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8463U -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8463U
CN219528463U CN202320624751.5U CN202320624751U CN219528463U CN 219528463 U CN219528463 U CN 219528463U CN 202320624751 U CN202320624751 U CN 202320624751U CN 219528463 U CN219528463 U CN 219528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ion
steel column
conversion beam
mounting devic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47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招兵
谢东荣
黄乐华
冯长胜
赵茂盛
李兵兵
王宇星
王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Guangdong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Guangdong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Guangdong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Guangdo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47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8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8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8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梁和第二转换梁。第一转换梁水平设置。第二转换梁水平设置在第一转换梁的下方,第二转换梁的端部与第一转换梁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绳,第二转换梁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吊耳。先使用塔吊将钢柱放置到安装位置的旁侧;然后用所述塔吊吊起本实施例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使得第一转换梁位于支护梁的上方、两根所述第一钢丝绳分为位于支护梁的内侧和外侧、第二转换梁位于支护梁的下方;然后将钢柱与所述第二转换梁的吊耳连接,最后所述塔吊向上运动将钢柱吊起并移动至钢柱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耗时短,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室钢结构安装中,地下室基坑内存在钢柱安装位置在支护梁下的情况,安装时支护梁对钢柱的吊装存在干涉,且因支护梁短期内不能拆除,吊装时无法使钢柱到达需要安装的位置。由于支护梁下的钢柱截面大、重量大,采用手拉葫芦进行移动所需辅助措施量大,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如采用滑移进行安装,需要搭设滑移轨道和顶推器,耗时长、成本高,且部分支护梁下钢柱不具备安装滑移设施的施工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能够对支护梁下的钢柱进行安装,安全性能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梁和第二转换梁。所述第一转换梁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转换梁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下方,所述第二转换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转换梁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转换梁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吊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应用上述实施例对钢柱进行安装,先使用塔吊将钢柱放置到安装位置的旁侧;然后用所述塔吊吊起所述第一转换梁至支护梁的上方;在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第一钢丝绳,使得两根所述第一钢丝绳分为位于支护梁的内侧和外侧;再将两根所述第一钢丝绳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换梁对应的两端,且使得所述第二转换梁位于支护梁的下方;然后将钢柱与所述第二转换梁的吊耳连接;最后所述塔吊向上运动将钢柱吊起并移动至钢柱的安装位置,实现对钢柱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满足不拆除支护梁且符合现场施工条件下完成钢柱安装,耗时短,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钢丝绳与所述第一转换梁、第二转换梁之间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两端后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梁,所述第一钢丝绳于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上方预留有余量以供塔吊吊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吊耳均挂设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用于连接钢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钢丝绳和所述吊耳之间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换梁和所述第二转换梁的长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换梁和所述第二转换梁的长度均为7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在安装钢柱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应用时的第一视角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应用时的第二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应用时的第三视角图;
附图标号:
101、第一转换梁;102、第二转换梁;103、第一钢丝绳;104、吊耳;105、支护梁;106、钢柱;107、第二钢丝绳;108、预设钢柱;109、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转换梁101和第二转换梁102。第一转换梁101水平设置。第二转换梁102水平设置在第一转换梁101的下方,第二转换梁102的端部与第一转换梁101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绳103,第二转换梁10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吊耳10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换梁102的底部设有两对吊耳104。可以满足不同径向大小的钢柱106的吊装。
应用上述实施例对钢柱106进行安装,先使用塔吊将钢柱106放置到安装位置的旁侧;然后用塔吊吊起第一转换梁101至支护梁105的上方;在第一转换梁101的两端均设置第一钢丝绳103,使得两根第一钢丝绳103分为位于支护梁105的内侧和外侧;再将两根第一钢丝绳103连接在第二转换梁102对应的两端,且使得第二转换梁102位于支护梁105的下方;然后将钢柱106与第二转换梁102的吊耳104连接;最后塔吊向上运动将钢柱106吊起并移动至钢柱106的安装位置,实现对钢柱106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满足不拆除支护梁105且符合现场施工条件下完成钢柱106安装,耗时短,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护梁105设有三层支护梁105,第三层的支护梁105的下方有预设钢柱106,需要应用本实施例将钢柱106安装在预设钢柱108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钢丝绳103与第一转换梁101、第二转换梁102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钢丝绳103可以更换,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支护梁105下钢柱106的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钢丝绳10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转换梁101的两端后连接第一转换梁101,第一钢丝绳103于第一转换梁101的上方预留有余量以供塔吊吊起。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吊耳104均挂设有第二钢丝绳107,第二钢丝绳107用于连接钢柱106。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钢丝绳107和吊耳104之间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换梁101和第二转换梁102的长度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换梁101和第二转换梁102的长度均为7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换梁,所述第一转换梁水平设置;
第二转换梁,所述第二转换梁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下方,所述第二转换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转换梁对应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转换梁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对吊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与所述第一转换梁、第二转换梁之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两端后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梁,所述第一钢丝绳于所述第一转换梁的上方预留有余量以供塔吊吊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吊耳均挂设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用于连接钢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绳和所述吊耳之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梁和所述第二转换梁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梁和所述第二转换梁的长度均为7m。
CN202320624751.5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Active CN219528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4751.5U CN219528463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4751.5U CN219528463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8463U true CN21952846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4751.5U Active CN219528463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8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73497B (zh) 一种变径非平衡载荷类设备垂直提升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01116267Y (zh) 一种内爬塔吊的外挂支承装置
CN110759222A (zh) 一种带配重的pc墙板快速吊装装置
CN219528463U (zh)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
CN116427727A (zh) 一种支护梁下钢柱双向转换梁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5731271A (zh) 一种用于屋顶施工的组合塔吊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38122B (zh) 一种圆形筒仓钢结构的安装方法
CN202594664U (zh) 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桅杆式吊装装置
CN214329956U (zh) 用于幕墙安装的环轨吊装装置
CN210366717U (zh) 一种应用于落地式和自爬式整体施工作业平台
CN211034877U (zh) 一种斜屋顶吊装装置
CN113494127A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空腹连廊钢平台分层提升的施工方法
CN209618736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内爬顶升装置
CN107304030B (zh) 横管冷却器换热管更换的专用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79819U (zh) 一种不受梁底空间条件限制的钢盖梁整体吊装结构
CN215561957U (zh) 斜拉桥钢塔架式竖转安装施工装置
CN204454350U (zh) 一种带有限位杆的附着提升式独角桅杆起重装置
CN217897237U (zh) 一种电梯井自翻式可提升操作架
CN114046083B (zh) 用于建造钢内筒烟囱的施工方法
CN217148391U (zh) 一种组塔吊装设备的可变形机构
CN204454329U (zh) 一种带有限位块的附着提升式独角桅杆起重装置
CN217053072U (zh) 一种多功能钢索塔塔帽及斜拉索安装装置
CN204454351U (zh) 一种附着提升式独角桅杆起重装置
CN220909277U (zh) 一种楼房及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
CN218912360U (zh) 地下室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