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6534U -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6534U
CN219586534U CN202320768533.9U CN202320768533U CN219586534U CN 219586534 U CN219586534 U CN 219586534U CN 202320768533 U CN202320768533 U CN 202320768533U CN 219586534 U CN219586534 U CN 21958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ller
vehicle body
automobile body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8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腾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ch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Liaoch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ch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Liaoch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7685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养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包括车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车体上表面的填平机构和固定在所述车体下表面四角处的移动轮,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推把,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下表面一侧的清扫组件,本装置通过设置的清扫组件,能够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防止出现填充的材料与路面之间粘结不够紧密的情况,修补效果和修补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后期出现开裂的情况,便于使用者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压实组件,能够对修补填平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修补过后的路面更加平整,并且提升材料的凝结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修补效果和修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对市政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常会用到修补填平装置对坑洼路面进行修复,用以实现养护需求;
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7517327U公开了一种路面坑洼填平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车体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上端面,所述壳体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的上端面并固定安装有二号竖轴,所述二号竖轴的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多个二号搅拌杆等技术方案,具有对壳体内的修路浆液进行搅拌,避免了浆液结块凝固,通过控制调节齿板的左端与注浆管内壁之间距离的大小来控制壳体内浆液流出的量,避免了浆液的浪费等技术效果”;
虽然该设计能够对壳体内的修路浆液进行搅拌,避免了浆液结块凝固,但是该设计没有设置路面清理结构,无法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干净,容易导致填充的材料与路面之间粘结不够紧密,修补强度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修补填平效果较差,不利于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具有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防止出现填充的材料与路面之间粘结不够紧密的情况,修补效果和修补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后期出现开裂的情况,便于使用者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包括车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车体上表面的填平机构和固定在所述车体下表面四角处的移动轮,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推把,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下表面一侧的清扫组件;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下表面一侧的清扫辊以及安装在所述清扫辊一侧呈倾斜设置的输送带和设置在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清扫辊一侧的收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固定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和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和所述支撑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收集箱的一侧焊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清扫辊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轴A,两组所述转轴A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轴A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其中一组所述支架表面靠近所述转轴A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A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架表面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通过轴承B转动连接有转轴B,且两组转轴B的相对一端均与所述输送带内部的驱动辊相连接,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清扫辊的一端通过托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且所述输送带的表面呈等距排列固定有若干组挡尘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转轴A远离所述清扫辊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架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并与设置在所述支架另一侧的链轮A固定连接,所述转轴B表面靠近所述链轮A的一侧固定有链轮B,且所述链轮A和所述链轮B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远离所述清扫辊一侧的压实组件,所述压实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远离所述清扫辊一侧的压实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