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5423U -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 Google Patents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5423U CN219585423U CN202223251528.5U CN202223251528U CN219585423U CN 219585423 U CN219585423 U CN 219585423U CN 202223251528 U CN202223251528 U CN 202223251528U CN 219585423 U CN219585423 U CN 2195854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assembly
- paper core
- main shaft
- oil se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纸芯夹头和复卷机。其中,纸芯夹头包括:纸芯、第一固定装置以及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主轴、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以及第一夹盘组件;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包裹部分第一主轴,与第一主轴转动连接;第一夹盘组件设置于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靠近纸芯的一端,且第一夹盘组件包裹部分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主轴、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以及第二夹盘组件。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固定装置拆分为第一主轴和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第二固定装置拆分为第二主轴和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其中,主轴不动,旋转抗冲击组件围绕主轴旋转,使得纸芯的冲击载荷停留在旋转抗冲击组件上,避免对主轴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造纸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背景技术
复卷机各组成部位有独立的电机传动,母卷送至卷曲底辊与压纸辊之间,在卷曲底辊和压纸辊的配合下控制纸卷的复卷。当纸幅达到一定长度后自动停车,纸卷下辊完成一个复卷过程。其中,纸幅在卷曲底辊与压纸辊间卷曲时,需要通过纸芯饲料系统放入纸芯装置,纸幅缠绕在纸芯上直至卷曲动作完成,纸芯夹头的作用就是控制纸芯保持在同一垂直/轴向位置转动。
目前,母卷在超高速(一般在1800m/min~2100m/min)复卷机作用下,纸芯夹头做高速运动。由于纸幅母卷间存在间隙和断头,导致纸幅抖动给纸芯夹头带来冲击载荷,使得纸芯夹头的轴头断裂和轴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芯夹头和复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纸芯夹头由于冲击载荷导致的轴头断裂和轴承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纸芯夹头,其包括:纸芯;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纸芯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位于所述纸芯的一端;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连接;第一夹盘组件,所述第一夹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纸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位于所述纸芯的另一端;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主轴转动连接;第二夹盘组件,所述第二夹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夹盘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二夹盘组件配合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将所述纸芯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体、第一过渡轴以及若干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轴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渡轴靠近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若干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轴承体和所述第一过渡轴固定,使所述纸芯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包括第二轴承体、第二过渡轴以及若干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轴承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渡轴靠近所述第二轴承体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若干第四安装孔与所述若干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二轴承体和所述第二过渡轴固定,使所述纸芯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体包括第一轴承主体和第一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轴承主体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所述第二轴承体包括第二轴承主体和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轴承主体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轴承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至少一个第二轴承以及第一轴承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环的两侧,所述第一轴承环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避免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发生偏移;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轴承、至少一个第四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轴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环的两侧,所述第二轴承环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的位置,避免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发生偏移。
所述第一轴承体包括第一油封组件和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所述第二轴承体包括第二油封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不接触,且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挡圈、若干第一锁紧垫片以及若干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轴承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发生偏移,所述若干第一锁紧垫片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挡圈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若干第一锁紧垫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发生偏移;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轴承挡圈、若干第二锁紧垫片以及若干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轴承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且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发生偏移,所述若干第二锁紧垫片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挡圈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若干第二锁紧垫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发生偏移。
