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493U - 鞍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1493U
CN219601493U CN202320604397.XU CN202320604397U CN219601493U CN 219601493 U CN219601493 U CN 219601493U CN 202320604397 U CN202320604397 U CN 202320604397U CN 219601493 U CN219601493 U CN 219601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handle
saddle
steering mechanism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43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楢崎康生
畠山贵充
前田匡雅
藤昭徳
宫岛由
山崎雅贵
五岛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1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1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且减小了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鞍乘型车辆具有:转向机构(40),其被车架(11)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41、42),其设置于转向机构(40)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41a、42a),其设置于左右握柄(41、42);控制单元(45),其对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46),其将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控制单元(45)连接,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被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的转向机构;设置于转向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的左右一对握柄;设置于左右的握柄的握柄加热器;对向握柄加热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以及将握柄加热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128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鞍乘型车辆中,控制单元与左右一方握柄相邻地配置于转向机构。由此,控制单元与左右的握柄加热器的距离在左右不同,左右的线束的长度也左右不同。因此,期望能够平衡良好地配置左右的线束。另外,若控制单元偏向左右的一方配置,则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变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并且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转向机构,其由车架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握柄;控制单元,其对向所述握柄加热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其将所述握柄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于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中心轴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把手罩,所述把手罩在左右的所述握柄之间从上方覆盖所述转向机构,所述控制单元被所述把手罩从上方覆盖。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手罩具备:内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控制单元;以及外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内侧罩。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转向机构具备:前叉,其支承前轮并且被所述车架支承为转动自如;以及把手,其安装于所述前叉的上部,所述握柄被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控制单元被安装于所述把手。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手具备:把手轴部,其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它们从所述把手轴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左右的所述握柄安装于所述外侧延伸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车辆后方或车辆前方与所述把手轴部重叠。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单元借助于撑架而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撑架固定于左右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及左右另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
实用新型效果
在具备握柄加热器的鞍乘型车辆中,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且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3是从后方侧观察把手及把手的关联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从后方侧观察撑架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2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从前方侧观察线束的布线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5的截面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鞍乘型车辆;
11:车架;
13:前轮;
14:前叉;
21:把手;
21a:把手轴部;
21b、21c:外侧延伸部;
38:把手罩;
40:转向机构;
40a:转动中心轴;
41、42:握柄;
41a、42a:握柄加热器;
45:控制单元;
46:线束;
50:撑架;
70:内侧罩;
71:外侧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设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前”表示车体前方,“上”表示车体上方,“左”表示车体左方。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10的侧视图。
