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6410U -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6410U
CN219616410U CN202320643213.0U CN202320643213U CN219616410U CN 219616410 U CN219616410 U CN 219616410U CN 202320643213 U CN202320643213 U CN 202320643213U CN 219616410 U CN219616410 U CN 219616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corrected
piece
correc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32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32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6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6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6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翘曲校正装置。该校正装置用于校正翘曲的待校正件,待校正件具有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待校正件从第一面朝第二面翘曲;校正装置包括机架及校正模块,校正模块包括校正组件,校正组件包括固定单元及校正单元,固定单元与校正单元均设置于机架,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待校正件的第二面或第一面,且当固定单元固定待校正件时,校正单元用于挤压第二面,以使待校正件展平。该校正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待校正件的(如电池串)翘曲,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交叉背接触)电池是一种背结背接触的太阳电池。
在IBC电池中,由于其PAD点、栅线、焊带都在IBC电池的电池片的背面,因此,在制作IBC电池的过程中,电池片容易出现翘曲现象,且当多个电池片上的焊带彼此焊接,使得多个电池片形成电池串后,该翘曲现象会进一步扩大,导致在后道工序中电池串的排版精度较差,从而在后道工序中的层压工序中出现并片、叠片等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翘曲校正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电池串的翘曲,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良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翘曲校正装置,所述校正装置用于校正翘曲的待校正件,所述待校正件具有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待校正件从所述第一面朝所述第二面翘曲,所述校正装置包括:
机架;
校正模块,包括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单元及校正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校正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所述待校正件的所述第二面或第一面,且当所述固定单元固定所述待校正件时,所述校正单元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以使所述待校正件展平。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面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及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二边均沿从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翘曲;
所述校正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校正件及第二校正件,所述固定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校正件及所述第二校正件之间,当所述固定单元固定所述待校正件时,所述第一校正件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边和/或靠近所述第一边的区域,所述第二校正件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的第二边和/或靠近所述第二边的区域,以使所述待校正件展平。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校正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待校正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校正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校正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且当多个所述校正组件中的所述固定单元分别固定多个所述待校正件时,所述第一校正件还用于挤压相邻所述待校正件的所述第二边和/或靠近所述第二边的区域,所述第二校正件还用于挤压相邻所述待校正件的所述第一边和/或靠近所述第一边的区域,以使多个所述待校正件均能展平。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校正件包括连接件和挤压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挤压件沿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所述挤压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校正面,且当所述固定单元未固定所述待校正件时,所述校正面凸出于所述固定单元,所述第二方向为从连接件指向所述挤压件的方向。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正面沿第三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出部,所述第三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校正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校正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连接。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弹簧及套设于所述弹簧上的导向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连接,所述导向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挤压件延伸,且当所述固定单元未固定所述待校正件时,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挤压件之间具有缓冲距离。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校正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直线轴承和导向轴,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中,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连接。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吸附头,所述吸附头上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附头用于通过所述吸附孔吸附所述待校正件。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吹气管及设置于所述吹气管上的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管连通有气泵,所述吹气管用于通过所述吹气孔向所述待校正件吹气,以冷却所述待校正件。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包括横梁,所述校正模块中的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校正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横梁上;
