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3176U - 一种叠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3176U
CN219513176U CN202320669124.3U CN202320669124U CN219513176U CN 219513176 U CN219513176 U CN 219513176U CN 202320669124 U CN202320669124 U CN 202320669124U CN 219513176 U CN219513176 U CN 219513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law
feeding part
linkage rod
vertical feeding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91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海霞
谭华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91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3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3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3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叠片机构,包括:置有驱动轮的安装架,驱动轮的正面设置有水平进给凸轮槽、反面设置有垂直进给凸轮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上的水平进给部,水平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一轮轴,第一轮轴的一端设置于垂直进给凸轮槽内,水平进给部设置有第一、第二条形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上的垂直进给部,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二轮轴,第二轮轴的一端设置于水平进给凸轮槽内;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垂直进给部上的第一、第二极片压爪;通过转轴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第二连动杆,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和第一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第一条形孔内,第二连动杆的一端和第二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条形孔内。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速叠片,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叠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机中的叠片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电芯可以采用卷绕和叠片两种工艺来生产。叠片工艺是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叠放制成电芯。叠片机中的叠片机构使用压爪进行叠片的操作,叠片时压爪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运动,目前压爪的水平及垂直运动多采用直线模组控制,直线模组控制动作时会存在停止运动,难以实现高速化,而且每水平动作和垂直动作要分别由一套直线模组来控制,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叠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叠片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正面设置有水平进给凸轮槽,所述驱动轮的反面设置有垂直进给凸轮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水平进给部,所述水平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凸轮槽内,所述水平进给部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垂直进给部,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水平进给凸轮槽内;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的第一极片压爪和第二极片压爪,所述第一极片压爪和所述第二极片压爪相对设置;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孔内;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单元。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轮相啮合。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为斜齿齿轮。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第一极片压爪通过第一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所述第二极片压爪通过第二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横向导轨和第二横向导轨,所述第一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移动,所述第二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横向导轨移动。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第一连动杆和所述第二连动杆为V形。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垂直进给部和所述水平进给部为横条形。
如上所述的叠片机构,可选的,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轮轴安装板,所述轮轴安装板和所述垂直进给部相垂直,所述第二轮轴设置于所述轮轴安装板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设置有不同形状凸轮槽的驱动轮,垂直进给部和水平进给部的运动和不同的凸轮槽的轨迹相对应,驱动轮只需要用一个驱动单元来驱动,驱动轮转动时可分别带动垂直进给部和水平进给部运动,水平进给部再进一步通过连动杆实现极片压爪的水平运动,极片压爪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无需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单元来控制,减少了部件数量,降低了设备成本。在优选方案中,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单元,电机的高速旋转可实现高速叠片动作,有利于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叠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叠片机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叠片机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正”、“反”、“底”、“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叠片机构包括第一极片压爪1、第二极片压爪2、垂直进给部3、水平进给部4、驱动轮5、传动齿轮6、驱动单元7以及安装架8。驱动轮5设置于安装架8上,并由驱动单元7驱动转动。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7采用电机,电机设置于安装架8上,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和驱动轮5相啮合,当电机驱动传动齿轮6转动的时候,通过传动齿轮6的传动,带动驱动轮5转动。驱动轮5用于带动垂直进给部3和水平进给部4的移动。可选的,驱动轮5和传动齿轮6均为斜齿齿轮,采用斜齿齿轮可以降低噪音。为了便于描述,将安装架8的设置驱动轮5的一侧表面定义为叠片机构的正面,安装架8的另一侧表面则为叠片机构的反面。驱动轮5的正面和反面的方向和叠片机构的正面及反面方向一致。
在驱动轮5的正面加工有水平进给凸轮槽5a,在驱动轮5的反面加工有垂直进给凸轮槽5b。垂直进给部3和水平进给部4分别用于控制压爪的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垂直进给部3可相对安装架8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8上,水平进给部4可相对安装架8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8上,第一极片压爪1和第二极片压爪2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垂直进给部3上。当垂直进给部3上下移动时,带动位于其上的第一极片压爪1和第二极片压爪2上下移动。第一极片压爪1和第二极片压爪2相对设置,并在水平进给部4上下移动时,通过连动杆的带动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向靠近或相互远离。
