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554U -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554U
CN219428554U CN202320506095.9U CN202320506095U CN219428554U CN 219428554 U CN219428554 U CN 219428554U CN 202320506095 U CN202320506095 U CN 202320506095U CN 219428554 U CN219428554 U CN 219428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ing
conveyor
unit
placement
tes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60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bom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bom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bom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bom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60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包括:壳体单元,其包括:基板、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基板、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围绕形成容纳室;放置架,其固定安装于容纳室内,且放置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待贴标的试管;贴标组件,贴标单元包括:打标机及贴标单元,打标机及贴标单元均布置于放置架的旁侧,打标机用于打印待贴标签,贴标单元用于将标签粘贴于试管的表面;以及试管输送单元,其试管输送单元布置于放置架旁侧,试管输送单元用于将放置架上的试管输送至贴标单元处。根据本申请,其对贴标装置进行小型化、紧凑化及轻便化设计,以减小占地空间,使得贴标装置可放置于桌面,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标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的影响,公众需要进行大量的采集检测。检测时采集管上需要粘贴具有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
目前,通常采用贴标设备对采集管自动贴附标签,但是,现有的贴标设备整体结构较大,占地空间大,不适于放置于桌面进行操作,适用场景较少,同时,现有的贴标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贴标效率低下。因此,如何降低贴标装置占地空间的同时提升贴标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以降低贴标装置占地空间同时提升了贴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包括:壳体单元,其包括:基板、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围绕形成容纳室;
放置架,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室内,且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待贴标的试管;
贴标组件,所述贴标单元包括:打标机及贴标单元,所述打标机及所述贴标单元均设置于容纳室内,且所述打标机及所述贴标单元均布置于放置架的旁侧,所述打标机用于打印待贴标签,所述贴标单元用于将标签粘贴于试管的表面;以及
试管输送单元,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试管输送单元布置于所述放置架旁侧,所述试管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放置架上的试管输送至贴标单元处。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放置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
所述放置架具有一体成型的放置部及固定部,所述放置部上开设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沿第二方向规则阵列。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放置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所述放置部倾斜布置,且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放置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容纳部及开合部,所述容纳部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放置槽的第一端相对接,所述开合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容纳部上,
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所述开合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部,以致于所述进料口关闭或打开。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放置架还具有至少两个阻挡部,每个所述阻挡部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放置槽的第二端,所述阻挡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放置槽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布置于所述放置架及所述贴标单元之间,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放置槽的第二端相对接。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放置架还具有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两垂直的第三方向;
所述试管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器、第二输送器、夹持驱动器及至少两个夹爪;
所述第一输送器沿第二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输送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输送器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输送器与所述第一输送器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器与所述第二输送器的活动端传动连接,两所述夹爪与所述夹持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输送器、所述第二输送器及所述夹持驱动器的作用下,所述夹爪自所述放置架处夹持试管并转移至所述贴标单元处。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贴标单元包括:连接板、贴标辊、贴标驱动器、至少两个压紧辊及压紧驱动器;
