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5195U -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5195U
CN219565195U CN202320729703.2U CN202320729703U CN219565195U CN 219565195 U CN219565195 U CN 219565195U CN 202320729703 U CN202320729703 U CN 202320729703U CN 219565195 U CN219565195 U CN 219565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vehicle body
plate
pip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97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扬
庄磊
佟秀娟
徐勇
刘皓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Xinlia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Xinlia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Xinlia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Xinlia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97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5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5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5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属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车体单元,车体单元包括行走支架、连接支架和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上安装有弧板组件;行走支架包括车体立管,车体立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调节支架包括调节立柱,调节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和/或第二调节孔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栓杆贯穿设置在高度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内;连接支架安装在端部的车体立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不同的车体单元,并通过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调整弧板组件的高度,既能够实现弧板组件的长度拓展,又能方便的使得弧板组件位于同一高度,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清管器的转运。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管道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背景技术
长输油气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管输介质自身成分的析出以及管体自身的腐蚀会在管道内部留存大量的杂质,杂质的积累会影响管道输送效率。为了保证管道高效运行,会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管道清管器借助管道输送介质的推力在管道内部行走,由上游站场通过管道到达下游站场。清管及内检测作业过程中会涉及到清管器的收发球作业。上游站场的发球作业需要将清管器装进发球筒,下游站场的收球作业需要将清管器从收球筒中取出。清管器运输车用于天然气和石油站场内负责管道清理时运送清管器的一种运输工具。在清理管道开始前将清管器运送到发球装置的快开盲板附近,在管道清理结束后再将清管器从收球装置中运送到指定位置。
目前,清管作业时普遍使用自制运输装置或外购一些带有升降功能的平台车,由于这些运输工具型号尺寸与清管器所需空间相差较大或操作比较复杂,在使用时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在使用一些液压平台车运送清管器时,液压系统会出现一些漏油、载荷减小;或者,在运输长尺寸智能型清管器时,因所需要的长度较大,一般的运输工具因空间较小无法对其进行操作;或者,一些外购运输装置因尺寸较大,而清管现场空间较小无法将清管器运送到指定位置,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授权公告号为CN 20971595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清管器收发球小车,其采用整体式结构,通过液压驱动式的升降装置驱动升降以适应不同的高度,对于长尺寸清管器进行运输时,会导致操作受限。申请公布号为CN 11493293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行走的收发球小车,其主要结构在于采用了电动驱动装置,以解决行走和升降的问题,但是对于长尺寸清管器运输的问题,并没有相关记载。
综上,现有的收发球小车具有升降功能,但由于本身是整体式结构,并没有办法根据清管器的长度进行调整,也就无法较好的应用于长尺寸清管器,造成应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车体立管上安装连接支架,使得不同的车体单元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车体立管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调节立柱上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来调整弧板组件的高度,既能够实现弧板组件的长度拓展,又能方便的使得拓展后的弧板组件位于同一高度,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清管器的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包括一个或多个车体单元,所述车体单元包括行走支架、连接支架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安装有弧板组件;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车体立管,所述车体立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或所述第二调节孔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栓杆贯穿设置在高度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连接支架安装在端部的所述车体立管上,不同所述车体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支架进行连接,不同所述车体单元的所述弧板组件高度一致对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车体立管上,所述第二调节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调节立柱上,所述支撑栓杆采用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优选地,所述车体立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立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立板上的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横板扣合在所述车体立管上,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连接立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不同所述车体单元高度对应的所述连接立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及间距保持一致,在安装或调整所述调节支架高度时,以所述连接支架作为限位结构支撑所述调节支架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行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车体长管和连接所述车体长管的若干车体短管,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处下方设置有车轮连接板,所述车轮连接板同时与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所述车轮连接板连接有万向车轮。
