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8720U -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8720U
CN219518720U CN202320733248.3U CN202320733248U CN219518720U CN 219518720 U CN219518720 U CN 219518720U CN 202320733248 U CN202320733248 U CN 202320733248U CN 219518720 U CN219518720 U CN 219518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ide wall
feeding
bin
epoxy asph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32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月
何平
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gg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gg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gg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ggu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32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8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8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8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左方设置有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左侧壁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所述框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仓,所述送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该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通过流量计确保两种材料投料比的稳定,并在送料的过程中,通过搅拌扇搅拌混合好的沥青,防止沥青凝固而不便于出料。

Description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环氧沥青是一种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与基质沥青经复杂的化学改性所得的混合物,环氧沥青延展性、收缩性与钢板接近,当钢板热胀冷缩时,环氧沥青路面可与钢板“共进退”,因而很少发生病害。另外,环氧沥青强度高,一般是普通沥青的三到四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391930U提出“一种环氧沥青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该实用新型提出了:“在桥面还原、修补用沥青生产设备的自动送料装置,环氧沥青生产时要用到A.B两种材料,原来要人工进行上料,投料,自动化程度底,投料比不稳定,导致环氧沥青品质不均,工人劳动强度高”,并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沥青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管道和混合器本体,所述混合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盖,所述顶盖上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混合器本体的壳体内部嵌有电加热丝,所述混合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内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顶盖两侧分别设有释压阀和进料口,所述顶盖下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于上料管道的一端,所述上料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二阀门的一个进出口,所述第二阀门剩余进出口均通过次级进料管道固定连接于第三阀门的两个进出口,所述第三阀门的另一个进出口通过泵入管道固定连接于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的剩余进出口均固定安装有吸料管道,该环氧沥青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PLC控制器可以方便的设定环氧沥青组分A和组分B的进料量,通过电磁流量计可以快速准确的控制进料量,有利于控制环氧沥青组分A和组分B的进料比,有效保障了环氧沥青产物的品质稳定性;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可以有效保障环氧沥青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温度,有效避免了因为温度条件不符而导致次品产生,提高环氧沥青合成效率;采用吸料泵可以快速提高进料速度,通过PLC来进行控制,系统控制上料,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该方案中采用电加热丝保障沥青生产中的反应温度,然而高温容易造成沥青凝固从而不便于出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具备了投料比稳定,防凝固等优点,解决了沥青容易凝固而不便于出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投料比稳定,防凝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左方设置有上料结构;
所述上料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左侧壁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所述框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仓,所述送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所述送料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搅叶,所述混合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流量计,两个所述流量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伸缩杆的右端依次贯穿框体的左侧壁、框体的内左侧壁、送料仓的左侧壁和送料仓的内左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仓的外形为矩形,所述推板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与送料仓的高度和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的右端依次贯穿电机罩的内右侧壁和电机罩的右侧壁并与电机罩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依次贯穿混合仓的右侧壁和混合仓的内右侧壁并延伸至混合仓的内侧与混合仓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流量计分别固定连接于混合仓上表面的左侧和混合仓上表面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仓的外形为矩形,且混合仓固定连接于框体的内左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外形为“L”,所述混合仓的长度小于送料仓的长度,且混合仓的高度大于送料仓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通过流量计确保两种材料投料比的稳定,并在送料的过程中,通过搅拌扇搅拌混合好的沥青,防止沥青凝固而不便于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中:1、框体;2、固定架;3、气缸;4、推板;5、电机罩;6、伺服电机;7、转杆;8、搅拌扇;9、送料仓;10、出料阀;11、输料管;12、单向阀;13、连接管;14、混合仓;15、驱动电机;16、连接杆;17、螺旋搅叶;18、流量计;19、进料斗。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包括框体1,框体1的左方设置有上料结构,通过上料结构对两种材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合成环氧沥青,且在送料过程中依然对沥青进行搅拌,从而防止沥青在送料的过程中凝固。
本实施例中,上料结构是用于输送沥青的结构。