其中,所述第一油封组件包括第一油封挡圈和第一油封盖,所述第一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油封盖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油封挡圈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油封盖靠近所述第一主轴外侧壁的一端不与所述第一主轴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油封挡圈和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内油孔,且所述第一内油孔相对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第二油封组件包括第二油封挡圈和第二油封盖,所述第二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油封盖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封挡圈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油封盖靠近所述第二主轴外侧壁的一端不与所述第二主轴接触;其中,所述第二油封挡圈和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内油孔,且所述第二内油孔相对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主体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相对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第二轴承主体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相对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所述纸芯夹头包括压纸辊和卷曲底辊,所述压纸辊和所述卷曲底辊沿径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纸芯的两侧,用于压紧纸幅和带动所述纸芯旋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卷机,其包括:机架和上述的纸芯夹头,所述纸芯夹头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收卷纸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固定装置拆分为第一主轴和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第二固定装置拆分为第二主轴和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其中,主轴不动,旋转抗冲击组件围绕主轴旋转,使得纸芯的冲击载荷停留在旋转抗冲击组件上,避免对主轴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过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轴承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过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轴承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A1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3中A2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B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中C1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油封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油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1中B2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6中C2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油封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油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0中D1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11中D2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复卷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母卷在超高速复卷机作用下,纸芯夹头做高速运动。而纸芯夹头在连续工作时内部温度急剧升高、润滑脂损耗、冲击载荷不断累积导致纸芯夹头成了极易损坏的零部件。本申请提供一种纸芯夹头,通过优化夹头的连接方式减少主轴自身受力引发的断裂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第一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第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纸芯夹头2,纸芯夹头2包括但不限于纸芯4、第一固定装置5以及第二固定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5和第二固定装置6分别设置于纸芯4的两端;第一固定装置5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主轴10、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以及第一夹盘组件30。具体的,第一主轴10位于纸芯4的一端;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设置于第一主轴1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包裹部分第一主轴10,与第一主轴10转动连接;第一夹盘组件30设置于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一夹盘组件30包裹部分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6包括但不限于第二主轴50、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以及第二夹盘组件70。具体的,第二主轴50位于纸芯4的另一端;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设置于第二主轴5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包裹部分第二主轴50,与第二主轴50转动连接;第二夹盘组件70设置于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二夹盘组件70包裹部分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夹盘组件70和第一夹盘组件30分别插入纸芯4内孔,将纸芯4固定,并跟随纸芯4的转动而转动。同时纸芯夹头2的位置严格要求固定,不能有轴向或径向的摆动,否则会导致端面成品卷筒的端面不齐。
本实施例通过将固定装置拆分为主轴、旋转抗冲击组件以及夹盘组件,使纸芯4的冲击载荷停留在旋转抗冲击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芯夹头2磨损更换过快、冲击载荷下轴头易断裂的问题。纸芯夹头2的更换周期由原来的每月一次延长到八个月一次,同时最高卷曲速度可到2300m/min,且仍能保证夹头温度稳定,有效解决纸芯夹头2损耗过快的问题。
