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2740U -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2740U
CN218812740U CN202222483812.9U CN202222483812U CN218812740U CN 218812740 U CN218812740 U CN 218812740U CN 202222483812 U CN202222483812 U CN 202222483812U CN 218812740 U CN218812740 U CN 218812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air
shell
air duct
duc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38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章
牟秋启
高弘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38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2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2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2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包括该风道结构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和风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壳体包括壳体部和盖板部,壳体上设有贯穿壳体部和盖板部的第一开口,壳体部和盖板部间设有泄漏口,容纳腔通过泄漏口与第一开口相连通;风机设于容纳腔,风机的进风口与壳体部的外部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容纳腔相连通。根据本申请的风道结构,当风机在容纳腔中形成的气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容纳腔外的正常气压,并通过泄漏口喷射至第一开口处,第一开口处的气流流速加快而压力减小,从而使容纳腔外部的气体朝向第一开口处汇集并形成补充气流,进而提高第一开口处的通风量。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包括该风道结构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便捷、舒适的生活。干衣机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干衣机用于在衣物清洗完成后,在滚筒内对衣物进行吹风烘干,同时带走衣物内的细菌灰尘等。同时,干衣机还能够在阴雨天对衣物进行烘干,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现有直排、冷凝、热泵干衣机多为通过离心风机实现进出风或在内部风道的循环,通常只有一个进、出风口或一个内循环风道路径。要想提升风量通常方法是加大电机功率和风叶轮等相关零件的结构尺寸,相应地也增加了干衣机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能够有效提高通风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部和盖板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的第一开口,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设有泄漏口,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泄漏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部的外部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风道结构,在壳体部和盖板部间设有泄漏口,当风机在容纳腔中形成的气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容纳腔外的正常气压,并通过泄漏口喷射至第一开口处,根据伯努利原理,第一开口处的气流流速加快而压力减小,从而使容纳腔外部的气体朝向第一开口处汇集并形成补充气流,进而提高第一开口处的通风量,进而提高风道结构的通风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漏口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泄漏口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的最大间距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漏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方向呈0~90°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部上设有第一挡板部,所述盖板部上设有第二挡板部,所述第一挡板部和所述第二挡板部之间形成有所述泄漏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部与所述壳体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部与所述盖板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部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挡板部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结构还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径向方向由外向内,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的间距尺寸逐渐减小并形成所述泄漏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内筒,所述泄漏口朝向所述内筒设置并与所述内筒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相连通,或,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相连通,或,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去除导风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内筒与风道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背板与风道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0:衣物处理设备;
1:风道结构、
10:壳体、11:壳体部、111:本体部、112:围板部、113:第一挡板部、12:盖板部、121:第二挡板部、13:容纳腔、14:第一开口、15:泄漏口;
20:风机、
2:箱体、201:背板、202:通风口;
3:内筒;
4:导风罩、41:风罩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为解决干衣机通风量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包括该风道结构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在风道结构上设置泄漏口,从而增加泄漏口处的流速并减少泄漏口附近的气压,进而使风道结构外部的气体汇集在泄漏口处并形成补充气流,以此提高风道结构的通风量。该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干衣机或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仅以衣物处理设备为烘干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箱体2、内筒3和风道结构1。其中,内筒3与箱体2的背板201相连并设于箱体2的内部,内筒3中形成有用于干燥衣物的空间。内筒3的前端开口以便投放衣物,且内筒3可绕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以带动内筒3中的衣物转动;衣物转动后,内筒3中的热气流能够多角度的对衣物进行烘干,从而提高衣物烘干效率。风道结构1连接于背板201,并与内筒3分别设于背板201的两侧。背板201上设有多个通风口202,多个通风口202环设于背板201上且均匀布置,从而保证流入至内筒3中的热气流的均匀分布。内筒3朝向背板201的至少部分端面敞开设置,从而风道结构1的出风气流能够通过通风口202流入至内筒3中,用于对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干燥。
