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5947U -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5947U
CN219445947U CN202320407131.6U CN202320407131U CN219445947U CN 219445947 U CN219445947 U CN 219445947U CN 202320407131 U CN202320407131 U CN 202320407131U CN 219445947 U CN219445947 U CN 219445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lock
plate group
thimble
moun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71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东平
熊丽君
黄勇鑫
杨太保
龙艳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ech Mold And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ech Mold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ech Mold And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ech Mold An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71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5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5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5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后,包围形成用于供胶料冷却成型用的型腔;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型腔设置并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组件中的脱模顶针、与所述脱模顶针的底部固接的顶针板组、位于所述顶针板组下方的转块安装板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块安装板侧面的旋转块;其中,所述旋转块具有与所述顶针板组同步上升的一次顶升状态;以及具有一端受限后,另一端转动至使所述顶针板组相对所述转块安装板向上运动的二次顶升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能有效解决现有注塑模具脱模时容易顶坏注塑工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注塑模具常包括:
前模组件1;
后模组件2,所述前模组件1和后模组件2合模后,包围形成用于供胶料冷却成注塑工件用的型腔6;
脱模组件3,所述脱模组件3包括对应于所述型腔6设置并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组件2中的脱模顶针301、与所述脱模顶针301的底部固接的顶针板组302以及驱使所述顶针板组302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306。
当胶料在型腔6内固化成型得到注塑工件后,前模组件1往上脱离后模组件2,此时,直线驱动机构306驱使顶针板组302往上运动,即可将注塑工件向上顶出,完成注塑工件的脱模作业。
一般地,模具行业常使用液压缸作为直线驱动机构306,液压缸的动力输出非常迅猛,直接向上顶升顶针板组302,容易导致脱模顶针301的顶升力过大而损毁注塑工件,尤其是当注塑工件的壁厚尺寸较小时,脱模顶针301顶坏注塑工件的问题尤为明显。
因此,需要对现有注塑模具进行改进,以解决其脱模时容易顶坏注塑工件的问题。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能有效解决现有注塑模具脱模时容易顶坏注塑工件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包括:
前模组件;
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后,包围形成用于供胶料冷却成型用的型腔;
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型腔设置并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组件中的脱模顶针、与所述脱模顶针的底部固接的顶针板组、位于所述顶针板组下方的转块安装板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块安装板侧面的旋转块;
其中,所述旋转块具有与所述顶针板组同步上升的一次顶升状态;以及具有一端受限后,另一端转动至使所述顶针板组相对所述转块安装板向上运动的二次顶升状态。
可选的,所述顶针板组分别与所述后模组件和转块安装板上下滑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主滑动导向件,所述主滑动导向件的上端与所述后模组件上下滑动连接,下端与所述顶针板组固接;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主滑动导向件上,并位于所述顶针板组靠近所述型腔的一侧,用于驱使所述顶针板组相对所述主滑动导向件朝远离所述型腔的方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
副滑动导向件,所述副滑动导向件的上端与所述顶针板组固接,下端贯穿所述转块安装板并与所述转块安装板上下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顶针板组的端部凸伸至所述转块安装板的外部,所述旋转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针板组的凸伸部位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前模组件包围形成所述型腔的后模仁板组、固接于所述后模仁板组底部的连接板以及固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后模底板;
所述后模仁板组和所述后模底板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顶针板组和转块安装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设有止推平面,所述旋转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止推平面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止推平面到所述后模底板的距离尺寸大于所述转块安装板的厚度尺寸。
可选的,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驱使所述转块安装板相对所述后模组件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
可选的,所述后模底板设有供直线驱动机构穿过的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转块安装板受驱后往上运动,转块安装板的前段顶升作业,主要用于使脱模顶针以较快的速度靠近注塑工件,缩减脱模作业所需时长;转块安装板的后段顶升作业,主要用于使旋转块发生转动,旋转块转动后,可以将转块安装板较大的顶升力转化为较小的顶升力,然后以较小的顶升力向上顶升顶针板组和脱模顶针,由此解决脱模顶针的顶升力过大导致注塑工件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提供的现有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模组件;
2、后模组件;201、后模仁板组;202、连接板;2021、止推平面;203、后模底板;2031、让位孔;204、容置空间;
3、脱模组件;301、脱模顶针;302、顶针板组;303、副滑动导向件;304、转块安装板;305、旋转块;306、直线驱动机构;
4、主滑动导向件;
5、复位弹簧;
6、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适用于注塑加工的应用场景,其能分两次对脱模顶针进行顶升,进而有效解决现有注塑模具脱模时容易顶坏注塑工件的问题。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包括前模组件1、后模组件2、脱模组件3、主滑动导向件4以及复位弹簧5。
所述前模组件1位于和后模组件2的上方,并与所述后模组件2合模后,包围形成用于供胶料冷却成注塑工件用的型腔6。所述后模组件2包括与所述前模组件1包围形成所述型腔6的后模仁板组201、固接于所述后模仁板组201底部的连接板202以及固接于所述连接板202底部的后模底板203。其中,所述后模仁板组201和所述后模底板203之间设有容置空间204,所述后模底板203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204的底部连通的让位孔2031。
所述脱模组件3包括对应于所述型腔6设置并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组件2中的脱模顶针30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204内并与所述脱模顶针301的底部固接的顶针板组302、上端与所述顶针板组302固接的副滑动导向件303、位于所述顶针板组302下方并与所述副滑动导向件303上下滑动连接的转块安装板304、中间位置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块安装板304侧面的旋转块305以及穿过所述让位孔2031后与所述转块安装板304连接的直线驱动机构306。
