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3825U -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3825U
CN219603825U CN202223104709.5U CN202223104709U CN219603825U CN 219603825 U CN219603825 U CN 219603825U CN 202223104709 U CN202223104709 U CN 202223104709U CN 219603825 U CN219603825 U CN 219603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yarn
air layer
layer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47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璐萍
徐得本
朱冬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61 Degrees Childrens Clothing Co Ltd
361 Degrees China Co Ltd
361 Degrees Fujian Sports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61 Degrees Childrens Clothing Co Ltd
361 Degrees China Co Ltd
361 Degrees Fujian Sports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61 Degrees Childrens Clothing Co Ltd, 361 Degrees China Co Ltd, 361 Degrees Fujian Sports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361 Degrees Childrens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47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3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3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3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该空气层针织面料采用莫代尔棉混纺纱层作为上层,搭配氨纶层作为下层,利用高支长绒棉纱层作为夹设在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空气层代替现有的聚酯纤维,得到四面弹的绵柔空气层面料,该面料既保持了空气层结构的蓬松感,又增加了耐磨性能,面料可保持的持久鲜亮色泽和柔顺触感,多次洗后不易发硬。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空气层面料是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复合面料,所述三层结构包括上层、下层和夹设在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空气层,空气层面料隔热保暖效果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层面料中多用常规棉作为上层,聚酯纤维(涤纶)长丝作为中空层,这类空气层面料在实际使用中耐磨性能不佳,容易起毛球,且洗后容易发硬,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性好,不易起毛球且多次洗后依然能保持柔顺触感的空气层针织面料。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其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在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的空气层,所述上层为莫代尔棉混纺纱层,所述下层为氨纶纱层,所述空气层为高支长绒棉纱层,所述上层、下层和空气层通过织造设备编织形成所述面料。具体的,所述织造设备为纬编圆机。
进一步地,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层由纱支为50S/1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编织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为50/50莫代尔精梳棉混纺纱。
进一步地,所述高支长绒棉纱层由纱支为80S/1的长绒棉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氨纶纱层由30D的氨纶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由四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所述面料的编制过程采用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筒针道排列的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采用所述高支长绒棉纱;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均采用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和所述氨纶纱。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的高支长绒棉纱纱长为29CM/100G;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纱长为27cm/100针,氨纶纱长为11cm/100针。本实用新型将各层的原料纱纱长控严格控制,可防止翻纱,断氨纶,掉纱以及中空纱露面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针筒采用ABABCDCD排针。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层针织面料的坯布克重为390±10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层针织面料采用莫代尔棉混纺纱层作为上层,搭配氨纶层作为下层,利用高支长绒棉纱层作为夹设在所述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空气层代替现有的聚酯纤维,得到四面弹的绵柔空气层面料,该面料既保持了空气层结构的蓬松感,又增加了耐磨性能,面料可保持的持久鲜亮色泽和柔顺触感,多次洗后不易发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针织面料织造过程中的花型设计和上机三角示意图。
图中:10、上层,20、下层,30、空气层。
“∧或∨”表示成圈;“∩或∪”表示集圈;“-”表示浮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存在空气层面料在实际使用中耐磨性能不佳,容易起毛球,且洗后容易发硬的技术问题。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上层10、下层20和空气层30,空气层30连接在上层10和下层20之间,上层10为莫代尔棉混纺纱层,下层20为氨纶纱层,空气层30为高支长绒棉纱层,上层10、下层20和空气层30通过织造设备编织形成所述面料。
具体的,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所述氨纶纱及所述高支长绒棉纱在所述面料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65%-75%、18%-28%、2%-12%,且三者质量比之和为100%。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中,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氨纶纱及高支长绒棉纱的质量占比分别为70%、23%、7%。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层由纱支为50S/1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编织而成;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为50/50莫代尔精梳棉混纺纱,也即利用50%的莫代尔纤维和50%的精梳棉混纺而成,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中,棉纤维、莫代尔纤维、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例依次为:58%、35%及7%。该50/50莫代尔精梳棉混纺纱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市面上出售的成品,所述高支长绒棉纱层由纱支为80S/1的长绒棉编织而成;所述氨纶纱层由30D的氨纶编织而成。
