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8396U -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8396U
CN219568396U CN202320592929.2U CN202320592929U CN219568396U CN 219568396 U CN219568396 U CN 219568396U CN 202320592929 U CN202320592929 U CN 202320592929U CN 219568396 U CN219568396 U CN 219568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roller
seal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29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宜尔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29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8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8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8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滚筒,滚筒可转动安装于机壳内,滚筒设有进风口以及用于衣物烘干时供滚筒内湿热空气排出的出风口;进风口与进风风道连通,出风口与出风风道连通;进风口的进风截面小于出风口的出风截面,以使滚筒内产生负压环境;气体驱动装置,气体驱动装置安装于出风风道,用以驱动滚筒内的气流流向出风风道。气体驱动装置工作时,滚筒的进风速度小于出风速度,从而可降低滚筒内的气压;在低气压环境中,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可使衣物上的水分更快更充分地蒸发,从而可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率以及减少供热装置的能耗,并且避免高温烘干对衣物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烘干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滚筒干衣机通过滚筒转动及举升筋翻转,以实现衣物的快速烘干。现有技术中若要提高烘干速度,通常会提高加热后的流体温度,但易对被烘干物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负压式衣物烘干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对衣物烘干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
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滚筒设有进风口以及用于衣物烘干时供所述滚筒内湿热空气排出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截面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截面,以使所述滚筒内产生负压环境;
气体驱动装置,所述气体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用以驱动所述滚筒内的气流流向所述出风风道。
可选地,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进风风道部件和密封件,所述进风风道部件设有所述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部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滚筒的筒底外侧;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滚筒的筒底,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滚筒的筒底外侧,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板和密封边,所述密封板连接于所述滚筒的筒底,所述密封板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过风孔;所述密封边呈两端开口的锥形筒状设置,所述密封边沿所述滚筒旋转轴线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板的周沿、另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风道部件配合。
可选地,所述进风风道部件包括安装座和风道壳,所述密封边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配合,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过风口;所述风道壳安装于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滚筒的一侧,所述风道壳的出风端与所述过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形成有与所述密封边对应的第一配合锥面,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边与所述第一配合锥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呈与所述密封边和所述第一配合锥面对应的锥形圈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远离所述滚筒筒底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密封边远离所述滚筒筒底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进风口沿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筒底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密封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和/或,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滚筒的筒底其中一者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者设有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定位凹部配合。
可选地,所述滚筒的筒口处形成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机壳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围设形成所述机壳的取放口,所述面壳形成有与所述密封部对应的第二配合锥面,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锥面通过第二密封圈配合。
可选地,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两两连通;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进风风道,以加热流向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以冷却来自所述出风口的湿热空气。
可选地,所述进风风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连通,以构成回流风道;所述气体驱动装置、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安装于所述回流风道,所述气体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蒸发器的气流上游。
