘部7过度使用,保证了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将除尘风机71的转速设置为与第一浓度差正相关,在第一浓度差大时,也即进风口74粉尘浓度高时,提高除尘风机71的转速,进而可更快速的进行除尘,保证工人员效率和健康。在第一浓度差小时,也即进风口74粉尘浓度低时,降低除尘风机71的转速,进而可避免除尘部7过度使用,保证了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为浓度值,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第一浓度差,指的是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减去预设浓度值的得数。因为除尘风机71处于运行状态,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必然大于预设浓度值,因此,第一浓度差为正数。第一浓度差的数值越大,除尘风机71的转速越快,第一浓度差的数值越小,除尘风机71的转速越慢。
其中,变频单元6可以为变频器,控制单元5通过变频器来控制除尘风机71转速。
风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和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用于获取进风口74处的第一实际风速信息,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用于获取出风口75处的第二实际风速信息,控制装置基于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第二实际风速信息得到的实际风速差。
通过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设置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并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设置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能够精准获取进风口74处的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出风口75处的第二实际风速信息,进而根据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第二实际风速信息更为精准的计算得到实际风速差,并根据实际风速差更为准确的判断除尘部7是否发生堵塞现象,确保在除尘部7堵塞时能够及时得到清理,保证除尘系统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除尘能力,进而保证了良好的使用稳定性,也能减少使用成本,保证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其中,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和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第二实际风速信息均属于风速检测装置获取的实际风速信息。
其中,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可以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的开口处的内壁上。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可以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的开口处的内壁上。
其中,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与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可以沿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过流方向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处,便于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的维修和更换。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能够拆卸地设置在除尘部7的出风口75处,便于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的维修和更换。
其中,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和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为风速传感器。
控制装置用于比较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在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将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比较结果和实际风速差共同作为控制清灰部8启动的参数,进一步在除尘部7堵塞时能够及时得到清理,保证除尘系统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除尘能力,进而保证了良好的使用稳定性,也能减少使用成本,保证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为浓度值,控制装置用于比较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的大小关系,在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
其中,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为除尘部7过滤后的空气的粉尘浓度值,在除尘部7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小于预设浓度值。在除尘部7堵塞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过滤作业,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会上升,在上升至大于预设浓度值且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
除尘部7包括壳体和过滤件73,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设置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以连通进风口74与出风口75,过滤件73设置在过流通道内。
通过设置壳体,为过滤件73提供了设置位置,通过将过滤件73设置在过流通道内,使过滤件73能够对流经过流通道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
其中,过流通道是用于空气流动的通道,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过流通道内,经由过流通道流动至出风口75排出。
其中,除尘风机71设置在过流通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除尘风机71用于在进风口74处形成负压,进而将外部空气和粉尘从进风口74引入到过流通道内,并通过过滤件73过滤后,通过除尘风机71的带动从出风口75排出。
清灰部8包括空压机83和清灰风道81,空压机83与控制部相连接,空压机83通过清灰风道81与过滤件73的内部相连通,以带动气体经由清灰风道81进入过滤件73内,并从过滤件73内向外排出。
通过设置空压机83,为清洁过滤件73提供了气源。通过设置清灰风道81,为空压机83排出的空气提供了流动的通道,使空气能够稳定地到达过滤件73,实现对过滤件73的反吹。
其中,过滤件73为滤芯。
其中,过滤件73在过滤时,含杂粉尘的空气从滤芯外向内流动,空气流过滤芯,粉尘被过滤留存在滤芯上。在清灰时,从过滤件73内向外排出空气,能够将附着在滤芯上的粉尘反吹脱离滤芯,实现对滤芯的清灰作业。