结合图2至图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1包括壳体10和风机20,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3,壳体10包括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壳体10上设有第一开口14,第一开口14贯穿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设置,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设有泄漏口15,容纳腔13通过泄漏口15与第一开口14相连通;风机20设于容纳腔13,风机20的进风口与壳体部10的外部相连通,风机20的出风口与容纳腔13相连通。
具体地,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以可拆卸地方式相连,从而便于在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设置其他部件,同时便于对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分别进行加工。壳体部11包括本体部111和围板部112,本体部111为板状结构,围板部112沿本体部111的外边缘连续设置,从而在本体部111和围板部112之间形成容纳腔13。盖板部12呈大致板状结构并与围板部112远离本体部111的一端相连,从而使本体部111和盖板部112间隔设置。
风机20设于壳体10内部容纳腔13的一端并能够在容纳腔13形成气流,第一开口14设于壳体10的另一端并同时贯穿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且第一开口14的径向侧壁与壳体10的径向侧壁间隔设置,即与围板部112间隔设置。本体部11和盖板部12靠近第一开口14的位置处设有泄漏口15,容纳腔13通过泄漏口15与第一开口14相连通,从而当风机20工作时,容纳腔13的气流能够通过泄漏口15流入至第一开口14处。其中,盖板部12仅设于第一开口14附近并相较于壳体部11靠近背板201设置,容纳腔13的开口朝向背板201设置,风机20设于壳体部11和背板201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风道结构1,在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设有泄漏口15,当风机20在容纳腔13中形成气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容纳腔13外的正常气压,并通过泄漏口15喷射至第一开口14处,根据伯努利原理,第一开口14处的气流流速加快而压力减小,从而使容纳腔13外部的气体朝向第一开口14处汇集并形成补充气流,进而提高第一开口14处的通风量,进而提高风道结构1的通风量。
进一步地,结合图2至图8所示,泄漏口15朝向内筒3设置并与内筒3相连通,从而使泄漏口15流出的气流朝向内筒3流动,并用于对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干燥。同时,第一开口14处汇集的补充气流也能够在泄漏口15处流出气流的作用下朝向内筒3流动,以用于提高风道结构1的通风量以及进入至内筒3中的气流量,从而加速衣物的干燥过程。
结合图5至图8所示,泄漏口15环设于第一开口14处,泄漏口15沿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小于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的最大间距尺寸。
具体地,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本体部111设置。通过将泄漏口15沿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小于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的最大间距尺寸设置,从而使泄漏口15相对于容纳腔13形成狭窄的开口,进而提高从容纳腔13流出的气流的流速并降低第一开口14处的气压,从而在第一开口14处汇集气体并形成补充气流,以用于提高风道结构1的通风量以及进入至内筒3中的气流量。
在结合图5至图8所示,将泄漏口15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呈0~90°夹角设置,从而保证泄漏口15流出的气流能够朝向内筒3运动,同时带动第一开口14处的补充气流朝向内筒3运动,以用于提高风道结构1的通风量以及进入至内筒3中的气流量。
再结合图5至图8所示,本申请中泄漏口15有多种形成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壳体部11靠近第一开口14的边缘处设置第一挡板部113,且第一挡板部113朝向盖板部12延伸设置,并在盖板部12靠近第一开口14的边缘处设置第二挡板部121,且第二挡板部121朝向壳体部11延伸设置,并使第一挡板部113和第二挡板部114间隔设置,从而在第一挡板部113和第二挡板部114之间形成有泄漏口15,且泄漏口15的高度尺寸小于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的最大间距尺寸,进而使泄漏口15相对于容纳腔13形成狭窄的开口。其中,第一挡板部113与壳体11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第二挡板部121与盖板部12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部113和第二挡板部121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在第一挡板部113和第二挡板部121的任意位置处开设用于连通第一开口14和容纳腔13的通孔,从而通过通孔加速容纳腔13气流的流出,并在第一开口14处汇集气体并形成补充气流。
再结合图5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部113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二挡板部121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即第一挡板部113与第二挡板部121沿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交错设置,从而保证泄漏口15流出的气流能够沿着第一挡板部113的延伸方向流动,即朝向内筒3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之间还设有发热件(图中未示出)。其中,发热件为发热管。容纳腔13的气流经过发热件的作用后形成高温气流并排放至内筒3中,从而用于对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干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第一开口14的径向方向由外向内,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的间距尺寸逐渐减小并形成泄漏口15。具体地,沿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在泄漏口15位置处具有的最小间距尺寸,从而相较于沿第一开口14的轴向方向壳体部11和盖板部12间的最大间距尺寸形成狭窄开口,从而用于提高泄漏口15处的气流流速。