本实施例在安装架8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导轨8-1和第二纵向导轨8-2。垂直进给部3设置于第一纵向导轨8-1上,并可沿第一纵向导轨8-1上下移动。水平进给部4设置于第二纵向导轨8-2上,并可沿第二导轨8-2上下移动。水平进给部4上设置有第一轮轴9,第一轮轴9的一端和水平进给部4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水平进给凸轮槽5a中。当驱动轮5转动时,第一轮轴9沿着水平进给凸轮槽5a的轨迹移动,从而驱动轮5通过第一轮轴9控制水平进给部4沿第二纵向导轨8-2上下移动。
安装架8上设置有第一连动杆10和第二连动杆11,第一连动杆10和第二连动杆11的形状相同,均大致呈V形。第一连动杆10和第二连动杆11分别通过转轴设置于安装架8上,并均可绕转轴转动。本实施例的水平进给部4为横条形结构,在水平进给部4上加工有第一条形孔4a和第二条形孔4b,第一条形孔4a和第二条形孔4b对称设置于驱动轮5的两侧。第一连动杆1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条形孔4a内,另一端和第一极片压爪1相连。第二连动杆11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条形孔4b内,另一端和第二极片压爪2相连。本实施例的第一极片压爪1和第二极片压爪2分别设置于第一压爪支架12及第二压爪支架13上,因此,连动杆通过压爪支架和压爪相连,并带动压爪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施例在垂直进给部3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横向导轨3-1和第二横向导轨3-2。第一压爪支架12设置于第一横向导轨3-1上,并可沿第一横向导轨3-1移动。第二压爪支架13设置于第二横向导轨3-2上,并可沿第二横向导轨3-2移动。当驱动轮5转动时,第一轮轴9在水平进给凸轮槽5a内移动,并随着水平进给凸轮槽5a的轨迹驱动水平进给部4沿第二纵向导轨8-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动杆10和第二连动杆11绕各自的转轴转动,第一连动杆11和第二连动杆12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压爪支架12和第二压爪支架13分别沿第一横向导轨3-1和第二横向导轨3-2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极片压爪水平方向运动的控制。
本实施例的垂直进给部3上设置有轮轴安装板14,轮轴安装板14和垂直进给部3相垂直,轮轴安装板14上设置有第二轮轴15,第二轮轴15的一端和轮轴安装板14(垂直进给部3)相连,另一端设置于垂直进给凸轮槽5b中。当驱动轮5转动时,会通过第二轮轴15控制垂直进给部3沿第一纵向导轨8-1移动,从而实现压爪垂直方向运动的控制。本实施例的进给部采用横条形结构,可以降低整体机构的高度,实现结构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加工有凸轮槽的驱动轮进行传动,使用一个驱动单元就能实现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控制,简化了结构,而且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单元时,电机通过直连齿轮带动双面凹槽驱动轮高速旋转,相比使用直线模组搭建的叠片机构,具有更高的叠片速度,及更低的制造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正面设置有水平进给凸轮槽,所述驱动轮的反面设置有垂直进给凸轮槽;
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水平进给部,所述水平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凸轮槽内,所述水平进给部设置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
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垂直进给部,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水平进给凸轮槽内;
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的第一极片压爪和第二极片压爪,所述第一极片压爪和所述第二极片压爪相对设置;
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所述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极片压爪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孔内;
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轮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为斜齿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压爪通过第一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所述第二极片压爪通过第二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横向导轨和第二横向导轨,所述第一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移动,所述第二压爪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并可沿所述第二横向导轨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杆和所述第二连动杆为V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进给部和所述水平进给部为横条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进给部上设置有轮轴安装板,所述轮轴安装板和所述垂直进给部相垂直,所述第二轮轴设置于所述轮轴安装板上。
CN202320669124.3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叠片机构 Active CN219513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9124.3U CN21951317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叠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9124.3U CN21951317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叠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3176U true CN219513176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9124.3U Active CN21951317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叠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3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45913U (zh) 一种切割机用上下料机构
CN219513176U (zh) 一种叠片机构
CN215245166U (zh) 车辆尾翼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68008U (zh) 一种牵引机下机体
CN211967538U (zh) 一种新型切割机器人
CN113275423A (zh) 全方位敷管机构
CN218882906U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的车轴齿轮箱
CN218396387U (zh) 焊机升降机构
CN102729244A (zh) 加样臂
CN212874565U (zh) 电芯叠片装置
CN115625652A (zh) 机械零件加工用调节式翻转设备
CN212103045U (zh) 一种铝板氧化装置
CN114526110A (zh) 一种矿山通风降尘自动化控制滑轨装置
CN207983988U (zh) 3d打印中心的柜体
CN218808999U (zh) 一种新型转盘取放料机构
CN220399580U (zh) 一种pcb短路检测装置
CN215731836U (zh) 一种电芯夹紧定位装置
CN216597670U (zh) 一种电芯中转装置
CN216903074U (zh) 一种高速锂电池叠片设备
CN215356575U (zh) 一种三轴车牙机上料装置
CN216252105U (zh) 一种电力电气用线路除冰装置
CN220219555U (zh) 一种注塑机自动取料设备
CN220563736U (zh) 一种锯床输送机构
CN217784143U (zh) 一种顶板机构
CN219258858U (zh) 取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