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5230U -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5230U
CN208915230U CN201821137707.7U CN201821137707U CN208915230U CN 208915230 U CN208915230 U CN 208915230U CN 201821137707 U CN201821137707 U CN 201821137707U CN 208915230 U CN208915230 U CN 208915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element
foot lever
baby carriage
rotating
crad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377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Sunstar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Sunstar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Sunstar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Sunstar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377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5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5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5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包括通过转动关节连接的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包括同轴设置的与推杆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元件、与前脚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作为前扶手安装座的第三转动元件;所述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第二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均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元件上以转动轴心为圆心的圆弧槽以及伸入圆弧槽可滑动的连动销。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展开状态利用两个连动销锁定第三元件,在折叠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转动,实现车架折叠过程中带动前扶手一起折叠,而无需预先移除前扶手,提高了手推车的折叠效率。

Description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推车一般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支架,每个侧支架包括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其中两者转动连接,并且其中之一与第三者转动连接,解锁后其中两者向第三者靠拢,进而折叠缩小车架体积。
如CN206265118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底部、前脚杆的顶部以及后脚杆的顶部通过铰链机构相对转动配合,还设有:传动杆,铰接在所述前脚杆上;第一连杆,与所述把手杆连动且与传动杆铰接,用以在把手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时牵引传动杆翻转;第二连杆,铰接在传动杆与后脚杆之间,用以在传动杆翻转时牵引后脚杆向前转动靠近前脚杆。但该专利公开的儿童手推车前扶手不能随车架连动折叠,影响折叠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解决了现有手推车折叠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种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包括通过转动关节连接的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包括同轴设置的与推杆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元件、与前脚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作为前扶手安装座的第三转动元件;
所述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第二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均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元件上以转动轴心为圆心的圆弧槽以及伸入圆弧槽可滑动的连动销;
在车架展开状态,连动销处于圆弧槽的相应端部,限制第三转动元件的转动,推杆向前脚杆折叠过程中,第一转动元件通过连动机构带动第三转动元件转动。
所述第三转动元件位于转动关节的内侧。
所述第一转动元件设于第二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所述转动关节的外侧设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被夹在第一转动元件和装饰元件之间。
两个圆弧槽设于第三转动元件上,两个连动销设于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上。
轴心的第一直线孔和第二直线孔,所述转动关节内具有插入所述第一直线孔和第二直线孔阻止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相对转动的锁定销,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置有以转动轴心为圆心的与第二直线孔衔接的第二圆弧孔。
儿童手推车包括连接锁定销的滑块、连接滑块扯动锁定销脱离第二直线孔的拉线、以及抵接滑块驱动锁定销滑入第二直线孔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沿径向布置与转轴滑动配合的腰型孔。
所述转动关节的外侧设置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被夹在第一转动元件和装饰元件之间,所述装饰元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容纳滑块和第一复位弹簧的滑槽。
