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3385U -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3385U
CN219583385U CN202320602476.7U CN202320602476U CN219583385U CN 219583385 U CN219583385 U CN 219583385U CN 202320602476 U CN202320602476 U CN 202320602476U CN 219583385 U CN219583385 U CN 219583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ylinder
movable seat
clamping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24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学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ibain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ibain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ibain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ibain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24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3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3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3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实现一种便于塑胶模具取料的脱模结构,提高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压模气缸、凸模和凹模,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安装有四组支撑杆,所述凹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凸模安装在压模气缸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升降气缸、夹板、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以及直线滑轨构成的脱模机构,当压模结束后,可以实现夹板将活芯夹起,并直线输送至装置一侧下料的效果,节省了人工手动去拿取活芯的操作,提高了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实现了活芯的便捷脱模下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主要包括由凹模和凸模。
在塑胶模具压模的过程中,由于活芯嵌入模腔内部,取出活芯的操作较为麻烦,所以活芯较多的状况下,通过顶出机构实现活芯和模腔的脱模,比如中国专利CN202021967304.2(一种塑胶模具顶出机构)中提到的顶出机构的脱模方式;但是塑胶模具压模过程中,操作工的人身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活芯顶出之后,操作工双手伸入凹模和凸模之间,去取走活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意外按下了压模开关,凸模下降,可以直接将操作工手部压至骨折,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如果塑胶模具具备机械化脱模出料结构,操作者只需要操作开关就可以取走活芯,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人工取料的危险,所以,现提出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实现一种便于塑胶模具取料的脱模结构,提高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实现一种便于塑胶模具取料的脱模结构,提高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压模气缸、凸模和凹模,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安装有四组支撑杆,所述凹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凸模安装在压模气缸底端,还包括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夹板,用于控制夹板夹持的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用于控制夹板升降的升降气缸,以及用于控制夹板直线输送的直线滑轨,所述夹板由两部分板体组成,两部分板体分别位于凹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凸模的两侧,以及凹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凸模的连接板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凹模的连接板与四组支撑杆固定连接,凹模和凸模之间的间距小于上下对应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直线滑轨平行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直线滑轨分别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套设在凹模上,所述底板与凹模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两组直线滑轨之间安装有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分别套设在直线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连接有U型盖,所述U型盖盖在直线滑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座与直线滑轨的移动座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安装有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移动座上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上分别安装有滑杆,滑杆分别贯穿两个夹板,第一夹持气缸的延伸端与其中一个夹板连接,第二夹持气缸的延伸端与另一个夹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U型部,U型部盖在对应的直线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的延伸端分别朝向相对的方向,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轴心线与直线滑轨的轴心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由升降气缸、夹板、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以及直线滑轨构成的脱模机构,当压模结束后,可以实现夹板将活芯夹起,并直线输送至装置一侧下料的效果,节省了人工手动去拿取活芯的操作,提高了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实现了活芯的便捷脱模下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2.通过设置与塑胶模具压模装置组装的脱模机构,脱模机构一体化设计,可以直接安装在压模装置上,可以便捷的单独拆装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塑胶模具压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模和凹模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脱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脱模机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顶板;3、压模气缸;4、支撑杆;5、凸模;6、凹模;7、连接板;8、夹板;9、升降气缸;10、底板;11、直线滑轨;12、第一移动座;13、第二移动座;14、第一夹持气缸;15、第二夹持气缸;16、滑杆;17、U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顶板2、压模气缸3、凸模5和凹模6,底座1和顶板2之间安装有四组支撑杆4,凹模6安装在底座1上,凸模5安装在压模气缸3底端,还包括脱模机构,脱模机构包括夹板8,用于控制夹板8夹持的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用于控制夹板8升降的升降气缸9,以及用于控制夹板8直线输送的直线滑轨11,夹板8由两部分板体组成,两部分板体分别位于凹模6的两侧;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当塑胶模具压模完成后,凸模5向上运动,凹模6内的顶出机构将活芯向上顶出至凸出至凹模6上方;然后升降气缸9控制夹板8向上运动,然后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分别控制夹板8夹住活芯,升降气缸9继续控制夹板8向上运动至活芯完全与凹模6脱离,随后控制直线滑轨11,将活芯从凸模5的下方水平移动至底座1一侧上方,控制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松开,以将活芯下料,随后脱模机构复位,节省了人工手动去拿取活芯的操作,提高了塑胶模具压模工艺的安全性,实现了活芯的便捷脱模下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进一步,凸模5的两侧,以及凹模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7,凸模5的连接板7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杆4上,凹模6的连接板7与四组支撑杆4固定连接,凹模6和凸模5之间的间距小于上下对应的两个连接板7之间的间距,具体的,连接板7的设置,用于限定凸模5的竖直运动。