优选地,所述车体立管连接在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处上方,相邻的所述车体立管之间连接有车体加强管,所述车体加强管平行于所述车体长管,所述连接支架的安装高度在所述车体加强管的安装高度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横梁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所述调节立柱,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弧板组件。
优选地,所述调节立柱的横向间距小于所述车体立管的横向间距,所述调节立柱连接在所述车体立管的内侧,所述横梁、所述调节立柱、所述车体立管组成支撑框架。
优选地,所述弧板组件包括弧形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弧形支撑架上的支撑弧板,所述弧形支撑架在所述支撑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弧形支撑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支撑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弧板的两侧连接有长U形拉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立管上安装连接支架,使得不同的车体单元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车体立管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调节立柱上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来调整弧板组件的高度,既能够实现弧板组件的长度拓展,又能方便的使得拓展后的弧板组件位于同一高度,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清管器的转运;
(2)本实用新型将车轮连接板设置在车体长管和车体短管连接处下方,能够在利用车轮连接板连接万向车轮的基础上,利用车轮连接板加强车体长管和车体短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行走支架的整体刚性,保证其承载能力;另外,将车体立管连接在车体长管和车体短管连接处上方,进一步的提高了车体长管和车体短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行走支架的整体刚性,保证其承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的车体立管之间连接有车体加强管,连接支架的安装高度在车体加强管的安装高度范围内,也就是说,通过车体加强管同车体立管连接为稳定的整体结构,利用该整体结构通过连接支架连接另一车体单元的整体结构,能够保证不同的车体单元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不同车体单元一同移动时,在连接支架处发生脱离连接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调节立柱的横向间距小于车体立管的横向间距,通过将调节立柱连接在车体立管的内侧,使得横梁、调节立柱、车体立管组成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实现对弧板组件及其所承载的清管器的稳定支撑,同时,由于调节立柱和车体立管采用贴合连接的方式,相对于插接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规格同等的管柱材料,进一步提高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单元;2、行走支架;3、连接支架;4、调节支架;5、弧板组件;6、万向车轮;7、车轮连接板;8、车体立管;81、第一调节孔;82、第一安装孔;9、车体加强管;10、车体短管;11、车体长管;12、连接横板;121、第二安装孔;13、连接立板;131、第三安装孔;14、调节立柱;141、第二调节孔;15、横梁;16、连接板;17、弧形支撑架;171、底板;172、弧形支撑板;173、加强板;18、支撑弧板;19、长U形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车体立管上安装连接支架,使得不同的车体单元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车体立管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调节立柱上的第二调节孔相对应来调整弧板组件的高度,既能够实现弧板组件的长度拓展,又能方便的使得拓展后的弧板组件位于同一高度,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清管器的转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包括一个或多个车体单元1,车体单元1的连接数量根据所运输的清管器的长度进行合理设置,以方便的运输不同长度的清管器。车体单元1包括行走支架2、连接支架3和调节支架4,其中,调节支架4上安装有弧板组件5,弧板组件5用于承载清管器,调节支架4安装在行走支架2上随行走支架2的移动而移动,进而带动弧板组件5上的清管器移动而移动,连接支架3则用于连接其他的车体单元1,以形成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不同车体单元1同步移动以稳定承载同一清管器。行走支架2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可以采用万向轮或部分非万向轮,行走支架2上设置有车体立管8,车体立管8对称分布有多组,例如,两组或三组等,通过调节支架4支撑在弧板组件5的多个区域。车体立管8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81,调节支架4包括调节立柱14,调节立柱14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41;为便于调节,可以将第一调节孔81在高度方向上设置多个,或者将第二调节孔141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或者将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同时设置有多个。支撑栓杆贯穿设置在高度对应的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内,当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其中一种调节孔只设置有一个时,每次连接时只有一个对应,当二者同时设置有多个时,每次连接时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对应。连接支架3安装在端部的车体立管8上,不同车体单元1通过连接支架3进行连接,不同车体单元1的弧板组件5高度一致对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立管8上安装连接支架3,使得不同的车体单元1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车体立管8上的第一调节孔81和调节立柱14上的第二调节孔141相对应来调整弧板组件5的高度,既能够实现弧板组件5的长度拓展,又能方便的使得拓展后的弧板组件5位于同一高度,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尺寸的清管器的转运。