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贴标辊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贴标驱动器与所述贴标辊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贴标辊转动,所述贴标辊与两所述压紧辊之间限定出一具有试管进口及标签进口的贴标空间,所述贴标空间的标签进口与所述打标机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压紧辊与所述压紧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压紧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辊靠近或远离所述贴标辊。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还包括:出料导向件,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内,且所述出料导向件内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首末两端分别将容纳室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还包括:控制面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将放置架、贴标组件、试管输送单元均集成于容纳室内,以对贴标装置进行小型化、紧凑化及轻便化设计,以减小贴标装置的占地空间,使得贴标装置可放置于桌面,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本申请中通过试管输送单元将放置架处的待贴标的试管输送转移至贴标单元处,利用贴标单元将标签贴附与试管表面,无需人工进行贴标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设备故障率低,稳定性高,大大提高了贴标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的开合部处于开启状态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隐藏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置架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管输送单元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单元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标单元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申请,并不是为了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适用于对试管200粘贴合适的标签,该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应用于医院、检验所、海关,机场、方舱等集中或临时采样点,也可集成于一体机、自助机,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中,也可单独使用。试管200可以为咽拭子采集管,也可以为其他病毒采样管,还可为采血试管等。
具体的,该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可包括:壳体单元110,其包括:基板111、第一壳体112及第二壳体113,第一壳体112及第二壳体113均设置于基板111上,基板111、第一壳体112及第二壳体113之间围绕形成容纳室;放置架120,其固定安装于容纳室内,且放置架12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放置槽121,放置槽121用于放置待贴标的试管200;贴标组件140,贴标组件140包括:打标机141及贴标单元142,打标机141及贴标单元142均设置于容纳室内,且打标机141及贴标单元142均布置于放置架120的旁侧,打标机141用于打印待贴标签,贴标单元142用于将标签粘贴于试管200的表面;以及试管输送单元130,其固定安装于基板111上,且试管输送单元130布置于放置架120旁侧,试管输送单元130用于将放置架120上的试管200输送至贴标单元142处。
其中,第一壳体112及第二壳体113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能够区分的不同的壳体,其并不是对壳体的个数或者顺序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通过将放置架、贴标组件、试管输送单元均集成于容纳室内,以对贴标装置进行小型化、紧凑化及轻便化设计,以减小贴标装置的占地空间,使得贴标装置可放置于桌面,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本申请中通过试管输送单元将放置架处的待贴标的试管输送转移至贴标单元处,利用贴标单元将标签贴附与试管表面,无需人工进行贴标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设备故障率低,稳定性高,大大提高了贴标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放置架120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放置架120具有一体成型的放置部122及固定部123,放置部122上开设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放置槽121,放置槽121沿第二方向Y规则阵列。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通过多个放置槽121,以容纳更多的待贴标的试管,无需工作人员多次上料,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放置槽121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放置部122倾斜布置,且自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放置部122与基板1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通过将放置部122倾斜布置,以使得放置槽121的第二端处的试管被取走之后,后续的试管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第二端,以便于整个装置的整体的贴标操作的流畅进行。
进一步的,放置架120还具有至少两个阻挡部124,每个阻挡部124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放置槽121的第二端,阻挡部124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与放置槽121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13包括:容纳部1131及开合部1132,容纳部1131上开设有进料口11311,进料口11311与放置槽121的第一端相对接,开合部1132可转动的安装于容纳部1131上,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开合部1132靠近或远离容纳部1131,以致于进料口11311关闭或打开。
其中,驱动力可以是人工提供,也可是机械设备提供,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不影响本申请的效果即可。
可以理解的,当需要对放置架120进行上料时,人工可驱动开合部1132打开,使得进料口11311处于敞开状态,人工可通过进料口11311对放置架120进行上料,上料完成后,将开合部1132关闭,以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开合部1132,以在保持装置整体紧凑的情形下便于试管的上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还包括:导向件170,导向件170布置于放置架120及贴标单元142之间,导向件170上开设有导向槽171,导向槽17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导向槽171与放置槽121的第二端相对接。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导向件170,以利用导向槽171对转移中的试管200进行导向,防止试管在移动过程随意活动,提升试管的转移效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放置架120还具有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两两垂直的第三方向Z;