结合图2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机20为离心风机。风机20沿自身轴向方向设有进风口,风机20沿自身的周向方向设有出风口。风机20可安装于背板210上或本体部111上,并绕自身轴向方向转动,从而在容纳腔13形成气流。其中,进风口可通过管道与箱体2的外部相连通,从而用于将箱体2外部的空气吸入至容纳腔13并形成气流,经过加热件的加热后通过泄漏口15流出,并输出至内筒3中用于对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干燥。进风口还可以与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其中,内循环通道用于连通内筒3的出口,且内循环通道内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从内筒3流出的潮湿空气先经过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空气降温形成冷凝水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经过蒸发器作用后的干燥空气再经过冷凝器形成加热干燥空气,然后通过风机20的进风口进入至容纳腔13,并最终通过泄漏口15再次进入内筒3中,以此形成循环,实现衣物烘干。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4与箱体2内部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直接将经冷凝器作用后形成的干燥空气汇集在第一开口14处并形成补充气流,从而提高风内筒3的通风量,且补充气流具有一定的温度,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对衣物进行烘干。
再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开口14与箱体2的外部相连通,通过将箱体2外部的空气汇集至第一开口14处并形成补充气流,从而提高风内筒3的通风量。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一开口14能够快速有效地汇集补充气流,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导风罩4,导风罩4的一端罩设于第一开口14处,导风罩4的另一端设有风罩开口41。当泄漏口15处流出高速气流时,第一开口14处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气压减小,箱体2外部的空气通过风罩开口41经导风罩4内部流入至第一开口14处,并形成补充气流,以用于提高内筒3的通风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部和盖板部,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的第一开口,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设有泄漏口,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泄漏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部的外部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口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泄漏口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的最大间距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方向呈0~90°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上设有第一挡板部,所述盖板部上设有第二挡板部,所述第一挡板部和所述第二挡板部之间形成有所述泄漏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部与所述壳体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部与所述盖板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部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挡板部围成区域的内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径向方向由外向内,所述壳体部和所述盖板部间的间距尺寸逐渐减小并形成所述泄漏口。
9.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内筒,所述泄漏口朝向所述内筒设置并与所述内筒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相连通,或,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相连通,或,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内循环风道相连通。
CN202222483812.9U 2022-09-20 2022-09-20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812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3812.9U CN218812740U (zh) 2022-09-20 2022-09-20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3812.9U CN218812740U (zh) 2022-09-20 2022-09-20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2740U true CN21881274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3812.9U Active CN218812740U (zh) 2022-09-20 2022-09-20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2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294B (zh) 衣物处理机
CN105463812B (zh) 洗烘一体机
EP3399093B1 (en) Integrate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06884293A (zh) 微波干衣机
CN210104319U (zh) 衣物处理设备
EP2458068B1 (en) Laundry drying equipment comprising a blower
CN218812740U (zh)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8677492A (zh) 具有干衣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11575986A (zh) 一种洗脱烘干一体机
CN208884232U (zh) 一种干燥系统
CN113235279B (zh) 一种服装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12962277B (zh) 烘干设备及其送风管道
CN115897186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3273552U (zh) 一种可动态回收热量烘干机
CN220813111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0995811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9568396U (zh) 负压式衣物烘干机
KR20170046834A (ko) 음압식 고속 공기제트 의류 건조기
CN100519912C (zh) 具备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的虹吸现象防止结构
CN212560800U (zh) 一种洗脱烘干一体机
KR101948918B1 (ko) 건조기
CN218115925U (zh) 风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6107688U (zh) 洗衣机烘干系统和洗衣机
CN215832430U (zh) 一种烘干机余热回用装置
CN214458936U (zh) 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