进一步,脱模机构还包括底板10,直线滑轨11平行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直线滑轨11分别安装在底板10上,底板10套设在凹模6上,底板10与凹模6的连接板7固定连接,两组直线滑轨11之间安装有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分别套设在直线滑轨11上,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之间连接有U型盖17,U型盖17盖在直线滑轨11上,第二移动座13与直线滑轨11的移动座安装,具体的,直线滑轨11启动后,第二移动座13沿两个直线滑轨11直线运动,进而可以推动第一移动座12向外侧运动,U型盖17的设置,使得第一移动座12可以完全移出直线滑轨11,便于活芯的下料。
进一步,第一移动座12上安装有第二夹持气缸15,第二移动座13上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14,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上分别安装有滑杆16,滑杆16分别贯穿两个夹板8,第一夹持气缸14的延伸端与其中一个夹板8连接,第二夹持气缸15的延伸端与另一个夹板8连接,具体的,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分别驱动两个夹板8相对运动夹持,两个滑杆16分别贯穿两个夹板8。
进一步,第一移动座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U型部,U型部盖在对应的直线滑轨11上,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的结构相同,具体的,U型部的设置,可以防止在直线滑轨11输出的过程中,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发生偏移。
进一步,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的延伸端分别朝向相对的方向,第一夹持气缸14的轴心线与直线滑轨11的轴心线垂直,具体的,底板10、直线滑轨11、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分别位于对称的支撑杆4之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顶板(2)、压模气缸(3)、凸模(5)和凹模(6),所述底座(1)和顶板(2)之间安装有四组支撑杆(4),所述凹模(6)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凸模(5)安装在压模气缸(3)底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夹板(8),用于控制夹板(8)夹持的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用于控制夹板(8)升降的升降气缸(9),以及用于控制夹板(8)直线输送的直线滑轨(11),所述夹板(8)由两部分板体组成,两部分板体分别位于凹模(6)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5)的两侧,以及凹模(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7),凸模(5)的连接板(7)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杆(4)上,凹模(6)的连接板(7)与四组支撑杆(4)固定连接,凹模(6)和凸模(5)之间的间距小于上下对应的两个连接板(7)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底板(10),所述直线滑轨(11)平行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直线滑轨(11)分别安装在底板(10)上,所述底板(10)套设在凹模(6)上,所述底板(10)与凹模(6)的连接板(7)固定连接,两组直线滑轨(11)之间安装有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所述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分别套设在直线滑轨(11)上,所述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之间连接有U型盖(17),所述U型盖(17)盖在直线滑轨(11)上,所述第二移动座(13)与直线滑轨(11)的移动座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2)上安装有第二夹持气缸(15),所述第二移动座(13)上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14),所述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上分别安装有滑杆(16),滑杆(16)分别贯穿两个夹板(8),第一夹持气缸(14)的延伸端与其中一个夹板(8)连接,第二夹持气缸(15)的延伸端与另一个夹板(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U型部,U型部盖在对应的直线滑轨(11)上,所述第一移动座(12)和第二移动座(13)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4)和第二夹持气缸(15)的延伸端分别朝向相对的方向,所述第一夹持气缸(14)的轴心线与直线滑轨(11)的轴心线垂直。
CN202320602476.7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Active CN219583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476.7U CN2195833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476.7U CN2195833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3385U true CN21958338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2476.7U Active CN219583385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3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5841U (zh) 一种电池盖旋钮按键的注塑模具
CN207772247U (zh) 一种精密塑胶配件生产模具
CN219583385U (zh)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装置
CN209095912U (zh) 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简易型漏斗成型模具
CN214982471U (zh) 一种带有定位夹紧机构的塑胶模具
CN210453477U (zh) 四柱式橡胶注射成型机多功能站位机构
CN2152831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注塑模具
CN219486395U (zh) 一种餐盘注塑用脱模模具机构
CN21825640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5825738U (zh) 一种易脱模的触控面板生产用的模具
CN217803268U (zh) 一种耐热老化密封圈的快速脱模装置
CN213919359U (zh) 一种高效型汽车后备箱盖注塑成型模具
CN219820508U (zh)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机
CN215242652U (zh) 一种自动夹取注塑产品的结构
CN215791458U (zh) 一种汽车压力传感器脱模装置
CN109228187A (zh) 一种高精度冰箱配件注塑模具
CN109366885A (zh) 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简易型漏斗成型模具
CN220700196U (zh) 一种无痕注塑成型模具
CN219946625U (zh) 一种耐火砖胚成型装置
CN220331896U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5849431U (zh) 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722647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031084U (zh) 一种瓶盖注塑模具的旋牙开模结构
CN220517397U (zh) 一种便于调节注塑高度的注塑机
CN220548635U (zh) 一种鞋底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