所述校正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校正模块绕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环设于所述横梁的周壁上。
在一种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还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横梁绕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多个所述校正模块能够绕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校正组件中的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待校正件的第二面或第一面,且当固定单元固定待校正件时,校正单元用于挤压第二面。即在需要对待校正件进行校正时,首先固定单元对待校正件的第二面或第一面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校正单元对翘曲的第二面朝第一面的方向进行挤压,以使得第二面能够产生朝向第一面的形变,从而能够使得待校正件能够展平,实现对待校正件的翘曲的校正。
且当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待校正件的第二面,在待校正件被固定单元固定住,校正单元用于挤压第二面时,即固定单元与校正单元均位于待校正件的第二面的一侧,一方面,能够使得设置于机架上的固定单元无需延长、弯曲等以对待校正件的其它位置进行固定,即能够对待校正件进行固定,简化了固定单元的结构复杂度,降低了固定单元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防止因固定单元固定待校正件的其它位置而与其它的设备、装置产生干涉。
且,当待校正件为电池片或者电池串时,如,IBC电池的电池片或者电池串,可通过上述的校正装置对翘曲的电池片或者电池串进行翘曲的校正,使得电池片或者电池串能够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和校正质量,且电池串通过该校正装置进行翘曲校正后,能够有效提高后续排版工序的排版精度,避免后续层压工序中因电池串翘曲而导致出现并片、叠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IBC电池的制作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校正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正装置的测试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校正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校正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单元;11-吸附头;2-校正单元;21-第一校正件;211-连接件;212-挤压件;2121-校正面;2122-限位凸出部;213-缓冲件;2131-弹簧;2132-导向套;214-导向件;2141-直线轴承;2142-导向轴;22-第二校正件;
10-校正装置;110-校正模块;1110-校正组件;120-机架;1210-横梁;1220-旋转驱动件;130-冷却模块;1310-吹气管;140-升降驱动件;20-待校正件;210-第一面;220-第二面;2210-第一边;2220-第二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翘曲校正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待校正件的(如电池串)翘曲,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翘曲校正装置,如图1-图4所示,校正装置10用于校正翘曲的待校正件20,待校正件20具有相背的第一面210和第二面220,待校正件20从第一面210朝第二面220翘曲;校正装置10包括机架120及校正模块110,其中,校正模块110包括校正组件1110,校正组件1110包括固定单元1及校正单元2,固定单元1与校正单元2均设置于机架120,固定单元1用于固定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或第一面210,且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单元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以使待校正件20展平。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上述的以使待校正件20展平是指,第二面220能够大致展平,并不是指,待校正件20能够完全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校正组件1110中的固定单元1用于固定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或第一面210,且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单元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即在需要对待校正件20进行校正时,首先固定单元1对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或第一面210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校正单元2对翘曲的第二面220朝第一面210的方向进行挤压,以使得第二面220能够产生朝向第一面210的形变,从而能够使得待校正件20能够展平,实现对待校正件20的翘曲的校正。
且当固定单元1用于固定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在待校正件20被固定单元1固定住,校正单元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时,即固定单元1与校正单元2均位于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的一侧,一方面,能够使得设置于机架120上的固定单元1无需延长、弯曲等以对待校正件20的其它位置进行固定,即能够对待校正件20进行固定,简化了固定单元1的结构复杂度,降低了固定单元1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防止因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的其它位置而与其它的设备、装置产生干涉。
其中,待校正件20可以是翘曲的电池片、钣金件、钢板等,在此并不做限定。
且,当待校正件20为电池片时,如,IBC电池的电池片,由于IBC电池中的PAD点、栅线、焊带等均设置在电池片的背面,因此,在制作IBC电池的过程中,电池片在经过丝印、烘干等工序后,电池片会出现一定的翘曲现象,且当多个电池片上的焊带彼此焊接,使得多个电池片形成电池串后,因焊接所产生的焊接应力,会使得该翘曲现象进一步扩大,这就导致在制作IBC电池的排版工序中,电池串的排版精度较差,从而导致后续的层压工序中出现并片、叠片等的现象,降低了IBC电池的生产良率。
