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4145U -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4145U
CN219524145U CN202320738153.0U CN202320738153U CN219524145U CN 219524145 U CN219524145 U CN 219524145U CN 202320738153 U CN202320738153 U CN 202320738153U CN 219524145 U CN219524145 U CN 219524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movable
fixed handle
movable sleeve
torsio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81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俸奭
邱敬恒
汪峰
李仁清
吴成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ert Wh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ert Wh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ert Wh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ert Wh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81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4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4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4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与固定把铰接的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的扭簧,以及套设在扭簧外圈的活动套,固定把与活动把上各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活动套内壁凸出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活动套上未设置缺口一类能影响活动套环形封闭稳定性的结构,有效减小了活动套限制固定把与活动板转动时活动套的受力形变量;通过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设置的L形结构的轨道槽,使得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时,需将活动套先转动再远离固定把方向滑动,有效避免骑行时带动活动套转动而造成的活动把折叠,提高车把手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站骑可折叠滑板车或坐骑可折叠滑板车技术领域,涉及可折叠的车把手,尤其涉及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部分折叠车辆尤其是带车把手的可折叠滑板车,在折叠过程中整体滑板车最宽的部位在车把手处,为节省其收折后所占的收纳空间,除去踏板和连接车把手的支杆折叠外,车把手处也同意需要进行折叠。
部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912744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滑板车折叠式车把手,其中设置有折叠座的连接部和内档止部,内档止部与握把连接,连接部上设置有侧边开口的凹槽,内档止部插入凹槽内转动连接。
通过套设在连接部及内档止部上的旋转套实现限制转动,并且通过在旋转套上设置折叠缺口,当旋转套的折叠缺口与连接部上的凹槽相连通时,便能实现内档止部与握把相对折叠座的连接部转动折叠,旋转套内通过设置扭簧,来实现旋转套受外力旋转后的旋转复位。
上述对比文件具有如下缺点:
1、旋转套上折叠缺口的设置,使得旋转套包套在折叠座连接部上时无法实现完全包套,因骑行时不同骑行者对车把手所作用的方向不同,尤其是在绕连接部与内档止部转动轴心作用时,旋转套的折叠缺口在多次作用力作用下会逐步扩大,不仅影响了旋转套环形封闭结构的稳定性,还会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遗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滑板车驱动前行的旋转驱动结构通常是设置在车把手上的,在滑板车使用过程中,极易因骑行者手部持握部位不对而导致旋转套发生转动,使得握把相对折叠座发生转动折叠,此种情况在骑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滑板车车把手旋转套的设置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触发折叠、安全性较高的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活动把、扭簧和活动套;
所述固定把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把与固定把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所述活动套套设在扭簧外圈,且所述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
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把,另一端连接活动套;
所述固定把与活动把上各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设有滑动部和转向部,滑动部与转向部的一端相连通,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相导通;
固定把与活动把转动至同轴向时,固定把与活动把间留有转槽,转槽位于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之间,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均与所述转槽相导通;
活动套的内壁凸出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且限位件的端部与活动把外壁间留有间距,活动套在固定把和活动把上具有如下状态;
状态一:所述限位件位于固定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转槽内,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活动套限制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