可选地,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筒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风道腔和安装位,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安装于风道腔并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气体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所述风道腔和所述安装位共同构成部分所述回流风道;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其中一者为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另一者为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的技术方案中,将进风口的进风截面设置为小于出风口的出风截面,以使气体驱动装置工作时,滚筒的进风速度小于出风速度,从而可降低滚筒内的气压;在低气压环境中,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可使衣物上的水分更快更充分地蒸发,从而可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率以及减少供热装置的能耗,并且避免高温烘干对衣物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面壳和进风风道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滚筒、面壳和进风风道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面壳和进风风道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安装座和风道壳一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与密封件一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泵组件和气体驱动装置在底座上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烘干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滚筒干衣机通过滚筒转动及举升筋翻转,以实现衣物的快速烘干。现有技术中若要提高烘干速度,通常会提高加热后的流体温度,但易对被烘干物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负压式衣物烘干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对衣物烘干效率的技术问题。衣物烘干机的形式有很多,以滚筒式衣物烘干机为例,该衣物烘干机包括滚筒,衣物放置于滚筒内,滚筒转动过程中,衣物随之转动,与流动的高温空气接触,高温空气带走衣物的水分(水分被蒸发带走),使得衣物被快速烘干。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该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设有进风风道11和出风风道12;滚筒20,所述滚筒20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10内,所述滚筒20设有进风口21以及用于衣物烘干时供所述滚筒20内湿热空气排出的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与所述进风风道11连通,所述出风口22与所述出风风道12连通;所述进风口21的进风截面小于所述出风口22的出风截面,以使所述滚筒20内产生负压环境;气体驱动装置30,所述气体驱动装置30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12,用以驱动所述滚筒20内的气流流向所述出风风道12。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用以形成衣物烘干机的整体外观结构。机壳10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以供衣物烘干机的零部件安装。滚筒20用以盛载衣物,滚筒20可在机壳10内转动,具体可以是部分结构转动,也可以是全部转动。
机壳10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取放口,取放口可开设于机壳10的顶部,也可开设于机壳10横向上的一侧壁,在此不做限制。滚筒20具有筒底和筒口,筒口朝向取放口,用户可通过取放口将衣物放入滚筒20,或从滚筒20拿出。衣物烘干机还可包括门盖组件,门盖组件的具体形式和活动方式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可打开或关闭取放口即可。可以理解,在衣物烘干机工作时,门盖组件会关闭取放口,以防止衣物被甩出滚筒20。
进风风道11与出风风道12在滚筒20外可相互连通,也可分别与机壳10外部环境连通。若进风风道11与出风风道12分别与机壳10外部环境连通,则每次进入滚筒20的都是外部空气,且滚筒20排出的空气也是排向机壳10外部。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进风风道11远离所述进风口21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12远离所述出风的一端连通,以构成回流风道。
气体驱动装置30可为风扇,也可为抽气泵,在此不做限制。气体驱动装置30从滚筒20抽出空气后,滚筒20可通过进风口21从进风风道11吸入空气。由于进风口21的进风截面小于出风口22的出风截面,因此滚筒20的进风速度始终小于出风速度,从而可降低滚筒20内的气压。在低气压环境中,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可使衣物上的水分更快更充分地蒸发,从而可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率以及减少供热装置的能耗,并且避免高温烘干对衣物造成的损坏。
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热泵组件70,所述热泵组件70包括压缩机71、冷凝器72和蒸发器73,所述压缩机71、冷凝器72和蒸发器73通过冷媒管两两连通;所述冷凝器72安装于所述进风风道11,以加热流向所述进风口21的空气;所述蒸发器73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12,以冷却来自所述出风口22的湿热空气。
冷凝器72安装于进风口21的气流上游,蒸发器73则安装于出风口22的气流下游。热泵系统工作时,压缩机71驱动冷媒先后流经冷凝器72和蒸发器73后流回压缩机71;冷媒流经冷凝器72时放热,再流经蒸发器73时则在蒸发器73内蒸发吸热。冷凝器72可加热流向进风口21的空气,热空气进入滚筒20与衣物接触,可使衣物的水分快速蒸发。衣物上的水分被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和气流混合形成湿热空气一起流出滚筒20。蒸发器73的温度较低,可对流出滚筒20的湿热空气进行脱水除湿。
结合上述回流风道的实施例,所述气体驱动装置30、蒸发器73和冷凝器72均安装于所述回流风道,所述气体驱动装置30位于所述蒸发器73的气流上游,从而可实现气流在回流风道与滚筒20之间周期性的加热-换热-脱水除湿的循环利用过程。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20、面壳13和进风风道部件40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图3中滚筒20、面壳13和进风风道部件40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进风风道部件40和密封件50,所述进风风道部件40设有所述进风风道11,所述进风风道部件40安装于所述机壳10内并位于所述滚筒20的筒底外侧;所述进风口21开设于所述滚筒20的筒底,所述密封件50安装于所述滚筒20的筒底外侧,所述密封件50包括密封板51和密封边52,所述密封板51连接于所述滚筒20的筒底,所述密封板51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21对应的过风孔511;所述密封边52呈两端开口的锥形筒状设置,所述密封边52沿所述滚筒20旋转轴线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板51的周沿、另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60与所述风道部件配合。
进风风道部件40可形成部分进风风道11,由衣物烘干机的工作特点可知,滚筒20既需要相对进风风道部件40旋转,又要与进风风道部件40连通以实现进风。滚筒20可通过筒底来与进风风道部件40配合连通,滚筒20的筒底处与进风风道部件40之间需要通过第一密封圈60配合,以减少气流流失,提高烘干效率。
密封边52用于与进风风道部件40密封且可转动配合,密封边52与进风风道部件4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60。密封边52呈一端扩口、另一端缩口的锥筒状设置,其中,密封边52可以是扩口端连接于密封板51,也可以是缩口端连接于密封板51,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密封边52在滚筒20轴截面上的形状与滚筒20的旋转轴线呈夹角即可。将密封边52设置为锥筒状,可增加与进风风道部件40的配合面积,从而增加与第一密封圈60的配合面积,如此,可提高进风风道部件40与滚筒20之间的连通密封性,从而增强滚筒20内的负压效果。
