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2994U - 一种掩膜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掩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2994U
CN219842994U CN202321186074.XU CN202321186074U CN219842994U CN 219842994 U CN219842994 U CN 219842994U CN 202321186074 U CN202321186074 U CN 202321186074U CN 219842994 U CN219842994 U CN 219842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rame
mask assembly
ball screw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60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安
王珏
王志强
徐希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60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2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2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2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掩膜组件,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操作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掩膜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和至少一个掩膜,掩膜为高分子膜,且至少两个电池片与同一掩膜结合以形成结合体;载板,载板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与第一框架连接,载板能够承载至少一个结合体,结合体置于载板上后,电池片在掩膜上的投影与支撑梁在掩膜上的投影相错设置。由于后续工艺完毕后,只需将整个掩膜从多个电池片上取下,操作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掩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掩膜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池片的制作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将一个掩膜02覆盖在一个电池片01表面以形成电池片01与掩膜02的结合体03,然后将结合体03置于载板04上,再带动载板04及结合体03进入后续工艺,利用掩膜02的遮挡作用在电池片01上形成需要的图形或遮蔽局部电池片。如图3和图4所示,一般一个载板04上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结合体03,后续工艺完毕后,需将载板04取下,再逐个将多个电池片上的掩膜一一去除,以使多个掩膜分别与多个电池片分离,如此操作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掩膜组件,以简化电池片的加工工艺,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掩膜组件,包括:
多个电池片和至少一个掩膜,掩膜为高分子膜,且至少两个电池片与同一掩膜结合以形成结合体;
载板,载板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与第一框架连接,载板能够承载至少一个结合体,结合体置于载板上后,电池片在掩膜上的投影与支撑梁在掩膜上的投影相错设置。
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掩膜组件时,使一个掩膜同时覆盖多个电池片形成结合体,将一个或多个结合体置于载板上,载板带动其上的结合体进入后续工艺,利用一个掩膜的遮挡作用可以实现多个电池片上同时形成需要的图形。后续工艺完毕后,将载板取出,然后将整个掩膜从多个电池片上取下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逐个将多个掩膜分别与多个电池片一一结合,最终再逐个将多个电池片上的掩膜一一去除相比,操作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结合体中,至少两个电池片呈规则阵列排布于掩膜上,如此设置,可以使电池片的布置更加均匀紧凑,且掩膜的承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承载效率,同时便于多个电池片与掩膜图案对应;和/或,
掩膜与至少两个电池片通过粘贴的方式结合,如此设置,只需将多个电池片放置于掩膜的粘贴面上即可实现掩膜与多个电池片的结合,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掩膜的整体厚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掩膜包括基膜和胶层,基膜的厚度为1μm-100μm,胶层的厚度为1μm-30μm。该厚度的掩膜能够给多个电池片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可以保证后续的镀膜形成结构定型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载板还包括能够置于第一框架内侧的第二框架,第一框架能够容置至少一个第二框架,且每个第二框架能够容置一个结合体。如此设置,第二框架可以制作成与结合体适配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尺寸的结合体选择合适的第二框架即可,如此该载板可以适配不同尺寸形状的结合体,增加了该载板的通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二框架的沉槽,如此,更加便于放置第二框架,对第二框架的支撑更加稳固;和/或,