鞍乘型车辆10是具备以下部分的车辆:车架11、支承于车架11的动力单元12、将前轮13支承为转向自如的前叉14、支承后轮15的摆臂16、以及乘员用的座椅17。
鞍乘型车辆10是乘员以骑跨的方式就座于座椅17的车辆。座椅17设置在车架11的后部的上方。
车架11具备:设置于车架11的前端部的前立管18、位于前立管18的后方的前架19、以及位于前架19的后方的后架20。前架19的前端部与前立管18连接。
座椅17被支承于后架20。
前叉14由前立管18支承为左右转向自如。前轮13支承于在前叉14的下端部设置的车轴13a上。乘员把持的转向用的把手21被安装于前叉14的上端部。
摆臂16由支承于车架11的枢轴22支承。枢轴22是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轴。枢轴22贯插在摆臂16的前端部。摆臂16以枢轴22为中心上下摆动。
后轮15支承于在摆臂16的后端部设置的车轴15a。
动力单元12配置于前轮13与后轮15之间,且支承于车架11。
动力单元12是内燃机。动力单元12具备曲轴箱23和收纳往复运动的活塞的缸部24。缸部24的排气口与排气装置25连接。
动力单元12的输出通过驱动力传递部件而传递至后轮15,该驱动力传递部件连接动力单元12和后轮15。
另外,鞍乘型车辆10具有:从上方覆盖前轮13的前挡泥板26、从上方覆盖后轮15的后挡泥板27、供乘员放脚的踏板28、以及蓄积动力单元12使用的燃料的燃料箱29。
前挡泥板26安装于前叉14。后挡泥板27和踏板28设置在比座椅17靠下方的位置。燃料箱29支承于车架11。
鞍乘型车辆10是在座椅17的前下方具备底板状的踏板28的踏板型的自动二轮车。
动力单元12是一体地设置有上述内燃机和摆臂16的单元式摆动式发动机。
前架19具备从前立管18向下方延伸的下框架19a和从下框架19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底框架19b。
前叉14具备:转向轴30,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前立管18的筒内;梁部31,其固定于转向轴30的下端;以及左右一对叉管32,其支承于梁部31。车轴13a支承于左右的叉管32的下端部。
把手21在前立管18的上方固定于转向轴30的上端部。当乘员在左右方向上使把手21转向时,前叉14以转向轴30为中心左右转动,前轮13的左右方向的朝向被操作。
鞍乘型车辆10具备覆盖车架11等车体的车体罩35。
车体罩35的前部具备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8及前叉14的前罩36、从后方覆盖前立管18及前叉14的后表面罩37、以及覆盖把手21的把手罩38。
鞍乘型车辆10具有电池39。
图2是从上方观察鞍乘型车辆10的前部的俯视图。图3是从后方侧观察把手21及把手21的关联部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被乘员左右转向的转向机构40具备前叉14和把手21。转向机构40被前立管18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
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与转向轴30的轴线一致。转动中心轴40a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与前立管18平行地向后上方倾斜。转动中心轴40a与前轮13同样地位于鞍乘型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把手21具备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把手轴部21a和从把手轴部21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21b、21c。
把手轴部21a的下端部固定于转向轴30的上端部。把手轴部21a是从转向轴30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管状。
把手轴部21a以与转动中心轴40a同轴的位置关系配置。把手轴部21a位于把手21的左右的中央部。在转向机构40左右转动时,把手21以把手轴部21a为中心左右转动。
左侧的外侧延伸部21b是从把手轴部21a的上端部向左侧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延伸的管状。
右侧的外侧延伸部21c是从把手轴部21a的上端部向右侧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延伸的管状。
把手21通过把手轴部21a及左右的外侧延伸部21b、21c而形成为Y字状。
在把手21上安装有由乘员把持的左右一对握柄41、42、以及供乘员输入对鞍乘型车辆10的电装系统的操作的第一操作部43及第二操作部44。
左侧的握柄41安装于外侧延伸部21b的左端部。右侧的握柄42安装于外侧延伸部21c的右端部。
第一操作部43在外侧延伸部21b上与握柄41相邻,并安装于握柄41的车宽方向内侧。
第二操作部44在外侧延伸部21c上与握柄42相邻,并安装于握柄42的车宽方向内侧。
在第一操作部43例如设置有照明器以及仪表等操作开关。
在第二操作部44例如设置有动力单元12的起动开关以及切断开关等。
鞍乘型车辆10具备:握柄加热器41a,其设置于握柄41;握柄加热器42a,其设置于握柄42;控制单元45,其对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线束46,其将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控制单元45连接;以及操作件47,其供乘员输入对控制单元45的操作。
另外,鞍乘型车辆10具有将控制单元45支承于把手21的撑架50。
参照图3,把手21具备左右一对安装撑架50的撑架安装部48。
一个撑架安装部48设置于左侧的外侧延伸部21b,另一个撑架安装部48设置于右侧的外侧延伸部21c。
各撑架安装部48具备从把手21的后表面向下方且后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48a和从下方延伸部48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48b。
握柄41、42是与把手21的外周嵌合的筒状部件。握柄加热器41a、42a是埋入握柄41、42的内部的电热线。握柄加热器41a、42a通过供给至握柄加热器41a、42a的电力而使作为发热体的电热线发热,从而对握柄41、42进行加热。另外,在图3中,示意性地图示了握柄加热器41a、42a。
控制单元45具备箱状的壳体45a和收纳于壳体45a内的控制基板(未图示)。控制单元45的外观由壳体45a构成,控制单元45为箱状。控制单元45是在车宽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箱状。
向控制单元45供给来自电池39的电力。控制单元45对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从而对握柄加热器41a、42a的温度进行调整。
另外,控制单元45具备电压监视系统。该电压监视系统监视电池39的电压,在电池39的电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停止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电力。
图4是从后方侧观察撑架50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5,撑架50具有:支承板部50a,其以从后方面向把手21的后表面的方式配置;以及左右一对固定部50b,其从支承板部50a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