具体的,所述织造设备为双面纬编圆机,机号为24针/25.4mm,筒径为864mm,机速为20r/min,路数为72F。所述空气层面料由四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针筒采用ABABCDCD排针。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的编制过程采用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筒针道排列的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上机时具体的穿纱方式为: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采用所述高支长绒棉纱;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均采用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和所述氨纶纱。进纱张力控制在2-3cN,以避免张力不匀产生毛针,横条,跳针等。
利用前述双面纬编圆机织造所述空气层面料的坯布时,必须控制纱长,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的高支长绒棉纱纱长为29CM/100G;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纱长为27cm/100针,氨纶纱长为11cm/100针,从而防止出现翻纱,断氨纶,掉纱以及中空纱露面现象等。
织造完成的(下机的)坯布克重控制在390±10g/m2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可以采用以下工艺路线进行制造:纬编圆机织造坯布→坯布检查→开幅→坯布定型→蚀毛→煮布(98℃)→染色(80-90℃)→对色→固色→制软→出缸脱水→干布→定型(柔软剂)→对色→成检→打包→入库。
其中,开幅步骤中,开幅松布需24小时以上,让胚布充分回缩,克重密度趋于稳定,坯布定型是指将坯布经过坯布定型机进行蒸汽加热,坯布容易产生折痕,幅宽不稳定,荷叶边,克重不稳定等疵点,定型后,可以克服上述疵点。坯布定型机,具有各自独立的10箱,每箱温度分别设定各180/200/200/200/200/200/200/200/180/180℃,行机速度24m/min,坯布分段先后依次经过该些箱体,通过前段(1个箱体)的低温(180℃)、中段(7个箱体)的高温(200℃)和后段(2个箱体)的低温(180℃)蒸汽处理,三段温度的配合可以稳定坯布的缩率和幅宽。
染色步骤中使用活性染料,在80-90℃染色;经过染色后的面料,进入后整体阶段,包括经过烘干后(干布),到定型机定型,在定型过程中可加入柔软剂,进一步增加手感柔软度。
定型后的面料经过成品检验后,打包入库。
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空气层面料和现有技术中常规棉+聚酯+氨纶的空气层面料一起测试起毛球和5A5次以及10次、15次洗后,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起毛球明显改善,多次洗后明显比常规空气层面料更加柔顺,深色色泽保持更好;根据国标推荐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检验检测报告编号NO:220267875),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层面料起毛起球(级)检验结果为2500次:3-4(级);耐水色牢度(级)和耐皂洗色牢度检验结果均为变色4(级),水洗后扭曲率为0,水洗后外观无异常变化。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包括上层、下层和连接在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的空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为莫代尔棉混纺纱层,所述下层为氨纶纱层,所述空气层为高支长绒棉纱层,所述上层、下层和空气层通过织造设备编织形成所述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层由纱支为50S/1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为50/50莫代尔精梳棉混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支长绒棉纱层由纱支为80S/1的长绒棉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纱层由30D的氨纶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四针道的针筒针织形成,所述面料的编制过程采用六路为一个循环,按照针筒针道排列的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采用所述高支长绒棉纱;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均采用所述莫代尔棉混纺纱和所述氨纶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和所述第四路的高支长绒棉纱纱长为29CM/100G;所述第二路、第三路、第五路、第六路的莫代尔棉混纺纱纱长为27cm/100针,氨纶纱长为11cm/100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采用ABABCDCD排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针织面料的坯布克重为390±10g/m2
CN202223104709.5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Active CN219603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4709.5U CN219603825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4709.5U CN219603825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3825U true CN21960382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4709.5U Active CN219603825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3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9092B2 (en) Stretch circular knit fabrics with multiple elastic yarns
CN103361868B (zh) 一种强拉伸回复性的氨纶罗马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6447B (zh) 一种高机号单面纬编针织物
CN204265955U (zh) 一种丝光绒经编面料
CN201416079Y (zh) 抗静电涤纶织物
CN113005615B (zh) 一种五层结构中空竖条双色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62238A (zh) 一种双层针织组织的起毛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18133A (zh) 一种弹性纱线及其制造方法和织物
CN103437050B (zh) 尺寸稳定型针织物的加工工艺
CN111109701A (zh) 一种触感柔软环保运动上衣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82768A (zh) 一种涤纶经编素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403096A (zh) 一种涤纶经编条纹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981667A (zh) 一种双组份Sorona四面弹面料的制备工艺
CN203475075U (zh) 尺寸稳定型针织物
JP2008525656A5 (zh)
JP6431637B1 (ja) 柄を有するアウター衣料用編地
CN109680387A (zh) 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
CN219603825U (zh)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
CN109112705A (zh) 一种涤纶经编方格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9816406U (zh)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CN111074408A (zh) 低收缩性的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85256B (zh) 一种基于人字斜纹的针织牛仔布及织造方法
CN114134621B (zh) 一种高弹抓绒大斜纹双位衣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8065039A (zh) 一种空气层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2000073U (zh) 低收缩性的织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