第二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结合体的沉槽,如此对结合体的支撑更加稳固,且定位更准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框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框架沿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二框架的至少两侧靠近第一框架的内边缘,对第二框架的支撑更稳固且可以同时对第二框架进行限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夹紧装置,夹紧装置能够压紧掩膜边缘,夹紧装置的压紧作用可以防止掩膜位置偏移,进而避免电池片偏移和被划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夹紧装置包括压头和驱动压头旋转及升降的驱动部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驱动部件包括:
滚珠丝杆,压头与滚珠丝杆固定;
安装座,安装座与第一框架固定,且滚珠丝杆与安装座转动配合,滚珠丝杆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实现升降;
端盖,端盖与滚珠丝杆转动连接且端盖随滚珠丝杆升降;
至少一个夹紧弹簧,夹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端盖和安装座连接,夹紧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使端盖和滚珠丝杆上升或下降,滚珠丝杆能够在升降过程中带动压头转动至压紧掩膜边缘。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梁为支撑绳,支撑绳沿第一框架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延伸并张紧。支撑绳在掩膜上的投影面积较小,因此采用支撑绳,可以适当增加掩膜结合的电池片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支撑绳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张紧装置,以防止支撑绳松弛。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张紧装置包括与第一框架螺纹连接的止付螺丝以及一端与止付螺丝连接的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绳的一端部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框架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与支撑梁平行设置。如此,对电池片的排布的影响较小,便于多个电池片呈规则阵列排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片与掩膜结合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片与掩膜的结合体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个结合体与载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多个结合体与载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及支撑绳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及支撑绳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框架沿A-A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第一框架沿B-B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中沿D-D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架与张紧装置和夹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电池片、02-掩膜、03-结合体、04-载板;
1-掩膜、1a-掩膜图案、2-第一框架、21-加强筋、22-沉槽、3-支撑绳、4-结合体、5-第二框架、6-电池片、7-夹紧装置、71-压头、72-滚珠丝杆、73-安装座、74-夹紧弹簧、75-端盖、8-顶杆、9-张紧装置、91-止付螺丝、92-张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掩膜组件包括载板、多个电池片6以及至少一个掩膜1。其中,掩膜1为高分子膜,具体地,掩膜1的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至少两个电池片6与同一掩膜1结合以形成结合体4,即两个或更多个电池片6与同一个掩膜1结合共同形成一个结合体4,如图5所示,掩膜1上具有多个掩膜图案1a,多个掩膜图案1a分别与多个电池片6对应以形成结合体4。同一结合体4中,多个电池片6位于掩膜1的同一侧,以实现一个掩膜1同时覆盖多个电池片6,进行后续工艺时,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池片6镀膜。
如图6所示,载板包括第一框架2和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与第一框架2连接。载板能够承载至少一个结合体4,即一个或者多个结合体4可以放置于同一载板上,以实现一个载板可以同时带动多个结合体4进入后续工艺。结合体4置于载板上后,支撑梁位于掩膜1的下侧,同时电池片6位于掩膜1的上侧,支撑梁对掩膜1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掩膜1因重力下垂。而且,结合体4置于载板上后,电池片6在掩膜1上的投影与支撑梁在掩膜1上的投影相错设置,或者说,电池片6在掩膜1上的投影与支撑梁在掩膜1上的投影不相交,如此支撑梁不遮挡电池片6,保证了电池片6后续工艺中的镀膜效果。
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掩膜组件时,使一个掩膜1同时覆盖多个电池片6形成结合体4,将一个或多个结合体4置于载板上,载板带动其上的结合体4进入后续工艺,利用一个掩膜1的遮挡作用可以实现多个电池片6上同时形成需要的图形。后续工艺完毕后,将载板取出,然后将整个掩膜1从多个电池片6上取下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逐个将多个掩膜1分别与多个电池片6一一结合,最终再逐个将多个电池片6上的掩膜1一一去除相比,操作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体4的结构中,至少两个电池片6呈规则阵列排布于掩膜1上。即两个或更多个电池片6呈规则阵列排布,掩膜1同时覆盖多个呈规则阵列排布的电池片6。规则阵列可以为矩形阵列、中心辐射阵列、环形阵列、圆形阵列等,具体可以根据掩膜1和电池片6的尺寸确定合适的排布方式。如此设置,可以使电池片6的布置更加均匀紧凑,且掩膜1的承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承载效率,同时便于多个电池片6与掩膜图案1a对应。