在各固定部50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孔50c。固定孔50c位于比支承板部50a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撑架50的左右的固定部50b从上方与左右的撑架安装部48的后方延伸部48b重叠地配置。撑架50通过从上方贯插于固定孔50c中的撑架紧固件51而紧固于左右的后方延伸部48b。
即,撑架50在把手21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侧的外侧延伸部21b与右侧的外侧延伸部21c连接。撑架50使把手21的刚性增加。
控制单元45以控制单元45的前表面与撑架50的支承板部50a的后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固定于支承板部50a的后表面。
详细而言,控制单元45通过卷绕于控制单元45的外周以及支承板部50a上的带部件52而被固定于撑架50。
固定于撑架50的控制单元45安装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控制单元45与转向机构40一体地左右转动。
详细而言,控制单元45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与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重叠的位置。在后视观察时,控制单元45从后方与转动中心轴40a重叠。
控制单元45配置在把手轴部21a的上端部的正后方,从后方与把手轴部21a的上端部以及左右的外侧延伸部21b、21c的基端部重叠。
线束46从控制单元45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左侧)的侧面延伸。
线束46在从控制单元45延伸出的前端分支为4个系统。详细而言,线束46分支为:将控制单元45与左侧的握柄加热器41a连接的第一线束61;将控制单元45与右侧的握柄加热器42a连接的第二线束62;将控制单元45与操作件47连接的第三线束63;以及将控制单元45与电池39连接的第四线束64。
操作件47与握柄4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相邻,相对于握柄41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操作件47也可以与握柄42一体地设置。
图6是从前方侧观察线束46的布线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3及图6,第一线束61从控制单元45侧沿着外侧延伸部21b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与左侧的握柄加热器41a连接。
在握柄4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下部设置有线束连接部41b。第一线束61与线束连接部41b连接,并经由线束连接部41b而与握柄加热器41a连接。
第一线束61通过卷绕于外侧延伸部21b的外周的多个带部件65而被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
详细而言,第一线束61具备:从控制单元45延伸出的控制单元侧第一线束61a;从握柄加热器41a延伸出的加热器侧第一线束61b;以及将控制单元侧第一线束61a与加热器侧第一线束61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的第一连接器61c。
控制单元侧第一线束61a、加热器侧第一线束61b以及第一连接器61c通过带部件65而被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
另外,第一线束61具备第一线束61在多个部位弯折成U字状并被捆束起来的捆束部61d。通过捆束部61d,第一线束61被调整为与从控制单元45到握柄加热器41a的距离对应的长度。
捆束部61d通过带部件65而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捆束部61d的一部分还向外侧延伸部21c侧延伸。
第三线束63从控制单元45侧沿着外侧延伸部21b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与操作件47连接。第三线束63沿着第一线束61配置。
详细而言,第三线束63与握柄42的线束连接部41b连接,并经由线束连接部41b与操作件47连接。
第三线束63通过多个带部件65与第一线束61一起被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
第三线束63具备:从控制单元45延伸出的控制单元侧第三线束63a;从操作件47延伸出的操作件侧第三线束63b;以及将控制单元侧第三线束63a和操作件侧第三线束63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的第三连接器63c。
控制单元侧第三线束63a、操作件侧第三线束63b以及第三连接器63c通过带部件65而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
另外,第三线束63具备第三线束63在多个部位弯折成U字状并被捆束的捆束部63d。通过捆束部63d,第三线束63被调整为与从控制单元45到操作件47的距离对应的长度。
捆束部63d通过带部件65而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捆束部63d的一部分还向外侧延伸部21c侧延伸。
第二线束62从控制单元45侧沿着外侧延伸部21c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与右侧的握柄加热器42a连接。
在握柄4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下部设置有线束连接部42b。第二线束62与线束连接部42b连接,并经由线束连接部42b与握柄加热器42a连接。
第二线束62通过卷绕于外侧延伸部21c的外周的多个带部件66而被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c。
详细而言,第二线束62具备:从控制单元45延伸出的控制单元侧第二线束62a;从握柄加热器42a延伸出的加热器侧第二线束62b;以及将控制单元侧第二线束62a与加热器侧第二线束62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未图示)。
控制单元侧第二线束62a、加热器侧第二线束62b以及上述第二连接器通过带部件66被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c。
另外,第二线束62具备第二线束62在多个部位弯折成U字状并被捆束起来的捆束部(未图示)。该捆束部配置于外侧延伸部21c的前表面侧,并通过带部件66而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c。通过该捆束部,第二线束62被调整为与从控制单元45到握柄加热器42a的距离对应的长度。
第四线束64经由从电池39(图1)延伸出的电源线束(未图示)与电池39连接。
参照图3及图6,从第一操作部43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操作部线束43a通过与下方延伸部48a卡合的支承部件43b而被固定于左侧的撑架安装部48。
从第二操作部4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操作部线束44a通过与下方延伸部48a卡合的支承部件44b而被固定于右侧的撑架安装部48。
