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9597U -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9597U
CN219469597U CN202320641939.0U CN202320641939U CN219469597U CN 219469597 U CN219469597 U CN 219469597U CN 202320641939 U CN202320641939 U CN 202320641939U CN 219469597 U CN219469597 U CN 219469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e
driving assembly
lifting platform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19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赵成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awang Cloud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wang Cloud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wang Cloud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wang Cloud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19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9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9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9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包括主驱动组件、从驱动组件、提升平台及传动连杆,所述提升平台安设于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提升平台两端分别对应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竖向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提升平台下方,所述传动连杆端部分别连接于主驱动组件及从驱动组件上,且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轮;所述提升平台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分别与同侧的传动齿轮啮合;当提升平台一端升降时,将带动传动齿轮及相连接传动连杆一同旋转,进而带动提升平台另一端同步升降,保证装置动作的同步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码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平台驱动的提升设备主要通过多平台提升系统中单个提升平台分别利用自带驱动设备完成独立运动,进而多个提升平台之间协同完成某项功能。在现有技术应用中,当截面积较大物体需要提升时,其着力点会分散在物体的各个点上,这时每个点需要单独设置一个提升平台,然后通过多个提升平台之间协同动作以提升物品。每个提升平台的驱动方式采用电机、气缸驱动等为主,但不同动力所驱动的提升平台,在进行协同动作时很难完全保持同步运动,其协同动作较困难,为保证多个平台设备同步实施,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调试,且一旦提升物品重量改变或者提升速度变化,则需重新调试,因此装置使用成本较高,且其无法适应不同重物提升需求,而当多平台驱动的提升设备无法同步动作时,则可能导致物品倾斜,提升受力不均,尤其如果对物品有定位需求时,则会导致设备与定位装置接触,以导致卡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提升装置成本高、受力不均且通用性低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有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包括主驱动组件、从驱动组件、提升平台及传动连杆,所述提升平台安设于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提升平台两端分别对应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竖向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提升平台下方,所述传动连杆端部分别连接于主驱动组件及从驱动组件上,且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轮;所述提升平台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分别与同侧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主驱动组件上安设有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提升平台一端竖向滑动,当靠近主驱动组件的传动齿条随提升平台一端升降时,将带动靠近主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及相连接传动连杆一同旋转,通过传动连杆将驱使靠近从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同步旋转,进而驱动靠近从驱动组件的传动齿条带动提升平台另一端同步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提升平台包括提升底板及位于两端的提升侧板,所述提升底板采用两组平行设置的条形连接板,且两组条形连接板的同一端垂直连接同一提升侧板,每组条形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一条胶板;所述提升侧板下端设有U型槽口,所述U型槽口用于提升平台升降过程中避让传动连杆,且每组提升侧板中U型槽口的侧边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上安装板、第一固定底板、第一立板及两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固定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筋板与第一立板均安设于第一固定底板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一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分别与两组第一筋板连接,所述第一筋板与第一立板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一上安装板与第一固定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上安装板分别与第一筋板及第一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上,且所述提升侧板外侧面设有连接块,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杆端部固定于连接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从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上安装板、第二固定底板、第二立板及两组第二筋板,所述第二固定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筋板与第二立板均安设于第二固定底板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二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分别与两组第二筋板连接,所述第二筋板与第二立板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二上安装板与第二固定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上安装板分别与第二筋板及第二立板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