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5274U -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5274U
CN219485274U CN202222976851.2U CN202222976851U CN219485274U CN 219485274 U CN219485274 U CN 219485274U CN 202222976851 U CN202222976851 U CN 202222976851U CN 219485274 U CN219485274 U CN 219485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station
turntable
jig mechanism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68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sheng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68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5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5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5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属于铝合金产品抛光技术领域。其包括:转台,其对称两侧分别为上料工位和打磨工位;第一治具机构和第二治具机构,两者均设置在转台上并分别安装有待抛光产品,第一治具机构和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位于上料工位和打磨工位,通过转台带动第一治具机构和第二治具机构在上料工位与打磨工位之间来回转换,并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对打磨工位上的产品进行打磨、抛光。通过多工位转台的设置,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将打磨工艺与抛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自动化打磨和抛光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对人体造成伤害、也避免了产品来回搬运过程中存在损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产品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背景技术
在汽车水切,饰条等亮条产品机器人抛光工艺中,现有的抛光系统只能实现抛光的功能,前端工艺还需要人工打磨产品端部,再将产品放到现有的抛光系统中进行机器人抛光作业。
现有的产品生产分为打磨、抛光两段工艺,需人工手持气磨机打磨产品两端及翻遍面,再将产品放到现有的抛光系统中进行抛光作业。但是人工打磨存在稳定性不足的缺陷,并且无法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打磨过程中的粉尘也容易对人身体造成伤害,另外,两段工艺之间的产品搬运存在碰划伤的风险以及人力成本的浪费。
现有的抛光系统的上料机构为固定式,只能实现抛光的功能,无法将其他的生产工艺结合到现有的抛光系统中,使得现有的抛光系统存在较大的空间、能源的浪费,也使得抛光技术、抛光产能无法得到进步与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提高产品打磨、抛光效率的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包括:
转台,其对称两侧分别为上料工位以及打磨工位;
第一治具机构以及第二治具机构,两者均设置在转台上并分别安装有待抛光产品,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料工位以及所述打磨工位,通过所述转台带动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在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打磨工位之间来回转换,并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对所述打磨工位上的产品进行打磨、抛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打磨工位分别设置有机架,两个所述机架均安装在所述转台上,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机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与所述第二治具机构结构相同,并包括:
安装板;
机抛治具,其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放置待抛光产品;
气缸,其竖直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穿过所述机架并向上伸出;
连杆组件,其用于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轴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抛治具以及所述机架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机抛治具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还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随着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下伸缩,依次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安装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面设有用于通电通气的快换盘以及快插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台的底部设置有分度转台,通过所述分度转台驱动所述转台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台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料工位以及所述打磨工位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转台到位感应器,所述转台到位感应器位于所述机抛治具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多工位转台的设置,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将打磨工艺与抛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自动化打磨以及抛光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对人体造成伤害、也避免了产品来回搬运过程中存在损伤的风险。
2、转台底部的支撑结构上设有转台到位感应器,当第一治具机构与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位于上料工位与打磨工位时,两个转台到位感应器分别位于两个机抛治具的底部,由此对上料工位与打磨工位进行精确定位,确保转台的每次转动均可转动至精确位置,进而保证后续打磨工序与抛光工序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转台、打磨机器人、抛光机器人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转台;110、上料工位;120、打磨工位;130、第一治具机构;131、安装板;132、机抛治具;133、气缸;134、第一连杆;135、第二连杆;140、第二治具机构;150、机架;160、快换盘;170、快插模块;180、分度转台;190、支撑结构;191、转动块;192、转台到位感应器;200、打磨机器人;300、抛光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包括:
转台100,其对称两侧分别为上料工位110以及打磨工位120;
第一治具机构130以及第二治具机构140,两者均设置在转台100上并分别安装有待抛光产品,第一治具机构130以及第二治具机构140分别位于上料工位110以及打磨工位120,通过转台100带动第一治具机构130以及第二治具机构140在上料工位110与打磨工位120之间来回转换,并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对打磨工位120上的产品进行打磨、抛光,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只需在上料工位110进行人工上料、下料即可,后续的打磨、抛光过程均通过外部的机器人自动完成;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的抛光系统中,其上料机构为固定式结构并具有两个工位,操作人员需在两个工位之间来回走动,取下已抛光的产品,装上待抛光产品,并且整个抛光系统只具有抛光功能,而在抛光工序之前,需人工对产品表面进行打磨,一方面存在人工打磨稳定性不足、无法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人工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两段工艺之间的产品搬运还存在碰划伤的风险以及人力成本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将上料工位110和打磨工位120设置在同一转台100上,取消了原有的人工打磨工位,增设了机器人打磨工位,并同时具备机器人抛光工位,将打磨工艺与抛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自动化打磨以及抛光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对人体造成伤害、也避免了产品来回搬运过程中存在损伤的风险;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打磨机器人200用于对打磨工位120的产品进行打磨,外部的抛光机器人300用于将打磨工位120上已完成打磨的产品搬运至抛光工位进行抛光,还用于将抛光后的产品搬运至上料工位110,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操作人员在上料工位110将待抛光产品安装到第一治具机构130上,通过转台100的转动,第一治具机构130转至打磨工位120,同时第二治具机构140转至上料工位110,此时操作人员再次将待打磨产品安装到第二治具机构140上,同时打磨机器人200对第一治具机构130上的产品进行打磨;