由于多个电池片6与一个掩膜1结合,相邻的电池片6之间的间距可以较小,具体地,相邻电池片6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mm-2mm,优选为1mm、1.2mm、1.5mm、1.8mm、2mm等。如此与现有技术一个掩膜1与一个电池片6结合相比,在载板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承载更多数量的电池片6,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掩膜1上设置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掩膜图案1a,即多个掩膜图案1a呈多排多列分布在掩膜1上,结合体4的多个电池片6分别与掩膜1的多个掩膜图案1a对应,最终多个电池片6也呈矩形阵列排布。具体地,电池片6可以呈4×4阵列、3×4阵列、4×5阵列等排布。优选地,电池片6之间呈等间距排布,排布更加整齐,方便。当然,也可以呈不等间距排布。
当然,电池片6也可以不规则地排布于掩膜1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一实施方式中,掩膜1与至少两个电池片6通过粘贴的方式结合。具体地,多个电池片6粘贴固定在掩膜1上,该处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池片6粘贴在掩膜1的同一侧,以便于后续工艺对多个电池片6同时加工。如此设置,只需将多个电池片6放置于掩膜1的粘贴面上即可实现掩膜1与多个电池片6的结合,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电池片6与掩膜1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结合,比如通过夹具将电池片6与掩膜1夹持在一起,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电池片6与掩膜1粘贴,掩膜1可以具有基膜和胶层,基膜和胶层沿着掩膜1的厚度方向重叠设置。如此电池片6与掩膜1粘贴时,只需将电池片6置于掩膜1的胶层上即可。当然,掩膜1也可以自身不设置胶层,而是通过外部单独涂胶的方式进行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10μm-100μm。当掩膜1包括基膜和胶层时,基膜的厚度为1μm-100μm,胶层的厚度为1μm-30μm。该厚度的掩膜1能够给多个电池片6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可以保证后续的镀膜形成结构定型效果。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10μm-50μm,其中,基膜的厚度为5μm-40μm,进一步优选的厚度为10μm-25μm;胶层的厚度为2μm-15μm,进一步优选的厚度为3μm-10μm。
示例性的,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10μm,则基膜的厚度为6μm,胶层的厚度为4μm;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20μm,则基膜的厚度为12μm,胶层的厚度为8μm;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30μm,则基膜的厚度为20μm,胶层的厚度为10μm;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40μm,则基膜的厚度为28μm,胶层的厚度为12μm;掩膜1的整体厚度为50μm,则基膜的厚度为35μm,胶层的厚度为15μ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膜的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烯烃薄膜(PO)、聚酰亚胺(PI)、聚氯乙烯(PVC)、双向拉伸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胶层的材料包括硅胶、亚克力胶、聚氨酯、橡胶、聚异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材料,使得基膜具有韧性和柔性,能够方便地实现掩膜1与电池片6的分离,其中,分离的方式可以为热解分离、紫外光照射分离、机械分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掩膜1通过自身的胶层实现与电池片6的粘贴固定,将胶层作为掩膜1的一部分,胶层为凝固态,如此,方便掩膜1的镂空图案的制作,镂空图案的形状和尺寸更加准确。
通过采用上述材料和厚度的掩膜1,掩膜1的拉伸强度是80Mpa~400Mpa,能够满足掩膜1对多个电池片6的支撑强度需求。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2所示,载板还包括第二框架5,并且第二框架5能够置于第一框架2内侧。具体地,第二框架5可以套装在第一框架2内侧。第一框架2能够容置至少一个第二框架5,即一个、两个或更多个第二框架5可以放置在第一框架2内侧。每个第二框架5能够容置一个结合体4,进行操作时,可以先将结合体4置于第二框架5上,再将第二框架5及其上的结合体4一起放到第一框架2内。如此设置,第二框架5可以制作成与结合体4适配的形状,如第二框架5可以制成尺寸不一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不同形状尺寸的结合体4选择合适的第二框架5即可,如此该载板可以适配不同尺寸形状的结合体4,增加了该载板的通用性。此外,多个结合体4分别通过多个第二框架5置于第一框架2内,可以利用第二框架5对结合体4进行定位,防止结合体4的边缘错位相互重叠。
当然,一个第二框架5内也可以容置多个结合体4,即也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结合体4放置于第二框架5内,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7-图9所示,第一框架2的内侧可以设置用于容置第二框架5的沉槽22,具体地,将第二框架5的底部置于第一框架2内侧的沉槽22内即可。第一框架2的底部向内延伸形成内翻边,第一框架2的内翻边与第一框架2的侧壁共同形成沉槽22,第一框架2的内翻边主要对第二框架5起支撑作用,第一框架2的侧壁主要对第二框架5起限位作用。如此,更加便于放置第二框架5,对第二框架5的支撑更加稳固。第一框架2的四周可以均设置内翻边,或者第一框架2的局部设置内翻边即可,即内翻边可以沿第一框架2的周向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
