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0245U - 自动退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退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0245U
CN219520245U CN202320763569.8U CN202320763569U CN219520245U CN 219520245 U CN219520245 U CN 219520245U CN 202320763569 U CN202320763569 U CN 202320763569U CN 219520245 U CN219520245 U CN 219520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automatic material
connecting seat
workpie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35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莎
张又九
王子斌
张建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e Shibin Spin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e Shibin Spin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e Shibin Spin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e Shibin Spinn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35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0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0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0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有退料机构,具体为自动退料机构,包括旋压机,所述旋压机上方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工形架,所述工形架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吸料部件,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两个散热部件,两个所述散热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工形架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对称滑动块一以及滑动块二,不仅能够实现加工工件的自动退料,还能实现未加工工件的自动上料,简单快速,并且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同时,通过散热部件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取下的工件进行风冷冷却,防止取下的工件过热,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自动退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具体公开自动退料机构。
背景技术
旋压机属于金属塑性成型机械,然而在通过旋压机加工过后的工件,通常都需要对其进行卸料。
现有授权公号为CN217370168U,公开了一种自动退料机构,针对现有旋压机加工后的工件需要人工退料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旋压机和安装在旋压机上的退料机构,所述退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固定条、滑接在第一固定条外部的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滑块顶部一侧的伸缩组件、安装在伸缩组件上的U型架和安装在U型架上的自动固定组件,所述自动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U型架内侧的两个夹持块。
上述技术中,通过退料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退料,但每次取下加工的工件后,都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非常麻烦,从而影响加工的效率;同时,其虽能解决了拿取工件时的安全事故问题,但该退料机构在退料的过程中无法将加工的工件进行散热冷却,只能将工件暴露在车间环境中自然冷却,然而这种散热冷却的方式较慢,导致工件从退料机构下料至卸料箱内存储时,操作人员会容易触碰到,从而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了自动退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自动退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自动退料机构,包括旋压机,所述旋压机上方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工形架,所述工形架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吸料部件,还包括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且和所述吸料部件连接,其沿着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做旋转运动,并使所述吸料部件做相向运动;两个散热部件,两个所述散热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工形架上下两端,且设置于所述吸料部件后侧,并用于加工工件退料时的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上方设置有滑行板,且所述连接座和滑行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前侧穿过连接座,并和工形架后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后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动力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料部件包括:
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一以及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二,每个所述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之间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每个所述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分别滑动连接于每个限位槽内,每个所述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前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电磁吸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件包括:
两个上下对称的双向螺杆,两个所述双向螺杆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限位槽左右侧壁上,且两个所述双向螺杆左侧均穿过两个限位槽,并伸出至两个限位槽外侧,其中上方所述双向螺杆右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第三动力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双向螺杆的伸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且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并传递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双向螺杆上均设置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且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处分别穿过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并和滑动块一和滑动块二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散热部件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工形架上,并设置于工形架的限位槽后侧,且所述支撑座上方螺纹连接有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对称滑动块一以及滑动块二,不仅能够实现加工工件的自动退料,还能实现未加工工件的自动上料,简单快速,并且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同时在每个滑动块一以及滑动块二处均设置有散热部件,通过散热部件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取下的工件进行风冷冷却,防止取下的工件过热,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后视视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料部件结构示意图(后视视角);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部件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