请参阅图2、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过渡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轴承主体的剖面示意图。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轴承体100、第一过渡轴200以及若干第一固定件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体100设置于第一主轴1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包裹部分第一主轴10,与第一主轴10转动连接;第一轴承体100靠近纸芯4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1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渡轴200设置于第一轴承体100靠近纸芯4的一侧;第一过渡轴200靠近第一轴承体100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210,若干第二安装孔210与若干第一安装孔110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第一固定件30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10,将第一轴承体100和第一过渡轴200固定,使纸芯4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第一固定件3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10内具有内螺纹,第一固定件300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第一过渡轴200和第一轴承体100通过螺纹连接。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渡轴200和第一轴承体100还可以通过键连接、花键连接或者销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一夹盘组件3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纸芯夹盘31和第一夹盘压盖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纸芯夹盘31设置于第一过渡轴20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一纸芯夹盘31包裹部分第一过渡轴200;第一夹盘压盖32穿设于第一纸芯夹盘31和第一过渡轴200,使第一纸芯夹盘31和第一过渡轴200相对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纸芯夹盘31插进纸芯4内孔跟随纸芯4转动,而第一过渡轴200也随之转动。
请参阅图3、图8和图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过渡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轴承主体的剖面示意图。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轴承体400、第二过渡轴500以及若干第二固定件6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体400设置于第二主轴5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包裹部分第二主轴50,与第二主轴50转动连接;第二轴承体400靠近纸芯4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三安装孔41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渡轴500设置于第二轴承体400靠近纸芯4的一侧;第二过渡轴500靠近第二轴承体400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四安装孔510,若干第四安装孔510与若干第三安装孔410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第二固定件600穿设于第三安装孔410和第四安装孔510,将第二轴承体400和第二过渡轴500固定,使纸芯4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第二固定件60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孔410和第四安装孔510内具有内螺纹,第二固定件600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第二过渡轴500和第二轴承体400通过螺纹连接。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过渡轴500和第二轴承体400还可以通过键连接、花键连接或者销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二夹盘组件7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纸芯夹盘71和第二夹盘压盖7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纸芯夹盘71设置于第二过渡轴50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二纸芯夹盘71包裹部分第二过渡轴500;第二夹盘压盖72穿设于第二纸芯夹盘71和第二过渡轴500,使第二纸芯夹盘71和第二过渡轴500相对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纸芯夹盘71插进纸芯4内孔跟随纸芯4转动,而第二过渡轴500也随之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将过渡轴与轴承体设计为分离结构,这样可以使纸芯4的冲击载荷停留在两部件间的固定件上。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轴上还开有键槽(图未示),通过半圆键与纸芯夹盘进一步固定。
请参阅图1、图7和图10,图10是图2中A1的局部放大图。第一轴承体10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轴承主体120和第一轴承组件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主体120设置于第一主轴1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一轴承主体120包裹部分第一主轴10;第一轴承组件13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一轴承主体120的内侧壁和第一主轴10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具体的,第一轴承主体120绕内部的第一轴承组件130旋转。另一侧,第一主轴10与第一固定轴40通过螺栓或者顶丝固定,第一轴承主体120通过内部的第一轴承组件130绕第一主轴10旋转。
可选地,第一轴承组件130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第一轴承131、至少一个第二轴承132以及第一轴承环133。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轴承131和至少一个第二轴承132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轴承环133的两侧。具体的,第一轴承环133用于限制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的位置,避免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发生偏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130具有一个第一轴承131和两个第二轴承132;其中,第一轴承131为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132为角接触球轴承。在组装过程中,圆锥滚子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轴承环133靠近纸芯4的一侧;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并列设置,且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轴承环133远离纸芯4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成对安装的多对轴承抵消冲击载荷。成对安装的轴承可使两轴承分担同方向的工作载荷,由于第一主轴10的内径较小,故采用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这样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与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配对的是一圆锥滚子轴承,这样配对使用,是由于这两类轴承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两类轴承都是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纸芯夹头2工作时常承受双向轴向力,故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另一方向的轴向力。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130可以具有一个第一轴承131和一个第二轴承132、两个第一轴承131和一个第二轴承132或者两个第一轴承131和两个第二轴承132,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还可以为滚针轴承、深沟球轴承、直线轴承或者关节轴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图9和图11,图11是图3中A2的局部放大图。第二轴承体40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轴承主体420和第二轴承组件4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主体420设置于第二主轴50靠近纸芯4的一端,且第二轴承主体420包裹部分第二主轴50;第二轴承组件43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二轴承主体420的内侧壁和第二主轴50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具体的,第二轴承主体420绕内部的第二轴承组件430旋转。另一侧,第二主轴50与第二固定轴80通过螺栓或者顶丝固定,第二轴承主体420通过内部的第二轴承组件430绕第二主轴50旋转。