安装板设有上缓冲机构及上限位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上缓冲机构用于提升平台接近上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下设置,且当提升平台接近上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上端;所述上限位机构采用上限位螺栓,所述上限位机构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位移的上极限位置,所述上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当提升平台到达上极限位置时,所述上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上端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立板的内侧面设有下限位安装座,所述下限位安装座上设有下缓冲机构及下限位机构,所述下缓冲机构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下缓冲机构用于提升平台接近下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上设置,且当提升平台接近下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下端;所述下限位机构采用下限位螺栓,所述下限位机构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位移的下极限位置,所述下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当提升平台到达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下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下端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平台中两组提升侧板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直线滑块,对应的所述主驱动组件的第一立板和从驱动组件的第二立板内侧面分别设有配合直线滑块的直线滑轨,通过直线滑轨与直线滑块保持提升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无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提升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四组直线滑块,且四组直线滑块呈两两对称设置于提升侧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别设有两组直线滑轨,两组直线滑轨对称设置于第一立板或第二立板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且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与第一立板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与第二立板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轴承。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通过采用位于传动连杆两端的传动齿轮分别与提升平台相连接的传动齿条相啮合,当提升平台一端升降时,通过传动连杆可保证提升平台另一端随之进行升降,从而确保提升平台整体同步升降,保证装置动作的同步性;同时本装置中仅采用单个驱动气缸即可驱动提升平台整体升降,并确保了平台均匀提升,无需设置多个动力源,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且操作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气缸与提升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连杆及传动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位置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运送物料框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主驱动组件;101-第一固定底板;102-第一筋板;103-第一立板;104-第一上安装板;105-驱动气缸;106-上缓冲机构;107-上限位机构;108-下限位安装座;109-下缓冲机构;110-下限位机构;111-连接块;2-从驱动组件;201-第二固定底板;202-第二筋板;203-第二立板;204-第二上安装板;3-提升平台;301-提升底板;302-胶板;303-提升侧板;4-直线滑块;5-直线滑轨;6-传动连杆;7-传动齿轮;8-传动齿条;9-前阻挡组件;10-左阻挡组件;11-右阻挡组件;12-拆框定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联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需提前声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内侧”、“外侧”、“上”、“下”等方向性术语是基于附图当前所示方向,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方位限制,若附图中产品方向发生改变,其方向性术语可随之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内侧”是指本实施例产品左右横置状态下偏向中间的一侧,“外侧”是指本实施例产品左右横置状态下偏离中间的一侧,“上”和“下”是指本实施例产品正常横置状态下上方及下方方位。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有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包括主驱动组件1、从驱动组件2、提升平台3及传动连杆6,所述提升平台3安设于主驱动组件1与从驱动组件2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提升平台3两端分别对应主驱动组件1与从驱动组件2竖向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设于所述主驱动组件1上的驱动气缸105带动提升平台3进行升降动作,从而实现物料提升输送的功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平台3包括提升底板301及位于两端的提升侧板303,所述提升底板301采用两组平行设置的条形连接板,且两组条形连接板的同一端垂直连接同一提升侧板303,每组条形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一条胶板302;所述提升侧板303下端设有U型槽口,所述U型槽口用于提升平台3升降过程中避让传动连杆6,且每组提升侧板303中U型槽口的侧边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传动齿条8,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杆6位于提升平台3下方,所述传动连杆6端部分别连接于主驱动组件1及从驱动组件2上,所述传动连杆6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轮7,该传动齿轮7通过键连接方式固定于传动连杆6,且所述传动齿轮7分别与同侧的传动齿条8进行啮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组件1包括第一上安装板104、第一固定底板101、第一立板103及两组第一筋板102,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0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筋板102与第一立板103均安设于第一固定底板101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一筋板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103分别与两组第一筋板102连接,所述第一筋板102与第一立板103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一上安装板104与第一固定底板1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上安装板104分别与第一筋板102及第一立板103上端固定连接。