另外,刚经过烘干工序的电池片,或者刚经过焊接工序的电池串,电池片或者电池串的温度比较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时,对翘曲的电池片或者电池串施加外力进行翘曲校正,可大大降低电池片或者电池串因受到外力而撕裂、损坏的几率。因此,刚进过烘干工序的电池片或者刚经过焊接工序的电池串,可通过上述的校正装置10对翘曲的电池片或者电池串进行翘曲的校正,使得电池片或者电池串能够具有较好的校正效果和校正质量,且电池串通过该校正装置10进行翘曲校正后,能够有效提高后续排版工序的排版精度,避免后续层压工序中因电池串翘曲而导致出现并片、叠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IBC电池的制作良率。
当然,对于需要加热以提高可塑性的待校正件20,也可先对待校正件20进行加热,再对加热后的待校正件20通过该校正装置10进行翘曲校正。
上述的,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单元2挤压第二面220,以使待校正件20展平。此时,可以是固定单元1包括驱动件及固定件,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固定件连接,在固定单元1的固定件固定住待校正件20后,驱动件可驱动固定件向校正单元2的方向移动,直至校正单元2与第二面220相抵接、并挤压第二面220至展平位置;也可以是,校正单元2包括驱动件及校正件,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校正件连接,在固定单元1固定住待校正件20后,驱动件驱动校正件朝第二面220的方向移动,直至校正件挤压第二面220至展平;还可以是,在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单元2沿朝向第二面220的方向凸出于固定单元1,以在固定单元1在固定住待校正件20后,即使得校正单元2能够挤压第二面220,以使待校正件20展平。当然,待校正件20通过固定单元1及校正单元2实现翘曲校正还可具有其它的实现方式,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面220具有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X所示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2210及第二边2220,第一边2210及第二边2220均沿从第一面210朝向第二面220的方向翘曲。如图2和图3所示,校正单元2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校正件21及第二校正件22,固定单元1位于第一校正件21及第二校正件22之间,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以使待校正件20展平。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是指,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或者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以及第一边2210附近的区域,还或者,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附近的区域。同样的,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是指,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或者,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附近的区域,再或者,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以及第二边2220附近的区域。
通过固定单元1位于第一校正件21及第二校正件22之间,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可使得固定单元1能够与第二面220的位于第一边2210和第二边2220之间的部分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校正件21能够对第二面220的翘曲较为严重的第一边2210进行挤压校正,第二校正件22能够对第二面220的另一翘曲较为严重的第二边2220进行挤压校正,可使得校正后的待校正件20的展平效果更好,从而能够使得校正装置10对待校正件20的校正效果更好。
其中,固定单元1位于第一校正件21及第二校正件22之间,可以是固定单元1位于第一校正件21和第二校正件22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处,以对第二面220的位于第一边2210和第二边2220之间的中间的部分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校正件21对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的挤压,与第二校正件22对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的挤压,所施加的挤压力能够几乎相同,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边2210和第二边2220的校正效果均较好。
可选地,如图1-图3所示,待校正件20具有多个,多个待校正件20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校正组件1110具有多个,多个校正组件11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机架120,且当多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固定单元1分别固定多个待校正件20时,第一校正件21还用于挤压相邻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第二校正件22还用于挤压相邻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以使多个待校正件20均能展平。
由此,通过多个校正组件11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机架120,多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多个固定单元1可分别固定多个待校正件20,使得校正装置10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校正件20进行翘曲校正,提高了效率。
并且,第一校正件21还用于挤压相邻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第二边2220的区域,第二校正件22还用于挤压相邻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第一边2210的区域,即前一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第二校正件22还可作为第二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第一校正件21使用,第三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第一校正件21还可作为第二个校正组件1110中的第二校正件22使用,不仅能够使得多给校正组件1110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校正件20进行校正,还能简化校正组件1110为多个时、校正模块110的结构,降低了校正模块110的制作难度。
示例性的,当待校正件20为IBC电池串时,电池串可同时被多个固定单元1固定,并能够通过多个校正单元2进行校正,不仅提高了电池串的校正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串的校正质量。
上述的第一校正件21和第二校正件2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在此并不做限定。以下以第一校正件21与第二校正件22的结构大致相同,以第一校正件21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校正件21包括连接件211和挤压件212,连接件211的一侧与机架120连接,挤压件212沿第二方向(如图5中Y所示的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件211的另一侧,挤压件212沿第二方向远离连接件211的一侧设置有校正面2121,且当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面2121凸出于固定单元1,第二方向为从连接件211指向挤压件212的方向。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第二方向为从连接件211指向挤压件212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当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与第二面220指向第一面210的方向相平行的方向。