控制单元45安装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第一线束61从控制单元45向左侧延伸并与握柄加热器41a连接,第二线束62从控制单元45向右侧延伸并与握柄加热器42a连接。
由于控制单元45被配置在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因此能够使从控制单元45到握柄加热器41a的距离与从控制单元45到握柄加热器42a的距离均一化。因此,能够使第一线束61的长度和第二线束62的长度均一化,能够平衡良好地配置左右的第一线束61以及第二线束62。
此外,由于控制单元45被配置在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因此与例如控制单元45与握柄加热器41a相邻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转向机构40左右转动时的惯性力矩。因此,乘员容易对转向机构40进行转向。
另外,控制单元45、从控制单元45延伸至握柄加热器41a的第一线束61、以及从控制单元45延伸至握柄加热器42a的第二线束62被固定于把手21,并与把手21一体地左右转动。因此,在把手21左右转动时,抑制了第一线束61以及第二线束62的挠曲,能够减少施加于第一线束61以及第二线束62的负荷。
图7是图5的截面的立体图。
参照图2、图5以及图7,把手罩38具备从上方覆盖把手21的内侧罩70、从上方覆盖内侧罩70的外侧罩71、以及从下方覆盖内侧罩70的下侧罩72。把手罩38安装于把手21。
内侧罩70从上方覆盖把手21中位于第一操作部43与第二操作部44之间的部分的大致整体。
内侧罩70具备:从上方覆盖外侧延伸部21b、21c的上壁部70a;从上壁部70a的前缘向下方延伸的前壁部70b;以及从上壁部70a的后缘向下方延伸的后壁部70c。
控制单元45配置于内侧罩70的内侧。
上壁部70a从上方覆盖控制单元45。前壁部70b从前方覆盖控制单元45。后壁部70c从后方覆盖控制单元45。
另外,第一线束61、第二线束62、第三线束63被布设于内侧罩70的内侧。
外侧罩71从上方覆盖内侧罩7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外侧罩71具备多个从外侧罩71的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卡合部71a。外侧罩71通过使卡合部71a与内侧罩70卡合而被固定于内侧罩70。
外侧罩71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于从上方与控制单元45重叠的位置,并从上方覆盖控制单元45。
即,控制单元45被由内侧罩70及外侧罩71构成的2层罩从上方覆盖。因此,能够通过内侧罩70以及外侧罩71有效地抑制雨等水附着于控制单元45。另外,能够通过把手罩38隐藏控制单元45及线束46,鞍乘型车辆10的外观性良好。
下侧罩72从下方与内侧罩70接合。下侧罩72从下方覆盖控制单元45。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鞍乘型车辆10具有:转向机构40,其被车架11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左右一对握柄41、42,它们设置于转向机构40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握柄加热器41a、42a,它们设置于左右的握柄41、42;控制单元45,其对向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线束46,其将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控制单元45连接。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根据该结构,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因此能够使从控制单元45到左右的各握持加热器41a、42a的距离均等化。因此,能够将从控制单元45向左右的各握持加热器41a、42a延伸的线束46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另外,由于控制单元45安装于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因此能够减小控制单元45对转向机构40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40的转向惯性。
另外,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5配置在使控制单元45与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控制单元45到左右的各握持加热器41a、42a的距离均等化,能够将线束46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另外,从车辆后方观察时,控制单元45配置于与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控制单元45对转向机构40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40的转向惯性。
另外,鞍乘型车辆10具有在左右的握柄41、42之间从上方覆盖转向机构40的把手罩38,控制单元45被把手罩38从上方覆盖。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把手罩38提高控制单元45的防水性。
并且,把手罩38具备从上方覆盖控制单元45的内侧罩70和从上方覆盖内侧罩70的外侧罩71。
根据该结构,通过基于内侧罩70和外侧罩71的2层罩,能够从上方侧保护控制单元45,能够提高控制单元45的防水性。
另外,转向机构40具备:前叉14,其支承前轮13并且被车架11支承为转动自如;以及把手21,其安装于前叉14的上部,握柄41、42被安装于把手21,控制单元45被安装于把手21。
根据该结构,由于控制单元45安装于把手21,因此能够缩短从控制单元45到左右的各握柄加热器41a、42a的距离,能够缩短线束46的长度。
另外,把手21具备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把手轴部21a和从把手轴部21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21b、21c,左右的握柄41、42被安装于外侧延伸部21b、21c,控制单元45以从车辆后方与把手轴部21a重叠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把手轴部21a的车辆后方的空间,将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另外,控制单元45经由撑架50安装于把手21,撑架50固定于左右一方外侧延伸部21b以及左右另一方外侧延伸部21c。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撑架50固定于左右的一方外侧延伸部21b及左右另一方外侧延伸部21c,能够抑制撑架50及控制单元45的重量偏向左右的一方。因此,能够减小撑架50以及控制单元45对转向机构40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40的转向惯性。