同样地,第二框架5的内侧也可以设置有用于容置结合体4的沉槽。第二框架5的底部向内延伸形成内翻边,内翻边与第二框架5的侧壁共同形成沉槽,结合体4置于第二框架5的沉槽内后,第二框架5的内翻边对结合体4起支撑作用,第二框架5的侧壁对结合体4起限位作用。如此,对结合体4的支撑更加稳固,且定位更准确。第二框架5的四周可以均设置内翻边,或者第二框架5的局部设置内翻边即可,即内翻边可以沿第二框架5的周向连续设置或间断设置。
当然,第一框架2内侧也可以不设置沉槽,而是仅由支撑梁支撑第二框架5的底部,第二框架5置于第一框架2内,第二框架5的底部仅与支撑梁接触。同样地,第二框架5内也可以不设置沉槽,而是通过横梁或纵梁支撑结合体4。
优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框架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框架5沿第一框架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即两个或更多个第二框架5沿着第一框架2的长度方向依次放置在第一框架2上,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第二框架5沿着第一框架2的宽度方向依次放置在第一框架2上。如此,第二框架5的至少两侧靠近第一框架2的内边缘,对第二框架5的支撑更稳固且可以同时对第二框架5进行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电池片6可以呈一字型排布于掩膜1上,即第二框架5内的电池片6呈一字型排布。电池片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更多个,在此数量并不做具体限定。多个电池片6呈一字型排布,使得电池片6的至少两侧边缘能够靠近第二框架5的内边缘,第二框架5的内边缘和掩膜1的支撑作用不容易使掩膜1发生变形。
如图10和图11所示,也可以仅一个第二框架5置于第一框架2内侧,该实施例中电池片6可以呈4×5阵列排布。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框架5,而是直接将结合体4置于第一框架2内,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框架2可以为耐高温的金属框架,具体地,第一框架2可以为因瓦合金、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由于因瓦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极低,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尺寸不变。此外,不锈钢的导热系数较大、热膨胀系数小,能够快速散热和减小热膨胀变形,从而减小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5因高温产生的膨胀变形,减小对掩膜1的拉扯,同时减小高温对掩膜1胶层的高温融化影响。其中,磁性不锈钢在0℃-100℃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为12×10-6/℃;因瓦合金的导热系数是13.8W/(m·℃)。
为了便于加工制造,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5可以均为一体成型部件。
本申请提供的掩膜组件还可以包括夹紧装置7,夹紧装置7能够压紧掩膜1的边缘。如此设置,夹紧装置7的压紧作用可以防止掩膜1位置偏移,进而避免电池片6偏移和被划伤。
进一步地,夹紧装置7可以包括压头71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可以驱动压头71升降,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下降时可以使压头71靠近掩膜1边缘,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上升时可以使压头71远离掩膜1边缘,当需要结合体4定位时,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下降直至压紧掩膜1边缘;当需要取放结合体4时,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上升,使其不再压紧掩膜1边缘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可以驱动压头71旋转,即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在升降的同时进行旋转。具体地,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下降的同时进行旋转,以使压头71下降并转动至与掩膜1边缘相对,此时压头71刚好可以下降至压紧掩膜1边缘;驱动部件驱动压头71上升的同时进行反向旋转,以使压头71上升并反向转动至与偏离掩膜1边缘,此时压头71上升且不遮挡掩膜1,更加便于结合体4或第二框架5的取放。
如图17和图18所示,驱动部件包括滚珠丝杆72、安装座73、端盖75和至少一个夹紧弹簧74。压头71与滚珠丝杆72固定,具体地,压头71与滚珠丝杆72的顶端固定连接,压头71与滚珠丝杆72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压头71与滚珠丝杆72也可以焊接或螺纹连接。安装座73与第一框架2固定,安装座73与第一框架2可以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滚珠丝杆72与安装座73转动配合,并且滚珠丝杆72相对于安装座73转动以实现升降,即滚珠丝杆72相对于安装座73及第一框架2转动过程中,实现滚珠丝杆72自身的升降。滚珠丝杆72与安装座73可以通过钢珠螺母转动配合,以减小摩擦。
端盖75与滚珠丝杆72转动连接,并且端盖75随滚珠丝杆72升降。滚珠丝杆72与端盖75可以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滚珠丝杆72转动时相对于端盖75转动,并且滚珠丝杆72和端盖75同步升降。即端盖75随滚珠丝杆72升降,但不随滚珠丝杆72转动。夹紧弹簧74的两端分别与端盖75和安装座73连接,夹紧弹簧74的弹力作用能够使端盖75和滚珠丝杆72上升或下降,滚珠丝杆72能够在升降过程中带动压头71转动至压紧掩膜1边缘。
具体地,夹紧弹簧74的弹力可以驱动端盖75向远离安装座73的方向移动,即夹紧弹簧74的弹力可以驱动端盖75上升或下降,端盖75与滚珠丝杆72同时上升或下降,且滚珠丝杆72相对于安装座73转动,从而实现了滚珠丝杆72带动压头71上升或下降的同时旋转。夹紧弹簧7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可以为两个、三个等,以使端盖75受力更加均衡。