图中:1、旋压机;
2、连接座;21、气缸;22、滑行板;23、伺服电机;24、工形架;25、吸料部件;251、滑动块一;252、滑动块二;253、驱动电机;254、双向螺杆;255、传动轮;256、传动带;26、散热部件;261、支撑座;262、旋转螺杆;263、散热风扇;264、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自动退料机构,包括旋压机1,旋压机1上方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上方设置有滑行板22,且连接座2和滑行板22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座2升降的第一动力源,连接座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前侧穿过连接座2,并和工形架24后侧固定连接,且旋转轴的后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动力源,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工形架24,工形架24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内设置有吸料部件25,吸料部件25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一251以及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二252,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之间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分别滑动连接于每个限位槽内,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前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电磁吸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动力源气缸21,气缸21上方和滑行板22固定连接,且气缸21的活塞杆和连接座2上方固定连接;第二动力源为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固定安装于连接座2后侧,且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和旋转轴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23能够带动旋转轴一次转动180度。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旋压机1上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滑行板22多方位滑动的滑架,可使得滑行板22能够自由移动至加工工件处以及将加工后的工件移动至卸料箱处。
本实施例,现有技术中,通过退料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退料,但每次取下加工的工件后,都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上料,非常麻烦,从而导致加工的效率较低;而本装置中,当工件在旋压机1加工完成后,通过设置的滑架将滑行板22下方连接的吸料部件25移动并靠近加工的工件,再通过下方设置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上的电磁吸盘吸住加工的工件,之后,则启动伺服电机23带动旋转轴连接的工形架24转动180度,并使加工的工件转动至上方,同时使上方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上的电磁吸盘吸住的未加工的工件转动至下方,并再将其套接于旋压机1上进行加工,从而可实现工件的自动退料和自动上料,无需人工手动拿取,简单快捷,进而提高加工的效率。
调节部件,调节部件设置于两个限位槽内,且和吸料部件25连接,其沿着两个限位槽内做旋转运动,并使吸料部件25做相向运动,调节部件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双向螺杆254,两个双向螺杆254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限位槽左右侧壁上,且两个双向螺杆254左侧均穿过两个限位槽,并伸出至两个限位槽外侧,其中上方双向螺杆254右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第三动力源,两个双向螺杆254的伸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55,两个传动轮255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56,且两个传动轮255之间通过传动带256连接并传递动力,两个双向螺杆254上均设置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且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处分别穿过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并和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螺纹连接。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三动力源为驱动电机253,驱动电机253固定安装于工形架24上方右侧,且驱动电机253的输出轴和上方双向螺杆25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再取放料之前,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53带动其上固定连接的双向螺杆254转动,而该双向螺杆254在两个传动轮255以及传动带256连接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另外一个双向螺杆254转动,又由于两个双向螺杆254上均设置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且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处分别和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螺纹连接,因此,当两个双向螺杆254转动时,其上下的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均能在每个限位槽内做相向运动,调节其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工件的退料和上料,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两个散热部件26,两个散热部件26分别连接于工形架24上下两端,且设置于吸料部件25后侧,并用于加工工件退料时的散热,每个散热部件26包括:支撑座261,支撑座261固定安装于工形架24上,并设置于工形架24的限位槽后侧,且支撑座261上方螺纹连接有旋转螺杆262,旋转螺杆262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4,安装板264内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263。
本实施例,现有技术中,通过退料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退料,解决了拿取工件时的安全事故问题。但该退料机构在退料的过程中无法将加工的工件进行散热冷却,只能将工件暴露在车间环境中自然冷却,然而这种散热冷却的方式较慢,导致工件从退料机构下料至卸料箱内存储时,操作人员会容易触碰到,从而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而本装置中,在通过吸料部件25将加工后的工件自动取下后,可通过安装的散热风扇263对取下的工件进行风冷冷却,同时在车间的自然环境配合作用下,能快速将下料的工件进行散热冷却,再将其下料至卸料箱内存储,从而能够防止工件过热,而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而每个散热风扇263均通过旋转螺杆262连接于支撑座261,可转动旋转螺杆262来调整散热风扇263的高度,同时也可转动旋转螺杆262将散热风扇263从支撑座261上脱离下,便于进行维护和清洁。