其中,清灰风道81上设置有脉冲阀82,脉冲阀8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除尘工况时,控制装置控制脉冲阀82打开,进而使空压机83排出的压缩空气能够通过清灰风道81进入到滤芯内,并在清灰工况关闭,避免粉尘进入到清灰风道81内。具体的,清灰风道81包括主管和多个支管,每个过滤件73的内部均通过支管与主管相连通,以使压缩空气能够通过主管进入到各支管内,并通过各支管进入到过滤件73的内部。脉冲阀82也可以为多个,每个支管上设置有一个脉冲阀82。
壳体内设置有吸附腔72,过滤件73为多个,多个过滤件73均匀设置在吸附腔72内。通过设置吸附腔72,为过滤件73提供了安装位置,将过滤件73设置为多个,并均匀设置在吸附腔72内,提高了过滤效果。
其中,吸附腔72可以理解为过流通道的一部分。
其中,吸附腔72可以为一个长方形腔体,多个过滤件73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排布在吸附腔72内。
其中,吸附腔72上设置有排尘口84,用于清灰时将灰尘排出,排尘口84设置在吸附腔72的下部。
其中,壳体包括过风筒76,过风筒76为中空的管道,过风筒76的中空部分为过流通道的一部分。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设置在过风筒76上,也即过风筒76用于进风的一端为进风口74,用于出风的一端为出风口75。过风筒76与吸附腔72相连通形成过流通道。过风筒76靠近进风口74的一段用于将空气和粉尘导入到吸附腔72内,并在吸附腔72内通过过滤件7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除尘风机71的带动进入到过风筒76靠近出风口75的一段内,并从出风口75排出。
具体的,过风筒76内设置有导流斜面,导流斜面远离进风口74的一端向吸附腔72倾斜,进而将进风口74进入的空气和粉尘导入到吸附腔72内。
其中,过滤件73通过滤芯支架固定在吸附腔72内,滤芯支架上设置有滤芯安装筒,每个滤芯安装筒内可设置有两个滤芯,两个滤芯在滤芯安装筒内轴向排布。
其中,每个滤芯安装筒之间隔有空间,以使空气和粉尘能够通过间隔空间充分与滤芯接触,使滤芯能够充分起到过滤作用。
本实施例中,吸附腔72设置有四十八个滤芯安装筒,每个滤芯安装筒内设置有两个滤芯,共设置有九十六个滤芯。
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停止运行;风速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实际风速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基于进风口74的实际风速信息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不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停止运行。
通过将控制装置和除尘部7设置为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除尘部7停止运行,能够实现除尘部7的自动关停,避免除尘部7的过度使用,延长除尘部7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控制装置和清灰部8设置为在实际风速差不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停止运行,能够避免清灰部8的过度使用,延长除尘部7的使用寿命,实现了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其中,控制装置比较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在实际浓度信息不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停止运行,也即除尘风机71停止运行。
其中,控制装置根据进风口74的实际风速信息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也即进风口74的实际风速信息减去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控制装置在实际风速差不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停止运行。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如上述的除尘系统。
其中,工程机械可以为除尘车辆,除尘车辆可以包括车体9和如上述的除尘系统,除尘系统设置在车体9上。
其中,除尘部的进风口74可以位于车辆的车尾处,除尘部的出风口75可以位于车辆的车头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其中,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控制部,并使控制部中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浓度检测装置、风速检测装置、除尘部7和清灰部8相连接,能够实现基于污染物浓度和除尘设备的风速对除尘部7和清灰部8进行控制。通过在除尘部7上设置浓度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实际浓度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对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与预设浓度值进行对比,并在获取到的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除尘部7启动,实现根据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自动除尘,确保除尘作业的及时性,降低空气污染浓度,保证工人员效率和健康。通过在除尘部7上设置风速检测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到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进而可使控制装置根据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计算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清灰部8启动,能够在除尘部7发生堵塞而导致除尘效果不佳时自动进行清灰作业,确保除尘系统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除尘能力,保证了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同时也能避免除尘部7内的过滤件73因堵塞严重而彻底丧失除尘能力,一旦过滤件73丧失除尘能力则需要更换过滤件73,因此,控制清灰部8自行启动也能减少使用成本,保证除尘部7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部(7)、清灰部(8)和控制部,所述除尘部(7)与所述清灰部(8)相连通,所述清灰部(8)用于清除所述除尘部(7)内的灰尘;
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浓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除尘部(7)和所述清灰部(8)相连接;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上,用于获取实际浓度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7)启动;