如图17所示,端盖75位于安装座73的下侧。夹紧弹簧74的弹力可以驱动端盖75下降,端盖75与滚珠丝杆72同时下降,且滚珠丝杆72下降的同时相对于安装座73旋转,最终实现了压头71下降的同时进行旋转,压头71旋转至于掩膜1边缘相对并压紧掩膜1边缘,最终使夹紧装置7处于夹紧状态。
如图18所示,端盖75位于安装座73的下侧。顶杆8顶起端盖75时,端盖75和滚珠丝杆72同时上升,且滚珠丝杆72上升的同时相对于安装座73反向旋转,最终实现压头71上升的同时反向旋转,压头71旋转至偏离掩膜1边缘,即旋转至掩膜1边缘的侧方,不再遮挡掩膜1边缘,最终使夹紧装置7处于打开状态。
当然,端盖75也可以位于安装座73的上侧,夹紧弹簧74的弹力驱动端盖75下降,端盖75与滚珠丝杆72同时下降,珠丝杆上升的同时带动压头71转动,以使夹紧装置7处于夹紧状态。
驱动部件还可以为升降旋转气缸,升降旋转气缸带动压头71升降的同时旋转,从而实现夹紧装置7在打开状态和夹紧状态之间切换。
或者,驱动部件也可以仅驱动压头71升降或旋转。具体地,驱动部件为驱动压头71升降的伸缩缸,压头71与伸缩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即伸缩缸只能带动压头71下降至压紧掩膜1边缘或带动压头71上升至远离掩膜1边缘。此外,驱动部件还可以为驱动压头71转动的伺服电机,压头71通过水平转轴铰接在第一框架2上,伺服电机带动压头71向上转动,以使压头71远离掩膜1边缘且能转动至不再遮挡掩膜1边缘,此时处于打开状态;伺服电机带动压头71向下转动,以靠近掩膜1边缘并转动至与掩膜1边缘接触,此时处于夹紧状态。
支撑梁一般为横梁或纵梁,其宽度较宽,在掩膜1上的投影面积较大,而电池片6在掩膜1的投影面积需与支撑梁的投影面积不相交,因此横梁或纵梁所占面积大,在载板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掩膜1结合的电池片6的数量减少,影响加工效率。
鉴于上述情况,如图14-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为支撑绳3。支撑绳3的直径较小,支撑绳3在掩膜1上的投影面积较小,因此采用支撑绳3,可以适当增加掩膜1结合的电池片6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载板的尺寸,支撑绳3的数量可以为一根、两根或更多根。多根支撑绳3可以相互平行设置,或者,多根支撑绳3也可以相互交叉设置,例如多根支撑绳3呈网格式分布。
优选地,支撑绳3可以沿第一框架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张紧,或者支撑绳3可以沿第一框架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张紧。如此设置,多根支撑绳3可以在第一框架2内相互平行布置,多根支撑绳3可以等间距设置,以给掩膜1提供均衡的支撑力。此外,与多根支撑绳3呈网格式分布相比,支撑绳3沿第一框架2的宽度或长度方向设置,简化了加工工艺,更便于加工制造。
示例性的,当电池片6呈矩形阵列分布时,结合体4置于第一框架2上后,支撑绳3位于掩膜1的下侧,并且支撑绳3与相邻的两排电池片6之间的间隙相对,支撑绳3的直径较小,因此可以适当缩短相邻的两排电池片6的间距,只需支撑绳3的直径略小于相邻的两排电池片6的间距即可,如此适当缩短相邻的两排电池片6的间距,从而可以放置更多数量的电池片6,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9所示,为了防止支撑绳3松弛,支撑绳3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张紧装置9。具体地,支撑绳3可以仅一端连接有张紧装置9,也可以两端均连接有张紧装置9。
如图20所示,张紧装置9包括止付螺丝91,其中止付螺丝91与第一框架2螺纹连接,且止付螺丝91与支撑绳3的一端部连接。当支撑绳3松弛时,转动止付螺丝91并使止付螺丝91向外移动,进而止付螺丝91带动支撑绳3的一端部向远离其另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支撑绳3的张紧。
上述张紧装置9还可以包括张紧弹簧92,止付螺丝91与支撑绳3的一端部之间通过张紧弹簧92连接。张紧弹簧92的一端与止付螺丝91连接,张紧弹簧92的另一端与支撑绳3的一端部连接,张紧弹簧92的弹力作用,可以缓冲对支撑绳3施加的张紧力,防止张紧过程中支撑绳3崩断。
支撑绳3可以为金属绳,金属绳的材质可以为钛或其他耐高温低膨胀金属制成,如此在高温环境下,金属绳不易变形松弛,结合体4不易发生偏移,保证了后续工艺的镀膜效果。金属绳可以为单股绳也可以为多股绞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不同直径的金属绳即可。
当然,支撑梁还可以为金属圆棒或金属方棒等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2上还可以设置加强筋21,以增强第一框架2的整体强度,防止第一框架2变形对掩膜1拉扯。加强筋21与第一框架2可以为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单独加工加强筋21,再将加强筋21连接至第一框架2上。
加强筋21与支撑梁可以平行设置,具体的,可以每两个加强筋21之间设置两根支撑梁,即加强筋21与支撑梁间隔设置。此外,加强筋21与支撑梁平行,对电池片6的排布的影响较小,便于多个电池片6呈规则阵列排列。
当然,支撑梁与加强筋21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变更,只需保证支撑梁与加强筋21在掩膜1上的投影与电池片6在掩膜1上的投影不相交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池片和至少一个掩膜,所述掩膜为高分子膜,且至少两个所述电池片与同一所述掩膜结合以形成结合体;
载板,所述载板包括第一框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所述载板能够承载至少一个所述结合体,所述结合体置于所述载板上后,所述电池片在掩膜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梁在掩膜上的投影相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体中,至少两个所述电池片呈规则阵列排布于所述掩膜上;和/或,
所述掩膜与至少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粘贴的方式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的整体厚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掩膜包括基膜和胶层,所述基膜的厚度为1μm-100μm,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还包括能够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侧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够容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框架,且每个所述第二框架能够容置一个所述结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框架的沉槽;和/或,