如图1所示,上料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1左侧壁的固定架2,固定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活塞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罩5,电机罩5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7,转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8,框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仓9,送料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10,送料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料管11,输料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2,单向阀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14,混合仓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搅叶17,螺旋搅叶17位于混合仓14的内部,混合仓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流量计18,两个流量计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9。
需要说明的是,气缸3伸缩杆的右端依次贯穿框体1的左侧壁、框体1的内左侧壁、送料仓9的左侧壁和送料仓9的内左侧壁,推板4位于送料仓9的内部,气缸3活塞杆与框体1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且与送料仓9也为滑动连接,送料仓9的外形为矩形,推板4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与送料仓9的高度和宽度相等,且推板4通过气缸3与送料仓9滑动连接,转杆7的右端依次贯穿电机罩5的内右侧壁和电机罩5的右侧壁并与电机罩5转动连接,连接杆16的左端依次贯穿混合仓14的右侧壁和混合仓14的内右侧壁并延伸至混合仓14的内侧与混合仓14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流量计18分别固定连接于混合仓14上表面的左侧和混合仓14上表面的右侧,混合仓14的外形为矩形,且混合仓14固定连接于框体1的内左侧壁,框体1的外形为“L”,混合仓14的长度小于送料仓9的长度,且混合仓14的高度大于送料仓9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向两个进料斗19投放原料,并通过两个流量计18确定投料比,原料进入混合仓14的内部后,启动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带动连接杆16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搅叶17转动,对两种原料进行混合,混合为沥青后开启单向阀12,沥青通过输料管11和连接管13落入送料仓9,启动气缸3调动推板4呈水平移动,对落入送料仓9内的沥青进行推送,同时启动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带动转杆7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扇9转动,对沥青进行搅拌,从而防止沥青凝固,随后打开出料阀10,排出沥青。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架2的作用是让气缸3更加稳固。
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及电源电连接,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且现有公开的电力连接技术,不在文中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左方设置有上料结构;
所述上料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1)左侧壁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活塞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所述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罩(5),所述电机罩(5)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8),所述框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送料仓(9),所述送料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10),所述送料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料管(11),所述输料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2),所述单向阀(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14),所述混合仓(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搅叶(17),所述混合仓(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流量计(18),两个所述流量计(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伸缩杆的右端依次贯穿框体(1)的左侧壁、框体(1)的内左侧壁、送料仓(9)的左侧壁和送料仓(9)的内左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仓(9)的外形为矩形,所述推板(4)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与送料仓(9)的高度和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7)的右端依次贯穿电机罩(5)的内右侧壁和电机罩(5)的右侧壁并与电机罩(5)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6)的左端依次贯穿混合仓(14)的右侧壁和混合仓(14)的内右侧壁并延伸至混合仓(14)的内侧与混合仓(14)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流量计(18)分别固定连接于混合仓(14)上表面的左侧和混合仓(14)上表面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14)的外形为矩形,且混合仓(14)固定连接于框体(1)的内左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外形为“L”,所述混合仓(14)的长度小于送料仓(9)的长度,且混合仓(14)的高度大于送料仓(9)的高度。
CN202320733248.3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Active CN219518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3248.3U CN21951872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3248.3U CN21951872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8720U true CN21951872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3248.3U Active CN219518720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8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77525U (zh) 一种砂型3d打印机的在线自动混砂装置
CN110712295B (zh) 一种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9518720U (zh) 一种环氧沥青生产原料上料机构
CN106313510A (zh) 一种3d打印机的混料装置
CN202318590U (zh) 一种无机胶凝材料连续搅拌系统
CN211194432U (zh) 一种干粉砂浆动态生产装置
CN111975989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加工装置
CN109833829A (zh) 一种用于制备水泥缓凝剂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生产装置
CN212764079U (zh) 一种高加工效率搅拌机
CN200970831Y (zh) 硬质保温块生产设备
CN213055360U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配料搅拌喷射系统
CN211104770U (zh) 一种压浆剂制浆机
CN114347258A (zh) 一种废弃砖瓦与膨胀剂制造膨胀砂浆的定量配比装置
CN208179963U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配料搅拌喷射系统
CN210159603U (zh) 自动计量添料的龙涎酮缩合釜
CN206825695U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排放量的粉料输出装置
CN106702471B (zh) 一种铜粉添加溶解系统
CN220940555U (zh) 一种白刚玉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20386278U (zh) 一种管片防腐漆搅拌器
CN215150341U (zh) 一种空心砖原料搅拌装置
CN211333900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搅拌设备
CN209552103U (zh) 一种保温砂浆搅拌系统
CN219072687U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耐火材料生产用配料装置
CN219815965U (zh) 一种具有均匀下料结构的混料机
CN217392086U (zh) 一种涂料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