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调节孔81等间距设置在车体立管8上,第二调节孔141等间距设置在调节立柱14上,在调整调节支架4的高度后使得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对应连接时,可以有多组同时对应,支撑栓杆采用螺栓,螺栓贯穿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并通过螺母锁紧,通过多组第一调节孔81和第二调节孔141的锁紧实现多个位置的锁紧,保证调节立柱14和车体立管8的稳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车体立管8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2,第一安装孔82位于第一调节孔81的下方。连接支架3包括连接立板13和相对设置在连接立板13上的连接横板12,整个连接支架3呈U形结构,其中,连接立板13作为U形结构的底边,连接横板12作为U形结构的支臂。连接横板12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82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21,在安装连接支架3时,将U形结构的两支臂即连接横板12扣合在车体立管8上,使得第一安装孔82与第二安装孔121对应,再将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82和第二安装孔121并通过螺母进行紧固。连接立板13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31,不同车体单元1高度对应的连接立板1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立板1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31,不同车体单元1通过连接立板13对接连接,通过将螺栓贯穿连接立板13上的第三安装孔131并连接螺母,实现连接立板13的紧固。如图2所示,连接支架3可以呈现矩阵式分布,例如在每个车体立管8上设置两个连接支架3,在相邻的车体单元1连接时,利用四个连接支架3进行连接,能够形成对车体单元1的多点固定,保证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82与第一调节孔81的孔径及间距保持一致,在安装或调整调节支架4高度时,由于连接支架3较为轻便,相对于调节支架4来说便于安装,可以先将连接支架3安装在连接支架3的下方的位置的第一调节孔81处,从而能够以连接支架3作为限位结构支撑调节支架4的底端,即可以将调节支架4先搭设在连接支架3上,避免调整过程中始终依靠人力抬升调节支架4,能够节省操作人员的人力消耗,并能够进行优先限位,保证安装或调整调节支架4过程中的准确性,避免差错,在调节支架4安装或调整到位后,再对连接支架3进行拆卸并安装到下方的第一安装孔82处,如果需要连接其他车体单元1,则再进行相应的安装。
如图3所示,行走支架2包括平行设置的车体长管11和连接车体长管11的若干车体短管10,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横纵布置,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设置有两排车体长管11和三排车体短管10,排布呈日字形。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连接处下方设置有车轮连接板7,车轮连接板7同时与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连接,车轮连接板7连接有万向车轮6。通过上述设置,在利用车轮连接板7连接万向车轮6的基础上,还能够利用车轮连接板7加强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行走支架2的整体刚性,保证其承载能力。
再次参考图3,车体立管8可以焊接连接在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连接处上方,进一步的提高了车体长管11和车体短管1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行走支架2的整体刚性,保证其承载能力。相邻的车体立管8之间连接有车体加强管9,车体加强管9平行于车体长管11,车体加强管9根据车体立管8的高度相应设置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为两根或多根。连接支架3的安装高度在车体加强管9的安装高度范围内。通过车体加强管9同车体立管8连接为稳定的整体结构,利用该整体结构通过连接支架3连接另一车体单元1的整体结构,能够保证不同的车体单元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不同车体单元1一同移动时,在连接支架3处发生脱离连接的情况。
结合图5所示,调节支架4包括连接板16、设置在连接板16上的横梁15和相对设置在横梁15上的调节立柱14,连接板16的上方用于连接弧板组件5,连接板16的下方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横梁15,横梁15与调节立柱1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在连接板16与调节立柱14之间设置横梁15,可以增强调节支架4的整体结构刚度,以能够在高度调节时能够保持对弧板组件5的稳定支撑。
结合图1和图2以及图3和图5所示,调节立柱14的横向间距小于车体立管8的横向间距,通过将调节立柱14连接在车体立管8的内侧,使得横梁15、调节立柱14、车体立管8组成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实现对弧板组件5及其所承载的清管器的稳定支撑,同时,由于调节立柱14和车体立管8采用贴合连接的方式,相对于插接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规格同等的管柱材料,进一步提高支撑能力。
如图6所示,弧板组件5包括弧形支撑架17和安装在弧形支撑架17上的支撑弧板18,其中,弧形支撑架17包括底板171以及连接在底板171上的弧形支撑板172和加强板173,弧形支撑板172的弧形贴合支撑弧板18的弧面,实现对支撑弧板18的稳定支撑,加强板173垂直于弧形支撑板172,可以并排设置有多个,实现多点支撑,另外,加强板173的顶端可以设置成贴合弧形支撑板172的弧度,以利用加强板173实现对弧形支撑板172结构加强的基础上还能够起到对支撑弧板18的支撑作用。弧形支撑架17在支撑弧板18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每个弧形支撑架17的底板171与调节支架4的连接板16的位置一一对应,底板171通过螺栓紧固在连接板16上。通过多个弧形支撑架17的设置提供支撑弧板18长度方向上的多点支撑,保证其支撑能力。
支撑弧板18的两侧连接有长U形拉手19,在移动车体单元1或组合后的运输车时,可以通过把持长U形拉手19,利用行走支架2底部所设置的多个万向车轮6,能够方便的移动车体单元1及其组合后的运输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各组成部分主要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整体结构具有制造容易、结构简单、运输车整体坚固耐用、维修方便等优势。行走支架2、连接支架3、调节支架4和弧板组件5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根据应用环境和运输环境等因素,进行现场安装或拆卸,解决场地狭小、运输困难等问题,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另外,车体单元1与车体单元1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支架3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所运输的清管器的长度进行连接,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清管器的运输。