由此,通过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面2121凸出于固定单元1,以在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面2121即能够与待校正件20的第二面220相抵接,并能够挤压第二面220朝向第一面210的方向进行形变,具有较高的校正效率。
且,挤压件212沿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件211的另一侧,以在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面2121抵接、挤压第二面220的过程中,校正面2121可沿第二方向朝靠近连接件211的方向移动,以减小校正面2121对第二面220的挤压力,防止在因校正面2121对第二面220的挤压力过大而导致待校正件20出现撕裂的情况。
当然,在固定单元1固定待校正件20时,校正面2121抵接、挤压第二面220的过程中,校正面2121也可沿第二方向朝远离连接件211的方向移动,以加大校正面2121对第二面220的挤压力,从而能够使得第二面220的校正效果更好。
其中,挤压件212沿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件211的另一侧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可以是,挤压件212与连接件211之间滑动连接;也可以是,挤压件212与连接件211之间通过驱动件连接,即驱动件的固定端与连接件211连接,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挤压件212连接;还可以是,挤压件212与连接件211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校正件21还包括缓冲件213,缓冲件213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
由此,通过设置缓冲件213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缓冲件213的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可使得连接件211固定待校正件20,挤压件212抵接、挤压待校正件20时,挤压件212可通过缓冲件213缓冲对待校正件20的挤压力,以防止挤压件212在抵接、挤压待校正件20的初始阶段时,挤压件212对待校正件20的挤压力过大而对待校正件20造成损伤。
其中,缓冲件213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件213可包括弹性垫,弹性件连接于连接件211与挤压件212之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缓冲件213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弹簧2131及套设于弹簧2131上的导向套2132,弹簧2131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导向套2132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向挤压件212延伸,且当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导向套2132与挤压件212之间具有缓冲距离。
需要解释说明的是,上述的导向套2132与挤压件212之间具有缓冲距离,缓冲距离是指挤压件212在抵接、挤压待校正件20时,挤压件212朝连接件211的方向能够移动的距离,也即是,弹簧2131能够产生的压缩变形的距离。
由此,通过弹簧2131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弹簧2131的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以在挤压件212刚抵接、挤压待校正件20时,挤压件212可挤压弹簧2131压缩变形,使得弹簧2131产生回弹力,以对挤压件212对待校正件20的挤压进行缓冲,然后,压缩变形的弹簧2131可在回弹力的作用下逐渐减小变形,并推动挤压件212朝待校正件20的方向逐渐移动,以对待校正件20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校正,有效提高了校正效果,且弹簧2131易于获得,降低了缓冲件213的成本。
并且,导向套2132套设于弹簧2131上,导向套2132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朝向挤压件212延伸,且当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导向套2132与挤压件212之间具有缓冲距离,使得导向套2132可对弹簧2131的变形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还可防止因导向套2132与挤压件212相抵接而影响弹簧2131对挤压件212的缓冲。
其中,弹簧2131可为具有不同弹性力的弹簧2131,以使得不同的弹簧2131被压缩了一定的缓冲距离后可具有不同的回弹力,以使得挤压件212能够在不同的弹簧2131的推动下以不同的速度以及不同的力挤压待校正件20。
上述的导向套2132也可以由导向杆代替,此时,导向杆的一端与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向挤压件212延伸,且当固定单元1未固定待校正件20时,导向杆与挤压件212之间具有缓冲距离,弹簧2131套设于导向杆的外周,同样能够对弹簧2131的变形起到导向作用。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校正件21还包括导向件214,导向件214包括直线轴承2141和导向轴2142,直线轴承2141设置于连接件211上,导向轴2142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直线轴承2141中,导向轴2142的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
由此,通过导向轴2142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直线轴承2141中,另一端与挤压件212连接,可使得挤压件212在沿第二方向相对于连接件211移动时,挤压件212能够沿导向轴2142移动,有效防止挤压件212出现偏移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校正装置10的校正效果。
并且,直线轴承2141为常规部件,导向轴2142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得导向件214的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校正面2121沿第三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出部2122,第三方向(如图5中Z所示的方向)为平行于校正面2121、且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由此,当挤压件212抵接挤压待校正件20时,待校正件20可限制在沿第三方向的两侧设置的两个限位凸出部2122之间,不仅使得固定单元1对待校正件20的固定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向,还可有效防止待校正件20在进行校正的过程出现偏移而影响校正效果。
其中,限位凸出部2122可以是沿校正面2121的边缘设置的长条状的凸出部,也可以是,设置在校正面2121的边缘处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出块,在此并不做限定。