所述风速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上,用于获取所述除尘部(7)的进风口(74)和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风速信息得到实际风速差,并在所述实际风速差大于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8)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和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所述第一浓度检测单元(1)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74)处的第一实际浓度信息,所述第二浓度检测单元(2)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用于获取所述出风口(75)处的第二实际浓度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实际浓度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7)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5)和变频单元(6),所述除尘部(7)包括除尘风机(71),所述变频单元(6)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5)和所述除尘风机(71)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基于所述第一实际浓度信息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第一浓度差通过所述变频单元(6)控制所述除尘风机(71)的转速,所述转速与所述第一浓度差通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和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所述第一风速检测单元(3)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的进风口(74),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74)处的第一实际风速信息,所述第二风速检测单元(4)设置在所述除尘部(7)的出风口(75),用于获取所述出风口(75)处的第二实际风速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实际风速信息和所述第二实际风速信息得到的所述实际风速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与所述预设浓度值,在所述第二实际浓度信息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且所述实际风速差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8)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部(7)包括壳体和过滤件(73),所述进风口(74)和所述出风口(75)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过流通道,以连通所述进风口(74)与所述出风口(75),所述过滤件(73)设置在所述过流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部(8)包括空压机(83)和清灰风道(81),所述空压机(83)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所述空压机(83)通过所述清灰风道(81)与所述过滤件(73)的内部相连通,以带动气体经由所述清灰风道(81)进入所述过滤件(73)内,并从所述过滤件(73)内向外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吸附腔(72),所述过滤件(73)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件(73)均匀设置在所述吸附腔(7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获取到的所述实际浓度信息不大于所述预设浓度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除尘部(7)停止运行;
所述风速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将获取到的所述实际风速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进风口(74)的实际风速信息和所述出风口(75)的实际风速信息得到所述实际风速差,并在所述实际风速差不大于所述预设风速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清灰部(8)停止运行。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除尘系统。
CN202320413611.3U 2023-03-07 2023-03-07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Active CN219630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611.3U CN219630838U (zh) 2023-03-07 2023-03-07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3611.3U CN219630838U (zh) 2023-03-07 2023-03-07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0838U true CN219630838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3611.3U Active CN219630838U (zh) 2023-03-07 2023-03-07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0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3331U (zh) 一种中频感应熔炼炉用排烟除尘装置
CN104958961A (zh) 一种自洁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5107302A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布袋检漏装置及其检漏方法
CN219630838U (zh) 除尘系统和工程机械
KR101983313B1 (ko) 필터 교환 시기를 판단하고, 자동차 배기가스의 미세먼지 및 악취를 제거하는 특수어댑터를 이용한 자동차 전용 집진 장치
CN207805265U (zh) 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
CN210356350U (zh) 一种用于空调回风除尘的系统
CN107441846A (zh) 一种可改变出风方向的空气净化器
CN205569919U (zh) 油品智能优化系统
CN214182226U (zh) 一种能在线检测与更换破损布袋的工业炉窑布袋除尘器
CN111765529B (zh) 风机盘管、空调及过滤网的清洗方法
CN205252786U (zh) 一种滤芯除尘器
CN113866361A (zh) 一种气体检测自动反冲洗装置
CN208694476U (zh) 一种免停车在线反吹气体除尘设备
CN206778037U (zh) 烟尘净化系统
CN115957570B (zh) 模块化除尘装置
CN109157965A (zh) 净化液浓度实时监控调整的油烟净化装置
CN106968928B (zh) 一种抽黄灌溉泵站清水真空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7294599U (zh) 玻璃划线切割机适用的清理控制装置及清理系统
CN214764324U (zh) 一种油雾收集系统
CN106731523B (zh) 一种气动乳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854398A (zh) 油品智能优化系统
CN215952846U (zh) 用于油烟净化器的压力检测结构
CN117717857B (zh) 一种用于工业排放烟雾的净化装置以及净化方法
TWI750046B (zh) 油霧回收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