具体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53带动其上固定连接的双向螺杆254转动,而该双向螺杆254在两个传动轮255以及传动带256连接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另外一个双向螺杆254转动,又由于两个双向螺杆254上均设置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且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处分别和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螺纹连接,因此,当两个双向螺杆254转动时,其上下的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均能在每个限位槽内做相向运动,调节其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每个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能夹持不同的工件;
之后,通过驱动滑架带动滑行板22下方连接的吸料部件25移动至未加工的工件处,再通过下方设置的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上的电磁吸盘吸住未加工的工件,并启动伺服电机23带动旋转轴连接的工形架24转动180度,使未加工的工件转动至上方,等旋压机1上的工件加工完成之后,驱动滑架带动转动至下方的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上的电磁吸盘吸住加工的工件,使加工工件从旋压机1上自动退料下料,接着,重复上述伺服电机23的操作,使得未加工的工件转动至下方,并套接于旋压机1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退料和自动上料;
然而,通过滑架带动取下的工件移动时,可通过安装的散热风扇263对取下的工件进行风冷冷却,同时在车间的自然环境配合作用下,能快速将下料的工件进行散热冷却,再将其下料至卸料箱内存储,从而能够防止工件过热,而造成下料后的安全事故。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自动退料机构,包括旋压机(1),所述旋压机(1)上方设置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一侧设置有工形架(24),所述工形架(24)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吸料部件(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且和所述吸料部件(25)连接,其沿着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做旋转运动,并使所述吸料部件(25)做相向运动;
两个散热部件(26),两个所述散热部件(26)分别连接于所述工形架(24)上下两端,且设置于所述吸料部件(25)后侧,并用于加工工件退料时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上方设置有滑行板(22),且所述连接座(2)和滑行板(22)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座(2)升降的第一动力源,所述连接座(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前侧穿过连接座(2),并和工形架(24)后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后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部件(25)包括:
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一(251)以及两个上下对称的滑动块二(252),每个所述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之间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每个所述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分别滑动连接于每个限位槽内,每个所述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前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电磁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
两个上下对称的双向螺杆(254),两个所述双向螺杆(254)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限位槽左右侧壁上,且两个所述双向螺杆(254)左侧均穿过两个限位槽,并伸出至两个限位槽外侧,其中上方所述双向螺杆(254)右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第三动力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螺杆(254)的伸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255),两个所述传动轮(255)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56),且两个所述传动轮(255)之间通过传动带(256)连接并传递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向螺杆(254)上均设置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且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处分别穿过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并和滑动块一(251)和滑动块二(25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部件(26)包括:
支撑座(261),所述支撑座(261)固定安装于工形架(24)上,并设置于工形架(24)的限位槽后侧,且所述支撑座(261)上方螺纹连接有旋转螺杆(262),所述旋转螺杆(262)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4),所述安装板(264)内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263)。
CN202320763569.8U 2023-04-07 2023-04-07 自动退料机构 Active CN219520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3569.8U CN219520245U (zh) 2023-04-07 2023-04-07 自动退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3569.8U CN219520245U (zh) 2023-04-07 2023-04-07 自动退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0245U true CN21952024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3569.8U Active CN219520245U (zh) 2023-04-07 2023-04-07 自动退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0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7320A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摩擦片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2518457B (zh) 一种铣床用工作台平面打磨设备
CN219520245U (zh) 自动退料机构
CN216066070U (zh) 一种激光切割用工件快速冷却装置
CN210060687U (zh) 一种异形机械零件用加工中心
CN218503847U (zh) 一种汽车内覆盖件用精加工设备
CN207578138U (zh) 一种塑料制品外圆面及端平面抛光机
CN213794258U (zh) 铸造工件加工用车床
CN108372539A (zh) 一种实心板切割装置
CN111660177B (zh) 一种工作台速度可调且批量生产安全性高的自动磨光车
CN211163194U (zh) 一种龙门磨锉机床
CN114161148A (zh) 一种机械焊接打磨一体装置
CN111545808A (zh) 具有调节输送功能的铝模板双排铣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21020370U (zh) 一种多主轴磨削装置
CN218926436U (zh) 一种用于园林数控手板锯的磨齿机
CN214642196U (zh) 一种定梁龙门数控铣床散热结构
CN2195625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件打磨装置
CN218874835U (zh) 一种板材修边机
CN105458713B (zh) 一种手扶梯主轴和副轮轴加工专机
CN212885267U (zh) 一种用于铜质球阀专用的加工铣床
CN220427679U (zh) 一种铣槽工装夹具
CN214290849U (zh) 一种阵散热片用的数控车床
CN220561102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毛刺打磨设备
CN115648565B (zh) 一种模具水冷板及应用该模具水冷板的圆盘注塑加工设备
CN220680212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机用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