实辊和所述车体之间呈U型结构的固定架与通过轴承C转动连接在所述压实辊表面的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贯穿所述车体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所述车体的上方,并与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方的手轮固定连接,所述车体表面靠近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固定有呈U型结构的螺纹架,且所述螺纹架和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对称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车体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优选的,所述压实辊的两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固定架内部靠近两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块和所述固定架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内部靠近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杆,且所述移动块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配适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的表面绕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移动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清扫组件,能够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防止出现填充的材料与路面之间粘结不够紧密的情况,修补效果和修补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大降低了后期出现开裂的情况,便于使用者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压实组件,能够对修补填平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修补过后的路面更加平整,并且提升材料的凝结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修补效果和修补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剖视图。
图中:
1、车体;11、移动轮;12、推把;2、填平机构;
3、清扫组件;31、清扫辊;311、转轴A;312、链轮A;313、链轮B;314、链条;32、支撑板;33、连接杆;34、收集箱;35、输送带;351、挡尘条;352、转轴B;36、电机;37、支架;
4、压实组件;41、压实辊;411、移动块;412、定位杆;413、弹簧;42、固定架;421、限位块;422、限位杆;43、螺纹杆;44、螺纹架;45、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包括车体1以及固定在车体1上表面的填平机构2和固定在车体1下表面四角处的移动轮11,车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推把12。
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公开(公告)号}:CN217517327U公开了一种路面坑洼填平装置,此专利中公开了本申请文件中所提出的壳体,本申请文件中的填平机构2采用此现有技术中同样的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此现有的清扫组件3本申请进行进一步改进,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虽然该设计能够对壳体内的修路浆液进行搅拌,避免了浆液结块凝固,但是该设计没有设置路面清理结构,无法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干净,容易导致填充的材料与路面之间粘结不够紧密,修补强度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修补填平效果较差,不利于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结合使用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申请文件上加入了清扫组件3和压实组件4。
如图1-图6所示:
结合上述内容,为了对坑洼路段的杂物进行清扫,还包括安装在车体1下表面一侧的清扫组件3,清扫组件3包括设置在车体1下表面一侧的清扫辊31以及安装在清扫辊31一侧呈倾斜设置的输送带35和设置在输送带35远离清扫辊31一侧的收集箱34。
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对市政坑洼路段进行修补填平时,首先将修补填平的材料倒入填平机构2的内部,并由填平机构2内部的搅拌机构(图中未示出)进行混合搅拌,通过清扫辊31的转动,能够带动输送带35进行相对运动,然后推动推把12,使得车体1通过底部的移动轮11在路面进行移动,并打开填平机构2内部的出料管(图中未示出),使得搅拌混合的材料从出料管(图中未示出)排出,即可完成对坑洼路段的修补填平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清扫辊31的转动,能够对坑洼路段上的杂物进行清扫,并使得清扫的杂物持续扫至输送带35上,通过输送带35的相对运动,能够将清扫的杂物输送至收集箱34的上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着收集箱34的内部进行收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收集箱3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的上表面四角处固定有连接杆33,且连接杆33远离支撑板32的一端和车体1固定连接,收集箱34和支撑板3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收集箱34的一侧焊接有把手。
本实施方案中:当收集箱34内部收集的杂物盛放至一定程度时,停止推动车体1,随后手握把手(图中未示出),通过拉动把手(图中未示出)带动收集箱34在支撑板32表面的滑轨(图中未示出)上进行移动,即可将收集箱34从支撑板32的上方抽出,即可对收集箱34内部收集的杂物进行倾倒,倾倒完毕后,将收集箱34重新装在支撑板32的表面即可重新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扫辊31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轴A311,两组转轴A311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有支架37,支架37远离转轴A311的一侧和支撑板32固定连接,且其中一组支架37表面靠近转轴A31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36,电机36的输出端和转轴A311固定连接,支架37表面靠近输送带35的一侧通过轴承B转动连接有转轴B352,且两组转轴B352的相对一端均与输送带35内部的驱动辊相连接,输送带35远离清扫辊31的一端通过托架安装在支撑板32的表面,且输送带35的表面呈等距排列固定有若干组挡尘条351,转轴A311远离清扫辊31的一端贯穿支架37的一侧,并延伸至支架37的另一侧,并与设置在支架37另一侧的链轮A312固定连接,转轴B352表面靠近链轮A312的一侧固定有链轮B313,且链轮A312和链轮B313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31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电机36,由电机36带动转轴A311在支架37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清扫辊31在两组支架37之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A311的转动,能够带动链轮A312同步转动,然后在链条314的配合下,能够带动链轮B31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35内部的驱动辊(图中未示出)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输送带35在两组支架37之间进行相对运动,通过输送带35的相对运动,能够带动其表面的挡尘条351进行同步运动,从而将清扫的杂物输送至收集箱34的上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着收集箱34的内部进行收集。