可选地,第二轴承组件430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第三轴承431、至少一个第四轴承432以及第二轴承环433。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三轴承431和至少一个第四轴承432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二轴承环433的两侧。具体的,第二轴承环433用于限制第三轴承431和第四轴承432的位置,避免第三轴承431和第四轴承432发生偏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组件430具有一个第三轴承431和两个第四轴承432;其中,第三轴承431为圆锥滚子轴承,第四轴承432为角接触球轴承。在组装过程中,圆锥滚子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二轴承环433靠近纸芯4的一侧;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并列设置,且沿轴向方向设置于第二轴承环433远离纸芯4的一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轴承组件430可以具有一个第三轴承431和一个第四轴承432、两个第三轴承431和一个第四轴承432或者两个第三轴承431和两个第四轴承432,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轴承431和第四轴承432还可以为滚针轴承、深沟球轴承、直线轴承或者关节轴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10,第一轴承体10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油封组件140和第一限位组件1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封组件14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一轴承主体120的内侧壁,并位于第一轴承组件130远离纸芯4的一侧,且第一油封组件140沿径向方向与第一主轴10的外侧壁不接触;第一限位组件15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一主轴10的外侧壁,并位于第一轴承组件130靠近纸芯4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主轴10具有第一直径段11、第二直径段12以及第三直径段13;其中,第一直径段11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段12的直径,第二直径段12的直径大于第三直径段13的直径。第一直径段11靠近纸芯4的一侧与第一轴承组件130抵接,进步固定第一轴承组件130的位置。第一限位组件150沿轴向方向固定于第二直径段12靠近纸芯4的一侧,且第一限位组件150沿径向方向与第三直径段13的外侧壁接触。其中,第一限位组件150沿径向方向与第一轴承主体120的内侧壁不接触,减少摩擦损耗;部分第一限位组件150沿轴向方向抵接于第一轴承组件130靠近纸芯4的一侧,进一步限制第一轴承组件130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3、图5和图11,第二轴承体40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油封组件440和第二限位组件45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封组件44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二轴承主体420的内侧壁,并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30远离纸芯4的一侧,且第二油封组件440沿径向方向与第二主轴50的外侧壁不接触;第二限位组件450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二主轴50的外侧壁,并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30靠近纸芯4的一侧。
具体的,第二主轴50具有第四直径段51、第五直径段52以及第六直径段53;其中,第四直径段51的直径大于第五直径段52的直径,第五直径段52的直径大于第六直径段53的直径。第四直径段51靠近纸芯4的一侧与第二轴承组件430抵接,进步固定第二轴承组件430的位置。第二限位组件450沿轴向方向固定于第五直径段52靠近纸芯4的一侧,且第二限位组件450沿径向方向与第六直径段53的外侧壁接触。其中,第二限位组件450沿径向方向与第二轴承主体420的内侧壁不接触,减少摩擦损耗;部分第二限位组件450沿轴向方向抵接于第二轴承组件430靠近纸芯4的一侧,进一步限制第二轴承组件430的位置。
请参阅图10、图12和图13,图12是图10中B1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2中C1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油封组件14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油封挡圈141和第一油封盖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封挡圈141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一轴承主体120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轴承组件130远离纸芯4的一侧;第一油封盖142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一油封挡圈141的内侧壁,且第一油封盖142靠近第一主轴10外侧壁的一端不与第一主轴10接触。具体的,第一油封盖142沿径向方向与第一直径段1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请参阅图7、图12、图14和图15,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油封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一油封盖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油封挡圈141和第一轴承主体12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60,第一油封挡圈141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内油孔1411,且第一内油孔1411相对第一容纳腔160设置。
可选地,第一轴承主体120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注油孔121,且第一注油孔121相对第一容纳腔160设置。本实施例采用定期润滑的油孔代替自润滑轴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润滑轴承带来的使用周期短、频繁更换备品件、损耗高等问题。
请参阅图11、图16和图17,图16是图11中B2的局部放大图;图17是图16中C2的局部放大图。第二油封组件44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油封挡圈441和第二油封盖4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封挡圈441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二轴承主体420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30远离纸芯4的一侧;第二油封盖442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第二油封挡圈441的内侧壁,且第二油封盖442靠近第二主轴50外侧壁的一端不与第二主轴50接触。具体的,第二油封组件440沿径向方向与第四直径段5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请参阅图9、图16、图18和图19,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油封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芯夹头中第二油封盖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油封挡圈441和第二轴承主体42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460,第二油封挡圈441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内油孔4411,且第二内油孔4411相对第二容纳腔460设置。