第一密封圈60可设置为毛毡密封圈,毛毡密封圈能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减少对密封边52造成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滚筒20的转动效率。密封件50是单独加工成型后再连接于滚筒20筒底的,因此可简化滚筒20与密封件50的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20、面壳13和进风风道部件40一实施例的结构装配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进风风道部件40形成有与所述密封边52对应的第一配合锥面412,所述第一密封圈60设于所述密封边52与所述第一配合锥面412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60呈与所述密封边52和所述第一配合锥面412对应的锥形圈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60远离所述滚筒20筒底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密封边52远离所述滚筒20筒底的一端。
由于第一密封圈60远离所述滚筒20筒底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密封边52远离所述滚筒20筒底的一端,因此第一密封圈60的末端周沿会压接于第一密封圈60的外周面,从而使第一密封圈60的外周面发生一定的凹陷变形,如此,第一密封圈60未发生凹陷的部分可堵住密封边52与第一密封圈60之间的间隙,以进一步提高密封边52与第一密封圈60的配合密封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安装座41和风道壳42一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所述进风风道部件40包括安装座41和风道壳42,所述滚筒20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41,所述安装座41与所述滚筒20的筒底之间形成过风间隙43,所述安装座41开设有与所述过风间隙43连通的过风口411;所述风道壳42安装于所述安装座41背离所述滚筒20的一侧,风道壳42的出风端与所述过风口411连通。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20与密封件50一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所述进风口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进风口21沿所述滚筒20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将进风口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可增加滚筒20的进风位置,从而使滚筒20内各个位置的衣物都能充分地与进风气流接触换热,以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滚筒20的筒底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密封板51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2,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12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512对应,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512以将滚筒20和密封板51固定连接,从而可简化密封件50与滚筒20的连接过程,提高连接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密封板51和所述滚筒20的筒底其中一者设有定位凸部513、另一者设有定位凹部24,所述定位凸部513与所述定位凹部24配合。以密封板51设有定位凸部513、滚筒20设有定位凹部24为例。定位凸部513和定位凹部24配合,可保证密封板51的过风口411能稳定对准滚筒20筒底的进风口21,以及密封板51的第一连接孔能稳定对准滚筒20筒底的第二连接孔512,从而方便后续对密封板51进行固定装配。
示例性的,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滚筒20的筒口处形成有密封部25,所述密封部25呈扩口状设置;所述机壳10包括面壳13,所述面壳13围设形成所述机壳10的取放口,所述面壳13形成有与所述密封部25对应的第二配合锥面131,所述密封部25与所述第二配合锥面131通过第二密封圈配合。
面壳13是机壳10的一部分,面壳13设有取放口,滚筒20是相对面壳13转动的,且滚筒20与面壳13之间需要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配合,以减少衣物烘干机工作时滚筒20内烘衣气流的流失。面壳13具有与密封部25对应的配合部,配合部的配合面呈锥面设置,从而可增大密封部25与配合部的配合面积,以提高密封性,进而提高滚筒20内的负压环境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泵组件70和气体驱动装置30在底座80上的安装示意图。
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筒20下方的底座80,所述底座80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风道腔81和安装位,所述蒸发器73和所述冷凝器72安装于风道腔81并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气体驱动装置30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风道腔81连通,所述风道腔81和所述安装位共同构成部分所述回流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其中一者为所述底座80的长度方向、另一者为所述底座80的宽度方向。
压缩机71也可安装于底座80,将热泵组件70和气体驱动装置30安装于底座80,可降低衣物烘干机的整体重心,从而可使衣物烘干机的工作过程更加稳定,减少震动。压缩机71可安装于气体驱动装置3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即压缩机71、气体驱动装置30、蒸发器73和冷凝器72在底座80上呈阵列排布,如此,可使底座80上的部件布局更加规整合理,防止衣物烘干机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远大于沿第二方的尺寸,从而可减少衣物烘干机的实际占地位置,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衣物烘干机的技术方案中,将进风口21的进风截面设置为小于出风口22的出风截面,以使气体驱动装置30工作时,滚筒20的进风速度小于出风速度,从而可降低滚筒20内的气压;在低气压环境中,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可使衣物上的水分更快更充分地蒸发,从而可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率以及减少供热装置的能耗,并且避免高温烘干对衣物造成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
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滚筒设有进风口以及用于衣物烘干时供所述滚筒内湿热空气排出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截面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截面,以使所述滚筒内产生负压环境;
气体驱动装置,所述气体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用以驱动所述滚筒内的气流流向所述出风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进风风道部件和密封件,所述进风风道部件设有所述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部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滚筒的筒底外侧;
