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2936U -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2936U
CN219492936U CN202320330097.7U CN202320330097U CN219492936U CN 219492936 U CN219492936 U CN 219492936U CN 202320330097 U CN202320330097 U CN 202320330097U CN 219492936 U CN219492936 U CN 219492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rod
shock absorber
adjustabl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00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新刚
刘定邦
房国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USTRIAN-ABSOR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USTRIAN-ABSOR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USTRIAN-ABSOR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USTRIAN-ABSOR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00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2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2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2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包括顶板、底板、弹簧和多组活塞组件;其中,顶板和底板沿上下分布,弹簧和多组活塞组件均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多组活塞组件环绕于弹簧间隔分布。活塞组件包括筒体、杆体和限位板;其中,筒体的下端与底板相连,且筒体具有纵向贯通的筒腔;杆体的上端与顶板相连,下端插接在筒腔内并连接有块体;限位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筒腔内,与底板之间具有调距结构。通过调距结构能够调整限位板与底板的间距,且通过限位板的移动可以改变块体的可移动距离,从而限定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申请提供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的差异进行调整,应用于发动机时的通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由于其输出机械能的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机体产生强烈的震动,通常情况下,发动机需要搭配减震器一同使用。
在先专利CN202221053329.0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活塞筒和活塞杆的组合结构吸收震动,并且确保结构的稳定。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减震器结构及性能参数固定,对发动机于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适应范围比较窄,不能满足发动机作业的不同需求,通用性较差;而通过更换减震器的弹簧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则需要将发动机的整体拆除,其作业难度大、可行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旨在解决因现有减震器结构单一所导致的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本体相连的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弹簧,以及环绕于所述弹簧间隔设置的多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筒体,其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筒腔;
杆体,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其下端插接在所述筒腔内,且固定连接有适于与所述筒腔的内周壁相接的块体;以及
限位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筒腔内,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调距结构;
其中,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块体抵接,以限制所述块体向下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距结构包括:
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与对应的所述筒腔连通;以及
升降杆,滑动插接在所述通孔内,且其上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升降杆,以限制所述升降杆相对于所述底板的移动;
其中,所述升降杆适于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以增大或缩小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的间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杆还包括:
连板,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连杆,其一端与所述连板一体连接,且其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杆和所述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连杆的延伸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板相连,以形成首尾相接的框体结构;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述框体结构能够带动其他的所述升降杆同步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定位孔,沿上下方向贯通对应的所述连杆;
螺杆,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且其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连;
支撑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处于所述连杆的下方;
其中,所述支撑螺母适于与所述连杆相接,以限制所述连杆向下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所述夹持螺母处于所述连杆的上方,且适于与所述连杆相接,以限制所述连杆向上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
组装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与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
主轴,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组装板设置,且处于所述弹簧内;
其中,所述主轴上具有用于抵接所述顶板上表面的上阻动部,还具有用于抵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下阻动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板上具有适于与所述螺纹槽连通的对位孔;所述连板和所述升降杆之间具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适于穿过所述对位孔,且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具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适于供所述升降杆穿过,并填充所述通孔和所述升降杆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所述块体相接的缓冲垫。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顶板与发动机固定、将底板与支撑面固定,实现对发动机的有效减震,具体的减震作业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启动时,弹簧发生弹性收缩,同时多组活塞组件发挥作用,实现对震动的缓冲与吸收,并确保顶板相对于底板升降时的稳定。