另外,供乘员输入对控制单元45的操作的操作件47与控制单元45分体设置,操作件47与握柄41相邻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与控制单元45分体的操作件47配置成与握柄41相邻,因此即使在将控制单元45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的情况下,把持握柄41的乘员也能够经由操作件47容易地输入对控制单元45的操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控制单元45配置为从车辆后方观察时从车辆后方与把手轴部21a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单元45也可以配置为从车辆后方观察时从车辆前方与把手轴部21a重叠。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把手轴部21a的车辆前方的空间,将控制单元45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45借助于撑架50而固定于外侧延伸部21b、21c,但不限于此,控制单元45例如也可以固定于把手轴部21a。另外,控制单元45例如也可以固定于将前叉的左右的叉管左右连接的顶梁,从而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另外,控制单元45例如也可以固定于左右延伸的一根杆式把手的左右的中央部,从而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10,以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具备2个前轮或后轮的3轮的鞍乘型车辆、以及具备4个以上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由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的结构。
(结构1)一种鞍乘型车辆,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
转向机构,其被车架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
左右一对握柄,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
握柄加热器,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握柄;
控制单元,其对向所述握柄加热器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
线束,其将所述握柄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于所述转向机构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根据该结构,控制单元配置于转向机构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因此能够使从控制单元到左右的各握柄加热器的距离均等化。因此,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另外,由于控制单元安装于转向机构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因此能够减小控制单元对转向机构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结构2)在结构1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配置在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转向机构的转动中心轴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控制单元到左右的各握柄加热器的距离均等化,能够将线束平衡良好地左右配置。另外,从车辆后方观察,控制单元配置于与转动中心轴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小控制单元对转向机构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结构3)在结构1或2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在左右的所述握柄之间从上方覆盖所述转向机构的把手罩,
所述控制单元被所述把手罩从上方覆盖。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把手罩提高控制单元的防水性。
(结构4)在结构3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罩具有:内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控制单元;以及外侧罩,其从上方覆盖所述内侧罩。
根据该结构,通过基于内侧罩和外侧罩的双层罩,能够从上方侧保护控制单元,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防水性。
(结构5)在结构1至4中任一项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具备:前叉,其支承前轮并且被所述车架支承为转动自如;以及把手,其安装于所述前叉的上部,所述握柄被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控制单元被安装于所述把手。
根据该结构,由于控制单元安装于把手,因此能够缩短从控制单元到左右的各握柄加热器的距离,能够缩短线束的长度。
(结构6)在结构5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具有:把手轴部,其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它们从所述把手轴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左右的所述握柄安装于所述外侧延伸部,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车辆后方或车辆前方与所述把手轴部重叠。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把手轴部的车辆前方或车辆后方的空间,将控制单元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结构7)在结构6的鞍乘型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借助于撑架而安装于所述把手,所述撑架固定于左右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和左右另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撑架固定于左右一方外侧延伸部及左右另一方外侧延伸部,能够抑制撑架及控制单元的重量偏向左右的一方。因此,能够减小撑架以及控制单元对转向机构的转向的惯性造成的影响,能够减小转向机构的转向惯性。

Claims (7)

1.一种鞍乘型车辆,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
转向机构(40),其被车架(11)支承为左右转动自如;
左右一对握柄(41、42),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机构(40)的左右两端部,由乘员把持;
握柄加热器(41a、42a),其设置于左右的所述握柄(41、42);
控制单元(45),其对向所述握柄加热器(41a、42a)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以及