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结合体的沉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框架沿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能够压紧所述掩膜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压头和驱动所述压头旋转及升降的驱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滚珠丝杆,所述压头与所述滚珠丝杆固定;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第一框架固定,且所述滚珠丝杆与安装座转动配合,所述滚珠丝杆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以实现升降;
端盖,所述端盖与滚珠丝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端盖随所述滚珠丝杆升降;
至少一个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盖和安装座连接,所述夹紧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使所述端盖和滚珠丝杆上升或下降,所述滚珠丝杆能够在升降过程中带动所述压头转动至压紧所述掩膜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支撑绳,所述支撑绳沿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延伸并张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绳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张紧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螺纹连接的止付螺丝以及一端与所述止付螺丝连接的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绳的一端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掩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梁平行设置。
CN202321186074.X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掩膜组件 Active CN219842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6074.XU CN219842994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掩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6074.XU CN219842994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掩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2994U true CN219842994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6074.XU Active CN219842994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掩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2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7040B2 (en) Manufacturing means and process
US6134784A (en) Method of making solar collectors by in-situ encapsulation of solar cells
JP5060769B2 (ja) ラミネート装置
CN108436265A (zh) 一种电池模组焊接装置
CN219842994U (zh) 一种掩膜组件
CN114759119A (zh) 一种电池串焊接机及电池串焊接方法
CN21580558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粘接装置
CN116705913B (zh) 一种无主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216850180U (zh) 电池装配夹具
CN209906921U (zh) 一种电镀夹的风干装置及电镀系统
KR101744564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의 배선방법 및 배선장치
CN109176359B (zh)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用夹紧对中装置
CN108574021B (zh) 汇流带焊接垫板装置及汇流带焊接机及承接吸附焊接方法
CN212954104U (zh) 一种立式储料装置
CN212638583U (zh) 一种空气炮用角度调节装置
CN219379269U (zh) 一种焊带压持治具及焊接装置
CN217522005U (zh) 光子器件批量封装装置
CN213053228U (zh) 一种压焊散热铜网的吸附转移结构
CN215773037U (zh) 一种引出线角度调整装置
CN215695498U (zh) 一种生物传感器涂膜工装
CN21777599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吸附机构及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
CN220864861U (zh) 一种热压设备
CN217096127U (zh) 光伏接线盒双工位同步焊接压方机构
CN219616410U (zh) 一种翘曲校正装置
CN215262793U (zh) 一种拉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