上述的固定单元1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单元1可包括粘接件,粘接件上涂设有粘接胶,使得固定单元1可通过涂设于粘接件上的粘接胶粘接固定待校正件20,操作简单方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单元1包括吸附头11,吸附头11上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连通有抽真空装置,吸附头11用于通过吸附孔吸附待校正件20。
由此,通过抽真空装置对吸附孔进行抽真空,使得吸附头11能够吸附住待校正件20,固定牢固稳定,且操作方便简单。
其中,吸附头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在此并不做限定。吸附孔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在此也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校正装置10还包括冷却模块130,冷却模块130包括吹气管1310及设置于吹气管1310上的多个吹气孔(图中未示出),吹气管1310连通有气泵,吹气管1310用于通过吹气孔向待校正件20吹气,以冷却待校正件20。
由此,通过吹气管1310上的吹气孔向待校正件20吹气,使得待校正件20能够冷却下来,可使得校正后的待校正件20件能够具有较好的定形效果,降低了待校正件20在校正后的回弹幅度,进一步提高了校正效果。
其中,当校正组件1110具有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机架120上时,吹气管1310沿多个校正组件1110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延伸,且可在吹气管1310上设置多个吹气孔,每个吹气孔均可对应一个校正组件1110,以在多个校正组件1110对多个待校正件20进行校正时,多个吹气孔可对多个待校正件20进行吹气冷却。
另外,吹气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此并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架120包括横梁1210,校正模块110中的固定单元1与校正单元2均设置于横梁1210上;校正模块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校正模块110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环设于横梁1210的周壁上。
由此,通过多个校正模块110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环设于横梁1210的周壁上,以使得多个校正模块110能够对多个待校正件20进行校正,提高了校正装置10的校正效率。
且,当多个待校正件20固定于校正装置10上时,校正装置10还可对多个校正模块110起到暂时存放的作用。
其中,校正模块110的数量可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在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机架120还包括旋转驱动件1220,旋转驱动件1220的驱动端与横梁1210的一端连接,旋转驱动用于驱动横梁1210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多个校正模块110能够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
由此,可通过旋转驱动件1220驱动横梁1210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环设于横梁1210上的多个校正模块110能够绕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使得任一校正模块110均能够根据需要绕至需要的位置处,方便了校正模块110对待校正件20的固定。
示例性,当待校正件20位于横梁1210的正下方时,此时,可将多个校正模块110的一个校正模块110转动至横梁1210的下方,以使得该校正模块110能够较为方便的固定待校正件20,然后,再通过旋转驱动件1220驱动横梁1210转动,以使得多个校正模块110中的另一校正模块110转动至横梁1210的下方,使得该另一校正模块110能够较为方便的固定另一待校正件20,操作方便快捷。
其中,旋转驱动件1220可以是旋转电机、电机与齿轮的组合等,在此并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校正装置10还包括升降驱动件140,升降驱动件140的驱动端与机架120连接,升降驱动件140用于驱动机架12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校正模块110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由此,当对位置较低的待校正件20进行固定时,可通过升降驱动件140驱动机架120下降,以方便固定单元1对位置较低的待校正件20进行固定。且需要移动校正组件1110至其它的位置处时,升降驱动件140可驱动机架120上升,以带动校正模块110上升,防止在移动校正装置10时,校正模块110与其它的设备、装置等出现碰撞的情况。
其中,升降驱动件140可以是气缸、电机与丝杠螺母的组合、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在此并不做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10)用于校正翘曲的待校正件(20),所述待校正件(20)具有相背的第一面(210)和第二面(220),所述待校正件(20)从所述第一面(210)朝所述第二面(220)翘曲,所述校正装置(10)包括:
机架(120);
校正模块(110),包括校正组件(1110),所述校正组件(1110)包括固定单元(1)及校正单元(2),所述固定单元(1)与所述校正单元(2)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20),所述固定单元(1)用于固定所述待校正件(20)的所述第二面(220)或第一面(210),且当所述固定单元(1)固定所述待校正件(20)时,所述校正单元(2)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220),以使所述待校正件(20)展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220)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2210)及第二边(2220),所述第一边(2210)及所述第二边(2220)均沿从所述第一面(210)朝向所述第二面(220)的方向翘曲;
所述校正单元(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校正件(21)及第二校正件(22),所述固定单元(1)位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1)及所述第二校正件(22)之间,当所述固定单元(1)固定所述待校正件(20)时,所述第一校正件(21)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220)的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所述第一边(2210)的区域,所述第二校正件(22)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面(220)的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所述第二边(2220)的区域,以使所述待校正件(20)展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正件(2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待校正件(20)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校正组件(111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校正组件(111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机架(120),且当多个所述校正组件(1110)中的所述固定单元(1)分别固定多个所述待校正件(20)时,所