而所述从驱动组件2包括第二上安装板204、第二固定底板201、第二立板203及两组第二筋板202,所述第二固定底板20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筋板202与第二立板203均安设于第二固定底板201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二筋板20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203分别与两组第二筋板202连接,所述第二筋板202与第二立板203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二上安装板204与第二固定底板201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上安装板204分别与第二筋板202及第二立板203上端固定连接。
更详细的,结合图2所示,所述驱动气缸105仅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104上,且所述提升侧板303外侧面设有连接块111,所述驱动气缸105的驱动杆端部固定于连接块111上。通过驱动气缸105驱动提升平台3一端竖向滑动,当靠近主驱动组件1的传动齿条8随提升平台3一端升降时,将带动靠近主驱动组件1的传动齿轮7及相连接传动连杆6一同旋转,通过传动连杆6将驱使靠近从驱动组件2的传动齿轮7同步旋转,进而驱动靠近从驱动组件2的传动齿条8带动提升平台3另一端同步升降。
具体的,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传动连杆6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板103和第二立板203,且所述传动连杆6的端部与第一立板103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连杆6的端部与第二立板203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轴承。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连杆6及两端的传动齿轮7同步传动,可确保在仅保持一端施加驱动力的前提下,即可保持提升平台3两端同步升降。
更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上安装板104设有上缓冲机构106及上限位机构107,所述上缓冲机构106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上缓冲机构106用于提升平台3接近上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104,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下设置,且当提升平台3接近上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303上端;所述上限位机构107采用上限位螺栓,所述上限位机构107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3位移的上极限位置,所述上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104,当提升平台3到达上极限位置时,所述上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303上端抵接。同理的,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立板103的内侧面设有下限位安装座108,所述下限位安装座108上则设有下缓冲机构109及下限位机构110,所述下缓冲机构109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下缓冲机构109用于提升平台3接近下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108,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上设置,且当提升平台3接近下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303下端;所述下限位机构110采用下限位螺栓,所述下限位机构110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3位移的下极限位置,所述下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108,当提升平台3到达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下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303下端抵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限位螺栓和下限位螺栓可限定提升平台3的升降位移范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气缸105施加动力,提升平台3升降至上极限或下极限位置时,由于运行速度较快,为避免提升平台3升降过程中发生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故在上极限及下极限位置分别设有液压缓冲器,以依靠液压阻尼对提升平台3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并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所述提升平台3中两组提升侧板303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直线滑块4,对应的所述主驱动组件1的第一立板103和从驱动组件2的第二立板203内侧面分别设有配合直线滑块4的直线滑轨5,通过直线滑轨5与直线滑块4保持提升平台3在升降过程中无晃动。更详细的,每组提升侧板303的外表面设有四组直线滑块4,且四组直线滑块4呈两两对称设置于提升侧板303上。所述第一立板103和第二立板203分别设有两组直线滑轨5,两组直线滑轨5对称设置于第一立板103或第二立板203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可应用于物料框码垛及拆垛场合,为便于物料框稳定输送,本实施例中提升平台上还可设置前阻挡组件9、左阻挡组件10及右阻挡组件11,如图7所示,当进行物料框码垛时,单个物料框通过输送组件(例如传送带)流入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后,由位于左右两侧的左阻挡组件10及右阻挡组件11进行左右定位,同时前阻挡组件9进行前定位,随后提升平台将单个物料框提起,物料框与上方码垛的物料框嵌合,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上还设有拆框定位组件12,具体的该拆框定位组件12分别安设于主驱动组件1与从驱动组件2上,该拆框定位组件12采用夹紧气缸驱动的夹板结构,当夹紧气缸伸出时,所述夹板端部将伸至物料框的上边缘位置,并夹紧物料框上边缘,此时所述夹板所夹紧的物料框及其上方的物料框码垛完成;当进行物料框拆垛作业时,则该拆框定位组件的夹板端部将夹紧位于最下方的物料框,提升平台提起到位后,所述拆框定位组件12的夹板松开物料框,且此时提升平台下移约一个物料框的距离,所述拆框定位组件12的夹板夹紧上一个物料框的上边缘,而后提升平台继续下移,则完成一个物料框的拆垛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组件、从驱动组件、提升平台及传动连杆,所述提升平台安设于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提升平台两端分别对应主驱动组件与从驱动组件竖向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提升平台下方,所述传动连杆端部分别连接于主驱动组件及从驱动组件上,且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轮;所述提升平台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分别与同侧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主驱动组件上安设有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提升平台一端竖向滑动,当靠近主驱动组件的传动齿条随提