在上述减震作业过程中,通过调距结构调节限位板相对于筒体的位置,可以使块体的可移动距离得到改变,从而限定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的差异进行调整,应用于发动机时的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顶板和杆体之间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调距结构和锁定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升降杆与连板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活塞组件;11、筒体;111、筒腔;12、杆体;121、块体;13、限位板;131、缓冲垫;2、调距结构;21、通孔;22、升降杆;221、螺纹槽;3、锁定结构;31、定位孔;32、螺杆;321、夹持螺母;33、支撑螺母;4、连板;41、对位孔;5、连杆;6、组装板;7、连接螺栓;8、防滑套;100、顶板;200、底板;300、弹簧;400、主轴;410、上阻动部;420、下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申请提供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进行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包括顶板100、底板200、弹簧300和多组活塞组件1。
其中,顶板100用于与发动机本体相连,其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减振器应用于其他构件时,顶板100还适用于与其他构件的机身相连,以获得相同的减震效果。
底板200设置于顶板100的下方,用于与发动机本体下方的支撑面相连,其连接方式同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弹簧300设置在顶板100和底板200之间,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00和底板200相连;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0和底板200同轴设置,弹簧300的中心轴和顶板100或底板200的中心相接。
多组活塞组件1环绕于弹簧300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组件1具有四组,且沿弹簧300周向相邻的两组活塞组件1与弹簧300构成的角度为直角,形成结构稳定的四角支撑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组件1包括筒体11、杆体12和限位板13。
筒体11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筒腔111;筒体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00的上表面;在筒体11和底板200固定后,底板200封闭筒腔111的下端开口。
杆体12采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杆结构;且杆体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顶板100的上表面;杆体12的下端插接在筒腔111内,且杆体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适于与筒腔111的内周壁相接的块体121。
限位板13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筒腔111内,与底板200之间具有调距结构2;限位板13用于与块体121抵接,以限制块体121向下移动。
其中,通过调距结构2能够调整限位板13相对于筒腔111的位置,以相应的缩短或延长块体121与限位板13的间距。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顶板100与发动机固定、将底板200与支撑面固定,实现对发动机的有效减震,具体的减震作业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启动时,弹簧300发生弹性收缩,同时多组活塞组件1发挥作用,实现对震动的缓冲与吸收,并确保顶板100相对于底板200升降时的稳定。
在上述减震作业过程中,通过调距结构2调节限位板13相对于筒体11的位置,可以使块体121的可移动距离得到改变,从而限定弹簧300的最大形变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的差异进行调整,应用于发动机时的通用性较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调距结构2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调距结构2包括通孔21和升降杆22。
通孔21设置在底板200上,且与对应的筒腔111连通;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提到的通孔21的大小等于或小于筒腔111下端开口的大小。
升降杆22滑动插接在通孔21内,且其上端与限位板13固定连接;此外,升降杆22与底板200之间具有锁定结构3,该锁定结构3用于连接底板200和升降杆22,以限制升降杆22相对于底板200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杆22适于相对于底板200移动,并且能够通过锁定结构3锁止,以实现增大或缩小限位板13与底板200的间距的技术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6,升降杆22还包括连板4和连杆5。
连板4与升降杆2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设计此可拆卸连接关系的目的在于:其一,在连板4发生升降时,升降杆22同步升降;其二,在连板4或升降杆22发生损坏时,拆分二者即可对损坏部位进行准确的养护。
连杆5的一端与连板4一体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具体的:连杆5朝向与对应的连板4(沿弹簧300周向)相邻的另一连板4延伸。
上述锁定结构3设置在连杆5和底板200之间,通过调整连杆5与底板200的位置,即可实现升降杆22与底板200位置的调节。
此外,连杆5的延伸端与另一个连板4相连,以形成首尾相接的框体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升降杆22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框体结构能够带动其他的升降杆22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多个限位板13的定位,且保证多个限位板13相较于水平面共面布置,确保每个活塞组件1所对应的弹簧300伸缩量相等,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锁定结构3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锁定结构3包括定位孔31、螺杆32和支撑螺母33。
定位孔31沿上下方向贯通对应的连杆5;为保证连杆5的结构强度,定位孔31处于连杆5的中心处,且连杆5的中心处采用加宽处理,其具体的加宽处理方式:将一圆形的加强片焊接于连杆5的中心处,令加强片和连杆5形成一体布置的高强度构件。
螺杆32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其杆身插接于定位孔31内,且其上端与底板2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支撑螺母33与螺杆32螺纹连接,处于连杆5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动支撑螺母33,能够使支撑螺母33沿螺杆32的轴向旋进至与连杆5相接,以限制连杆5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板4限制升降杆22向下移动,达成限位升降杆22的技术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螺杆32和连杆5之间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5,螺杆32上还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321。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螺母321处于连杆5的上方,能够沿螺杆32的轴向旋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动夹持螺母321,能够使夹持螺母321沿螺杆32的轴向旋进至与连杆5相接,以限制连杆5向上移动,进而配合支撑螺母33,实现连板4位置的完全限定,进而加强对升降杆22的限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组装板6;在本实施例中,组装板6处于底板200的下方,且与螺杆32的下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板6替代底板200与支撑面相连,解决因在底板200下部加装上述构件(例如:升降杆22、螺杆32、连板4、连杆5)造成底板200无法与支撑面相连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组装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主轴400;在本实施例中,主轴400沿上下方向贯穿顶板100、底板200和组装板6设置,且处于弹簧300内;需要指出的是,组装板6的表面具有适于供主轴400穿过的预留孔。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400上具有用于抵接顶板100上表面的上阻动部410,还具有用于抵接底板200下表面的下阻动部4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400和上阻动部410辅助顶板100连接发动机,主轴400和下阻动部420辅助组装板6连接支撑面,同时主轴400发挥其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升降杆22和连板4之间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升降杆22的下端面开设有螺纹槽221,连板4上具有适于与螺纹槽221连通的对位孔41。