试管输送单元130包括: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夹持驱动器133及至少两个夹爪134;第一输送器131沿第二方向Y布置,且第一输送器131固定安装于基板111上,第二输送器132沿第三方向Z布置,第二输送器132与第一输送器131的活动端传动连接,夹持驱动器133与第二输送器132的活动端传动连接,两夹爪134与夹持驱动器13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及夹持驱动器133的作用下,夹爪134自放置架120处夹持试管200并转移至贴标单元142处。
其中,第一输送器131和第二输送器132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能够区分的不同的输送器,其并不是对输送器的个数或者顺序的限制。
其中,第一输送器131和第二输送器132均可以为驱动电机加传动带的组合体,也可为驱动电机加传动丝杆的组合体,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不影响本申请的效果即可。
具体的,第一输送器131驱动夹爪134沿第二方向Y往复运动,第二驱动器驱动夹爪134沿第三方向Z往复运动,以调节夹爪134沿第三方向的位置,夹持驱动器133驱动两夹爪张开或闭合,以实现对试管的松离或夹持,最终实现将放置架120处的试管200夹持并转移至贴标单元142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贴标单元142包括:连接板1421、贴标辊1422、贴标驱动器1423、至少两个压紧辊1424及压紧驱动器1425;
连接板1421固定安装于基板111上,贴标辊1422可转动的安装于连接板1421上,贴标驱动器1423与贴标辊1422传动连接以驱动贴标辊1422转动,贴标辊1422与两压紧辊1424之间限定出一具有试管进口及标签进口的贴标空间,贴标空间的标签进口与打标机141的出料端相对接,压紧辊1424与压紧驱动器1425传动连接,压紧驱动器1425用于驱动压紧辊1424靠近或远离贴标辊1422。
其中,贴标驱动器1423及压紧驱动器1425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气缸或电磁铁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贴标驱动器1423及压紧驱动器1425均为驱动电机。
其中,贴标驱动器1423通过传动皮带与贴标辊1422传动连接,压紧驱动器1425通过连接件与压紧辊1424传动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贴标单元142还包括:物料传感器1426,物料传感器1426安装于连接板1421上,且物料传感器1426用于感应贴标空间内有无试管200。
可以理解的,压紧驱动器1425用于驱动压紧辊1424靠近或远离贴标辊1422,以调节贴标空间的大小,以控制压紧辊1424对位于贴标空间内的试管进行夹持或松离,贴标驱动器1423驱动贴标辊1422转动,以同步带动贴标空间内的试管转动,从而打标机141打印的标签自标签进口进入贴标空间后贴附试管表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还包括:出料导向件150,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112内,且出料导向件150内开设有出料通道151,出料通道151的首末两端分别将容纳室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当试管贴标完成后,试管输送单元130控制贴标完成的试管转移至出料导向件150,以通过出料通道151传递至容纳室的外侧进行使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100还包括:控制面板160,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112上。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160与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夹持驱动器133、贴标驱动器1423及压紧驱动器1425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以控制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贴标驱动器1423及压紧驱动器1425的开启或关闭。
综上所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先在放置架120的放置槽121内放置试管200,控制面板160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输送器131及第二输送器132,以控制第一输送器131及第二输送器132驱动夹持驱动器133及夹爪134至放置架120的第二端,夹持驱动器133驱动夹爪134抓取夹持放置槽121内的试管200,第一输送器131及第二输送器132在控制试管200按照既定路线运送至贴标空间内,物料传感器1426感应到试管200后,压紧驱动器1425驱动两压紧辊1424靠近贴标辊1422,以与贴标辊1422相配合对试管200进行夹持,贴标驱动器1423驱动贴标辊1422转动,以同步带动试管200转动,同时打标机141打印出的数据标签自标签进口跟随试管200的旋转被逐渐完全咬入贴标空间并完全贴合在试管200表面,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及夹持驱动器133控制夹爪134对贴标完成的试管200进行夹持,压紧驱动器1425驱动两压紧辊1424远离贴标辊1422,第一输送器131及第二输送器132驱动贴标完成的试管转移至出料导向件150,以通过出料通道151传递至容纳室的外侧进行使用。
以上步骤所提供的介绍,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结构及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同样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单元(110),其包括:基板(111)、第一壳体(112)及第二壳体(113),所述第一壳体(112)及所述第二壳体(113)均设置于所述基板(111)上,所述基板(111)、所述第一壳体(112)及所述第二壳体(113)之间围绕形成容纳室;
放置架(120),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室内,且所述放置架(12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放置槽(121),所述放置槽(121)用于放置待贴标的试管(200);
贴标组件(140),所述贴标组件(140)包括:打标机(141)及贴标单元(142),所述打标机(141)及所述贴标单元(142)均设置于容纳室内,且所述打标机(141)及所述贴标单元(142)均布置于放置架(120)的旁侧,所述打标机(141)用于打印待贴标签,所述贴标单元(142)用于将标签粘贴于试管(200)的表面;以及
试管输送单元(130),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111)上,且所述试管输送单元(130)布置于所述放置架(120)旁侧,所述试管输送单元(130)用于将所述放置架(120)上的试管(200)输送至贴标单元(142)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20)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