状态二: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活动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活动把外圈,活动把套设在活动套上,活动把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
状态三:转动所述活动套,所述限位件位于固定把轨道槽的滑动部内,扭簧对活动套具有旋转复位的弹性作用力,且所述活动套沿固定把及活动把轴向滑动,扭簧对活动套具有轴向弹性复位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转向部长度方向与扭簧轴心线方向一致,且固定把与活动把的铰接轴心垂直固定把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固定把上设有贯穿的插槽,插槽连通固定把的一端,活动把一端设有铰接段,铰接段插入所述插槽,且铰接段与所述固定把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活动把设有插接段,以及位于铰接段和插接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中间段的外壁间留有间距,所述中间段的外尺寸小于铰接段的最大外尺寸,而所述插接段的外尺寸小于中间段的最大外尺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插接段上套设固定有限位圈,限位圈与中间段端面贴合,且所述限位圈的外尺寸大于中间段的外尺寸,所述活动套内壁尺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圈上,且限位圈上与扭簧的连接部位位于与中间段相贴合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活动套内圈设有环形凸圈,所述扭簧轴向位于环形凸圈与限位圈之间,且所述限位凸块凸出设置在环形凸圈的内圈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活动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凸圈位于安装孔与限位圈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圈上设有凹口,扭簧的另一端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从凹口处延伸出环形凸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先方案为:所述插接段上套设固定有内握把,所述限位圈位于活动把中间段与内握把之间,所述内握把的外尺寸小于限位圈的外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设置的L形结构的轨道槽,活动套上设置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以及扭簧连接活动套与活动把,使得活动套限制轴向滑动时,限位件与固定把上的转向部配合,或限位凸块与活动把上的转向部配合;
当需要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时,需要预先正向转动活动套,带动扭簧发生扭转,扭簧产生反向转动的作用力,活动套上的限位件从固定把上的转向部转动至滑动部内;在限位件的限制下,活动套沿固定把上的滑动部滑动,且在限位凸块的限制下,活动套沿活动把上的滑动部滑动,扭簧产生轴向的弹性作用力,活动套完全脱离固定把时,活动把便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
本申请中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时活动套亦能限制轴向滑动,即沿固定把上的滑动部滑动作用活动套,使得活动套上的限位凸块滑动至活动把上的滑动部,此时限位件位于活动把外圈,且不影响活动套滑动;最后反向转动活动套,使得扭簧释放反向转动的作用力,限位件在活动把外圈发生转动,限位凸块转动至活动把的转向部内并限制活动套的轴向滑动;
当活动套完全滑动脱离固定把时,活动把才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收折,活动套上未设置缺口一类能影响活动套环形封闭稳定性的结构,有效减小了活动套限制固定把与活动板转动时活动套的受力形变量;
此外,操作活动套使得活动把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时,需将活动套先转动再远离固定把方向滑动,骑行时持握活动把上的旋转驱动结构进行转动驱动时,因误操作使得活动套发生转动时也不会导致活动板相对固定把转动,有效避免骑行时活动把的折叠,提高车把手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限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限制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能转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能转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活动套能滑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车把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图7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把,11、轨道槽一,11a、转向部一,11b、滑动部一,12、插槽;2、活动把,21、轨道槽二,21a、转向部二,21b、滑动部二,22、铰接段,23、中间段,24、插接段;3、扭簧,31、延伸段;4、活动套,41、环形凸圈,42、凹口,43、安装孔,44、对角,45、限位凸块;5、限位件;6、限位圈;7、内握把;8、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实施例主要对不易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触发折叠、安全性较高的车手把的折叠结构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1、与固定把1转动连接的活动把2、套设在固定把1与活动把2或活动把2上的扭簧3,以及套设在扭簧3外圈并套设在固定把1与活动把2或活动把2上的活动套4,固定把1固定安装在电动滑板车的仪表盘或折叠座上(说明书附图中未显示)。
活动把2上设有与固定把1转动连接的铰接段22,且活动把2远离铰接段22的一端设有插接段24,插接段24上设有套设固定有限位圈6,扭簧3的一端连接限位圈6,而活动套4内壁设有凸出设置的环形凸圈41,扭簧3设于环形凸圈41与限位圈6之间,在固定把1上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一11,且在活动把2上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二21,活动套4内壁设有凸出设置的限位件5,限位凸块45凸出设置在环形凸圈41的内圈,限位件5在轨道槽一11内滑动转动或滑动或限位,且限位凸块45在轨道槽二21内滑动转动或滑动或限位。