更进一步而言:
结合上述内容,为了对修补填平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修补过后的路面更加平整,还包括安装在车体1远离清扫辊31一侧的压实组件4,压实组件4包括设置在车体1下方远离清扫辊31一侧的压实辊41以及设置在压实辊41和车体1之间呈U型结构的固定架42与通过轴承C转动连接在压实辊41表面的螺纹杆4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车体1的移动,能够带动压实辊41沿着路面滚动,能够对修补填平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修补过后的路面更加平整,并且提升材料的凝结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修补效果和修补质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螺纹杆43远离固定架42的一端贯穿车体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车体1的上方,并与设置在车体1上方的手轮45固定连接,车体1表面靠近螺纹杆43的一侧固定有呈U型结构的螺纹架44,且螺纹架44和螺纹杆43螺纹连接,固定架42的一侧对称固定有限位块421,限位块421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22,且限位杆422固定在车体1的下表面。
本实施方案中:在此期间,通过旋转手轮45带动螺纹杆43在螺纹架44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架42在车体1的下方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架42的移动,能够带动限位块421在限位杆422的表面进行滑动,即可对固定架42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架42和压实辊41的移动更加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压实辊41的两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移动块411,固定架42内部靠近两组移动块411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块411和固定架42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固定架42内部靠近移动块411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杆412,且移动块411内部开设有与定位杆412相配适的定位槽,定位杆412的表面绕设有弹簧413,且弹簧413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42和移动块411之间。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固定架42的移动,能够带动压实辊41进行移动,即可调节压实辊41与路面的距离,随着压实辊41与路面的贴合,能够带动移动块411在固定架42内部开设的移动槽内进行滑动,并挤压弹簧413在定位杆412的表面发生形变并产生弹力,即可对压实辊41和路面之间的挤压力进行调节,提高对路面修补填平材料的压实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对市政坑洼路段进行修补填平时,首先将修补填平的材料倒入填平机构2的内部,并由填平机构2内部的搅拌机构(图中未示出)进行混合搅拌,随后启动电机36,由电机36带动转轴A311在支架37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清扫辊31在两组支架37之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A311的转动,能够带动链轮A312同步转动,然后在链条314的配合下,能够带动链轮B31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35内部的驱动辊(图中未示出)进行同步转动,即可带动输送带35在两组支架37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然后推动推把12,使得车体1通过底部的移动轮11在路面进行移动,并打开填平机构2内部的出料管(图中未示出),使得搅拌混合的材料从出料管(图中未示出)排出,即可完成对坑洼路段的修补填平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清扫辊31的转动,能够对坑洼路段上的杂物进行清扫,并使得清扫的杂物持续扫至输送带35上,通过输送带35的相对运动,能够带动其表面的挡尘条351进行同步运动,从而将清扫的杂物输送至收集箱34的上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着收集箱34的内部进行收集,当收集箱34内部收集的杂物盛放至一定程度时,停止推动车体1,并关闭电机36,随后手握把手(图中未示出),通过拉动把手(图中未示出)带动收集箱34在支撑板32表面的滑轨(图中未示出)上进行移动,即可将收集箱34从支撑板32的上方抽出,即可对收集箱34内部收集的杂物进行倾倒,倾倒完毕后,将收集箱34重新装在支撑板32的表面即可重新使用,与此同时,通过车体1的移动,能够带动压实辊41沿着路面滚动,能够对修补填平后的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使修补过后的路面更加平整,并且提升材料的凝结速度,进一步的提高了修补效果和修补质量,在此期间,通过旋转手轮45带动螺纹杆43在螺纹架44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架42在车体1的下方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架42的移动,能够带动限位块421在限位杆422的表面进行滑动,即可对固定架42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架42和压实辊41的移动更加稳定,并且通过固定架42的移动,能够带动压实辊41进行移动,即可调节压实辊41与路面的距离,随着压实辊41与路面的贴合,能够带动移动块411在固定架42内部开设的移动槽内进行滑动,并挤压弹簧413在定位杆412的表面发生形变并产生弹力,即可对压实辊41和路面之间的挤压力进行调节,提高对路面修补填平材料的压实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包括车体(1)以及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表面的填平机构(2)和固定在所述车体(1)下表面四角处的移动轮(11),所述车体(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推把(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1)下表面一侧的清扫组件(3);