所述放置架(120)具有一体成型的放置部(122)及固定部(123),所述放置部(122)上开设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放置槽(121),所述放置槽(121)沿第二方向(Y)规则阵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21)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所述放置部(122)倾斜布置,且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放置部(122)与所述基板(1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13)包括:容纳部(1131)及开合部(1132),所述容纳部(1131)上开设有进料口(11311),所述进料口(11311)与所述放置槽(121)的第一端相对接,所述开合部(1132)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容纳部(1131)上,
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所述开合部(1132)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纳部(1131),以致于所述进料口(11311)关闭或打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20)还具有至少两个阻挡部(124),每个所述阻挡部(124)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放置槽(121)的第二端,所述阻挡部(124)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与所述放置槽(121)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170),所述导向件(170)布置于所述放置架(120)及所述贴标单元(142)之间,所述导向件(170)上开设有导向槽(171),所述导向槽(17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所述导向槽(171)与所述放置槽(121)的第二端相对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20)还具有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两两垂直的第三方向(Z);
所述试管输送单元(130)包括:第一输送器(131)、第二输送器(132)、夹持驱动器(133)及至少两个夹爪(134);
所述第一输送器(131)沿第二方向(Y)布置,且所述第一输送器(131)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111)上,所述第二输送器(132)沿第三方向(Z)布置,所述第二输送器(132)与所述第一输送器(131)的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夹持驱动器(133)与所述第二输送器(132)的活动端传动连接,两所述夹爪(134)与所述夹持驱动器(13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输送器(131)、所述第二输送器(132)及所述夹持驱动器(133)的作用下,所述夹爪(134)自所述放置架(120)处夹持试管(200)并转移至所述贴标单元(142)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单元(142)包括:连接板(1421)、贴标辊(1422)、贴标驱动器(1423)、至少两个压紧辊(1424)及压紧驱动器(1425);
所述连接板(1421)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111)上,所述贴标辊(1422)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421)上,所述贴标驱动器(1423)与所述贴标辊(142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贴标辊(1422)转动,所述贴标辊(1422)与两所述压紧辊(1424)之间限定出一具有试管进口及标签进口的贴标空间,所述贴标空间的标签进口与所述打标机(141)的出料端相对接,所述压紧辊(1424)与所述压紧驱动器(1425)传动连接,所述压紧驱动器(1425)用于驱动所述压紧辊(1424)靠近或远离所述贴标辊(142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导向件(150),其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112)内,且所述出料导向件(150)内开设有出料通道(151),所述出料通道(151)的首末两端分别将容纳室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160),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2)上。
CN202320506095.9U 2023-03-16 2023-03-16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Active CN219428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6095.9U CN219428554U (zh) 2023-03-16 2023-03-16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6095.9U CN219428554U (zh) 2023-03-16 2023-03-16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554U true CN21942855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6095.9U Active CN219428554U (zh) 2023-03-16 2023-03-16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80353A1 (en) End cover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ounting method for battery, and battery production line
CN108263701B (zh) 一种pcb板全自动贴标生产系统以及实现方法
CN219428554U (zh) 桌面型管体自动贴标装置
CN216885436U (zh) 自动折盒成型装置
CN111735974A (zh) 样本管进样识别装置及其方法、体外诊断设备
CN108584058B (zh) 直投样品管处置设备及其样品管贴标方法和应用
CN116544483A (zh) 一种入壳装置
CN218874321U (zh) 一种风扇轴承组装装置
CN217394862U (zh) 插管设备
CN110696500A (zh) 一种制证终端机芯
CN204415917U (zh) 一种试管条码粘贴机的粘贴系统
CN110667968A (zh) 一种医用采血管信息标注及密封装袋机构
CN216402050U (zh) 一种数据线贴标辅助装置
CN216913588U (zh) 一种自动调整对位的背板夹持设备及背板装配线
CN204415916U (zh) 一种试管条码粘贴机
CN203601670U (zh) 自动贴标机
CN219351495U (zh) 转子铁芯涂胶压磁瓦设备
JPH08246Y2 (ja) 試験管ラベル自動発行貼付装置
CN112265818A (zh) 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
CN212531383U (zh) 一种自动分料收盒装置
CN216103195U (zh) 一种智能尿管贴标系统
CN210649355U (zh) 一种内存条自动抓取机构
CN214558817U (zh) 一种防盗扣产品底板磁棒组装机构
CN210075941U (zh) 一种元器件的旋转装置
CN218569467U (zh) 一种自动插fpc带补偿角度连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