所述前扶手的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第三转动元件内侧面设置有与插头配合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边沿具有与插头配合的卡槽。
所述插头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凹陷区中心设置有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定块以及抵接锁定块的第二复位弹簧。
所述后脚杆与第二转动元件铰接,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置有相铰接的座杆和连动杆,座位杆与前脚杆转动连接,连动杆与后脚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展开状态利用两个连动销锁定第三元件,在折叠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元件带动第三元件转动,实现车架折叠过程中带动前扶手一起折叠,而无需预先移除前扶手,提高了手推车的折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展开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第一折叠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第而折叠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转动关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转动关节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饰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转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座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座杆的A-A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座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手推车,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侧支架,每个侧支架包括通过转动关节10连接的推杆1、前脚杆2和后脚杆3,两个推杆1顶部通过U型的手把杆100连接,在推杆的中部设置有解锁装置101。解锁装置主要包括解锁块和拉线,解锁时,握捏解锁块,拉线会扯动转动关节10内部的锁定销脱离锁定位,达到解锁的目的。解锁装置可以采用如CN204871148U、CN204488877U、CN206344864U等专利文献公开的现有结构,本文不再赘述。两个推杆1之间还设置有遮阳棚杆6。
如图1所示,在车架展开状态,前脚杆2与推杆1处于同一直线上,折叠时,推杆1需要翻转180°,与前脚杆2平行贴靠。两根前脚杆2底部稍微向内弯曲,并通过脚踏200连接,在脚踏200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前轮。两根后脚杆3相互平行设置,底部均安装有后轮,两个后轮共用轮轴,轮轴上设置有刹车机构。
如图5和6所示,转动关节10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元件11、第二转动元件12和第三转动元件13,三个转动元件的主体部分均为圆片状,采用圆片结构一方面可以让各个转动元件相互紧贴,缩小转动关节10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让转动关节10外形呈圆柱状,在各个转动元件相对转动时,其体积和形状也保持不变。
第三转动关节13用于固定安装前扶手5,位于转动关节10的内侧,第二转动关节12位于外侧,第一转动元件11位于第二转动元件12和第三转动元件13之间。三个转动元件的位置理论上可以是任意的,但由于前扶手横跨两个侧支架设置,如果第三转动元件13位于其它位置,折叠时前扶手5会对推杆1和前脚杆2产生干涉,导致推杆1和前脚杆2折叠时不能完全贴合,保持平行状态。
为了隐藏关节内的机械结构以及让第二转动元件12在转动过程中保持稳定,在转动关节1的外侧设置有装饰元件14,第二转动元件12被夹在第一转动元件11和装饰元件14之间。如图7和8所示,装饰元件14和第一转动元件11之间具有穿过第二转动元件12的锁定销113,第一转动元件11和第二转动元件12上分别具有延长线穿过转动轴心的直线孔112和直线孔122,第二转动元件12上设置有与直线孔122衔接的圆弧孔123,当锁定销113处于直线孔的位置,第一转动元件11和第二转动元件12锁定,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当锁定销113脱离直线孔122滑入圆弧孔123内时,第一转动元件11和第二转动元件12解锁,可以相对转动。
如图8所示,为了给锁定销滑动提供导向,防止卡死,锁定销113通过滑块141连接拉线144,装饰元件14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滑块141配合的滑槽143,滑槽143和滑块141均通过转动轴心,并且滑块141上设置有与连接轴滑动配合的腰型孔142。另外在滑槽143内设置有抵接滑块141的复位弹簧145,当拉线拉动滑块141时,复位弹簧145被压缩,锁定销113就从直线孔122脱离,进入圆弧孔123。当锁定销113转动到圆弧孔123和直线孔122的衔接处时,由于复位弹簧145的回弹力,锁定销113自动进入直线孔122,实现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装饰元件14与前脚杆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元件11被夹持在第二转动元件和装饰元件之间,滑槽设置第一转动元件上,但该设计使得第一转动元件变厚,增加了转动关节的体积。
以上仅仅是实现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锁定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关节也可以采用如CN206664663U公开的采用棘轮进行锁定的方式。
如图7和8所示,装饰元件14和第一转动元件11形状对称设置,两者组装后尾部构成与推杆1连接的连接管110。同样的,第二转动元件12的尾部具有连接前脚杆2的连接管120以及与连接管15铰接的凸起121,连接管15与后脚杆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连接管110、120、15采用两瓣式结构,组装时分别夹持柱推杆1、前脚杆2和后脚杆3,并用铆钉固定连接,组装方便。