可选地,第二轴承主体420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注油孔421,且第二注油孔421相对第二容纳腔460设置。
油路设计是保证内部轴承润滑的关键,在轴承体尾部开设注油孔,待纸芯夹头2停止后,润滑脂通过注油孔进入润滑油路内部,通过上下两内油孔进入润滑脂区域。润滑脂先后经过后方的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前方的圆锥滚子轴承,完成内部轴承的润滑,在尾部设计了油封挡圈与油封盖。油封挡圈通过外螺纹安装在轴承主体内孔上,油封盖通过外螺纹安装在封挡圈上,油封盖与主轴间留有间隙,在保证润滑脂不留出的情况下与主轴不接触,避免油封盖与主轴摩擦引起的主轴磨损。
请参阅图20和图21,图20是图10中D1的局部放大图;图21是图11中D2的局部放大图。第一限位组件15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轴承挡圈151、若干第一锁紧垫片152以及若干第一锁紧螺母1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挡圈151设置于第一轴承主体120靠近纸芯4的一侧,用于限制第一轴承组件130发生偏移。具体的,若干第一锁紧垫片152环周设置于第一轴承挡圈151靠近纸芯4的一侧,若干第一锁紧螺母153与若干第一锁紧垫片152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第一轴承组件130发生偏移。
可选地,第二限位组件450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轴承挡圈451、若干第二锁紧垫片452以及若干第二锁紧螺母4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挡圈451设置于第二轴承主体420靠近纸芯4的一侧,用于限制第二轴承组件430发生偏移。具体的,若干第二锁紧垫片452环周设置于第二轴承挡圈451靠近纸芯4的一侧,若干第二锁紧螺母453与若干第二锁紧垫片452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第二轴承组件430发生偏移。
请继续参阅图1,纸芯夹头2包括但不限于压纸辊7和卷曲底辊8。在本实施例中,压纸辊7和卷曲底辊8沿径向方向对称设置于纸芯4的两侧,用于压紧纸幅和带动纸芯4旋转。具体的,纸芯4在压纸辊7和卷曲底辊8的作用下旋转卷曲纸张,卷筒的直径随之不断变大直至到达预设直径。工作时,纸芯夹盘插进纸芯4内孔,夹盘表面带有沟槽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与纸芯4内孔咬合保持固定位置,纸芯夹盘与过渡轴通过夹盘压盖连接在一起,过渡轴的另一侧通过螺栓与轴承体连接在一起,轴承体绕内部的轴承旋转。另一侧,主轴与后端固定轴通过螺栓或顶丝固定,轴承体通过内部的轴承绕主轴旋转。
请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复卷机的结构框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复卷机1,复卷机1包括但不限于机架3和上述的纸芯夹头2。在本实施例中,纸芯夹头2设置于机架3,用于收卷纸幅。
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固定装置5拆分为第一主轴10和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20,第二固定装置6拆分为第二主轴50和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60;其中,主轴不动,旋转抗冲击组件围绕主轴旋转,使得纸芯4的冲击载荷停留在旋转抗冲击组件上,避免对主轴造成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芯;
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纸芯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位于所述纸芯的一端;
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连接;
第一夹盘组件,所述第一夹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
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纸芯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
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位于所述纸芯的另一端;
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主轴转动连接;
第二夹盘组件,所述第二夹盘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夹盘组件包裹部分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所述第二夹盘组件配合所述第一夹盘组件将所述纸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抗冲击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体、第一过渡轴以及若干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轴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渡轴靠近所述第一轴承体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若干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若干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一轴承体和所述第一过渡轴固定,使所述纸芯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抗冲击组件包括第二轴承体、第二过渡轴以及若干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轴承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二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体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渡轴靠近所述第二轴承体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第四安装孔,所述若干第四安装孔与所述若干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二轴承体和所述第二过渡轴固定,使所述纸芯的部分冲击载荷停留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体包括第一轴承主体和第一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轴承主体包裹部分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
所述第二轴承体包括第二轴承主体和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纸芯的一端,且所述第二轴承主体包裹部分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轴承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用于进一步抵消冲击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至少一个第二轴承以及第一轴承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环的两侧,所述第一轴承环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位置,避免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发生偏移;