本实施例中,轨道槽一11设有转向部一11a和沿扭簧3轴向设置的滑动部一11b,滑动部一11b连通固定把1的一端,转向部一11a与滑动部一11b一端相接,且转向部一11a长度方向的朝向与滑动部一11b长度方向的朝向垂直,而轨道槽二21设有转向部二21a和沿扭簧3轴向设置的滑动部二21b,滑动部二21b连通活动把2的一端,转向部二21a与滑动部二21b一端相接,且转向部二21a长度方向的朝向与滑动部二21b长度方向的朝向垂直,活动套4同时套设在固定把1与活动板上时,滑动部一11b与滑动部二21b相导通,而转向部一11a与转向部二21a间平行且位于同侧设置。
优选的,活动把2上轨道槽二21的转向部二21a同样也能设置成连通活动把2两端的结构,即轨道槽呈T形结构。
在活动把2与固定把1的端部间留有转槽8,当限位件5位于固定把1轨道槽一11的转向部一11a内时,活动套4上的限位凸块45位于转槽8内,且当限位件5转出固定把1的转向部一11a时,限位凸块45能滑动插入至活动把2的轨道槽二21内,此外,固定把1上轨道槽一11的槽底高于活动把2上轨道槽二21的槽底,能有效限制活动套4朝向固定把1所在方向过分移动。
固定把1上设有贯穿的插槽12,且插槽12连通固定把1一端的端部,活动把2的铰接段22插入插槽12,铰接段22与固定把1转动连接,铰接段22上与固定把1插槽12的槽壁通过平面贴合,活动把2与固定把1的转动轴心垂直该平面,且固定把1与活动把2的转动轴心垂直固定把1的中心轴线。
而活动把2上还设有位于铰接段22与插接段24之间的中间段23,转槽8设置在固定把1与中间段23的端部之间,活动套4内环形凸圈41的内圈能贴合中间段23的外壁转动或滑动,活动把2上的轨道槽二21设置在中间段23上,优选的,中间段23的外尺寸小于铰接段22的最大外尺寸,而插接段24的外尺寸小于中间段23的最大外尺寸,即限位圈6与中间段23端面贴合,限位圈6与中间段23相贴的端面上设有孔洞,扭簧3的一端插入孔洞中限位,优选的,限位圈6的外尺寸大于中间段23的外尺寸。
优选的,限位件5的端部与活动把2中间段23的外壁间留有间距,当活动套4相对固定把1与活动把2或活动把2轴向移动,且限位凸块45转动至活动把2的转向部二21a内限制滑动时,限位件5与活动把2的中间段23间不会发生结构干涉。
如图8所示,为确保套设在固定把1与活动把2或活动把2上的活动套4转动时也能作用扭簧3,环形凸圈41上设有凹口42,扭簧3的另一端设有延伸段31,延伸段31从凹口42处延伸出环形凸圈41,当手动操作活动套4旋转时,扭簧3对活动套4产生一个反向旋转力。
动套4上设有安装孔43,且限位件5采用螺丝等结构螺纹连接在安装孔43处,实现限位件5的可拆卸安装,限位件5局部插入至活动套4内圈,在扭簧3作用下,凸出活动套4内圈的局部限位件5位于轨道槽一11或轨道槽二21内。
优选的,活动套4一端靠近并朝向固定板所在方向,安装孔43设置在该端部与环形凸圈41之间,即环形凸圈41位于安装孔43与限位圈6之间,环形凸圈41环形贴合在活动把2中间段23的外壁上,安装孔43的位置设置能有效避免环形凸圈41与活动把2上铰接段22的结构干涉。
因车把手上还会设置用于旋转驱动滑板车前行的旋转驱动结构,因此,插接段24上套设固定有内握把7,旋转驱动滑板车前行的旋转驱动结构设置在内握把7外圈,限位圈6位于活动把2中间段23与内握把7之间,内握把7的外尺寸小于限位圈6的外尺寸,便于旋转驱动结构的安装,且旋转驱动结构在旋转操作时不易带动活动套4转动。
本申请中活动套4与限位件5相对固定把1与活动把2具有如下三种状态。
状态一:如图2所示,活动套4上的限位件5位于固定把1轨道槽一11的转向部一11a内,且活动套4内的限位凸块45位于转槽内,此时活动把2套设在固定把1与活动把2上,活动套4限制活动把2相对固定把1转动,作用活动套4,无法实现活动套4沿扭簧3轴向滑动,活动套4相对固定把1和活动把2静止。
状态二:如图4所示,活动套4内的限位凸块45位于活动把2轨道槽二21的转向部二21a内,此时活动把2套设在活动把2上且与固定把1脱离,活动套4上限位件5位于转槽8或中间段23外,活动把2能相对固定把1转动折叠,但作用活动套4,活动套4同样无法沿扭簧3轴向滑动,活动套4相对活动把2静止。
状态三:如图6所示,转动活动套4,扭簧3对活动套4产生反向旋转力,使得活动套4上的限位件5位于固定把1轨道槽一11的滑动部一11b内,且活动套4内的限位凸块45仍位于转槽8内,作用活动套4在限位件5的限位作用下沿轨道槽一11的滑动部一11b滑动,活动套4内的限位凸块45能滑动至活动把2轨道槽二21的滑动部二21b内,且活动套4上的限位件5能滑出固定把1轨道槽一11的滑动部一11b并位于转槽8或活动把中间段23的外圈。
优选的,当状态一切换至状态二,或状态二切换至状态一时,都需要进行状态三的操作。
因此,操作活动套4使得活动把2能相对固定把1转动时,需将活动套4先转动再远离固定把1方向滑动,骑行时持握活动把2上的旋转驱动结构进行转动驱动时,因误操作使得活动套4发生转动时也不会导致活动板相对固定把1转动,有效避免骑行时活动把2的折叠,提高车把手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便于活动套4的旋转滑动,本实施例中,活动套4朝向固定把1的一端尺寸大于另一端尺寸,活动套4朝向固定把1的一端上设置有两对角44,便于手部持握活动套4时,大拇指作用一个对角44是活动套4发生转动,且活动套4外壁通过设置凹凸纹实现防滑。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动套4的环形凸圈41上不设置限位凸块45,限位件5的端部能插入活动把2的轨道槽二21内,且活动套4滑动脱离固定把1并轴向限位在活动把2上时,活动套4上限位件5位于活动把2的转向部二21a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手把的折叠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把、活动把、扭簧和活动套;
所述固定把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把与固定把铰接,所述扭簧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所述活动套套设在扭簧外圈,且所述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或活动把上;
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把,另一端连接活动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与活动把上各设有L形结构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设有滑动部和转向部,滑动部与转向部的一端相连通,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相导通;
固定把与活动把转动至同轴向时,固定把与活动把间留有转槽,转槽位于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之间,且两所述轨道槽的滑动部均与所述转槽相导通;