如图7所示,第三转动元件13朝向第一转动元件11的侧面设置有以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弧槽134和圆弧槽135,第二转动元件12和第一转动元件上分别设置有与圆弧槽134和圆滑槽135滑动配合的连动销114和连动销124,相应的第一转动元件11上设置有避让连动销124的圆弧孔111,圆弧槽和连动销构成两个转动元件之间的连动机构。如图9所示,在车架展开状态下,连动销114和连动销124位于圆弧槽134和和圆弧槽135的顶端,可以阻止第三转动元件13相对其它转动部件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中的圆弧槽和连动销在两个连动的转动元件上的设置方式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圆弧槽134和圆弧槽135可以设置在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上,连动销114和连动销124可以设置在第三转动元件上。不过当连动销和圆弧槽的位置互换后,连动销锁定第三转动元件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图5和6所示,前扶手5两端设置有插头51,插头51的端部中间位置具有凹陷54,凹陷的中间具有锁孔52,插头的边沿设置有折边53。第三转动元件13的内侧面具有与插头51配合的凹陷区131,安装后插头与第三转动元件的表面齐平,凹陷区131的边沿具有与折边53配合的卡槽,凹陷区131的中间具有与插头51上的凹陷54配合的凸起132,凸起132上设置与抵接复位弹簧162具有回弹能力的锁定块161。
安装时,将前扶手5两端的插头51插入凹陷区131上的卡槽内,锁定块161与锁孔52配合,将前扶手锁定。拆卸时,按压锁定块161,复位弹簧162被压缩,锁定块161就会退出锁孔52,插头51可以从卡槽内退出。为了避免锁定块161被复位弹簧162顶出,凸起132上设置有与锁定块161配合的安装孔,锁定块161背面设置具有倒钩的支撑脚,两个支撑脚具有弹性,抵靠安装孔的边沿,倒钩可以避免被复位弹簧162顶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儿童手推车还包括座杆4,座杆4前端与前脚杆2转动连接,后端通过连动杆7与后脚杆3转动连接,连动杆7与座杆4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并设于后脚杆3与座杆4之间。座杆4主要用于构成座位,支撑乘坐在其上的幼儿,其前端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腿靠41。座杆4也可以用于承载睡箱,根据需要不同而设置。设置连动杆7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折叠后脚杆3,翻转座杆4时可以带动后脚杆3向前脚杆靠近。
连动折叠后脚杆3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CN206265119U公开的儿童手推车是通过三根连杆驱使后脚杆3向前脚杆2靠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关节内具有四个转动元件,其中三个转动元件同上,增加的转动元件与后脚杆固定连接,该转动元件上具有与锁定销配合的直线孔和圆弧孔,锁定和解锁方式相同,解锁后可以通过连动杆实现同步折叠。
如图10和11所示,两个座杆4之间设置有横杆8,横杆8包括中空的连接管89,连接管89两端设置有锁定杆85,两锁定杆85之间具有与它们抵接的复位弹簧84,相应的连动杆7上设置有与锁定杆85配合的锁定孔71。
如图11所示,连接管89外部套设有两对啮合的轴向滑套82和周向滑套81,所述轴向滑套82是指可以沿着连接管89轴向移动,所述周向滑套81是指可以相对连接管89周向转动。轴向滑套82和周向滑套81同轴设置,它们相对的两个端部相互啮合,相互啮合的齿边811和齿边821为倾斜设置,每个轴向滑套82通过销子与对应的锁定杆85连接,连接管89上具有沿轴向布置供销子穿过的腰型孔891。周向滑块81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810,两周向滑套81通过限位块810与外部的握管80套接,解锁时,抓紧握管80转动,可以带动两个周向滑套81的同步转动。
如图12所示,在握管80的一侧还设置有二道锁机构,二道锁机构包括与握管80衔接的解锁滑套86,解锁滑套86背离握管80的一端抵接复位弹簧87,另一端设置有伸入周向滑套81内的止转块861,相应的周向滑套8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止转块861配合的止转槽88。止转槽88和止转块861沿圆周向布置,数量可以是任意的。连接管89没有被握管80包围的区域设置有护管83,护管83包围复位弹簧87和解脱滑套86,解锁滑套86上设置有穿过护管83的拨块862。
解锁时,大拇指推动拨块862,复位弹簧87被压缩,止转块861退出止转槽88,不再限制周向滑套81的转动。此时单手握紧并转动握管80,握管80带动两个周向滑套81转动,进而抵推轴向滑套82相向运动,并带动锁定杆85相向运动,锁定杆85的锁定端退出锁定孔71,复位弹簧84被压缩,实现解锁。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行第一步折叠时,按捏解锁装置101上的解锁块,解锁块扯动拉线145,拉线145就会拉动滑块141和锁定销113,锁定销113从直线孔122退出,进入到圆弧孔123内,第一转动元件11相对第二转动元件12可以转动,在展开状态,手把管1和前脚杆2处于同一直线上,因为连接管110和连接管120偏心设置,因此手把管1和前脚管2的连线没有穿过转动中心,当它们折叠180°后,手把管1和前脚管2能够保持平行贴靠的状态。
在车架展开状态,如图9所示,114连动销和连动销124都分别处于弧形槽134和弧形槽135的顶端,也就是相对端,限制第三转动元件13转动,当手把管1向着前脚杆2转动时,连动销114沿着弧形槽134移动,一直移动到最底端,该过程第三转动元件3还是保持不动。当手把管1继续转动时,连动销114就带动第三转动元件13一起转动,连动销124沿着弧形槽135滑动,直至手把管1折叠180°。因为前扶手5两端的插头固定在第三转动元件13上,在手把管1折叠过程中,带动前扶手5一起转动。
如图3所示,手把管1折叠180°后与前脚管2保持平行。接着进行第二步折叠,单手握在握管80上,大拇指推动拨块862,使得拨块862向左移动,复位弹簧87被压缩,止转块861退出止转槽,此时转动握管80,通过如上所述的一系列运动,锁定杆85退出锁定孔71,向上提起横杆8,座杆4绕着与连动杆7的铰接点转动,由于重力作用,后脚杆3绕着与第二转动元件12的铰接点向前脚杆2转动靠近,直至两者保持平行。
如图4所示,在折叠状态,手把管1、前脚管2和后脚管3三者保持平行贴靠,整个车体的厚度较小,携带运输方便。

Claims (10)

1.一种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包括通过转动关节连接的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包括同轴设置的与推杆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元件、与前脚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元件、以及作为前扶手安装座的第三转动元件;