2、当打磨工作结束后,抛光机器人300将第一治具机构130已打磨完成的产品搬运至抛光工位(具有多个抛光工位)进行抛光,而后转台100转动,已安装有待抛光产品的第二治具机构140转至打磨工位120进行打磨,第一治具机构130转至上料工位110,等待抛光机器人300将抛光完的产品重新搬运至第一治具机构130上后,操作人员取下第一治具机构130上已抛光的产品,并重新装上待抛光产品;
3、根据上述1和2的工作流程往复循环,通过多工位转台100的设置,实现一套系统多工艺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上料工位110与打磨工位120分别设置有机架150,两个机架150均安装在转台100上,第一治具机构130以及第二治具机构140分别与两个机架150连接。
优选的,第一治具机构130与第二治具机构140结构相同,并包括:
安装板131;
机抛治具132,其放置在安装板131上并用于放置待抛光产品,其中,当产品完成打磨工作后,抛光机器人300将整个机抛治具132搬运至抛光工位,同样的,当抛光结束后,抛光机器人300再将机抛治具132搬运至上料工位110的安装板131上;
气缸133,其竖直设置在转台100上,气缸133的气缸轴穿过机架150并向上伸出;
连杆组件,其用于将安装板131与机架150、安装板131与气缸133的气缸轴进行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134,其两端分别与机抛治具132以及机架150连接;
第二连杆135,其一端与机抛治具132连接且另一端与气缸133的气缸轴铰接,其中,第二连杆135还与第一连杆134铰接,由此,随着气缸133的气缸轴上下伸缩,即可依次带动第二连杆135、安装板131转动,从而调节机抛治具132的角度,以此更好地与打磨机器人200以及抛光机器人300进行配合。
优选的,安装板131朝向连杆组件的一面设有用于通电通气的快换盘160以及快插模块170,其中,快插模块170用于实现机抛治具132在打磨作业时的通电通气,快换盘160用于实现机抛治具132在抛光作业时的通电通气。
优选的,转台100的底部设置有分度转台180,通过分度转台180驱动转台100旋转。
优选的,转台100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两个支撑结构190,两个支撑结构190分别位于上料工位110以及打磨工位120的底部,其中,转台100与支撑结构190之间设有转动块191,确保转台100可顺利转动。
优选的,支撑结构190上设有转台到位感应器192,当第一治具机构130与第二治具机构140分别位于上料工位110与打磨工位120时,两个转台到位感应器192分别位于两个机抛治具132的底部,由此对上料工位110与打磨工位120进行精确定位,确保转台100的每次转动均可转动至精确位置。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台,其对称两侧分别为上料工位以及打磨工位;
第一治具机构以及第二治具机构,两者均设置在转台上并分别安装有待抛光产品,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料工位以及所述打磨工位,通过所述转台带动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在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打磨工位之间来回转换,并配合外部的机器人对所述打磨工位上的产品进行打磨、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打磨工位分别设置有机架,两个所述机架均安装在所述转台上,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治具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机构与所述第二治具机构结构相同,并包括:
安装板;
机抛治具,其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放置待抛光产品;
气缸,其竖直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穿过所述机架并向上伸出;
连杆组件,其用于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轴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抛治具以及所述机架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机抛治具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气缸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还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下伸缩,依次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安装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面设有用于通电通气的快换盘以及快插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的底部设置有分度转台,通过所述分度转台驱动所述转台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两个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上料工位以及所述打磨工位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转台到位感应器,所述转台到位感应器位于所述机抛治具的底部。
CN202222976851.2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Active CN219485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6851.2U CN2194852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6851.2U CN2194852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5274U true CN219485274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6851.2U Active CN21948527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5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6826A (zh) 一种全自动单晶硅棒切磨复合加工一体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977693A (zh) 空调制冷配件加工设备
CN108655904B (zh) 一种自动量测式上下槽体打磨线
CN202240826U (zh) 一种全自动金刚石锯片基体抛光机
CN219485274U (zh) 一种辅助打磨抛光上料的多工位转台
CN114310632A (zh) 一种全自动片材3d抛光机及工作方法
CN108466152A (zh) 一种自动量测式侧面打磨线
CN110640534B (zh) 用于加工中心的上下料装置
CN210997834U (zh) 自动打磨生产装置
CN21714323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加工车床
CN214134480U (zh) 一种激光研磨装置
CN213135138U (zh) 一种空调配件车床数控用自动上料机构
CN212526326U (zh) 一种同步打磨工站
CN210255591U (zh) 多工位花岗石板研磨机
CN210388655U (zh) 阀体打磨生产线
CN208468031U (zh) 一种自动量测式侧面打磨线
CN210878549U (zh) 多机器柔性侧围加强板生产线
CN208826285U (zh) 一种自动量测式上下槽体打磨线
CN112720209A (zh) 一种智能打磨系统及智能打磨方法
CN217596454U (zh) 片阀自动打磨处理单元
CN219053993U (zh) 一种自动抛光装置及其水龙头抛光设备
CN110893566A (zh) 一种双头玻璃磨边装置
CN216913295U (zh) 多功能复合磨设备
CN117381469B (zh) 电子产品用金属结构件cnc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2762552U (zh) 零件组装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Address after: No. 3566 Shushan Road, Gaoxin Distric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25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sheng Automotiv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 Dagang 6th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899

Patentee before: NINGBO MINTH AUTOMOTIVE PARTS RESEARCH&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