线束(46),其将所述握柄加热器(41a、42a)与所述控制单元(45)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45)配置于所述转向机构(4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从车辆后方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45)配置在使所述控制单元(45)与所述转向机构(40)的转动中心轴(40a)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具备在左右的所述握柄(41、42)之间从上方覆盖所述转向机构(40)的把手罩(38),
所述控制单元(45)被所述把手罩(38)从上方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罩(38)具有:内侧罩(70),其从上方覆盖所述控制单元(45);以及外侧罩(71),其从上方覆盖所述内侧罩(7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机构(40)具备:前叉(14),其支承前轮(13)并且被所述车架(11)支承为转动自如;以及把手(21),其安装于所述前叉(14)的上部,所述握柄(41、42)被安装于所述把手(21),
所述控制单元(45)被安装于所述把手(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21)具有:把手轴部(21a),其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外侧延伸部(21b、21c),它们从所述把手轴部(21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左右的所述握柄(41、42)安装于所述外侧延伸部(21b、21c),
所述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从车辆后方或车辆前方与所述把手轴部(21a)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45)借助于撑架(50)而安装于所述把手(21),
所述撑架(50)固定于左右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21b)和左右另一方所述外侧延伸部(21c)。
CN202320604397.XU 2022-03-28 2023-03-24 鞍乘型车辆 Active CN2196014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1443A JP7472185B2 (ja) 2022-03-28 2022-03-28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2-051443 2022-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1493U true CN219601493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4397.XU Active CN219601493U (zh) 2022-03-28 2023-03-24 鞍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72185B2 (zh)
CN (1) CN21960149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8733B2 (ja) 2004-01-18 2008-08-27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グリップヒータ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209889034U (zh) 2019-02-26 2020-01-03 徐氏巨龙(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增强型电动自行车
JP7273605B2 (ja) 2019-04-24 2023-05-15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鞍乗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44465A (ja) 2023-10-11
JP7472185B2 (ja) 202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064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457448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電装部品配置構造
JP20092344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JP576402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728336B2 (ja) 鞍乗型車両
EP1772363B1 (en)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CN219601493U (zh) 鞍乘型车辆
US11440605B2 (en) Control unit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type vehicle
WO2017154117A1 (ja) 電装品収納構造
JP5494401B2 (ja) 車両のアクセルポジションセンサ配置構造
WO20181590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取付構造
JP577591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電装部品の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JP6564129B2 (ja) 灯火器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JP3697965B2 (ja) 駆動自転車のフレーム及び駆動自転車
JP721606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4212173B (zh) 鞍乘型车辆
JP736974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745410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11873048B2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743179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74297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カバー部材構造
JP7210624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1051191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670868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ガイド構造
JP2024066701A (ja) Absモジュレーター配管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