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轴承、至少一个第四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轴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轴承沿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环的两侧,所述第二轴承环用于限制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的位置,避免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发生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体包括第一油封组件和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所述第二轴承体包括第二油封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不接触,且所述第二油封组件沿径向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轴承挡圈、若干第一锁紧垫片以及若干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轴承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发生偏移,所述若干第一锁紧垫片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挡圈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若干第一锁紧垫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发生偏移;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轴承挡圈、若干第二锁紧垫片以及若干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轴承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且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发生偏移,所述若干第二锁紧垫片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挡圈靠近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若干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若干第二锁紧垫片一一对应设置,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发生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封组件包括第一油封挡圈和第一油封盖,所述第一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一油封盖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一油封挡圈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油封盖靠近所述第一主轴外侧壁的一端不与所述第一主轴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油封挡圈和所述第一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内油孔,且所述第一内油孔相对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
所述第二油封组件包括第二油封挡圈和第二油封盖,所述第二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远离所述纸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油封盖沿径向方向环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封挡圈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油封盖靠近所述第二主轴外侧壁的一端不与所述第二主轴接触;其中,所述第二油封挡圈和所述第二轴承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油封挡圈沿径向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内油孔,且所述第二内油孔相对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芯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主体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相对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第二轴承主体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相对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
所述纸芯夹头包括压纸辊和卷曲底辊,所述压纸辊和所述卷曲底辊沿径向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纸芯的两侧,用于压紧纸幅和带动所述纸芯旋转。
10.一种复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纸芯夹头,所述纸芯夹头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收卷纸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1528.5U CN219585423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1528.5U CN219585423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5423U true CN219585423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1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51528.5U Active CN219585423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5423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51528.5U patent/CN2195854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47599B (zh) | 滚动轴承以及机床用主轴装置 | |
JP6253877B2 (ja) | 円筒ころ軸受 | |
JP5315847B2 (ja) | ころ軸受 | |
EP3543553B1 (en) | Rolling bearing cage and rolling bearing | |
CN103453022B (zh) | 滚动轴承用保持器及具备该滚动轴承用保持器的滚动轴承 | |
JP6596995B2 (ja) | 遊星ローラ式動力伝達装置 | |
CN109563879A (zh) | 滚珠轴承、主轴装置以及机床 | |
US7216430B2 (en) | Rolling bearing, and crank shaft bearing | |
CN108368882A (zh) | 滚珠轴承保持架 | |
CN219585423U (zh) |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 |
JP2003090345A (ja) | 保持器付きころ | |
CN105088561A (zh) | 一种梭壳自动更换装置的梭壳存放机构 | |
CN104033491B (zh) | 三列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组件及轧机 | |
JP6529209B2 (ja) |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 | |
JP4967917B2 (ja) | ころ軸受及びころ軸受装置 | |
CN103821822A (zh) | 一种弧形中轴圆柱滚子轴承 | |
CN205677986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自润滑外球面球轴承 | |
JP4278461B2 (ja) | 軸受ユニット | |
US20200049199A1 (en) | Resin holder for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 and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 |
CN211405705U (zh) | 装配型电机轴承 | |
CN104565019A (zh) | 孔底推力轴承及安装有孔底推力轴承的轴套装置 | |
JP3700780B2 (ja) | 円筒ころ軸受 | |
KR102703625B1 (ko) | 이경베어링 | |
CN1299017C (zh) | 滚子轴承 | |
CN220890776U (zh) | 一种圆柱滚子与关节内圈的组合轴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