其中,所述主滑动导向件4的上端与所述后模组件2上下滑动连接,下端与所述顶针板组302固接;所述复位弹簧5套设于所述主滑动导向件4上,并位于所述顶针板组302靠近所述型腔6的一侧,用于驱使所述顶针板组302相对所述主滑动导向件4朝远离所述型腔6的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板组302的端部凸伸至所述转块安装板304的外部,所述旋转块30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针板组302的凸伸部位的下方;所述连接板202设有止推平面2021,所述旋转块305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止推平面2021的下方。
其中,所述旋转块305具有与所述顶针板组302同步上升的一次顶升状态;以及具有位于止推平面2021下方的一端受限后,位于顶针板组302下方的另一端往上转动至使所述顶针板组302相对所述转块安装板304向上运动的二次顶升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止推平面2021到所述后模底板203的距离尺寸大于所述转块安装板304的厚度尺寸,以便为旋转块305的一次顶升提供上升空间。
合模注塑的过程中,转块安装板304的底面与后模底板203的顶面贴合,转块安装板304和顶针板组302均相对后模仁板组201处于较低的位置;当前模组件1和后模组件2开模后,需要将型腔6中的注塑工件顶出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工作过程如下:
S10:直线驱动机构306往上伸出,进而驱使转块安装板304、旋转块305、顶针板组302以及脱模顶针301四者同步地相对型腔6往上运动;
在此过程中,旋转块305处于一次顶升状态,脱模顶针301逐渐靠近型腔6,但始终未直接与注塑工件接触,故并未直接对注塑工件进行顶升;
S20:当旋转块305往上运动至与止推平面2021相抵触时,旋转块305的左端受止推平面2021限制,不能继续往上运动;
S30:直线驱动机构306继续往上伸出,一方面,直线驱动机构306会带动转块安装板304相对后模底板203往上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旋转块305的左端受限,旋转块305的右端会往上转动,并使得顶针板组302和脱模顶针301二者相对转块安装板304被往上顶起;
在此过程中,旋转块305处于二次顶升状态,脱模顶针301受旋转块305的顶升作用后直接与注塑工件接触,进而将注塑工件向上顶出后模组件2;
S40:完成脱模作业后,直线驱动机构306往下回缩,复位弹簧5驱使顶针板组302往下运动,进而使得脱模顶针301、转块安装板304以及旋转块305均往下复位。
可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06可以为气缸、液压缸、顶针机构或者电机丝杆模组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直线驱动机构306的前段顶升作业,主要用于使脱模顶针301以较快的速度靠近注塑工件,缩减脱模作业所需时长;直线驱动机构306的后段顶升作业,主要用于使旋转块305发生转动,旋转块305转动后,可以将直线驱动机构306较大的驱动力转化为较小的驱动力,然后以较小的驱动力向上顶升顶针板组302和脱模顶针301,由此解决脱模顶针301的顶升力过大导致注塑工件受损的问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模组件;
后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合模后,包围形成用于供胶料冷却成型用的型腔;
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型腔设置并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组件中的脱模顶针、与所述脱模顶针的底部固接的顶针板组、位于所述顶针板组下方的转块安装板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块安装板侧面的旋转块;
其中,所述旋转块具有与所述顶针板组同步上升的一次顶升状态;以及具有一端受限后,另一端转动至使所述顶针板组相对所述转块安装板向上运动的二次顶升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组分别与所述后模组件和转块安装板上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滑动导向件,所述主滑动导向件的上端与所述后模组件上下滑动连接,下端与所述顶针板组固接;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主滑动导向件上,并位于所述顶针板组靠近所述型腔的一侧,用于驱使所述顶针板组相对所述主滑动导向件朝远离所述型腔的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
副滑动导向件,所述副滑动导向件的上端与所述顶针板组固接,下端贯穿所述转块安装板并与所述转块安装板上下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组的端部凸伸至所述转块安装板的外部,所述旋转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顶针板组的凸伸部位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前模组件包围形成所述型腔的后模仁板组、固接于所述后模仁板组底部的连接板以及固接于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后模底板;
所述后模仁板组和所述后模底板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顶针板组和转块安装板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止推平面,所述旋转块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止推平面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平面到所述后模底板的距离尺寸大于所述转块安装板的厚度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驱使所述转块安装板相对所述后模组件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底板设有供直线驱动机构穿过的让位孔。
CN202320407131.6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Active CN219445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7131.6U CN219445947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7131.6U CN219445947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5947U true CN219445947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7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7131.6U Active CN219445947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5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4020A1 (en) A demolding mechanism of a plastic bottle cap mold and a method therefor
CN210969731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219445947U (zh) 一种二次顶出式模具设备
CN219632374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制造模具
CN113043541A (zh) 一种注塑模具防粘斜顶结构
CN21383017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注塑模具用快速顶出机构
CN21524267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模具
CN107030258B (zh) 一种防止产品顶出变形的模具
CN201922535U (zh) 挤压滑块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18083994U (zh) 一种跷顶式模具
CN218701014U (zh)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CN21825654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20731326U (zh) 一种电感脱模装置
CN218948200U (zh) 一种模具的脱模装置
CN215396621U (zh) 一种用于注塑旋转支架的注塑模具
CN215512120U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高精密注塑压缩模具
CN216885044U (zh) 一种新型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CN211730024U (zh) 一种注塑模具防粘斜顶结构
CN103785812A (zh) 一种垂直移动斜顶精密铸件压铸模模具
CN219632432U (zh) 一种产品顶出便于取件的气缸
CN218803705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模具
CN216152960U (zh) 一种透明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9256359U (zh) 一种注塑件脱模工装结构
CN211965843U (zh) 一种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制芯设备
CN220361976U (zh) 一种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