连板4和升降杆22之间具有连接螺栓7,连接螺栓7适于穿过对位孔41,且与螺纹槽221螺纹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螺栓7实现升降杆22和连板4的组合,实现了二者的快速连接和分离,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通孔21和升降杆2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每个通孔21的内部均具有防滑套8;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套8适于供升降杆22穿过,并填充通孔21和升降杆22之间的间隙,一方面避免升降杆22相对于通孔21发生晃动,进而产生异响;另一方面确保活塞组件1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即杆体12相对于筒体11向下移动时,可以对震动进行有效的吸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限位板13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6,限位板13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块体121相接的缓冲垫131;在本实施例中,此缓冲垫131的横截面与限位板13的横截面相同,且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优秀的缓冲性能,以减轻块体121频繁撞击限位板13造成的结构损伤。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包括用于与发动机本体相连的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弹簧,以及环绕于所述弹簧间隔设置的多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筒体,其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筒腔;
杆体,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其下端插接在所述筒腔内,且固定连接有适于与所述筒腔的内周壁相接的块体;以及
限位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筒腔内,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调距结构;
其中,所述限位板用于与所述块体抵接,以限制所述块体向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结构包括:
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与对应的所述筒腔连通;以及
升降杆,滑动插接在所述通孔内,且其上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升降杆,以限制所述升降杆相对于所述底板的移动;
其中,所述升降杆适于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以增大或缩小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还包括:
连板,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连杆,其一端与所述连板一体连接,且其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杆和所述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连杆的延伸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板相连,以形成首尾相接的框体结构;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杆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述框体结构能够带动其他的所述升降杆同步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定位孔,沿上下方向贯通对应的所述连杆;
螺杆,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且其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连;
支撑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处于所述连杆的下方;
其中,所述支撑螺母适于与所述连杆相接,以限制所述连杆向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夹持螺母;所述夹持螺母处于所述连杆的上方,且适于与所述连杆相接,以限制所述连杆向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
组装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与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还包括:
主轴,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组装板设置,且处于所述弹簧内;
其中,所述主轴上具有用于抵接所述顶板上表面的上阻动部,还具有用于抵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下阻动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板上具有适于与所述螺纹槽连通的对位孔;所述连板和所述升降杆之间具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适于穿过所述对位孔,且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具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适于供所述升降杆穿过,并填充所述通孔和所述升降杆之间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具有适于与所述块体相接的缓冲垫。
CN202320330097.7U 2023-02-23 2023-02-23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Active CN219492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97.7U CN21949293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97.7U CN21949293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2936U true CN219492936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3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0097.7U Active CN219492936U (zh) 2023-02-23 2023-02-23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2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92936U (zh) 可调式发动机减震器
CN215483749U (zh) 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CN210363253U (zh) 一种汽车避震硬度可调的减震悬架
CN211428029U (zh) 一种装修设备减震电容
CN201547178U (zh) 减振装置及双横臂悬架
CN208233171U (zh) 一种汽车车架
CN106884720B (zh) 发动机保护装置
CN216200135U (zh) 一种减震机架
CN210949644U (zh) 一种动力吸振器
CN215519841U (zh) 钢结构平台的高强度缓震支撑结构
CN113048119A (zh) 一种缓冲液压油缸
CN21990404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1780430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13701484U (zh) 一种用于碟簧的上下模座可调装置
CN215293092U (zh) 一种液压油缸减震底座
CN215569200U (zh) 一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用定位结构
CN220816400U (zh) 一种机器人减震底座
CN216504970U (zh) 一种摩托车装配装置的倒装架体
CN212775353U (zh) 一种采用双重固定结构的发动机液压悬置
CN219388297U (zh) 一种多级油缸
CN217791236U (zh) 减震装置和上出料脱油机
CN21735537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工作台支脚
CN217463031U (zh) 一种洗车机减震缓冲机构
CN219045533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的减震缓冲器
CN21418592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焊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