所述清扫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下表面一侧的清扫辊(31)以及安装在所述清扫辊(31)一侧呈倾斜设置的输送带(35)和设置在所述输送带(35)远离所述清扫辊(31)一侧的收集箱(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3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上表面四角处固定有连接杆(33),且所述连接杆(33)远离所述支撑板(32)的一端和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34)和所述支撑板(3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收集箱(34)的一侧焊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辊(31)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轴A(311),两组所述转轴A(311)的相背一端均通过轴承A转动连接有支架(37),所述支架(37)远离所述转轴A(311)的一侧和所述支撑板(32)固定连接,且其中一组所述支架(37)表面靠近所述转轴A(31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36),所述电机(36)的输出端和所述转轴A(3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7)表面靠近所述输送带(35)的一侧通过轴承B转动连接有转轴B(352),且两组转轴B(352)的相对一端均与所述输送带(35)内部的驱动辊相连接,所述输送带(35)远离所述清扫辊(31)的一端通过托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2)的表面,且所述输送带(35)的表面呈等距排列固定有若干组挡尘条(3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311)远离所述清扫辊(31)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架(37)的一侧,并延伸至所述支架(37)的另一侧,并与设置在所述支架(37)另一侧的链轮A(31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B(352)表面靠近所述链轮A(312)的一侧固定有链轮B(313),且所述链轮A(312)和所述链轮B(313)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3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1)远离所述清扫辊(31)一侧的压实组件(4),所述压实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下方远离所述清扫辊(31)一侧的压实辊(41)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实辊(41)和所述车体(1)之间呈U型结构的固定架(42)与通过轴承C转动连接在所述压实辊(41)表面的螺纹杆(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3)远离所述固定架(42)的一端贯穿所述车体(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所述车体(1)的上方,并与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方的手轮(45)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表面靠近所述螺纹杆(43)的一侧固定有呈U型结构的螺纹架(44),且所述螺纹架(44)和所述螺纹杆(4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42)的一侧对称固定有限位块(421),所述限位块(421)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22),且所述限位杆(422)固定在所述车体(1)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辊(41)的两端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移动块(411),所述固定架(42)内部靠近两组所述移动块(411)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块(411)和所述固定架(42)通过此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42)内部靠近所述移动块(411)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杆(412),且所述移动块(411)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412)相配适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412)的表面绕设有弹簧(413),且所述弹簧(41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42)和所述移动块(411)之间。
CN202320768533.9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Active CN21958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533.9U CN2195865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533.9U CN2195865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6534U true CN21958653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8533.9U Active CN219586534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31782U (zh) 公路裂缝处理装置
CN112813785A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修补装置及方法
CN111519543B (zh) 一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27061A (zh) 一种公路修复一体机
CN210177335U (zh) 一种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压平装置
CN219586534U (zh) 一种坑洼路段修补填平装置
CN218989825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养护机
CN218019348U (zh) 一种双轴震动式搅拌装置
CN113530249B (zh) 一种较少气泡产生的土木工程用混凝土抹平装置
CN111450935B (zh) 一种覆膜砂粉碎筛分设备
CN21449594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料及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4941277A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232420A (zh) 一种车载式混凝土振捣抹平一体机
CN214143210U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面裂缝修复机构
CN219930631U (zh) 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装置
CN218911072U (zh) 一种路面维护辅助装置
CN111501575A (zh)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装置
CN220643814U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路面灌缝设备
CN218667062U (zh) 公路工程用的裂缝处理装置
CN220132710U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复机构
CN216947775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养护施工装置
CN219862304U (zh) 一种用于路面桥梁沉降的回顶修补装置
CN220704283U (zh) 一种道路修补压平的道路施工设备
CN218621721U (zh) 一种市政道路裂缝修复装置
CN219297928U (zh) 一种交通工程用道路灌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eng Donghui

Inventor before: Teng D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