活动套的内壁凸出设置有限位件和限位凸块,且限位件的端部与活动把外壁间留有间距,活动套在固定把和活动把上具有如下状态;
状态一:所述限位件位于固定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转槽内,活动把套设在固定把与活动把上,活动套限制活动把相对固定把转动;
状态二: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活动把轨道槽的转向部内,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活动把外圈,活动把套设在活动套上,活动把能相对固定把转动折叠;
状态三:转动所述活动套,所述限位件位于固定把轨道槽的滑动部内,扭簧对活动套具有旋转复位的弹性作用力,且所述活动套沿固定把及活动把轴向滑动,扭簧对活动套具有轴向弹性复位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长度方向与扭簧轴心线方向一致,且固定把与活动把的铰接轴心垂直固定把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把上设有贯穿的插槽,插槽连通固定把的一端,活动把一端设有铰接段,铰接段插入所述插槽,且铰接段与所述固定把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把设有插接段,以及位于铰接段和插接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中间段的外壁间留有间距,所述中间段的外尺寸小于铰接段的最大外尺寸,而所述插接段的外尺寸小于中间段的最大外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上套设固定有限位圈,限位圈与中间段端面贴合,且所述限位圈的外尺寸大于中间段的外尺寸,所述活动套内壁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圈上,且限位圈上与扭簧的连接部位位于与中间段相贴合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内圈设有环形凸圈,所述扭簧轴向位于环形凸圈与限位圈之间,且所述限位凸块凸出设置在环形凸圈的内圈上。
8.根据权利要求7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环形凸圈位于安装孔与限位圈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圈上设有凹口,扭簧的另一端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从凹口处延伸出环形凸圈。
9.根据权利要求8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车手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段上套设固定有内握把,所述限位圈位于活动把中间段与内握把之间,所述内握把的外尺寸小于限位圈的外尺寸。
CN202320738153.0U 2023-03-30 2023-03-30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Active CN219524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8153.0U CN219524145U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8153.0U CN219524145U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4145U true CN21952414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8153.0U Active CN219524145U (zh) 2023-03-30 2023-03-30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4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687A (zh) 婴儿推车
US20020140193A1 (en) Folding and locking arrangement for collapsible scooter
US20120193160A1 (en) Handlebar folding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having same
EP3623272B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scooter
CN219524145U (zh) 车手把的折叠结构
CN114228817B (zh) 一种推车折叠关节机构及具有其的婴儿推车
CN112874682B (zh) 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
CN210083314U (zh) 折叠控制装置及可折叠可调整角度的婴儿车座椅架
CN208827909U (zh) 两步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17348084U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折叠滑板车
CN216022953U (zh) 一种跑步机用折叠机构及跑步机
CN205186425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10912735U (zh) 车龙头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969652U (zh) 折叠车把
EP2481663A2 (en) Handlebar folding mechanism for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CN106494487B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10734414U (zh) 一种可折叠车把手
CN208915230U (zh)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09904960U (zh)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
CN215155338U (zh) 滑板车折叠机构
CN210822419U (zh) 座椅可折叠的童车
CN217170777U (zh) 一种婴儿车座兜折叠机构
CN218651050U (zh) 可收折的脚踏及座椅
CN211685454U (zh) 折叠后可拖行可背行的两轮车
EP3341260B1 (en) Collapsible golf trolley with front wheel j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