升平台一端升降时,将带动靠近主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及相连接传动连杆一同旋转,通过传动连杆将驱使靠近从驱动组件的传动齿轮同步旋转,进而驱动靠近从驱动组件的传动齿条带动提升平台另一端同步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平台包括提升底板及位于两端的提升侧板,所述提升底板采用两组平行设置的条形连接板,且两组条形连接板的同一端垂直连接同一提升侧板,每组条形连接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一条胶板;所述提升侧板下端设有U型槽口,所述U型槽口用于提升平台升降过程中避让传动连杆,且每组提升侧板中U型槽口的侧边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上安装板、第一固定底板、第一立板及两组第一筋板,所述第一固定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筋板与第一立板均安设于第一固定底板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一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分别与两组第一筋板连接,所述第一筋板与第一立板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一上安装板与第一固定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上安装板分别与第一筋板及第一立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上,且所述提升侧板外侧面设有连接块,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杆端部固定于连接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上安装板、第二固定底板、第二立板及两组第二筋板,所述第二固定底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筋板与第二立板均安设于第二固定底板上方,且两组所述第二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立板分别与两组第二筋板连接,所述第二筋板与第二立板构成的横截面呈半框结构,所述第二上安装板与第二固定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上安装板分别与第二筋板及第二立板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安装板设有上缓冲机构及上限位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上缓冲机构用于提升平台接近上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下设置,且当提升平台接近上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上端;所述上限位机构采用上限位螺栓,所述上限位机构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位移的上极限位置,所述上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上安装板,当提升平台到达上极限位置时,所述上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上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的内侧面设有下限位安装座,所述下限位安装座上设有下缓冲机构及下限位机构,所述下缓冲机构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下缓冲机构用于提升平台接近下极限位置时进行减速缓冲,所述液压缓冲器的缸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液压杆朝上设置,且当提升平台接近下极限位置时,所述液压杆对应抵接提升侧板下端;所述下限位机构采用下限位螺栓,所述下限位机构则用于限制提升平台位移的下极限位置,所述下限位螺栓固定连接于下限位安装座,当提升平台到达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下限位螺栓与提升侧板下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平台中两组提升侧板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直线滑块,对应的所述主驱动组件的第一立板和从驱动组件的第二立板内侧面分别设有配合直线滑块的直线滑轨,通过直线滑轨与直线滑块保持提升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无晃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提升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四组直线滑块,且四组直线滑块呈两两对称设置于提升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别设有两组直线滑轨,两组直线滑轨对称设置于第一立板或第二立板的内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且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与第一立板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一轴承,所述传动连杆的端部与第二立板的连接位置设有第二轴承。
CN202320641939.0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Active CN219469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1939.0U CN21946959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1939.0U CN21946959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9597U true CN219469597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1939.0U Active CN219469597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9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6383U (zh) 一种可变间距的夹爪机构
CN111646170B (zh) 一种大幅面钢板液压翻板机
CN107150448B (zh) 一种汽车顶棚涂胶压合系统
CN219469597U (zh)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CN210289539U (zh) 一种伸缩式安全防护门
CN203200168U (zh) 玻璃切割机的移载机构
CN116281732A (zh) 一种多平台共用驱动同步提升装置
CN107915057B (zh) 一种高效的码料机械手
CN210758191U (zh) 一种床垫生产切割装置
CN111300392A (zh) 一种用于物料运输的机械手臂及其工作方法
CN214611014U (zh)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CN214828253U (zh) 一种电梯升降缓冲机构
CN208898454U (zh) 一种卧式门架同步驱动系统
CN213415417U (zh) 一种穿层输送线
CN112942781A (zh) 一种保护性强的施工平台
CN220664045U (zh) 一种板材抬高推送机
CN115057203B (zh) 一种自选择避障对中装置及生产线
CN220449052U (zh) 一种抱夹机器人
CN214534229U (zh) 一种电梯用缓冲桩
CN215478158U (zh) 一种偏心曲柄滑块式输送机阻挡器
CN211758136U (zh) 异形金属板收料装置
CN219408382U (zh) 长形物料堆垛用缓冲机构
CN218809739U (zh) 一种高速电梯减震结构
CN212356123U (zh) 一种电梯滑梯缓冲防护结构
CN213231095U (zh) 一种可对电梯压力进行缓冲的电梯检验用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