所述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第二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均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元件上以转动轴心为圆心的圆弧槽以及伸入圆弧槽可滑动的连动销;
在车架展开状态,连动销处于圆弧槽的相应端部,限制第三转动元件的转动,推杆向前脚杆折叠过程中,第一转动元件通过连动机构带动第三转动元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元件位于转动关节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元件设于第二转动元件和第三转动元件之间,所述转动关节的外侧设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被夹在第一转动元件和装饰元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弧槽设于第三转动元件上,两个连动销设于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上分别设置有延长线穿过转动轴心的第一直线孔和第二直线孔,所述转动关节内具有插入所述第一直线孔和第二直线孔阻止第一转动元件和第二转动元件相对转动的锁定销,所述第二转动元件上设置有以转动轴心为圆心的与第二直线孔衔接的第二圆弧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锁定销的滑块、连接滑块扯动锁定销脱离第二直线孔的拉线、以及抵接滑块驱动锁定销滑入第二直线孔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沿径向布置与转轴滑动配合的腰型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的外侧设置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转动元件被夹在第一转动元件和装饰元件之间,所述装饰元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容纳滑块和第一复位弹簧的滑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的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第三转动元件内侧面设置有与插头配合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边沿具有与插头配合的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上设置有锁孔,所述凹陷区中心设置有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定块以及抵接锁定块的第二复位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杆与第二转动元件铰接,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置有相铰接的座杆和连动杆,座位杆与前脚杆转动连接,连动杆与后脚杆转动连接。
CN201821137707.7U 2018-07-18 2018-07-18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Active CN208915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7707.7U CN208915230U (zh) 2018-07-18 2018-07-18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37707.7U CN208915230U (zh) 2018-07-18 2018-07-18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5230U true CN208915230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37707.7U Active CN208915230U (zh) 2018-07-18 2018-07-18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5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6038A (zh) * 2018-07-18 2018-10-26 绍兴上虞日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6038A (zh) * 2018-07-18 2018-10-26 绍兴上虞日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4925B2 (en) Folding stroller
CN104768833B (zh) 能折叠的推车
KR101809357B1 (ko) 접이식 유아용 세발자전거 및 그 접이 방법
CN106828579B (zh) 一种座位、车架可连动一体折叠婴儿推车
CN108706038A (zh)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JP2019163036A (ja) ロボット式三輪車
WO2010075715A1 (zh) 双向折叠车
CN106314516B (zh) 婴儿车骨架
CN208827909U (zh) 两步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0868288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4290794B (zh)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及支撑架组件
CN208915230U (zh) 前扶手连动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04309869U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CN109466614B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
CN104401380B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CN105644605B (zh) 一种联动解锁装置
CN107176197B (zh) 可收折婴儿车
CN216140044U (zh) 一种转动关节及含该转动关节的儿童推车
CN205440485U (zh) 儿童推车
CN107776641B (zh) 推车车架
CN211844589U (zh) 童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
CN210122133U (zh) 一种童车
CN113511251A (zh) 儿童拖车
CN208439367U (zh) 一种车架及儿童三轮车
CN110001845A (zh) 折叠式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