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滚筒的筒底,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滚筒的筒底外侧,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板和密封边,所述密封板连接于所述滚筒的筒底,所述密封板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过风孔;所述密封边呈两端开口的锥形筒状设置,所述密封边沿所述滚筒旋转轴线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板的周沿、另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风道部件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部件包括安装座和风道壳,所述密封边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配合,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过风口;所述风道壳安装于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滚筒的一侧,所述风道壳的出风端与所述过风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形成有与所述密封边对应的第一配合锥面,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边与所述第一配合锥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呈与所述密封边和所述第一配合锥面对应的锥形圈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远离所述滚筒筒底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密封边远离所述滚筒筒底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进风口沿所述滚筒的旋转轴线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筒底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密封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和/或,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滚筒的筒底其中一者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者设有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定位凹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筒口处形成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机壳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围设形成所述机壳的取放口,所述面壳形成有与所述密封部对应的第二配合锥面,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锥面通过第二密封圈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冷媒管两两连通;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进风风道,以加热流向所述进风口的空气;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出风风道,以冷却来自所述出风口的湿热空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连通,以构成回流风道;所述气体驱动装置、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安装于所述回流风道,所述气体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蒸发器的气流上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压式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衣物烘干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滚筒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风道腔和安装位,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安装于风道腔并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气体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所述风道腔和所述安装位共同构成部分所述回流风道;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其中一者为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另一者为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
CN202320592929.2U 2023-03-23 2023-03-23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Active CN219568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2929.2U CN219568396U (zh) 2023-03-23 2023-03-23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2929.2U CN219568396U (zh) 2023-03-23 2023-03-23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8396U true CN219568396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2929.2U Active CN219568396U (zh) 2023-03-23 2023-03-23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8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3812B (zh) 洗烘一体机
US11214907B2 (en) Combine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06637872B (zh) 干衣机
CN109023831B (zh) 洗干一体机
CN104674531B (zh) 一种气体转换装置以及洗干一体机
CN112127112A (zh) 洗衣机筒体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106757965B (zh) 滚筒式洗干一体机及用于其的加热装置和滚筒组件
CN219568396U (zh)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CN214142944U (zh) 洗衣机筒体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19568408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424501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995811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WO2022142235A1 (zh)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9568398U (zh) 滚筒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4245015U (zh)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8812740U (zh)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813111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7499726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1676678A (zh) 换气组件和热泵干衣机
CN201292470Y (zh) 一种蜗壳及衣物干燥机
CN216407231U (zh) 一种导风后罩及干衣设备
CN214245013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20394732U (zh) 一种转轮结构
CN216998934U (zh) 一种洗衣机的烘干动力风系统
WO2023083329A1 (zh) 干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