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清管器长度和重量来进行组合使用,选择合适数量的车体单元1进行组合,可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减少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车体单元,所述车体单元包括行走支架、连接支架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安装有弧板组件;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车体立管,所述车体立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调节立柱,所述调节立柱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或所述第二调节孔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栓杆贯穿设置在高度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内;所述连接支架安装在端部的所述车体立管上,不同所述车体单元通过所述连接支架进行连接,不同所述车体单元的所述弧板组件高度一致对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车体立管上,所述第二调节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调节立柱上,所述支撑栓杆采用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并通过螺母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立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立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立板上的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横板扣合在所述车体立管上,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连接立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不同所述车体单元高度对应的所述连接立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及间距保持一致,在安装或调整所述调节支架高度时,以所述连接支架作为限位结构支撑所述调节支架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车体长管和连接所述车体长管的若干车体短管,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处下方设置有车轮连接板,所述车轮连接板同时与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所述车轮连接板连接有万向车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立管连接在所述车体长管和所述车体短管连接处上方,相邻的所述车体立管之间连接有车体加强管,所述车体加强管平行于所述车体长管,所述连接支架的安装高度在所述车体加强管的安装高度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横梁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所述调节立柱,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弧板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立柱的横向间距小于所述车体立管的横向间距,所述调节立柱连接在所述车体立管的内侧,所述横梁、所述调节立柱、所述车体立管组成支撑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组件包括弧形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弧形支撑架上的支撑弧板,所述弧形支撑架在所述支撑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支撑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弧形支撑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于所述弧形支撑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连接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弧板的两侧连接有长U形拉手。
CN202320729703.2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Active CN219565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703.2U CN219565195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703.2U CN219565195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5195U true CN219565195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5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9703.2U Active CN219565195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5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7891B (zh) 轮式移动基座过站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08560591B (zh) 综合管廊内使用的管线运输装置
JP2011058266A (ja) 高架橋における作業ステージの仮設方法
CN206279826U (zh) 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架体
CN219565195U (zh)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CN112110133A (zh) 装配式皮带输送机
CN106481117A (zh) 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架体
CN116443089A (zh) 一种组合式清管器运输车
CN218542264U (zh) 作业平台
CN212289804U (zh) 一种客车制动管安装结构
CN216462697U (zh) 胶轮车总成生产装备
CN214464175U (zh) 一种组装式盾构/tbm整机空推反力装置
CN211337659U (zh) 一种轮胎吊主梁隔板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CN212474709U (zh) 罐体支撑结构
CN212863921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廊内管道运输及起重装置
CN211998660U (zh) 一种带有顶升机构的承载台架
CN220448397U (zh) 机电设备与管线模块化单元运输工装
CN220233994U (zh) 一种综合管廊线缆安装装置
CN217864198U (zh) 一种廊道内方形直通风管段水平垂直转运工装
CN219883849U (zh) 一种快速拼装式轨道手推车
CN220974186U (zh) 一种地铁矿山法隧道施工用钢构件转运车
CN220375576U (zh) 卸料平台配套轨道运输车
CN215629436U (zh) 一种便携式起梁装置
CN215167760U (zh) 一种可拆卸式脚手架支撑结构
CN215595585U (zh) 盾构机设备桥临时行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