述第一校正件(21)还用于挤压相邻所述待校正件(20)的所述第二边(2220)和/或靠近所述第二边(2220)的区域,所述第二校正件(22)还用于挤压相邻所述待校正件(20)的所述第一边(2210)和/或靠近所述第一边(2210)的区域,以使多个所述待校正件(20)均能展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1)包括连接件(211)和挤压件(212),所述连接件(211)的一侧与所述机架(120)连接,所述挤压件(212)沿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11)的另一侧,所述挤压件(212)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连接件(211)的一侧设置有校正面(2121),且当所述固定单元(1)未固定所述待校正件(20)时,所述校正面(2121)凸出于所述固定单元(1),所述第二方向为从连接件(211)指向所述挤压件(212)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面(2121)沿第三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出部(2122),所述第三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校正面(2121)、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1)还包括缓冲件(213),所述缓冲件(21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2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213)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弹簧(2131)及套设于所述弹簧(2131)上的导向套(2132),所述弹簧(21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212)连接,所述导向套(21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11)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挤压件(212)延伸,且当所述固定单元(1)未固定所述待校正件(20)时,所述导向套(2132)与所述挤压件(212)之间具有缓冲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21)还包括导向件(214),所述导向件(214)包括直线轴承(2141)和导向轴(2142),所述直线轴承(2141)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11)上,所述导向轴(2142)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直线轴承(2141)中,所述导向轴(2142)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件(2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1)包括吸附头(11),所述吸附头(11)上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附头(11)用于通过所述吸附孔吸附所述待校正件(20)。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10)还包括冷却模块(130),所述冷却模块(130)设置于所述机架(120)上,所述冷却模块(130)包括吹气管(1310)及设置于所述吹气管(1310)上的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管(1310)连通有气泵,所述吹气管(1310)用于通过所述吹气孔向所述待校正件(20)吹气,以冷却所述待校正件(20)。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20)包括横梁(1210),所述校正模块(110)中的所述固定单元(1)与所述校正单元(2)均设置于所述横梁(1210)上;
所述校正模块(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校正模块(110)绕所述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环设于所述横梁(1210)的周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翘曲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20)还包括旋转驱动件(1220),所述旋转驱动件(1220)的驱动端与所述横梁(1210)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1220)用于驱动所述横梁(1210)绕所述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多个所述校正模块(110)能够绕所述横梁(121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旋转。
CN202320643213.0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Active CN219616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3213.0U CN219616410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3213.0U CN219616410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6410U true CN219616410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3213.0U Active CN219616410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6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119635A1 (zh) 焊带载体组件、焊接设备以及焊接方法
CN219616410U (zh)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CN114716141B (zh) 一种玻璃切割掰片机
CN209882259U (zh) 新能源汽车用印制电路板的整平装置
CN106252267B (zh) 光伏玻璃板的四轴放模板机
CN110497606B (zh) 无痕渐变自动折弯机构
CN112125037B (zh) 防水胶带出料、转移及贴附装置
CN111515431A (zh) 一种带有夹紧功能的轴承加工用钻床
CN113207238A (zh) 一种pcb板矫正设备及其矫正方法
CN211136162U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面板自动保压机构
CN220837406U (zh) 一种金属薄板高效折边机
CN219053381U (zh) 一种多工位焊接治具
CN219842994U (zh) 一种掩膜组件
CN220627847U (zh) 一种极片归正机构
CN216100409U (zh) 一种机械式打击板包纱机构
CN217387122U (zh) 一种电池串修复工作台和电池串修复设备
CN213053228U (zh) 一种压焊散热铜网的吸附转移结构
CN215040796U (zh) 一种吸风装置、进纸装置及压痕机
CN117884561A (zh) 双龙门交换台铆接机
CN219899877U (zh) 一种便于校正位置的冲孔模具
CN215522261U (zh) 一种柔性的风管安装支架
CN220863693U (zh) 取环台及取环设备
CN115971744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焊接设备
CN219131470U (zh) 一种桥式龙门加工中心双横梁结构
CN215773017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全自动高效组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